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浅层大位移水平井“三低”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4
1
作者 吴若宁 刘云 +5 位作者 余海棠 兰晓龙 艾先婷 郭星波 高攀明 邓富元 《非常规油气》 2024年第1期119-127,共9页
针对东部超浅层水平井水平段钻井中降摩阻扭矩大、托压严重等问题,分析了该区块的储层特征,构建了“低摩阻、强携砂、防水锁”的思路,优选了低成本的关键处理剂,形成了低摩阻、低成本和低伤害的水基钻井液体系,评价了其主要性能,并进行... 针对东部超浅层水平井水平段钻井中降摩阻扭矩大、托压严重等问题,分析了该区块的储层特征,构建了“低摩阻、强携砂、防水锁”的思路,优选了低成本的关键处理剂,形成了低摩阻、低成本和低伤害的水基钻井液体系,评价了其主要性能,并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结果及试验表明,羧甲基纤维素(CMC)增黏提切效果好,最优加量为0.3%~0.5%,聚丙烯酸钾(KPAM)降失水明显,最优加量为1.0%~1.5%,复合润滑剂中固体润滑剂(SH-2)和液体润滑剂(RY-838)最佳复配比例为3∶7,防水剂为0.5%F-113。该钻井液体系渗透率恢复平均值为85.38%,中压失水小于5 mL,泥饼粘滞系数为0.0524~0.0612,动塑比为0.52~0.55。现场应用1口井,未出现严重托压,较邻井钻速提高13.5%,钻井液成本降低5.3%,有效解决了超浅层水平井钻井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浅层 井眼清洁 降摩减阻 储层保护 复合润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子川油田王家湾区注水管线结垢预测
2
作者 王苗苗 韩龙飞 +3 位作者 王祎璠 张倩 艾先婷 兰晓龙 《非常规油气》 2024年第5期114-121,共8页
为了便于油田地面注水管线的维护,有必要对管道内结垢情况作出符合实际的预测。针对王家湾区目前注水管线结垢严重而造成的管线更换频繁的问题,以该区块注水管线为研究对象,基于某一联合站沿程注入水离子浓度,利用结垢软件预测了注入水... 为了便于油田地面注水管线的维护,有必要对管道内结垢情况作出符合实际的预测。针对王家湾区目前注水管线结垢严重而造成的管线更换频繁的问题,以该区块注水管线为研究对象,基于某一联合站沿程注入水离子浓度,利用结垢软件预测了注入水结垢趋势并通过室内静态实验进行了验证,分析了不同温度、pH值和压力对结垢垢型及结垢量变化趋势的影响。根据注水沿管线流动及沿程热损失过程,建立沿程水温变化数学模型,预测了管线沿程结垢厚度。结果表明:当温度从10℃升高到50℃时,理论预测下的结垢量增加了106.75 mg/L;当pH值从6增加到8时,结垢量增加了166.70 mg/L;随管输压力从0.5 MPa增加至10.5 MPa,结垢量下降了18.68 mg/L,说明pH值是影响管线结垢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温度的影响,压力对结垢影响很小。通过对比结垢软件预测值与实验数据,发现两者基本吻合,相对误差为5%~10%,说明结垢软件可实现管线结垢趋势及结垢厚度的预测,更能准确的模拟油田现场的结垢情况。热力学变化数学模型预测表明,随着注水时间的增加,管线结垢厚度3年后将达到20.8 mm,预测结果与现场实际相符,表明该预测模型也符合现场要求,具有一定的适用性。结垢趋势的准确预测有利于减缓管线结垢,提高注水质量,对后续采取有效的清防垢方法以及工艺的选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入水 地面管线 结垢预测 热传导 结垢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井积液预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3
作者 张烈辉 罗程程 +4 位作者 刘永辉 赵玉龙 谢春雨 张琦 艾先婷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7-63,共7页
准确预测气井积液时间并及时采取排水采气工艺措施,对于维持低产气井稳定生产至关重要。为此,基于对国内外气井积液预测方法及积液气井数值模拟方法的广泛调研和总结,综合分析了目前解释气井积液的液滴反转模型、液膜反转模型和气井稳... 准确预测气井积液时间并及时采取排水采气工艺措施,对于维持低产气井稳定生产至关重要。为此,基于对国内外气井积液预测方法及积液气井数值模拟方法的广泛调研和总结,综合分析了目前解释气井积液的液滴反转模型、液膜反转模型和气井稳定性分析方法,阐述了积液气井瞬态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积液预测模型计算值之间及不同类型气藏气井携液临界气量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偏差,引起气井积液的机理不仅仅由单一液体反转现象造成,而是地层与井筒共同作用的结果 ;(2)液体反转理论在解释气井出现动液面上有悖于气液两相管流的基本规律,气井动液面的产生与气井受到瞬态扰动相关。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气井积液机理研究的发展方向:结合地层数值模拟,建立合理井筒压力波动模型并将其考虑为内边界条件,开展地层—井筒耦合实验及理论研究,揭示不同类型气藏积液的控制机理并建立相应积液预测模型,以期为气井排水采气工艺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积液 液滴反转模型 液膜反转模型 气井稳定性分析 地层-井筒耦合 数值模拟 实验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子川油田王家湾区注水管线结垢及阻垢剂优选
4
作者 王苗苗 韩龙飞 +3 位作者 艾先婷 王祎璠 兰晓龙 高楠 《非常规油气》 2024年第6期100-107,共8页
注水开发是油田常用的提高采收率的方式之一,但注入水经过联合站处理后,经注水站输送至各个配水间及单井井口的过程中,注水管线结垢堵塞严重,呈现出管线有效内径减小,流体输送效率降低,注入压力升高等系列现象。为解决该问题,以杏子川... 注水开发是油田常用的提高采收率的方式之一,但注入水经过联合站处理后,经注水站输送至各个配水间及单井井口的过程中,注水管线结垢堵塞严重,呈现出管线有效内径减小,流体输送效率降低,注入压力升高等系列现象。为解决该问题,以杏子川油田某联合站沿程注水管垢为研究对象,运用X射线衍射仪确定垢样类型,结合注水工艺中不同节点的污水水样与配伍性实验,分析引起管线结垢的原因,针对结垢特征,通过静态阻垢法开展了阻垢剂优选与评价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长2层产出的回注水含有大量的Ca^(2+)和HCO_(3)^(-),自身存在严重的结垢趋势;同时,若水处理后悬浮物含量不达标,则会与CaCO_(3)沉淀相互作用,形成以CaCO_(3)为主、含有少量SiO_(2)和硅酸盐的垢物。通过实验优选出绿色环保的聚合物类阻垢剂并确定其最佳使用浓度。在阻垢剂浓度为60 mg/L时,现场注入水的阻垢率达到91.62%,据此给出阻垢剂现场加药措施,有效解决了油田水质结垢的问题,也为同类型油田回注水管线现场防垢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入水 管线结垢 碳酸钙垢 阻垢剂 阻垢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长油田高含水油井井筒结蜡速率预测模型优化 被引量:6
5
作者 艾先婷 贺越 +2 位作者 强璐 辛毅超 贺康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5-89,共5页
结蜡速率计算是预测油井结蜡的关键参数,目前针对油井井筒的结蜡速率预测模型相对较少,且大多以机理模型为主,计算参数众多,现场应用不便。延长油田油井含水率普遍较高,常用的普适性经验模型预测准确度低。因此,重新考虑含水率对结蜡速... 结蜡速率计算是预测油井结蜡的关键参数,目前针对油井井筒的结蜡速率预测模型相对较少,且大多以机理模型为主,计算参数众多,现场应用不便。延长油田油井含水率普遍较高,常用的普适性经验模型预测准确度低。因此,重新考虑含水率对结蜡速率的影响,开展了含水率对结蜡速率影响的室内研究,基于实验数据与简化后的经验公式,拟合了含水率分别为<30%、30%~70%、>70%时的计算系数,建立了适用于延长油田的结蜡预测模型。并利用现场10口井的实际结蜡数据对模型准确度进行了验证,准确率为87.7%。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为延长油田结蜡速率预测提供可靠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筒 结蜡模型 含水率 延长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气井井筒两相流压降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艾先婷 贺越 +2 位作者 石宇昕 王苗苗 王瑶瑶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5期418-423,共6页
对于气/水同产井而言,准确计算井筒压降是预测气井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常用的水平井压降计算模型大多是基于判断流型转变而建立的,因判断准则的不同,不同模型计算高低气流速下压降值差别巨大.本文研制了一套水平井气/水两相流实验装置,... 对于气/水同产井而言,准确计算井筒压降是预测气井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常用的水平井压降计算模型大多是基于判断流型转变而建立的,因判断准则的不同,不同模型计算高低气流速下压降值差别巨大.本文研制了一套水平井气/水两相流实验装置,通过开展不同倾斜角度下的压降测试实验,结合实验数据评价目前工程常用的压降计算模型,优选出了分别适用于高/低气流速区域的压降计算模型.利用已公开发表的压降测试数据对其进行了验证,低气流速区域组合模型平均绝对误差为9.17%,高气流速区域平均绝对误差为6.53%,预测效果良好,可为水平气井压降预测提供可靠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气井 井筒压降 高/低气流速 模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锰矿粉与重晶石加重油基钻井液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吴若宁 孙枝青 +4 位作者 艾先婷 张金元 杨艳 刘云 贺康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37-41,共5页
重晶石是油基钻井液的主要加重剂,但是其加重的高密度油基钻井液存在诸多问题。为了探究微锰矿粉在油基钻井液中的适用性,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和扫描电镜分析了重晶石和微锰矿粉的粒度分布和微观形态,对比分析了重晶石油基钻井液体系和... 重晶石是油基钻井液的主要加重剂,但是其加重的高密度油基钻井液存在诸多问题。为了探究微锰矿粉在油基钻井液中的适用性,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和扫描电镜分析了重晶石和微锰矿粉的粒度分布和微观形态,对比分析了重晶石油基钻井液体系和微锰矿粉油基钻井液体系在流变性、失水造壁性、润滑性、沉降稳定性、储层保护性能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低密度条件下,微锰矿粉体系和重晶石体系差异小;在高密度或超高密度条件下,微锰矿粉体系低黏高切,泥饼黏滞系数小于0.10,沉降密度差小于0.03 g/cm^(3),酸溶后渗透率恢复率大于95.00%,其流变性、润滑性、沉降稳定性、储层保护性能均优于重晶石体系;微锰矿粉体系比重晶石体系失水量大,泥饼质量差,建议将微锰矿粉中复配重晶石以提高体系的失水造壁性。研究结果全面揭示了微锰矿粉油基钻井液体系和重晶石油基钻井液体系性能的差异,对微锰矿粉改善高密度、超高密度油基钻井液的性能提供支撑,也为超高密度油基钻井液加重剂应用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锰矿粉 重晶石 流变性 储层保护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长油田低渗油藏高含水水平井堵剂配方与注入工艺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贺越 艾先婷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1年第5期93-99,共7页
水平井高含水或短期内含水迅速上升是生产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造成产能损失巨大。目前常用的堵剂类型有冻胶型、树脂型、凝胶型、沉淀型与分散体型等,而低渗油藏裂缝发育区水平井注入水量大,并无一种单一体系能够满足堵水要求。因此... 水平井高含水或短期内含水迅速上升是生产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造成产能损失巨大。目前常用的堵剂类型有冻胶型、树脂型、凝胶型、沉淀型与分散体型等,而低渗油藏裂缝发育区水平井注入水量大,并无一种单一体系能够满足堵水要求。因此,本文以延长油田安塞区块低渗油藏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堵剂配方优化,设计了由“交联聚合物+柔性颗粒”共同组成的新型堵剂,并进行了堵剂的耐温性、耐盐性、抗剪切性和封堵率评价;优化现场注入工艺,确定了“先颗粒后凝胶堵剂”的注入方式与“0.5 PV颗粒堵剂+0.5 PV凝胶堵剂”的段塞组合方式封堵性能更好。现场应用结果表明,使用该新型堵剂试验井含水率由84.3%下降到70.3%,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长油田 低渗油藏 高含水 交联聚合物+柔性颗粒 注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表体系在低渗透油藏的注入适应性
9
作者 王瑶瑶 艾先婷 +3 位作者 刘亮 晋清磊 魏梦园 李恒娟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3年第3期46-52,共7页
定边学庄区延10属于低孔低渗油藏,前期依靠天然能量开采,导致地层能量亏空严重,注水起步较晚,压力无法维持,学庄注水项目区整体压力水平保持较低,其中延10层压力水平保持最低,目前开始中期注水,压力逐步回升,目前压力维持在70%左右;学... 定边学庄区延10属于低孔低渗油藏,前期依靠天然能量开采,导致地层能量亏空严重,注水起步较晚,压力无法维持,学庄注水项目区整体压力水平保持较低,其中延10层压力水平保持最低,目前开始中期注水,压力逐步回升,目前压力维持在70%左右;学庄区延10组整体采出程度为13.47%;区块2020年综合含水率81.13%,较开发初期54%有明显提升,延10层从39.2%上升至88.29%,属于高含水率阶段,因此急需采取稳油控水措施。本文主要通过室内实验,验证聚合物在低渗透油藏的封堵调剖堵水能力及适应性研究,并进一步分析聚表体系注入方式变化对采收率的影响,通过岩心X射线扫描驱替实验,对比水驱剩余油和交替注入剩余油的分布,进一步验证了聚表交替提高采收率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聚合物适应性 表面活性剂 剩余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