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冻融循环作用下砂岩卸荷强度特性试验及损伤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朱珍德 色麦尔江.麦麦提玉苏普 +1 位作者 方若进 倪骁慧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12,共6页
建立在寒区的岩土工程,其岩石的损伤劣化不仅受冻融风化作用,而且还受到开挖卸荷的影响。采用冻融循环试验和三轴卸荷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砂岩同时受2种破坏作用的强度特性和损伤特性进行系统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围压的增加,冻融循... 建立在寒区的岩土工程,其岩石的损伤劣化不仅受冻融风化作用,而且还受到开挖卸荷的影响。采用冻融循环试验和三轴卸荷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砂岩同时受2种破坏作用的强度特性和损伤特性进行系统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围压的增加,冻融循环下岩石的破坏特性由张拉破坏逐渐转变为剪切破坏特征,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岩样明显产生侧向膨胀,侧边中部明显向外凸出,并出现了不同级别的张裂纹、环向裂纹及许多岩粉和岩石碎块;对于三轴卸荷试验,岩样的峰值强度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而降低;扩容应力随冻融次数增加呈指数下降关系;破坏围压与冻融次数呈二次函数关系;冻融损伤值随冻融次数增加呈线性增长,表明岩样的损伤受冻融的影响逐渐增大。研究成果可为寒区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 冻融循环 三轴卸荷试验 强度特性 损伤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卸围压条件下砂岩变形破坏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色麦尔江.麦麦提玉苏普 朱珍德 +2 位作者 倪骁慧 刘刚 何志磊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3期14-18,30,共6页
从可释放弹性应变能角度对岩石卸围压条件下破坏特性进行研究,利用MTS815电液压伺服可控制刚性试验机进行保持轴向变形不变的卸围压试验,根据卸围压试验数据,分析了该砂岩卸围压过程中变形、强度、弹性模量及能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 从可释放弹性应变能角度对岩石卸围压条件下破坏特性进行研究,利用MTS815电液压伺服可控制刚性试验机进行保持轴向变形不变的卸围压试验,根据卸围压试验数据,分析了该砂岩卸围压过程中变形、强度、弹性模量及能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围压逐渐降低,岩样发生侧向不断扩容;轴向应力逐渐降低,呈现出非线性特征;弹性模量在初始阶段几乎不变化,越过破坏点之后大幅降低;可释放的弹性应变能在初始阶段增大比较缓慢,当围压降低至一定程度时急剧增大;推导出基于可释放弹性应变能的卸荷岩石的整体破坏准则Ue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卸围压 能量释放 破坏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作用下隧道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色麦尔江.麦麦提玉苏普 朱珍德 《低温建筑技术》 2017年第4期97-102,共6页
对取自新疆某隧道的砂岩岩样开展冻融循环试验,并进一步进行三轴卸围压试验,得到经历不同次数冻融循环后的砂岩的变形模量随变形的变化关系,然后,利用FISH语言编写变形模量随变形动态调整参数程序,为隧道计算模型提供参数值,对隧道围岩... 对取自新疆某隧道的砂岩岩样开展冻融循环试验,并进一步进行三轴卸围压试验,得到经历不同次数冻融循环后的砂岩的变形模量随变形的变化关系,然后,利用FISH语言编写变形模量随变形动态调整参数程序,为隧道计算模型提供参数值,对隧道围岩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经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的砂岩岩样随着围压的逐渐卸除,变形模量随着侧向变形的增大呈非线性下降趋势。经历80冻融循环后隧道围岩应力发生重分布,变形和塑性区逐渐增大,影响了围岩稳定性和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在开挖工程设计和选用支护结构时应给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 冻融循环 卸荷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什地区盐渍土形成机理及地基处理措施 被引量:5
4
作者 色麦尔江.麦麦提玉苏普 《山西建筑》 2017年第9期58-60,共3页
介绍了喀什地区盐渍土的分布特征,结合喀什地区地质地形、气候及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该地区自然条件对盐渍土形成机理的影响,并提出了喀什地区经济高效的工程地质处理措施,为该地区的工程建设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盐渍土 形成机理 处理措施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循环作用下砂岩力学特性与电镜扫描试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方若进 朱珍德 +1 位作者 色麦尔江.麦麦提玉苏普 曹松华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4期42-46,共5页
通过对取自新疆阿勒泰某隧道的砂岩开展冻融循环试验,在-25℃下冻结9 h,(20±2)℃下融解5 h,为一个冻融循环过程,对岩样分别进行0、5、10、20、30、40、50、60、80次冻融循环。然后,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和电镜扫描试验,得到经历不同次... 通过对取自新疆阿勒泰某隧道的砂岩开展冻融循环试验,在-25℃下冻结9 h,(20±2)℃下融解5 h,为一个冻融循环过程,对岩样分别进行0、5、10、20、30、40、50、60、80次冻融循环。然后,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和电镜扫描试验,得到经历不同次数冻融循环后的饱和砂岩破坏特征、应力-应变曲线、弹性模量、泊松比,并分析该砂岩物理力学特性和破坏断口微裂纹演化与冻融条循环次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该砂岩岩样弹性模量呈不同程度降低趋势,峰值应变呈逐渐增大趋势,而泊松比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微裂纹长度、宽度及面积不同程度呈增大趋势,使砂岩损伤劣化不断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 冻融循环 电镜扫描试验 力学特性 微裂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基坑“吊脚桩”支护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平扬 施沈卫 色麦尔江.麦麦提玉苏普 《低温建筑技术》 2014年第12期127-129,共3页
结合观澜河调蓄池基坑的实例,采用Bishop法进行基坑"吊脚桩"支护刚体极限平衡稳定性分析,分析了基坑在未进行加固前、支护桩加固以及在桩锚支护完全加固完成后的最危险滑动面和安全系数,研究了支护桩预留岩肩宽度的影响。结... 结合观澜河调蓄池基坑的实例,采用Bishop法进行基坑"吊脚桩"支护刚体极限平衡稳定性分析,分析了基坑在未进行加固前、支护桩加固以及在桩锚支护完全加固完成后的最危险滑动面和安全系数,研究了支护桩预留岩肩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桩锚完全支护后安全系数为1.470,分别比未进行加固前和支护桩加固后增加0.607和0.375,该深基坑采用的加固措施效果明显,满足规范要求,因此,该基坑采用的"吊脚桩"支护结构的支护方案是合理的;预留岩肩宽度越大,安全系数越大,当该宽度大于1.2m时,其变化对安全系数影响作用将不再明显,因此,该基坑所采用的预留岩肩宽度为1.2m也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BISHOP法 稳定性 “吊脚桩”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