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玄武湖生态修复区与未修复区浮游生物群落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
作者 艾丽菲热•安外尔 马静静 +1 位作者 吴召仕 苏雅玲 《湖泊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8-811,I0004,共15页
富营养化削弱了湖泊原有的生态和景观功能,湖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已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焦点之一。随着富营养化治理措施的实施,湖泊浮游生物群落结构也会发生相应变化。研究湖泊生态修复前、后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有助于评估湖泊... 富营养化削弱了湖泊原有的生态和景观功能,湖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已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焦点之一。随着富营养化治理措施的实施,湖泊浮游生物群落结构也会发生相应变化。研究湖泊生态修复前、后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有助于评估湖泊生态修复效果。本研究以南京市玄武湖生态工程试验区(修复区)与未修复区为研究地点,分别对两区的浮游生物群落结构进行了季度调查,并分析了浮游生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影响因子的关系。调查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共包括8门85种,以绿藻门、硅藻门为主,浮游动物共3门48种,以轮虫为主。未修复区浮游动物、浮游植物丰度(6.43~396.37 ind./L、1.36×10^(6)~1.18×10^(7) cells/L)与生物量(0.07~2.10 mg/L、0.45~21.73 mg/L)均高于修复区(3.20~57.53 ind./L、1.27×10^(6)~3.23×10^(6) cells/L、0.04~0.35 mg/L、0.45~9.20 mg/L),这表明修复区大型沉水植物为主要初级生产者的生态系统结构对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具有较大的影响。浮游生物总丰度、总生物量均为夏、秋季高于春季,冬季最低,表明浮游生物群落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此外,修复区浮游植物物种数、生物多样性指数均高于未修复区。冗余分析表明,蓝藻门、黄藻门与pH、水温、亚硝态氮呈现正相关关系,与透明度、溶解氧呈高度负相关关系;浮游动物与水温呈正相关关系,与总氮、溶解氧呈负相关关系。上述研究结果可为湖泊生态调控与维护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湖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环境因子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