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薏米蛋白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曹向宇 刘剑利 +2 位作者 芦秀丽 李其久 侯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8-92,共5页
利用碱法和盐法提取薏米蛋白质,对薏米蛋白提取方法进行优选。以蛋白提取率为指标,碱法以提取液pH值、料液比、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盐法以盐质量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通过L9(34)正交试验优化... 利用碱法和盐法提取薏米蛋白质,对薏米蛋白提取方法进行优选。以蛋白提取率为指标,碱法以提取液pH值、料液比、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盐法以盐质量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通过L9(34)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并对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碱法优于盐法,碱法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2(g/mL)、提取温度35℃、提取时间5h、pH11,在此条件下,蛋白质的提取率可达43.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米 蛋白质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菌丝体多糖的分离纯化和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9
2
作者 刘剑利 曹向宇 +3 位作者 芦秀丽 娄虹 霍雅鹏 李其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9-23,共5页
采用超声破碎和热水浸提相结合的方法提取香菇菌丝体多糖,通过L9(34)正交试验考察料液比、浸提温度、超声强度和浸提时间对多糖提取的影响,确定香菇菌丝体多糖最佳提取条件。利用D EA E-5 2离子交换和SephadexG100凝胶过滤层析纯化香菇... 采用超声破碎和热水浸提相结合的方法提取香菇菌丝体多糖,通过L9(34)正交试验考察料液比、浸提温度、超声强度和浸提时间对多糖提取的影响,确定香菇菌丝体多糖最佳提取条件。利用D EA E-5 2离子交换和SephadexG100凝胶过滤层析纯化香菇菌丝体多糖,紫外扫描和薄膜电泳方法鉴定多糖的纯度;采用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实验及血浆丙二醛的生成抑制作用和抑制H2O2诱导红细胞氧化溶血检测多糖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香菇菌丝体多糖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5、浸提温度90℃、超声波破碎功率400W、浸提时间3h,最适条件下鲜菌丝体的多糖提取量为3.38‰;纯化后的多糖(LMPⅡ)具有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活性的能力,能够抑制血浆丙二醛的生成,抑制H2O2诱导红细胞氧化溶血,且呈现一定效量关系。显示纯化的香菇菌丝体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菌丝体 多糖 纯化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菇菌丝体多糖的分离纯化和体外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8
3
作者 曹向宇 刘剑利 +2 位作者 芦秀丽 娄虹 霍雅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24-128,共5页
采用酶法提取平菇菌丝体多糖,通过L9(34)正交试验考察加酶量、温度、时间、pH值对平菇菌丝体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确定其最佳提取条件;通过DEAE-32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纯化平菇菌丝体多糖,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测定抗氧化活... 采用酶法提取平菇菌丝体多糖,通过L9(34)正交试验考察加酶量、温度、时间、pH值对平菇菌丝体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确定其最佳提取条件;通过DEAE-32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纯化平菇菌丝体多糖,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测定抗氧化活性,紫外光谱扫描和薄膜电泳方法鉴定多糖的纯度;利用化学比色法检测其对O2-·和·OH的清除能力和对小鼠红细胞溶血抑制程度。结果表明:平菇菌丝体多糖最佳提取条件为加酶量1.0%、温度55℃、时间2h、pH5.3,最佳条件下多糖提取率为(4.91±0.15)%;纯化后的多糖能清除O2-·和·OH及抑制红细胞溶血的生成,且呈现一定剂量关系。表明平菇菌丝体多糖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有体外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菇菌丝体 多糖 纯化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SOD生产菌的分离、鉴定和产酶条件优化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剑利 芦秀丽 +3 位作者 曹向宇 李其久 娄虹 霍雅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46-150,共5页
为得到高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菌株,通过稀释平板法从土壤中进行SOD生产菌株分离和筛选,利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氯化硝基四氮唑蓝(NBT)染色法鉴定SOD,采用抑制剂实验分析SOD类型,利用生理生化性质分析和16S rDNA亲缘关系分... 为得到高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菌株,通过稀释平板法从土壤中进行SOD生产菌株分离和筛选,利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氯化硝基四氮唑蓝(NBT)染色法鉴定SOD,采用抑制剂实验分析SOD类型,利用生理生化性质分析和16S rDNA亲缘关系分析进行种属鉴定,并进一步研究碳源、氮源、碳氮比、接种量和装液量对发酵产酶的影响。结果表明:SOD活性染色显示一条条带,说明只产一种SOD同工酶。该SOD对氯仿-乙醇敏感,对H2O2不敏感,为Mn-SOD。理化性质和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该菌为肠杆菌科沙雷氏菌属。发酵条件优化结果表明产酶最佳条件为:最佳碳源为玉米粉,最佳氮源为蛋白胨,碳氮比4:1,接种量8%,250mL三角瓶装液量70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 SOD产生菌 鉴定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旋糖苷修饰玉米SOD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曹向宇 刘剑利 +1 位作者 朱俊丰 芦秀丽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19,共3页
为提高玉米SOD的稳定性,利用右旋糖苷对玉米SOD进行修饰。在不同条件下测定玉米SOD的活力,比较修饰前后玉米SOD稳定性。结果表明:修饰后玉米SOD的活性保持率为83%,修饰后玉米SOD的温度稳定性、pH稳定性均有显著提高,半衰期延长,对胃蛋... 为提高玉米SOD的稳定性,利用右旋糖苷对玉米SOD进行修饰。在不同条件下测定玉米SOD的活力,比较修饰前后玉米SOD稳定性。结果表明:修饰后玉米SOD的活性保持率为83%,修饰后玉米SOD的温度稳定性、pH稳定性均有显著提高,半衰期延长,对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耐受性增强。说明右旋糖苷是一种较好的玉米SOD化学修饰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D 右旋糖苷 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