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高血压人群高敏C反应蛋白增高与新发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 被引量:21
1
作者 芦燕玲 于利群 +1 位作者 潘伟琦 梁鑫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增高对老年高血压人群新发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健康体检、年龄60~80岁的老年高血压人群5021例,行血清hs-CRP检测,从hs-CRP 0~5mg/L 3321例中随机...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增高对老年高血压人群新发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健康体检、年龄60~80岁的老年高血压人群5021例,行血清hs-CRP检测,从hs-CRP 0~5mg/L 3321例中随机选500例为正常组;从hs-CRP>5mg/L且≤10mg/L的1700例中随机选500例为增高组。随访3年,随访期每6个月收集1次新发心脑血管事件情况。比较新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增高组新发心脑血管事件、脑梗死、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4%vs 8.0%,7.0%vs 3.8%,5.2%vs 2.6%,P<0.05,P<0.01)。增高组累计无事件生存率明显低于正常组,随时间延长而逐渐明显,至随访3年结束时,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hs-CRP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3.67。结论 hs-CRP水平增高的老年高血压人群发生临床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增加,尤其是脑梗死和心肌梗死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C反应蛋白质 心肌梗死 糖尿病 内皮 血管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法分析姜花属四种植物的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16
2
作者 芦燕玲 高则睿 +3 位作者 徐世涛 魏杰 崔明珠 施红林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0-215,共6页
分析姜花属白姜花、黄姜花、小花姜花、圆瓣姜花这四种植物的挥发性成分。建立了同时蒸馏萃取GC/MS法对这四种植物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这四种植物挥发性成分的差异。从四种植物中共分离鉴定了105个挥发性成分,主要是萜类及... 分析姜花属白姜花、黄姜花、小花姜花、圆瓣姜花这四种植物的挥发性成分。建立了同时蒸馏萃取GC/MS法对这四种植物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这四种植物挥发性成分的差异。从四种植物中共分离鉴定了105个挥发性成分,主要是萜类及其含氧衍生物。四种姜花属植物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四者化合物组成相似,但黄姜花中各成分含量与其他三者区别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花属 挥发性成分 同时蒸馏萃取 气质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质联用法分析澳洲坚果壳的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17
3
作者 芦燕玲 李亮星 +1 位作者 魏杰 李忠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33-436,共4页
分别建立了微波萃取和顶空直接进样GC/MS法对澳洲坚果壳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从澳洲坚果壳共分离鉴定了37个挥发性成分,包含烯烃、酸类、醛类、酮类、内酯类等,且澳洲坚果壳乙醇提取物具有令人愉悦的香味,其香气风格与原样迥异,具... 分别建立了微波萃取和顶空直接进样GC/MS法对澳洲坚果壳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从澳洲坚果壳共分离鉴定了37个挥发性成分,包含烯烃、酸类、醛类、酮类、内酯类等,且澳洲坚果壳乙醇提取物具有令人愉悦的香味,其香气风格与原样迥异,具有成为香精香料来源的潜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壳 挥发性成分 顶空 微波萃取 气质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人群精神压力与新发心脑血管事件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芦燕玲 潘伟琦 +3 位作者 李曦 薛源 宋晓华 高洁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866-867,共2页
目的探讨精神压力对老年高血压人群新发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健康体检的老年高血压人群2056例,年龄60-80(68.52±7.94)岁,其中男性1085例,女性971例。根据患者健... 目的探讨精神压力对老年高血压人群新发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健康体检的老年高血压人群2056例,年龄60-80(68.52±7.94)岁,其中男性1085例,女性971例。根据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和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GAD-7)评分分为精神压力异常组(412例)和精神压力正常组(1644例),2组平均随访(3.5±0.5)年,记录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分析精神压力对老年高血压人群主要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精神压力异常组发生心脏性猝死、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脑出血、脑梗死和总心脑血管事件概率均明显高于精神压力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校正男性、吸烟、收缩压、空腹血糖、TC、LDL-C、HDL-C、同型半胱氨酸后,精神压力异常组发生心脑血管事件、脑梗死和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的相对危险分别为精神压力正常组的1.72倍(95%CI:1.31-2.62,P=0.003),1.63倍(95%CI:1.42-2.39,P=0.018)和2.54倍(95%CI:1.22-3.67,P=0.002)。结论精神压力水平可预测老年高血压人群主要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精神压力异常者发生临床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增加,尤其是脑梗死和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应激 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诃子中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6
5
作者 芦燕玲 李干鹏 +3 位作者 李亮星 李学森 黄静 李忠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4-357,共4页
云南热区特产中药材诃子是使君子科诃子属植物诃子及其变种微毛诃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又名诃黎勒、诃黎、诃梨、随风子[1]等。由于果皮和树皮富含单宁[2],诃子是制革工业重要原料之一。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挥发性成分 诃子 测定 成熟果实 使君子科 云南热区 制革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非高血压人群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与新发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 被引量:10
6
作者 芦燕玲 潘伟琦 +1 位作者 宋晓华 梁鑫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07-60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升高对老年非高血压人群新发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健康体检的60~80岁的老年非高血压人群6124例,均行血浆Hcy检测,其中Hcy≤13μmol/L者4122例,Hcy>13μm...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升高对老年非高血压人群新发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健康体检的60~80岁的老年非高血压人群6124例,均行血浆Hcy检测,其中Hcy≤13μmol/L者4122例,Hcy>13μmol/L者2002例,分别随机选择500例作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6个月收集1次新发心脑血管事件情况,随访3年。比较2组新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2组性别、年龄、吸烟、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及LDL-C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68±12.87)μmol/L vs(8.12±4.36)μmol/L,P=0.001]。3年随访结束时,研究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脑梗死、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8%vs 10.2%,P=0.001;9.0%vs 4.6%,P=0.025;5.8%vs 3.0%,P=0.034)。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Hcy水平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β=0.78,95%CI:1.76~4.12,P=0.003)。结论 Hcy水平升高的老年非高血压人群发生临床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增加,尤其是脑梗死和心肌梗死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半胱氨酸 高血压 脑梗死 心肌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后监测血小板聚集率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7
作者 芦燕玲 陈韵岱 吕树铮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6-97,共2页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抗血小板治疗后,监测血小板聚集率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562例冠心病患者,术前,术后3、7天,1、3、6个月二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ADP和AA分...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抗血小板治疗后,监测血小板聚集率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562例冠心病患者,术前,术后3、7天,1、3、6个月二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ADP和AA分别按照血小板抑制率<40%和≥40%进行分组。ADP诱导血小板抑制率<40%组(75例)和≥40%组(487例)。AA诱导血小板抑制率<40%组(67例)和≥40%组(495例)。观察支架术后冠心病患者6个月的主要心脑血管事件。结果ADP和AA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40%和≥40%两组分别比较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随访6个月主要心脏事件的发生率:ADP诱导血小板抑制率<40%组高于≥40%组(30.7%vs12.9%,P<0.05);AA诱导血小板抑制率<40%组也高于≥40%组(28.1%vs11.7%,P<0.05)。出血不良事件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后的血小板抑制率与6个月的主要心脑血管事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支架 血小板聚集 阿司匹林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人群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对新发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 被引量:12
8
作者 芦燕玲 于利群 潘伟琦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57-359,共3页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水平对老年高血压人群新发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健康体检的老年高血压人群4026例,行UAcR水平检测,根据uACR水平分为4组,第1分位组1002例(UACR0.04~3.10mg/g)、第2...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水平对老年高血压人群新发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健康体检的老年高血压人群4026例,行UAcR水平检测,根据uACR水平分为4组,第1分位组1002例(UACR0.04~3.10mg/g)、第2分位组1003例(UACR3.11~9.62mg/g)、第3分位组1023例(UACR9.63~18.24mg/g)、第4分位组998例(UACR18.25~30.00mg/g)。4组人群平均随访(3.5±0.5)年。分析uACR水平对老年高血压人群新发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与第1分位组比较,第4分位组新发心脑血管事件、脑梗死和心肌梗死事件发生率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校正年龄、性别、吸烟、空腹血糖、Tc、TG、LDL-C、HDL—C、体质量指数后,第4分位组发生心脑血管事件、脑梗死和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对危险分别为第1分位组的1.68倍(95%CI:1.23~2.45,P=0.002)、1.52倍(95%CI:1.14~2.36,P=0.036)和2.49倍(95%CI:1.27~3.44,P=0.004)。结论基线UACR水平可预测老年高血压人群发生心脑血管事件,UACR水平较高者发生临床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增加,尤其是脑梗死和心肌梗死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梗死 心肌梗死 白蛋白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新发心脑血管事件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8
9
作者 芦燕玲 潘伟琦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 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新发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我院健康体检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084例,用13碳尿素呼气试验测Hp。患者根据检测结果分为Hp未感染组1208例(超基准值〈4.0)和H... 目的 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新发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我院健康体检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084例,用13碳尿素呼气试验测Hp。患者根据检测结果分为Hp未感染组1208例(超基准值〈4.0)和Hp感染组876例(超基准值≥4.0)。平均随访(3.5±0.5)年,随访期,每6个月电话或门诊随访1次,收集新发心脑血管事件情况。分析Hp感染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新发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结果 Hp感染组新发总心脑血管事件(9.25%vs 3.56%)、脑梗死(4.11%vs 2.07%)和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3.65%vs 1.08%)发生率均高于Hp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校正相关因素后,Hp感染组患者发生总心脑血管事件、脑梗死和心肌梗死的相对危险分别为Hp未感染组患者的2.82倍(95%CI:2.11~3.27,P=0.002),1.85倍(95%CI:1.26~2.53,P=0.013)和3.26倍(95%CI:1.41~3.99,P=0.001),Hp感染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临床心脑血管事件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p感染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老年高血压患者Hp感染可增加发生临床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螺杆菌 幽门 脑梗死 心肌梗死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洛他唑改善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后长期预后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芦燕玲 潘玮琪 陈韵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90-692,共3页
目的探讨西洛他唑对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后5年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西洛他唑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西洛他唑组在常规抗血小板药物的同时加服西洛他唑200 mg/d。对照组常... 目的探讨西洛他唑对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后5年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西洛他唑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西洛他唑组在常规抗血小板药物的同时加服西洛他唑200 mg/d。对照组常规服用抗血小板药物,2组持续用药6个月。随访5年,比较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西洛他唑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 vs 42%,P<0.01)。西洛他唑组患者心悸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 vs 3%,P<0.05)。西洛他唑组患者1年无事件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5年时差异更明显(P<0.01)。结论支架置入术后应用西洛他唑,可以减少冠心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而不增加出血并发症,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支架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随访研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脂正常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4
11
作者 芦燕玲 于利群 潘伟琦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23-325,共3页
目的探讨血脂正常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斑块及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血脂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88例,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左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根据测量结果... 目的探讨血脂正常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斑块及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血脂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88例,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左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根据测量结果分为斑块组(104例)和无斑块组(184例),将患者CAS程度分为0~4级,所有患者测血脂、血尿酸水平。结果斑块组血尿酸浓度明显高于无斑块组(481 μmol/L vs 289μmol/L,P<0.05)。斑块组高尿酸血症发生率较无斑块组明显增高(66.2% vs 13.8%,P<0.05)。与CAS 3级患者比较,CAS 0级、1级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下降;与CAS 4级患者比较,CAS 0级、1级、2级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CAS斑块形成可能与血尿酸水平升高有关,CAS程度愈高,其相关性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尿酸 颈动脉疾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法分析姜科豆蔻属两种植物的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5
12
作者 韩智强 张虹娟 +3 位作者 郭生云 芦燕玲 李干鹏 施红林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79-83,共5页
分析云南西双版纳产的姜科豆蔻属九翅豆蔻和阳春砂仁两种植物的茎叶的挥发性成分。建立了同时蒸馏萃取GC/MS法对这两种植物茎叶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并探讨了阳春砂仁茎叶与其果实挥发性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从两种植物中共分离鉴定... 分析云南西双版纳产的姜科豆蔻属九翅豆蔻和阳春砂仁两种植物的茎叶的挥发性成分。建立了同时蒸馏萃取GC/MS法对这两种植物茎叶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并探讨了阳春砂仁茎叶与其果实挥发性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从两种植物中共分离鉴定了96个挥发性成分,主要是烯类及其衍生物。其中,九翅豆蔻和阳春砂仁的主要成分都是蒎烯,前者的百分含量达76.50%,后者为57.39%。两种豆蔻属植物的茎叶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阳春砂仁茎叶的挥发性成分与果实的挥发性成分区别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蔻属 挥发性成分 同时蒸馏萃取 气质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良姜的挥发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高则睿 阴耕云 +2 位作者 芦燕玲 李亮星 施红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4期12247-12249,共3页
[目的]对高良姜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同时蒸馏萃取GC-MS联用技术对高良姜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从高良姜中分离鉴定了72个挥发性成分,主要成分为1,8-桉油精、α-萜品烯基乙酸酯、香榧醇、异长叶烯和喇叭烯等,相... [目的]对高良姜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同时蒸馏萃取GC-MS联用技术对高良姜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从高良姜中分离鉴定了72个挥发性成分,主要成分为1,8-桉油精、α-萜品烯基乙酸酯、香榧醇、异长叶烯和喇叭烯等,相对含量分别为38.54%、6.55%、7.74%、3.64%和3.93%。[结论]同时蒸馏萃取法提供的高良姜挥发物信息比水蒸气蒸馏法、顶空加热法提供的信息更丰富,结合这3种方法可以建立更完善的高良姜挥发性成分GC-MS表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良姜(RHIZOMA ALPINIAE OFFICINARUM) 同时蒸馏萃取 挥发性 气质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血压监测体检人群体重指数对血压水平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曦 胡荣 +2 位作者 芦燕玲 于利群 周生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血压监测体检人群体重指数对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动态血压监测的体检者1198例,根据体重指数分为正常体重组316例、超重组524例和肥胖组358例,分析体重指数与动态血压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超重组和肥胖组24 h血压... 目的探讨动态血压监测体检人群体重指数对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动态血压监测的体检者1198例,根据体重指数分为正常体重组316例、超重组524例和肥胖组358例,分析体重指数与动态血压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超重组和肥胖组24 h血压水平、24 h舒张压负荷、夜间收缩压负荷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组(P<0.01)。肥胖组24 h舒张压变化标准差、夜间收缩压变化标准差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组(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体重指数与24 h血压水平、24 h血压负荷、24 h舒张压变化标准差、夜间收缩压变化标准差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体重指数与24 h血压水平、夜间血压负荷、24 h舒张压变化标准差显著相关。结论随着体重指数升高,24 h动态血压水平、血压负荷、血压变化标准差均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监测 便携式 体重 肥胖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罗兰花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及其在卷烟加香中的评价 被引量:3
15
作者 高则睿 韩智强 +4 位作者 芦燕玲 刘劲芸 李忠 阴耕云 施红林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11-915,共5页
研究紫罗兰花挥发油的挥发性成分及其卷烟加香效果。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紫罗兰花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TOFMS)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个组分相对含量,并将其加入卷烟中进行感... 研究紫罗兰花挥发油的挥发性成分及其卷烟加香效果。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紫罗兰花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TOFMS)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个组分相对含量,并将其加入卷烟中进行感官评吸。共鉴定了66个化合物,占检出化合物总量的79.03%,主要成分为2-β-蒎烯(13.28%)、3-蒈烯(10.16%)、(-)-异喇叭烯(4.80%)、β-波旁烯(4.53%)、斯巴醇(3.39%)和β-杜松烯(3.29%)等;评吸结果发现:适量浓度的紫罗兰挥发油能提高卷烟整体的协调性,提升卷烟的香气质和香气量,降低对口腔、鼻腔的刺激性,减少杂气,回味甜香,余味清爽。紫罗兰挥发油中化学成分丰富,主要为萜类及其含氧衍生物,其中,许多化合物具有芳香性和药用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罗兰 同时蒸馏萃取 气相质谱联用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龙草的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忠 芦燕玲 +2 位作者 黄静 李亮星 李干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3期16109-16110,16119,共3页
[目的]研究吉龙草的化学成分。[方法]以浓度75%的乙醇为溶剂对吉龙草样品进行提取,并采用经典层析法进行萃取分离,再运用核磁共振碳谱、氢谱和质谱等多种现代谱学方法对吉龙草化学成分的结构进行解析鉴定。[结果]从吉龙草中分离得到6个... [目的]研究吉龙草的化学成分。[方法]以浓度75%的乙醇为溶剂对吉龙草样品进行提取,并采用经典层析法进行萃取分离,再运用核磁共振碳谱、氢谱和质谱等多种现代谱学方法对吉龙草化学成分的结构进行解析鉴定。[结果]从吉龙草中分离得到6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1)、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2)、槲皮素-7-O-β-D-葡萄糖苷(3)、槲皮素-4'-O-β-D-葡萄糖苷(4)、芹菜素-5-O-β-D-葡萄糖苷(5)和山柰酚-7-O-β-D-葡萄糖苷(6)。[结论]化合物1~6均首次从吉龙草中分离获得,3~6为首次从香薷属植物中分离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龙草(Elsholtzia communis(Coll e tHemsl )Diels) 黄酮类化合物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