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迟环剥处理对克瑞森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韩守安 王敏 +6 位作者 张捷 谢辉 张付春 钟海霞 艾尔买克·才卡斯木 潘明启 张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0期32-38,共7页
以优质鲜食葡萄品种克瑞森无核为试材,设置一次环剥和延迟环剥2个处理,以常规管理为对照。于7月28日至9月17日每隔10 d采样1次,共采集6次,对单粒重、粒径、果形指数、色差等外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_(C)、糖酸组分含量等内... 以优质鲜食葡萄品种克瑞森无核为试材,设置一次环剥和延迟环剥2个处理,以常规管理为对照。于7月28日至9月17日每隔10 d采样1次,共采集6次,对单粒重、粒径、果形指数、色差等外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_(C)、糖酸组分含量等内在指标进行测定,以期为新疆产区克瑞森无核葡萄促早提质栽培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延迟环剥处理对克瑞森葡萄果形指数无显著影响,一次环剥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单粒重,延迟环剥处理对单粒重无显著影响;一次环剥和延迟环剥处理均显著促进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的积累,显著提高固酸比,促进果实成熟;糖酸组成及含量比例有很大的不同,其中,葡萄糖含量、果糖含量最高的都是一次环剥处理。一次环剥处理明显提高了糖含量。延迟环剥对酒石酸、苹果酸与柠檬酸含量有显著加速下降的趋势,一次环剥草酸含量有所降低。克瑞森葡萄一次环剥和延迟环剥处理V_(C)含量显著提高,表明延迟环剥对克瑞森葡萄V_(C)含量增加有明显作用。克瑞森葡萄不同时期环剥处理中,延迟环剥处理能明显改善克瑞森的着色,提高亮度,促进果实着红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瑞森葡萄 延迟环剥 糖酸 V_(C) 色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桃-冬小麦间作系统树冠截光程度对小麦产量和灌浆期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谢辉 张雯 +5 位作者 韩守安 王敏 阿力木江·奥布力 潘明启 艾尔买克·才卡斯木 张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04-715,共12页
为探明果粮间作模式下树冠遮阴对间作冬小麦灌浆期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为新疆南疆果粮间作模式的选择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扁桃-冬小麦间作模式为研究对象,设置重度遮阴和轻度遮阴2个处理,以单作小麦为对照,对间作区域光合有... 为探明果粮间作模式下树冠遮阴对间作冬小麦灌浆期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为新疆南疆果粮间作模式的选择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扁桃-冬小麦间作模式为研究对象,设置重度遮阴和轻度遮阴2个处理,以单作小麦为对照,对间作区域光合有效辐射(PAR)、小麦产量及灌浆期叶片光合色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光响应曲线、荧光动力学参数、群体光合速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间作区域遮阴程度受树冠结构和间作区域距树体距离共同影响,主干分层形扁桃(重度遮阴)近冠和远冠间作区域小麦灌浆期PAR日均值为自然光强的18.61%和25.90%,小冠圆头形扁桃(轻度遮阴)对应值为56.00%和64.53%。与扁桃间作导致小麦旗叶Chla+b含量和Chla/b比值降低;PAR日均值≤56.00%自然光时,小麦旗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PAR日均值≤25.90%自然光时,旗叶光系统Ⅱ的实际光合效率(ΦSP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最大净光合速率(P_(max))及群体光合速率日均值均显著降低;PAR日均值≥64.53%自然光时小麦群体光合速率存在明显的补偿现象。综上,扁桃-冬小麦间作模式下,小麦光合能力及产量与遮阴程度密切相关,重度遮阴导致小麦单叶和群体光合能力及产量显著降低;轻度遮阴条件下,小麦旗叶光合能力无显著变化,群体光合速率存在明显的补偿现象,对产量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冬小麦间作 树形 遮阴强度 间作区域 光合特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灌水量对赤霞珠葡萄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钟海霞 张付春 +7 位作者 潘明启 张雯 韩守安 谢辉 王敏 周晓明 艾尔买克·才卡斯木 伍新宇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92-497,共6页
【目的】比较分析新疆北疆粘壤土条件下,不同灌水量对赤霞珠葡萄光合特性的影响,筛选出适宜赤霞珠葡萄生长的灌溉量,为赤霞珠葡萄生产上的栽培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3年生赤霞珠葡萄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灌水量:即220、260和280 m^... 【目的】比较分析新疆北疆粘壤土条件下,不同灌水量对赤霞珠葡萄光合特性的影响,筛选出适宜赤霞珠葡萄生长的灌溉量,为赤霞珠葡萄生产上的栽培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3年生赤霞珠葡萄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灌水量:即220、260和280 m^3/667 m^2、以常规灌水量330 m^3/667 m^2为对照,在葡萄果实膨大期选择晴天用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各处理葡萄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并综合分析。【结果】不同灌水量对赤霞珠葡萄光合特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灌水量在220 m^3/667 m^2时葡萄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均值13.11μmol/(m^2·s),较对照高1.47%;蒸腾速率日均值最低,为4.48 mmol/(m^2·s),较对照低8.5%;水分利用率日均值3.07μmo/mmol,较对照高8.8%。【结论】在新疆北疆产区,赤霞珠葡萄在220 m^3/667 m^2的灌水条件下,水分利用率显著高于其他灌溉处理,水分得到了高效利用,更有利于葡萄树体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霞珠葡萄 滴灌 节水 灌溉量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8个葡萄品种糖组分及含量比较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钟海霞 周晓明 +9 位作者 齐莹莹 张付春 陆胜祖 潘明启 张雯 谢辉 韩守安 王敏 艾尔买克·才卡斯木 伍新宇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50-1257,共8页
【目的】比较分析新疆8个葡萄品种果实成熟期糖类物质组分和含量等特性,为筛选出高糖葡萄品种及今后果实品质调控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红提、维多利亚、玫瑰香、新郁、火焰无核、夏黑、克瑞森无核、木纳格为研究对象,在果实成... 【目的】比较分析新疆8个葡萄品种果实成熟期糖类物质组分和含量等特性,为筛选出高糖葡萄品种及今后果实品质调控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红提、维多利亚、玫瑰香、新郁、火焰无核、夏黑、克瑞森无核、木纳格为研究对象,在果实成熟期取样,测定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测定其果实糖组分及含量,分析各组分所占可溶性总糖的比例,比较分析各品种的糖组分及含量特性。【结果】8个品种在果实成熟期糖组分主要以葡萄糖和果糖积累为主,蔗糖为辅,其中果糖占总糖的比例最高,达52.51%,葡萄糖占总糖的比例最高为49.58%,蔗糖占总糖的比例最高仅3.14%。8个葡萄果实中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以火焰无核的含量最高,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余品种,维多利亚最低。火焰无核的可溶性固形物较维多利亚高61.8%,果糖含量较维多利亚高了55.42%。通过聚类分析,火焰无核与克瑞森无核、夏黑糖组分关系较近,维多利亚与其他品种关系较远。【结论】通过对8个葡萄品种比较分析筛选出高糖品种火焰无核,为高果糖类型,低糖品种维多利亚,属于低果糖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糖组分及含量 比较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10个酿酒葡萄品种(系)可溶性糖组分及含量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钟海霞 丁祥 +8 位作者 周晓明 潘明启 张付春 韩守安 张雯 谢辉 王敏 艾尔买克·才卡斯木 伍新宇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23-1331,共9页
【目的】比较分析10个酿酒葡萄品种(系)果实成熟期可溶性糖组分和含量,研究新疆酿酒葡萄糖类物质积累特性,为资源特性评价及糖品质调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赤霞珠、赤霞珠5、赤霞珠6、赤霞珠9、梅鹿辄、梅鹿辄4、品丽珠、霞多... 【目的】比较分析10个酿酒葡萄品种(系)果实成熟期可溶性糖组分和含量,研究新疆酿酒葡萄糖类物质积累特性,为资源特性评价及糖品质调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赤霞珠、赤霞珠5、赤霞珠6、赤霞珠9、梅鹿辄、梅鹿辄4、品丽珠、霞多丽、威代尔和雷司令等10个品种(系)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测定其果实成熟期可溶性糖组分及含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含量,分析各糖类物质组分所占可溶性总糖的比例及各品种(系)的可溶性糖含量特性。【结果】10个品种(系)成熟时以葡萄糖和果糖积累为主,蔗糖积累为辅,且果糖略高于葡萄糖,其中果糖占总糖的比例最高为51.23%,葡萄糖占总糖的比例最高为49.02%,蔗糖占总糖的比例最高仅2.91%。10个酿酒葡萄品种(系)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以赤霞珠5的可溶性总糖含量最高,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它品种,较含量最低的威代尔高了29.21%。赤霞珠5的可溶性固形物较威代尔高了30.59%。聚类分析将10个酿酒葡萄品种划分为3个类群。第1类群葡萄品种有赤霞珠9、梅鹿辄4、赤霞珠、梅鹿辄,各糖类物质含量均适中;第2类群葡萄品种为霞多丽、威代尔、雷司令,各糖类物质含量均偏低;第3类群葡萄品种有赤霞珠6、品丽珠、赤霞珠5,各糖组分关系较近,糖类物质含量均较高。【结论】筛选出高糖型品种(系)为赤霞珠5,低糖型品种为威代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 糖组分 糖含量 比较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质处理对赤霞珠葡萄叶片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韩守安 王敏 +5 位作者 麦合木提·图如普 谢辉 艾尔买克·才卡斯木 刘佳乐 张雯 潘明启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894-1903,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光质处理对赤霞珠葡萄叶片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和葡萄酒中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为天山北麓产区优质酿酒葡萄的生产管理供理论依据。【方法】以8 a生“厂”形树形赤霞珠葡萄为研究对象,从果实膨大期至成熟期,采用6种不同色... 【目的】研究不同光质处理对赤霞珠葡萄叶片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和葡萄酒中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为天山北麓产区优质酿酒葡萄的生产管理供理论依据。【方法】以8 a生“厂”形树形赤霞珠葡萄为研究对象,从果实膨大期至成熟期,采用6种不同色泽(白色、紫色、蓝色、绿色、黄色、红色)彩旗布进行光质调控,在果实成熟期分别测定穗重、果穗紧实度、粒重、籽粒数、皮果比、籽粒、果重等外观指标,及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果皮、种子和酒中总酚、总黄酮、类黄酮、黄烷醇、原花青素、单宁和花色苷等理化品质指标,并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仪测定其光响应曲线。【结果】在6种不同光质处理条件下赤霞珠葡萄的表观量子效率、最大净光合速率及光饱和点等光参数有所下降,其中,白色和蓝色处理条件下赤霞珠葡萄光合能力最好;不同光质处理对果皮、种子和酒体中酚类化合物含量均有较大的影响:分析白色和红色处理条件下,皮果比增加,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含量无显著影响,提高了果皮中类黄酮、黄烷醇和原花青素含量及酒体中总酚、总黄酮、黄烷醇、原花青素和花色苷的含量,但是,红色处理对光合能力的抑制作用较大。【结论】果实膨大期至成熟期采用白色旗布进行光质调控,能够保持赤霞珠葡萄的最大光合能力,并提高果皮和酒体中酚类物质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霞珠葡萄 光质调控 光合特性 果实品质 酚类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工艺对新疆主要制干葡萄干燥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谢辉 张恒 +6 位作者 王敏 韩守安 艾尔买克·才卡斯木 钟海霞 王文勇 张雯 潘明启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32-1341,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制干工艺对新疆主要制干葡萄品种无核白和无核白鸡葡萄干燥特性的影响,为新疆葡萄干燥工艺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晾干和晒干干燥过程中的水分变化规律进行数学分析,研究葡萄的干燥特性。【结果】晒干工艺葡萄... 【目的】研究不同制干工艺对新疆主要制干葡萄品种无核白和无核白鸡葡萄干燥特性的影响,为新疆葡萄干燥工艺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晾干和晒干干燥过程中的水分变化规律进行数学分析,研究葡萄的干燥特性。【结果】晒干工艺葡萄的失水速率高于夜间,葡萄干燥过程中白昼失水速率是夜间的2.00~6.14倍。干燥初期晒干工艺条件下无核白鸡心葡萄失水速率是晾干的1.21~3.12倍。葡萄果实干燥模型宜选用Page模型,晒干工艺条件下葡萄果实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分别是晾干工艺的3.14和3.18倍;无核白鸡心葡萄果实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高于无核白葡萄,晒干条件下无核白鸡心葡萄和无核白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分别为6.02316×10^(-8)和2.61545×10^(-8) m^(2)/h;晾干条件下2种葡萄果实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分别为1.89212×10^(-8)和8.30875×10^(-9) m^(2)/h。【结论】2种干燥工艺下,白昼的干燥速率显著高于夜间,得到了不同干燥工艺和不同葡萄品种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晾干 晒干 无核白 无核白鸡心 干燥速率 干燥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裂性葡萄品种果皮结构及代谢物质差异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敏 韩守安 +6 位作者 张雯 谢辉 艾尔买克·才卡斯木 张付春 钟海霞 弓佳琪 潘明启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642-1649,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葡萄品种从转色期至成熟期裂果特性的调控因子,为易裂果品种在新疆高效栽培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红地球、里扎玛特、新郁、无核紫、木纳格5个葡萄品种为材料,在转色期至成熟期,测定细胞壁结构性物质水溶性果胶、原... 【目的】研究不同葡萄品种从转色期至成熟期裂果特性的调控因子,为易裂果品种在新疆高效栽培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红地球、里扎玛特、新郁、无核紫、木纳格5个葡萄品种为材料,在转色期至成熟期,测定细胞壁结构性物质水溶性果胶、原果胶、半纤维素含量及代谢水解酶PG、PEP、PL、CE活性,分析采收期细胞壁结构及细胞凋亡情况,研究细胞壁组成成分和细胞凋亡与裂果之间的关系。【结果】红地球为不易裂果品种,里扎玛特为极易裂果品种,其他3个品种为易裂果品种。红地球原果胶采收期含量最高,花后80~90 d原果胶含量增幅最高达到31.6%,里扎玛特的增幅最小为1.1%;花后70~90 d新郁和里扎玛特水溶性果胶含量增幅分别为80.8%和67.2%,红地球水溶性果胶增幅最低,增幅为26.1%,采收期果胶裂解酶酶活性下降;花后80~90 d里扎玛特半纤维素含量显著升高,增幅为134.7%,红地球成熟期含量下降,增幅为-5.9%。里扎玛特角质层不平整有断口与缺链,表皮细胞排列松散细胞间有间隙;新郁亚细胞间由于胞间质降解出现空腔;红地球角质层平整光滑,细胞排列整齐,细胞间无明显间隙。采收期里扎玛特细胞凋亡现象严重,新郁、木纳格、无核紫有不同程度凋亡现象,红地球无明显凋亡现象。【结论】随着采收时间的推移,不易裂果品种原果胶含量及增速显著高于易裂品种,水溶性果胶和半纤维素含量变化规律相反;这3个指标与裂果相关。随着果实的成熟易裂品种在细胞壁代谢相关酶的作用下降解细胞壁结构多糖,果胶转化为水溶性果胶,纤维素转化为半纤维素,致使角质层不平整出现断口与缺链,细胞出现凋亡,降低了果皮的强度及细胞壁的延伸性,诱导了裂果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裂果 细胞壁结构物质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