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各生长期紫苏中酚类物质的含量 被引量:13
1
作者 艾鑫卫 胡思平 +4 位作者 龚姮姮 黄文邺 杨洁球 王力 廖照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26-132,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分离与检测紫苏叶、茎和根中酚类化合物含量,探讨紫苏各部位酚类物质的累积规律,为确定紫苏各部位最佳采收时期提供依据。方法:对紫苏进行人工栽培,样品分期采集,采集后的...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分离与检测紫苏叶、茎和根中酚类化合物含量,探讨紫苏各部位酚类物质的累积规律,为确定紫苏各部位最佳采收时期提供依据。方法:对紫苏进行人工栽培,样品分期采集,采集后的样品经乙醇提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分析,对影响色谱、质谱的重要参数进行优化,通过对照标准物质的保留时间及质谱分析,确定相应的化合物;通过标准曲线法定量,以其中13种酚类化合物为主要参考指标,观察它们在各部位的动态含量变化。结果:鉴定出化合物:咖啡酸、咖啡酸-3-O-葡萄糖苷、迷迭香酸、迷迭香酸-3-O-葡萄糖苷、木犀草素、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酸、木犀草素-7-O-二葡萄糖苷酸、芹菜素、芹菜素-7-咖啡酰基葡萄糖苷、芹菜素-7-O-二葡萄糖苷、野黄岑素-7-O-二葡萄糖苷、迷迭香酸甲酯,以上化合物中酚酸及其糖苷化合物含量呈先降低,至结果期急剧上升达到最大,黄酮及其糖苷化合物含量则递增至结果期达到最大。其中鉴定出迷迭香酸和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酸分别在结果期达到最大,含量分别为21.41 mg/g和19.89 mg/g,结果期叶部位总酚类含量达到最大,含量为47.50 mg/g。结论:通过对紫苏各个部位不同采收时期黄酮、黄酮糖基化、酚酸的动态变化、总含量变化和部位成分分布的研究,对紫苏酚类资源的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酚类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动态积累 最佳采收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市售蔬菜中8种重金属 被引量:6
2
作者 杨磊 艾鑫卫 +1 位作者 黄文邺 廖照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6期254-255,267,共3页
[目的]建立高压密闭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市售蔬菜中8种重金属的方法。[方法]以几种常见市售蔬菜为材料,采用HNO3-H2O2体系高压密闭消解蔬菜可食部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其中8种重金属含量,以铑和铼内标法在线... [目的]建立高压密闭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市售蔬菜中8种重金属的方法。[方法]以几种常见市售蔬菜为材料,采用HNO3-H2O2体系高压密闭消解蔬菜可食部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其中8种重金属含量,以铑和铼内标法在线加标校正,以国家标准物质圆白菜验证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试验表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下测定的市售蔬菜中8种重金属在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3,检出限在0.003~0.06μg/L,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5.6%~104.9%,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0.53%~1.84%。[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高效,样品测定准确、检出限低、灵敏度高,适用于蔬菜中多种重金属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密闭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蔬菜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施四个区域蔬菜微量金属含量及风险评价
3
作者 艾鑫卫 杨磊 +2 位作者 黄文邺 廖照江 李晶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102-106,共5页
采集恩施4个不同区域有代表性的6大类蔬菜26品种共118个蔬菜样品作为检测对象,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检测样品中的Pb、Cr、Cd、As等4种微量金属含量,并与国内蔬菜标准进行比较.运用单因子指数法评价蔬菜中微量金属含量对人体健康风... 采集恩施4个不同区域有代表性的6大类蔬菜26品种共118个蔬菜样品作为检测对象,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检测样品中的Pb、Cr、Cd、As等4种微量金属含量,并与国内蔬菜标准进行比较.运用单因子指数法评价蔬菜中微量金属含量对人体健康风险影响,结果表明,恩施四区域蔬菜微量金属元素含量丰富,其中人体必需元素Cr和As处于适宜营养浓度范围,元素Pb安全状态均为优良,元素Cd的安全状态部分处于警戒线内,其中区域Ⅲ蔬菜出现Cd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微量金属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苏全生长期16种无机元素的分布规律
4
作者 龚姮姮 胡思平 +3 位作者 艾鑫卫 黄文邺 蔡涛 廖照江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3-108,共6页
测定不同生长期紫苏(Perilla frutescens)根、茎、叶部位中16种无机元素的含量变化,分析其分布规律.对紫苏进行人工栽培,分期采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冷焰模式和CCT模式测定紫苏中16种无机元素含量.结果表明,16种元素... 测定不同生长期紫苏(Perilla frutescens)根、茎、叶部位中16种无机元素的含量变化,分析其分布规律.对紫苏进行人工栽培,分期采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冷焰模式和CCT模式测定紫苏中16种无机元素含量.结果表明,16种元素总体上都随生长天数增加而含量呈下降趋势,有8种元素在紫苏茎中的含量都高于根、叶部位.研究发现紫苏中含有丰富的常量元素如K、Mg、Na、Fe、Al,以及Mn、Zn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毒害元素As、Cd、Pb的含量均符合中国药典的限度要求.幼苗期各种元素的含量最高,多种元素在茎中含量高于根、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无机元素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 动态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