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寒喘祖帕颗粒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活性成分、靶基因筛选和生物学功能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吉米丽汗·司马依 提明·努尔 +3 位作者 季志红 艾尼瓦尔·吾买尔 买尔旦·玉苏甫 周文婷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15期27-31,共5页
目的筛选寒喘祖帕颗粒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活性成分、活性成分靶基因,探讨寒喘祖帕颗粒治疗毛细支气管炎靶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相关信息通路。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收集寒喘祖帕颗粒包含9味共有靶基因药材的成分,通过ADME参数(OB≥30、BBB... 目的筛选寒喘祖帕颗粒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活性成分、活性成分靶基因,探讨寒喘祖帕颗粒治疗毛细支气管炎靶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相关信息通路。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收集寒喘祖帕颗粒包含9味共有靶基因药材的成分,通过ADME参数(OB≥30、BBB≥0.3、Caco-2≥-0.4)筛选其可能的活性成分及其靶基因。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材-活性成分-靶基因网络,利用CTD、TTD、DiSGeNET和DrugBank等数据库获取毛细支气管炎发病相关的靶基因,并通过STRING数据库筛选(Score≥0.9)其相关靶基因之间相互作用强大的靶基因作为毛细支气管炎发病相关主要靶基因。将寒喘祖帕颗粒活性成分靶基因与毛细支气管炎发病相关特异性靶基因进行交集,得到寒喘祖帕颗粒及毛细支气管炎共有的潜在靶基因。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材-潜在活性成分-潜在共有靶基因网络,最后对潜在共有靶基因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功能(GO)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结果寒喘祖帕颗粒9味药材共收集到240个成分,ADME筛选得到β-谷甾醇、槲皮素、木犀草素、柠檬烯、咖啡酸、β-胡萝卜素、山奈酚、茴脑、HEX、Heptan、(L)-alpha-Terpineol、3-methylhexane和齐墩果酸等14个活性成分及197个活性成分靶基因。筛选得到419个毛细支气管炎发病相关靶基因,214个毛细支气管炎发病相关主要靶基因,50个寒喘祖帕颗粒-毛细支气管炎共有的潜在靶基因。50个潜在靶基因相关生物学功能主要参与炎症反应、免疫反应、凋亡过程等10个和主要信号通路有JAK/STAT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和TNF信号通路等21条。结论寒喘祖帕颗粒9味药材共收集到14个活性成分β-谷甾醇、槲皮素等及其197个靶基因,寒喘祖帕颗粒-毛细支气管炎共有潜在靶基因50个。药物疾病共有潜在靶基因主要参与炎症反应、免疫反应、凋亡过程等生物学功能,主要信号通路有JAK/STAT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和TNF信号通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寒喘祖帕颗粒 毛细支气管炎 网络药理学 生物学功能分析 基本本体功能分析 信号通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新疆罗勒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6
2
作者 巴音桑 艾尼瓦尔·吾买尔 +3 位作者 阿地力江·萨 吉米丽汗·司马依 买尔旦·玉苏甫 周文婷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056-4064,共9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探究罗勒(Ocimum basilicum L.)活性成分其作用靶点,并探讨其治疗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的作用机制。方法按照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收集罗勒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与AD发病机制相关的靶点进行交集...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探究罗勒(Ocimum basilicum L.)活性成分其作用靶点,并探讨其治疗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的作用机制。方法按照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收集罗勒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与AD发病机制相关的靶点进行交集,并进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分析、基因功能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最终,通过以Aβ25-35诱导海马神经元细胞HT22建立阿尔兹海默病体外模型,对罗勒活性成分进行实验验证。结果罗勒收集槲皮素和杨梅苷等15个活性成分及其528个作用靶点,与575个AD发病机制相关的靶点进行交集得到118个靶点。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得到31个潜在靶点,潜在靶点参与257条基因功能与100条信号通路。结论罗勒的活性成分可能作用于PI3K-Akt信号通路、阿尔兹海默症信号通路和TNF信号通路等,改善细胞损伤、细胞膜的通透性以及抑制细胞凋亡,从而达到治疗AD的目的,体现了新疆罗勒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为阐述其治疗AD的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罗勒 网络药理学 阿尔兹海默症 AΒ25-35 HT2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祖卡木颗粒干预新冠肺炎细胞因子风暴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吉米丽汗·司马依 提明·努尔 +6 位作者 季志红 艾尼瓦尔·吾买尔 卡依赛尔·阿布都肉苏力 紫若·塔里哈提 努丽比亚·合木提 木哈待斯·努尔 周文婷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75-582,共8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祖卡木颗粒成分、靶点、通路和生物学功能,初探其抗新型冠状病毒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在线数据库获取祖卡木颗粒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并利用CTD和DiSGeNET数据库获取新冠肺炎的疾病靶点。药物与疾病靶点去映...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祖卡木颗粒成分、靶点、通路和生物学功能,初探其抗新型冠状病毒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在线数据库获取祖卡木颗粒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并利用CTD和DiSGeNET数据库获取新冠肺炎的疾病靶点。药物与疾病靶点去映射,用Cytoscape软件草药-成分-靶点多维网络,并用其ClueGO插件对映射的靶点进行基因功能富集和信号通路分析。结果筛选得到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芦荟大黄素、甘草查尔酮A和异鼠李素等98个活性成分及其白介素、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趋化因子、γ-干扰素以及肿瘤坏死因子等222个靶点。疾病靶点有621个,药物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得到88个潜在靶点。GO生物学功能富集得653个和KEGG通路富集得110条与COVID-19相关(P<0.005),涉及癌症和病毒相关的信号通路以及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细胞凋亡、IL-17信号通路和VEGF信号通路等炎症反应和免疫系统。结论从多维可视化网络角度分析来看,新疆祖卡木颗粒通过其多成分-多靶点来调控机体的病毒感染和免疫炎症反应。祖卡木颗粒针对新冠肺炎的病毒复制和细胞因子风暴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本研究从一个方面阐明了以新疆祖卡木颗粒抗新冠病毒的作用机制,并为后期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祖卡木颗粒 新冠病毒 维吾尔医药 细胞因子风暴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活性成分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吉米丽汗·司马依 提明·努尔 +4 位作者 艾尼瓦尔·吾买尔 买尔旦·玉苏甫 努丽比亚·合木提 木哈待斯·努尔 周文婷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17-1124,1143,共9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潜在成分、作用靶点及其作用机制,探讨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已公开的数据库中收集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潜在成分,并预测和筛选潜在成分的潜在靶点,并构建"草药-...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潜在成分、作用靶点及其作用机制,探讨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已公开的数据库中收集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潜在成分,并预测和筛选潜在成分的潜在靶点,并构建"草药-潜在成分-潜在靶点"。然后对潜在靶点进行基因功能富集分析、通路分析及其相关疾病分析,并构建"潜在靶点-通路-疾病"网络结构来阐明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多种疾病的作用机制。结果与结论筛选出了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22个潜在成分,经过草药-成分-靶点网络分析,发现22个潜在成分通过12条主要信号通路作用于RXRA、AR、NCOA2和HSP90AA1等15个潜在靶点。从而发挥治疗感染、银屑病、手足口病和癌症的作用。体现了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特点,为阐述其治疗疾病的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潜在成分 潜在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心脏功能及心脏组织中ACE及AT1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1
5
作者 提吐尔·克力木 邬利娅·伊明 +2 位作者 阿瓦古丽·达 刘丹 艾尼瓦尔·吾买尔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9期4-7,共4页
目的观察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心脏功能及心脏组织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及AT1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性别差异.方法75只SD大鼠采用两肾一夹(2K1C)法建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并将其中25只雌性大鼠通过切除双侧卵巢制备雌激素低下的肾血... 目的观察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心脏功能及心脏组织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及AT1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性别差异.方法75只SD大鼠采用两肾一夹(2K1C)法建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并将其中25只雌性大鼠通过切除双侧卵巢制备雌激素低下的肾血管性高血压模型.75只SD大鼠共分为3组,即雄性2K1C组(2K1C-M组)、雌性2K1C组(2K1C-F组)、雌性去势手术组(2K1C-OVX组),每组25只.于32周时测体重行心脏血流动力学检查后,迅速取出心脏,用生理盐水冲洗后液氮冻存,留取部分左心室心肌组织标本,用免疫印迹检测蛋白表达,RT-PCR检测组织中相关分子的mRNA表达.结果血流动力学结果显示,2K1C-OVX组的收缩压明显低于2K1C-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K1C-OVX组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明显高于2K1C-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的结果显示,2K1C-M组的ACE1、AT1a、AT1b的mRNA表达量高于2K1C-F组和2K1C-OVX组,而ACE2的mRNA表达量低于2K1C-F组和2K1C-OVX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蛋白表达方面,2K1C-M组的AT1蛋白表达量高于2K1C-F组和2K1C-OVX组,而ACE2蛋白表达量低于2K1C-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心脏功能及心脏组织中ACE1及AT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存在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差异 肾血管性高血压 心脏功能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肽激肽酶4抑制剂对帕金森病模型细胞形态和增殖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
6
作者 伊木然江·苏布哈提 艾尼瓦尔·吾买尔 木塔力甫·艾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9期1-6,共6页
目的基于体外实验及网络药理学,初步探讨二肽激肽酶4(DPP-4)抑制剂对鱼藤酮(ROT)诱导神经细胞帕金森病(PD)的干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神经细胞株PC-12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模型+西格列汀组、模型+利格列汀组、模型+维格列汀组,除对... 目的基于体外实验及网络药理学,初步探讨二肽激肽酶4(DPP-4)抑制剂对鱼藤酮(ROT)诱导神经细胞帕金森病(PD)的干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神经细胞株PC-12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模型+西格列汀组、模型+利格列汀组、模型+维格列汀组,除对照组外各组均使用ROT建立PD体外模型,模型+西格列汀组、模型+利格列汀组、模型+维格列汀组在使用ROT建模的同时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利格列汀、维格列汀。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变化,CCK-8法观察各组细胞增殖能力。从Swiss Target Prediction、SEA等数据库分别获取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利格列汀、维格列汀、沙格列汀及阿格列汀的药物靶点,通过DisGeNet、OMIM及GeneCards等数据库获取PD相关的疾病靶点,利用韦恩图将药物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得到DPP-4抑制剂作用于PD的相关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选取基因满足度(Degree)值>平均值的基因作为DPP-4抑制剂对PD产生作用的关键靶点,将DPP-4抑制剂作用于PD的关键靶点基因输入到DAVID数据库进行GO基因功能和KEGG作用通路分析。将DPP-4抑制剂治疗PD的关键靶点以及KEGG信号通路导入到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疾病—靶点—通路网络,筛选与PD相关信号通路关系最为密切的靶点作为DPP-4抑制剂治疗PD的核心靶点,采用CB-Dock 2对接平台进行核心靶点的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对照组细胞形态完整,增长状态良好,细胞呈多角形,细胞之间类似突触样连接,且突触较长;模型组细胞密度减少,细胞皱缩,细胞与细胞间的突触样连接断裂,且观察到较多圆形的损伤细胞;模型+西格列汀组、模型+利格列汀组、模型+维格列汀组较模型组细胞形态得到改善,恢复到正常状态下的细长、多角形态。模型组细胞存活率低于对照组、模型+西格列汀组、模型+利格列汀组、模型+维格列汀组(P均<0.05)。共收集西格列汀药物靶点486个、利格列汀药物靶点665个、维格列汀药物靶点524个、沙格列汀药物靶点507个、阿格列汀药物靶点408个,PD疾病相关靶点1121个;将DPP-4抑制剂靶点与PD疾病相关靶点取交集共得到DPP-4抑制剂作用于PD的36个相关靶点。PPI网络显示,DPP-4抑制剂作用于PD相关靶点中Degree值>平均值的关键靶点共有16个,分别为ALB、IGF1、STAT3、CASP3、EGFR、ESR1、MAPK14、PPARG、MAPK1、HMOX1、NOS3、REN、MMP3、IL2、AR、IGF1R。GO分析结果显示,DPP-4抑制剂作用于PD的关键靶点共同涉及的生物过程主要包括信号转导、细胞迁移的正向调控和细胞凋亡的负向调控等,细胞组分主要包括细胞质、细胞质膜、细胞核等,分子功能主要包括酶结合、蛋白质结合、蛋白丝氨酸/苏氨酸/酪氨酸激酶活性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得到20条信号通路,与PD较为相关的信号通路为PI3K-AKT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药物—疾病—靶点—通路网络图显示,在PI3K-AKT、FoxO及MAPK信号通路中均有富集的靶点为IGF1、EGFR、IGF1R及MAPK1。分子对接结果显示,5种DPP-4抑制剂均与PD相关核心靶点蛋白有较好的结合,其结合能均小于-5.0 kcal/mol。结论DPP-4抑制剂对PD体外模型细胞具有积极地干预作用,其可能通过IGF1、EGFR、IGF1R及MAPK1等核心靶点作用于PI3K-AKT、FoxO、MAPK等信号通路来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肽激肽酶4抑制剂 网络药理学 神经细胞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