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煤焦油中提取2,6-二甲基萘反应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舒歌平 陈鹏 +1 位作者 李文博 杜淑凤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98-102,共5页
研究了用间硝基苯甲酸(m-NBA)法以煤焦油为原料分离2,6-二甲基萘(2,6-DMN)时,反应温度和m-NBA添加量对2,6-DMN回收率和纯度的影响,并采用正交法,提出了分离2。
关键词 煤焦油 分离 PEN 二甲基萘 反应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煤焦油中提取2,6-二甲基萘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舒歌平 陈鹏 +1 位作者 李文博 杜淑凤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89-193,共5页
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光谱、高效液相色谱、显微镜等手段,对用间硝基苯甲酸(m-NBA)法从煤焦油中提取2,6-二甲基萘(2,6-DMN)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2,6-DMN是由于能同时受到两个m-NBA的诱导... 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光谱、高效液相色谱、显微镜等手段,对用间硝基苯甲酸(m-NBA)法从煤焦油中提取2,6-二甲基萘(2,6-DMN)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2,6-DMN是由于能同时受到两个m-NBA的诱导作用,而与m-NBA形成固熔体,从而与其它二甲基萘分离,并不是生成了配位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油 提取机理 二甲基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气化焦油加氢过程中脱氮及结焦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舒歌平 史士东 +2 位作者 金嘉璐 黄谦昌 薛宗佑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83-186,共4页
在对气化焦油加氢过程中脱氨和预热器的结焦难题的研究中发现,原料油中的多环芳香烃因具有碱性,是影响脱氮反应的主要因素,采用缓和条件下的预饱和加氢反应,能除去多环芳香烃,使原料油一次加氢精制达到符合加氢裂解原料的要求.在... 在对气化焦油加氢过程中脱氨和预热器的结焦难题的研究中发现,原料油中的多环芳香烃因具有碱性,是影响脱氮反应的主要因素,采用缓和条件下的预饱和加氢反应,能除去多环芳香烃,使原料油一次加氢精制达到符合加氢裂解原料的要求.在加氢催化剂和氢压的存在下,完成原料油的升温过程,破坏了原料油结焦的外部条件,有效地解决了预热过程的结焦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 精制 脱氮 结焦 煤气化焦油 煤焦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煤焦油中制取2,6-二烷基萘的研究与应用市场 被引量:4
4
作者 舒歌平 陈鹏 +1 位作者 李文博 杜淑凤 《洁净煤技术》 CAS 1998年第4期27-30,共4页
介绍了新型工程塑料PEN的性能、用途、市场需求及发展前景,并对从煤焦油中制取PEN的重要原料———2,6-二烷基萘的工艺及技术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煤焦油 二烷基萘 PEN 市场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应加快煤炭直接液化技术产业化步伐 被引量:8
5
作者 舒歌平 杜淑凤 《洁净煤技术》 CAS 2000年第4期21-24,共4页
全球石油产量可能已达到顶峰 ,中国对国际石油的依存度将逐年增加 ,作为能源安全的对应手段 。
关键词 煤炭 石油 直接液化 中国 能源结构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直接液化与能源战略 被引量:2
6
作者 舒歌平 李文博 周萍 《洁净煤技术》 CAS 1998年第2期5-7,共3页
阐明了煤炭直接液化对平衡能源结构,解决石油短缺具有重要意义。认为煤炭直接液化技术在中国具有商业应用前景。
关键词 煤炭直接液化 能源 液体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直接液化技术 被引量:7
7
作者 舒歌平 徐振刚 《中国煤炭》 1997年第10期21-23,共3页
阐明发展煤炭直接液化技术的意义,对煤炭直接液化的工艺及煤炭直接液化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了介绍,认为煤炭直接液化技术在我国具有商业化应用的前景。
关键词 煤炭 直接液化 加氢液化 液体燃料 煤炭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直接液化技术在中国的发展 被引量:57
8
作者 李克健 吴秀章 舒歌平 《洁净煤技术》 CAS 2014年第2期39-43,共5页
中国自主建设的世界首座煤直接液化示范工程神华100万t/a煤直接液化装置于2008年底成功试运行。经过几年的优化和完善,2011—2013年,神华煤直接示范装置持续稳定运行、连续三年盈利。神华煤直接液化示范工程建设、装置稳定运行并取得较... 中国自主建设的世界首座煤直接液化示范工程神华100万t/a煤直接液化装置于2008年底成功试运行。经过几年的优化和完善,2011—2013年,神华煤直接示范装置持续稳定运行、连续三年盈利。神华煤直接液化示范工程建设、装置稳定运行并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实践表明,中国在煤直接液化领域已居于世界领先地位。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煤直接液化展现较好的发展前景,煤直接液化产业化在中国将获得稳步发展。神华集团多年煤直接液化技术开发、工程化建设与工业化运行的实践表明:未来煤直接液化技术应在工程高度集成、产品链延伸、残渣综合利用、环保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直接液化与间接液化技术的融合,直接液化基础研究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直接液化 示范工程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直接液化起始溶剂油的研究 被引量:29
9
作者 吴秀章 舒歌平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9-22,共4页
针对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建的煤直接液化示范工程所需起始溶剂量大、煤炭焦化产溶剂不足的问题,在0.1t/d小试装置(BSU)和6.0t/d工艺开发装置(PDU)上对重油催化裂化回炼油芳烃抽提装置生产的重芳烃作为煤炭直接液化的起始溶剂进行考... 针对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建的煤直接液化示范工程所需起始溶剂量大、煤炭焦化产溶剂不足的问题,在0.1t/d小试装置(BSU)和6.0t/d工艺开发装置(PDU)上对重油催化裂化回炼油芳烃抽提装置生产的重芳烃作为煤炭直接液化的起始溶剂进行考察。结果表明,重油催化裂化回炼油芳烃抽提装置生产的重芳烃经过多次加氢处理后,其密度和组成与煤液化自产溶剂类似,可以作为煤炭直接液化装置的起始溶剂。在PDU上使用该溶剂,当压力为17MPa、反应温度为450℃左右时,煤转化率达90.42%,液化油收率为56.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液化 溶剂 芳烃萃取装置 芳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直接液化柴油加氢制备轻质白油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单贤根 舒歌平 +1 位作者 章序文 曹雪萍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3-47,共5页
为制备轻质白油,采用贵金属加氢催化剂在30mL连续加氢实验装置上对煤直接液化柴油进行了深度加氢实验,考察了不同反应压力(6~12MPa)、反应温度(80~240℃)、体积空速(0.6~1.2h-1)条件下煤直接液化柴油的芳烃饱和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加氢... 为制备轻质白油,采用贵金属加氢催化剂在30mL连续加氢实验装置上对煤直接液化柴油进行了深度加氢实验,考察了不同反应压力(6~12MPa)、反应温度(80~240℃)、体积空速(0.6~1.2h-1)条件下煤直接液化柴油的芳烃饱和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加氢后的柴油馏程、黏度、密度等性质无明显变化,但芳烃含量大幅度下降,在合适的加氢条件下产品油中芳烃质量分数可以降低至0.01%以下,满足环保型轻质白油标准要求。通过蒸馏切割发现,煤直接液化柴油所生产的轻质白油牌号主要集中在W2-40~W2-9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直接液化 柴油 加氢 轻质白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直接液化装置开车过程中循环溶剂性质变化规律及其影响 被引量:24
11
作者 吴秀章 舒歌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27-1530,共4页
在日处理6 t煤直接液化工艺开发装置(PDU)上,以焦油加工的溶剂作为起始溶剂,考察了在神东上湾煤直接液化过程中循环溶剂性质变化规律以及对煤液化过程和产品的影响.研究表明,起始溶剂在开始过程对煤直接液化反应以及产品性质、煤浆性质... 在日处理6 t煤直接液化工艺开发装置(PDU)上,以焦油加工的溶剂作为起始溶剂,考察了在神东上湾煤直接液化过程中循环溶剂性质变化规律以及对煤液化过程和产品的影响.研究表明,起始溶剂在开始过程对煤直接液化反应以及产品性质、煤浆性质、煤浆预热炉压差等有较大影响;溶剂循环约14 d后,起始溶剂的影响基本消除,溶剂性质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液化 溶剂的性质 起始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先锋褐煤直接液化示范厂技术经济初步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史士东 金嘉璐 +1 位作者 舒歌平 周铭 《洁净煤技术》 CAS 1996年第3期8-11,53,共5页
以云南先锋褐煤在0.1t/d连续装置试验结果为依据,对1.7Mt/a先锋褐煤直接液化示范厂进行了技术经济初步分析,投资为43.3亿元,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2.5%,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煤直接液化是解决我国石油资源... 以云南先锋褐煤在0.1t/d连续装置试验结果为依据,对1.7Mt/a先锋褐煤直接液化示范厂进行了技术经济初步分析,投资为43.3亿元,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2.5%,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煤直接液化是解决我国石油资源短缺的唯一合理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 直接液化 经济分析 褐煤 煤炭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兰煤液化过程中天然矿物催化剂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杜淑凤 舒歌平 陈绍毅 《洁净煤技术》 CAS 2000年第2期32-34,共3页
研究了黑龙江依兰煤在加氢液化反应过程中 ,4种天然含铁矿物的液化催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 ,黑龙江西林铅锌矿的黄铁矿在依兰煤的加氢液化过程中 ,催化活性最高 ,萃取油收率达到 6 8% ,蒸馏油收率达到 5 8%
关键词 直接液化 催化剂 天然矿物 依兰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液化热高压分离器煤粉漂移特性数值模拟与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金浩哲 陈小平 +4 位作者 郑智剑 偶国富 王超 舒歌平 易玉微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04-1010,共7页
为揭示煤液化热高压分离器(简称"热高分")内的煤粉漂移规律,基于热高分的结构特性和多相流物性参数,建立物理模型,并采用VOF(volume of fluid)模型和DPM(discrete phase model)模型,数值分析进口液固两相中固相质量分数、颗... 为揭示煤液化热高压分离器(简称"热高分")内的煤粉漂移规律,基于热高分的结构特性和多相流物性参数,建立物理模型,并采用VOF(volume of fluid)模型和DPM(discrete phase model)模型,数值分析进口液固两相中固相质量分数、颗粒粒径对煤粉漂移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气液交界面处,煤粉颗粒平均质量浓度最大,并随进口固相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小颗粒对气流的跟随性好,故气相出口的煤粉漂移率与颗粒粒径呈负相关关系;当进口固相质量分数增大到7%以上时,对应同一颗粒粒径下煤粉漂移率基本不变。通过在热高分上部增加45°倾斜挡板,发现气相出口处煤粉漂移率从2.03%下降到0.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液化 热高压分离器 煤粉漂移 数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煤的直接液化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吴春来 舒歌平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2-16,43,共6页
介绍了煤炭液化技术与我国煤炭直接液化研究取得的成果。
关键词 直接液化 煤炭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直接液化减压进料阀组数值模拟与优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偶国富 易玉微 +4 位作者 金浩哲 舒歌平 王超 陈小平 叶浩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961-2966,共6页
以煤液化减压塔进料前的角阀、球阀及相联管道(简称"减压进料阀组")的冲蚀磨损失效为研究对象,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蒸发-凝结模型、随机轨道模型,结合高温冲蚀磨损实验修正建立的冲蚀磨损模型,数值计算分析了角阀典型开度... 以煤液化减压塔进料前的角阀、球阀及相联管道(简称"减压进料阀组")的冲蚀磨损失效为研究对象,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蒸发-凝结模型、随机轨道模型,结合高温冲蚀磨损实验修正建立的冲蚀磨损模型,数值计算分析了角阀典型开度下流速、相分率和壁面磨损率等参数的分布规律,并结合实际损伤形貌验证了冲蚀磨损数值方法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角阀流道为缩放结构,阀芯头部流速增加,压力降低,发生汽-液转换形成局部空化;空化引起阀组流道内有效传输面积减小,流体介质速度提高,对固相颗粒的拖曳加速效应显著,高速的颗粒碰撞壁面是造成球阀端面及出口管道冲蚀磨损的主要原因。基于等磨损速率对比分析角阀不同入口角度与球阀位置的对应关系,提出优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进料阀组 冲蚀磨损 数理模型 数值模拟 优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褐煤直接液化工艺 被引量:5
17
作者 杜淑凤 舒歌平 《洁净煤技术》 CAS 2001年第3期34-37,共4页
日本的BCL工艺是目前世界上唯一针对褐煤开发并经过了工业性试验装置 (PP)验证的褐煤液化工艺 ,是先进成熟的直接液化工艺之一。改进的BCL工艺 ,由于采用了多级反应模式、双组分煤浆溶剂、高效催化剂、在线加氢等技术 。
关键词 褐煤 直接液化工艺 液体燃料 日本 催化剂 在线加氢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对煤直接液化循环溶剂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群花 高山松 舒歌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30-1437,共8页
建立了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GC-TOF MS/FID)对煤直接液化循环溶剂(CDLRS)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采用TOF MS和FID两种检测器同时采集数据,并结合谱库检索、标准物质保留值对照、谱图解析、标准质谱图... 建立了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GC-TOF MS/FID)对煤直接液化循环溶剂(CDLRS)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采用TOF MS和FID两种检测器同时采集数据,并结合谱库检索、标准物质保留值对照、谱图解析、标准质谱图对照、全二维谱图特征以及提取化合物分子离子等定性方法,将TOF MS检测数据定性,然后将定性的烃类化合物以z值分类法分为18类;应用Chroma TOF数据处理软件将TOF MS数据的定性分类结果应用到FID的检测数据中,对TOF MS和FID采集的数据色谱峰面积归一化处理,实现CDLRS的半定量分析。GC×GC/FID定量结果显示:煤直接液化循环溶剂中饱和烃和芳烃分别占45.805%、53.938%,其中饱和烃主要为二环烷烃及三环烷烃,含量依次为14.644%、18.021%;芳烃主要为一环烷苯和二环烷苯,含量依次为19.759%、16.528%。该方法为CDLRS的定性定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直接液化循环溶剂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定性与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华煤直接液化示范工程最新进展 被引量:24
19
作者 张继明 舒歌平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14,19,共5页
介绍了世界首套工业规模煤直接液化示范工程的最新运行情况,截止2010年6月30日,示范工程累计投煤运转5次,累计投煤时间达到4182 h,生产成品油和其他化工产品442653 t。各种数据表明,神华煤直接液化示范工程取得圆满成功。
关键词 煤直接液化 示范工程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制内循环反应器在煤直接液化工艺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秀章 舒歌平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09年第8期31-35,共5页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直接液化工艺采用了两台带强制内循环的反应器,小型试验装置(BSU)、工艺开发装置(PDU)和工业示范装置的实际运转结果表明,该反应器与传统鼓泡床反应器相比,由于反应器内空塔液速大大增加,改善了反应器内气、固、...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直接液化工艺采用了两台带强制内循环的反应器,小型试验装置(BSU)、工艺开发装置(PDU)和工业示范装置的实际运转结果表明,该反应器与传统鼓泡床反应器相比,由于反应器内空塔液速大大增加,改善了反应器内气、固、液的接触效果,具有反应器内部温度分布均匀、反应器温度控制简单、反应器底部没有固体颗粒沉积、煤液化气体产率低、单系列装置加工规模大、不需要冷氢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直接液化 强制内循环反应器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