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脉和吸入麻醉后认知功能障碍与BACE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被引量:8
1
作者 蔡英敏 张勇 +3 位作者 胡海涛 张蓬勃 李兰 舒粉宁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45-150,共6页
目的比较和分析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后出现的认知功能障碍与β分泌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1 000例受试者被随机分配在静脉麻醉组和吸入麻醉组,分别接受全凭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用简易精神量表分析患者术后认知功能,评分小于25分被诊... 目的比较和分析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后出现的认知功能障碍与β分泌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1 000例受试者被随机分配在静脉麻醉组和吸入麻醉组,分别接受全凭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用简易精神量表分析患者术后认知功能,评分小于25分被诊断为认知功能障碍。从受试者全血中提取DNA,用PCR方法扩增β-分泌酶1、β-分泌酶2(BACE1、BACE2)基因,记录两种基因BACE1和BACE2限制性酶切片段的个数。结果在静脉麻醉组中,评分的降低与β分泌酶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没有相关性,而在吸入麻醉组中评分的降低与β分泌酶基因1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携带β分泌酶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患者应慎用吸入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 全身麻醉 Β分泌酶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极板回路垫在小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张瑛 白莉平 +3 位作者 舒粉宁 齐炜红 董春力 宋爱玲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4年第7期92-93,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外科手术中使用负极板回路垫的效果及优势。方法将180例0~3岁小儿外科手术患儿分为两组(一次性负极板组和回路垫组),每组各90例,为确保手术安全,其中9例新生儿及7例俯卧位、8例侧卧位、19例截石位患儿分入回路垫组... 目的:探讨小儿外科手术中使用负极板回路垫的效果及优势。方法将180例0~3岁小儿外科手术患儿分为两组(一次性负极板组和回路垫组),每组各90例,为确保手术安全,其中9例新生儿及7例俯卧位、8例侧卧位、19例截石位患儿分入回路垫组。负极板组采用一次性负极板,回路垫组采用负极板回路垫。分析比较两组患儿意外发生情况。结果负极板组发生意外情况10例,其中压疮2例,电灼伤1例,术中过敏2例,术中故障5例,回路垫组未发生上述意外情况,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小儿外科手术中应用负极板回路垫能最大限度地确保患者安全,适用范围较大,能有效地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极板回路垫 负极板 小儿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5/6肾切除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袁浩峥 熊虹飞 +5 位作者 丁晓英 白洁 吕俊林 张会娟 舒粉宁 姚钢炼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305-308,385,386,共6页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5/6肾切除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初步探讨其延缓慢性肾衰竭(CRF)进展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BMSCs用Hoechst33342标记后注入受体雄性SD大鼠体内。40只受体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n=10)...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5/6肾切除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初步探讨其延缓慢性肾衰竭(CRF)进展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BMSCs用Hoechst33342标记后注入受体雄性SD大鼠体内。40只受体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n=10):假手术组、模型组(5/6肾切除+培养液注射)、贝那普利组(5/6肾切除+贝那普利灌胃)、干细胞组(5/6肾切除+BMSCs移植)。造模后第60天观察肾功能改变;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VEGF的表达,并观察Hoechst33342标记的BMSCs在受体大鼠肾脏的分布情况。结果 5/6肾切除后60 d可见标记的BMSCs定位于肾组织中。贝那普利组和干细胞组肾功能明显好于模型组(P<0.05);干细胞组血清和肾组织中VEGF表达均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BMSCs可向损伤的肾脏迁移,促进机体分泌VEGF,增加VEGF蛋白在肾脏表达,从而改善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5/6肾切除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