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滆湖鱼类学调查及渔获物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唐晟凯 张彤晴 +2 位作者 孔优佳 花少鹏 王晓峰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0-24,共5页
2008年1-12月对滆湖鱼类进行了调查,对鱼类群落优势种、群落生物多样性相关指数进行了分析,对其繁保区鲢、鳙、鲫的年龄结构进行了调查。共采集鱼类30种,隶属于7目、9科。结果表明,群落优势种为似鳊[Pseudobrama simoni(Bleeker)]、鲫... 2008年1-12月对滆湖鱼类进行了调查,对鱼类群落优势种、群落生物多样性相关指数进行了分析,对其繁保区鲢、鳙、鲫的年龄结构进行了调查。共采集鱼类30种,隶属于7目、9科。结果表明,群落优势种为似鳊[Pseudobrama simoni(Bleeker)]、鲫[Carassius auratus(Linnaeus)]、鳙[Aristichthys nobilis(Richardson)]等;多样性特征值平均指标分别为:Margalef指数2.68,Shannon-Wiener指数H′和H″分别为2.02和2.08,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J″分别为0.64和0.66;繁保区鲢、鳙、鲫的年龄结构合理,保护效果良好,但滆湖鱼类在总体上呈现小型化特点;并对渔业管理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滆湖 渔获物分析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滆湖杂食性鱼类食物生态位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武 刘杰 +4 位作者 陈立婧 孔优佳 花少鹏 邬振祥 栾天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40,42,共3页
2004年9~12月,分别从漏湖北部、中部和南部湖区采集了鲫鱼、鲤鱼和黄颡鱼等杂食性鱼类各60尾,总计180尾。通过对其肠道内的食物组成进行观察、分析和研究,计算出3种鱼类肠道中各食物的出现频率及百分比组成,通过此2种指标反映其食... 2004年9~12月,分别从漏湖北部、中部和南部湖区采集了鲫鱼、鲤鱼和黄颡鱼等杂食性鱼类各60尾,总计180尾。通过对其肠道内的食物组成进行观察、分析和研究,计算出3种鱼类肠道中各食物的出现频率及百分比组成,通过此2种指标反映其食物组成。结果表明:由于滆湖北部、中部水域的生态环境恶化,湖泊生物多样性明显下降,造成杂食性鱼类食物生态位的趋同性,有机碎屑和水草已成为滆湖杂食性鱼类的主要饵料。滆湖北部、中部水域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已不适合杂食性鱼类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滆湖 杂食性鱼类 生态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滆湖鲢和鳙肠道生长格局研究
3
作者 胡忠军 施玉雪 +4 位作者 孔优佳 花少鹏 孙宇 于文涵 刘其根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2-99,共8页
肠道形态种间差异是动物对食物质量的长期进化响应,本文研究了滆湖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nobilis)肠长(GL)和肠重(GM)两种肠道形态参数的生长格局,并探讨了它们对鲢鳙食性差异的指示作用。结果表明,滆湖鲢、... 肠道形态种间差异是动物对食物质量的长期进化响应,本文研究了滆湖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nobilis)肠长(GL)和肠重(GM)两种肠道形态参数的生长格局,并探讨了它们对鲢鳙食性差异的指示作用。结果表明,滆湖鲢、鳙GL相对身体大小(体长BL和体重BM)、GM相对GL、肠道内含物重(GCM)相对BM均呈正异速生长或增加,鲢鳙GM相对BM分别呈等速和负异速生长。相对肠长(RGL)、ZI指数、相对肠道内含物重指数(RGCM)鲢显著大于鳙,GM/GL比值正好相反,相对肠重(RGM)鲢鳙间无显著差异。根据文献对比及RGL与营养级的经验公式,鲢鳙均为偏浮游植物杂食性鱼类,这与鳙为偏浮游动物食性鱼类的普遍认识不太一致,说明国内需要更多的研究以增加RGL对鱼类食性的指示作用。与鳙相比,鲢从更多且质量较低的食物中满足营养和能量需求的主要机制是增加肠道长度而不是分配更多组织给肠道。肠长能而肠重不能识别体型相似的2个近缘物种(鲢鳙)的食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滆湖 肠道指数 异速生长 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滆湖网围无公害河蟹养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孔优佳 花少鹏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7-60,共4页
研究了网围无公害培育一龄蟹种和成蟹养殖技术,检测了试验区水质、底泥和成蟹品质。结果表明,网围河蟹养殖达到无公害标准。投草型、种草型和轮牧型养殖方式分别适合15亩左右、50亩左右和100亩以上规模的网围养殖,平均亩产达41.34~52.0... 研究了网围无公害培育一龄蟹种和成蟹养殖技术,检测了试验区水质、底泥和成蟹品质。结果表明,网围河蟹养殖达到无公害标准。投草型、种草型和轮牧型养殖方式分别适合15亩左右、50亩左右和100亩以上规模的网围养殖,平均亩产达41.34~52.09kg,平均亩效益为1780.77~1988.89元。无公害养殖技术提高了河蟹品质,对维护浅水草型湖泊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循环和河蟹产业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公害河蟹 无公害养殖技术 湖泊生态环境 一龄蟹种 河蟹养殖 养殖方式 网围养殖 健康发展 试验区 循环和 成蟹 品质 平均 轮牧 种草 亩产 水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常州湖泊渔业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5
作者 何玮 曹迎庆 花少鹏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5,共3页
常州市地处长三角腹地,北枕长江,南濒太湖,自古农耕发达,渔猎久远,素有"中吴要辅"、"鱼米之乡"之美誉。改革开放30年来,常州渔业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先后实现了捕捞渔业向养殖渔业、常规品种养殖向特种品种养殖的转变,从单纯利用... 常州市地处长三角腹地,北枕长江,南濒太湖,自古农耕发达,渔猎久远,素有"中吴要辅"、"鱼米之乡"之美誉。改革开放30年来,常州渔业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先后实现了捕捞渔业向养殖渔业、常规品种养殖向特种品种养殖的转变,从单纯利用自然资源追求产量向开发与保护并重获取质量效益的观念转变,并向生态渔业、休闲渔业、加工渔业方向延伸。常州渔业30年来的发展皆是从湖泊渔业开始,以湖泊渔业为基础、中心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今后,常州渔业的再发展、再提升,仍然要紧紧围绕湖泊,依靠湖泊,才能做好渔业这篇大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经济发展 渔业生产 网围 常规品种 中吴 花白鲢 长荡湖 养蟹 休闲渔业 水产品总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水湖泊网围养殖生态甲鱼效益高
6
作者 杨光明 花少鹏 戚剑锋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5-36,共2页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工业的发展导致水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以及滥捕等因素,使涌湖野生甲鱼到了几乎绝迹的地步。为了迎合市场消费需求,本着还原野生甲鱼本来面目的养殖理念,笔者在涌湖网围(围栏)养殖区进行生态甲鱼的养...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工业的发展导致水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以及滥捕等因素,使涌湖野生甲鱼到了几乎绝迹的地步。为了迎合市场消费需求,本着还原野生甲鱼本来面目的养殖理念,笔者在涌湖网围(围栏)养殖区进行生态甲鱼的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养殖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水域环境本试验选择在涌湖湖区西南部的宜兴市官林镇滨湖村的一网围养殖区内。该水域无污染,水质清新,符合NY5051—2001要求,透明度大于20厘米,湖底平坦,土质为黏土,淤泥层深度15~20厘米,常年水深保持在1.2~1.5米,风浪平缓,流速小于0.1米/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甲鱼 养殖生态 网围 浅水湖泊 效益 养殖试验 水域环境 消费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浦江Ⅰ号团头鲂大规格鱼种培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孔优佳 陈亚宏 +1 位作者 花少鹏 杨光明 《水产科技情报》 2002年第5期208-209,213,共3页
缩短团头鲂养殖周期的关键是培育出大规格鱼种。试验结果表明 :合理搭配放养品种、选用良种团头鲂和不同型号的沉性颗粒饲料 ,每千平方米放 2 .4万尾良种团头鲂夏花鱼种可培育出 1.5万尾平均规格为 66.7g/尾的大规格鱼种。主养鱼单产达... 缩短团头鲂养殖周期的关键是培育出大规格鱼种。试验结果表明 :合理搭配放养品种、选用良种团头鲂和不同型号的沉性颗粒饲料 ,每千平方米放 2 .4万尾良种团头鲂夏花鱼种可培育出 1.5万尾平均规格为 66.7g/尾的大规格鱼种。主养鱼单产达每千平方米 10 89kg ,平均利润 2 72 1元 /10 0 0m2 。大规格鱼种培育技术的研究成功使团头鲂的养殖周期缩短至 2年成为可能 ,这对稳定常规鱼类生产、提高传统水产品养殖效益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浦江Ⅰ号 团头鲂 大规格鱼种 培育技术 养殖周期 池塘放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