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乳在食品工业中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许晶 李洋洋 +2 位作者 金花 艾宇萍 张晓松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9-96,共8页
纳米乳具有高稳定性、高表面活性、高光学透明度物理化学性质,对亲脂性功能组分具有高生物利用度,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广泛。文章概述纳米乳构成、制备及应用,探讨食品级乳化剂(蛋白质,多糖等)制成纳米乳对亲脂性功能组分包封、保护和递送... 纳米乳具有高稳定性、高表面活性、高光学透明度物理化学性质,对亲脂性功能组分具有高生物利用度,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广泛。文章概述纳米乳构成、制备及应用,探讨食品级乳化剂(蛋白质,多糖等)制成纳米乳对亲脂性功能组分包封、保护和递送过程,分析并展望纳米乳在食品工业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乳 食品级乳化剂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与乳制品术语解释
2
作者 艾长余 艾宇萍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232-236,共5页
1 牛乳或羊乳(Cow milk or Goatmilk) 母牛或母羊分娩之后,为了供给仔牛(或羊)营养而于乳腺生成分泌之物质。 2 初乳(Colostrum) 是指奶畜产犊(羔)后一周以内分泌的乳汁。 3 末乳(Late-Lactatio(?)milk) 产犊后八个月泌乳量显著减少。
关键词 乳制品 术语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聚γ-PGA菌株分离与产物鉴定
3
作者 武明月 徐速 +2 位作者 李杨 齐宝坤 艾宇萍 《大豆科技》 2012年第5期27-32,共6页
从豆酱中分离筛选一株产聚γ-PGA的菌株SK-3,依据菌落的外观形态、菌体镜下形态及其部分生理生化特性,初步鉴定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该菌株固态发酵大豆所提产物经紫外光谱扫描、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结果显示与聚γ-PGA标准品的图谱基... 从豆酱中分离筛选一株产聚γ-PGA的菌株SK-3,依据菌落的外观形态、菌体镜下形态及其部分生理生化特性,初步鉴定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该菌株固态发酵大豆所提产物经紫外光谱扫描、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结果显示与聚γ-PGA标准品的图谱基本一致,说明产物归属于聚酰胺类化合物;所提产物水解后经纸上层析法检测,仅为单一氨基酸——谷氨酸,说明产物是谷氨酸聚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γ-PGA 菌株分离 产物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婴儿配方奶粉发展历史简要回顾及内在质量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艾宇萍 艾长余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6-28,共3页
简要回顾了我国婴儿配方奶粉Ⅰ~Ⅲ的发展历史,同时对其产品的内在质量(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灰分)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作了评价,指出当前在婴儿配方奶粉生产中质量问题存在的原因,以及目前仍在生产婴儿配方奶粉Ⅱ的企业如何解... 简要回顾了我国婴儿配方奶粉Ⅰ~Ⅲ的发展历史,同时对其产品的内在质量(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灰分)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作了评价,指出当前在婴儿配方奶粉生产中质量问题存在的原因,以及目前仍在生产婴儿配方奶粉Ⅱ的企业如何解决存在的产品质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配方奶粉 发展历史 内在质量 产品配方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母乳代用品(代乳食品)发展历史回顾 被引量:4
5
作者 艾宇萍 艾长余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0-53,共4页
阐述了我国母乳代用品的发展历史。指出了母乳代用品可分为两大类:以谷物为基础的母乳代用品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以乳为基础的母乳代用品是从20世纪70年代黑龙江省乳品工业研究所相继承担轻工业部、国家、黑龙江省三个科研项目(婴儿... 阐述了我国母乳代用品的发展历史。指出了母乳代用品可分为两大类:以谷物为基础的母乳代用品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以乳为基础的母乳代用品是从20世纪70年代黑龙江省乳品工业研究所相继承担轻工业部、国家、黑龙江省三个科研项目(婴儿配方奶粉Ⅰ,婴儿配方奶粉Ⅱ,婴儿配方奶粉Ⅲ)的研究、投产、推广至全国开始,并以三个产品的质量标准为依据,回顾了国家制定了婴儿配方奶粉标准而发展起来的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代用品 发展历史 中国 婴儿配方奶粉 质量标准 制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面对乳制品贸易全球自由化 被引量:1
6
作者 艾宇萍 艾长余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32-133,共2页
简述了入世后乳与乳制品行业应修订、制订产品高标准以适应市场新的挑战,并提出目前存在的产品质量问题。
关键词 乳制品 标准 产品质量 制订 修订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