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矸石骨料分形维度与物相组分变化
1
作者 王勋龙 许泽胜 +5 位作者 焦小淼 王旭凡 仝江锦 王世奇 舒新前 李军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62-167,共6页
煤矸石骨料的分形特征是影响其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基于图像采集与处理技术对不同粒级煤矸石骨料的分形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并结合工业分析和XRD分析研究了煤矸石骨料物相组成的分形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粒级0.30~<0.60、0.60~<1.18... 煤矸石骨料的分形特征是影响其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基于图像采集与处理技术对不同粒级煤矸石骨料的分形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并结合工业分析和XRD分析研究了煤矸石骨料物相组成的分形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粒级0.30~<0.60、0.60~<1.18、1.18~<2.36、2.36~<4.75、4.75~9.00 mm煤矸石骨料分形维数为1.0854(R^(2)=0.9859)、1.0804(R^(2)=0.9627)、1.0654(R^(2)=0.9673)、1.0234(R^(2)=0.9795)、0.9738(R^(2)=0.9426)。工业分析和XRD检测结果表明:随煤矸石骨料粒径增大,分形维数、高位发热量减小,同时固定碳、高岭石含量逐渐减少,但石英含量逐渐增加。说明煤矸石在破碎过程中石英向粗粒级富集,碳和黏土组分向细粒级富集。高岭石、固定碳含量与煤矸石骨料分形维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47和0.910,均与煤矸石骨料分形维数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基于相关系数法将煤矸石骨料形状分形维数与组分含量建立联系,为煤矸石骨料形状及组分含量联合分析评价煤矸石骨料品质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并为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骨料 物相组成 分形理论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餐厨垃圾湿热水解及其液相产物反硝化性能研究
2
作者 李懿南 刘莹 +8 位作者 侯锋 庞洪涛 徐恒 江乐勇 周晓 赵鹏宇 陈湘泽 舒新前 王刚 《中国沼气》 CAS 2024年第5期30-38,共9页
为了考察餐厨垃圾湿热水解的液相产物直接用于污水反硝化的可行性,研究了加水率、湿热水解方式(静态和动态)和水解时间(0~60 min)对餐厨垃圾液化效果、液相产物组成的影响,并对比了液相产物与葡萄糖的反硝化性能。结果表明:湿热水解,尤... 为了考察餐厨垃圾湿热水解的液相产物直接用于污水反硝化的可行性,研究了加水率、湿热水解方式(静态和动态)和水解时间(0~60 min)对餐厨垃圾液化效果、液相产物组成的影响,并对比了液相产物与葡萄糖的反硝化性能。结果表明:湿热水解,尤其是动态湿热水解,能促进固相有机质的液化,但提高加水率对提升餐厨垃圾液化效果影响有限。在加水率50%、动态湿热水解20 min的条件下,液相产物主要由碳水化合物和有机酸组成(碳水化合物占比为73.2%,有机酸占比为11.5%),液相产物VS占比为26%,液相产物COD浓度达到113310 mg·L^(-1),1 kg餐厨垃圾制备的液相产物COD总量达到88.0 g,液相产物C/N为66,是厌氧发酵液碳源的2倍左右。液相产物能达到与葡萄糖相近的比反硝化速率和比葡萄糖更高的反硝化潜能,可以替代葡萄糖充当慢速降解反硝化碳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垃圾 湿热水解 碳源 液相产物 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碳烟低温燃烧(氧化)过程及其动力学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舒新前 刘天绩 +5 位作者 徐精求 郑宏锋 毕冬冬 李分霞 Brilhak J F Gilot P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5-50,共6页
利用固定床反应器,对标致 雪铁龙汽车公司提供的两种碳烟,在水蒸汽存在的情况下进行了低 中温燃烧(氧化)反应。进而经过数值计算和数学模拟,得出了燃烧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对于形成CO的反应,指前因子k0介于(1 55×104~3 40×107... 利用固定床反应器,对标致 雪铁龙汽车公司提供的两种碳烟,在水蒸汽存在的情况下进行了低 中温燃烧(氧化)反应。进而经过数值计算和数学模拟,得出了燃烧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对于形成CO的反应,指前因子k0介于(1 55×104~3 40×107)s-1之间,活化能E介于(127 86~188 23)kJ·mol-1之间;对于形成CO2的反应,k0介于(1 68×103~4 18×105)s-1之间,活化能E介于(89 38~181 46)kJ·mol-1之间。这一结果可能为碳烟治理提供可资借鉴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碳烟治理 低温燃烧 低温氧化 动力学参数 数值计算 排放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结剂对定型活性炭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舒新前 葛岭梅 《西安矿业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6-51,共6页
以木质褐煤为原料,分别以煤焦油、纸浆废液、糖蜜废液、啤酒废液为粘结剂,制备定型活性炭的研究表明,粘结剂的种类和用量对活性炭的质量有较大影响。利用纸浆废液、糖蜜废液、啤酒废液等工业废料代替煤焦油作为粘结剂,可生产出质量合格... 以木质褐煤为原料,分别以煤焦油、纸浆废液、糖蜜废液、啤酒废液为粘结剂,制备定型活性炭的研究表明,粘结剂的种类和用量对活性炭的质量有较大影响。利用纸浆废液、糖蜜废液、啤酒废液等工业废料代替煤焦油作为粘结剂,可生产出质量合格的定型活性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型 活性炭 粘结剂 木质褐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我国新一代洁净煤技术的优先研发领域 被引量:2
5
作者 舒新前 李分霞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5-56,58,共3页
通过回顾“863计划”、“97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提炼出我国新一代洁净煤技术的优先研发领域,并提出3条具体建议。
关键词 煤炭 洁净煤技术 优先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云南木质褐煤制煤基木炭
6
作者 舒新前 葛岭梅 曲星武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9-31,共3页
前言1985年,煤科院北京煤化所与宁夏煤炭厅合作,利用灵武煤制得性能较好的木炭代用品。但以木质褐煤为原料制备煤基木炭,在国内外还未见报道。我们在对云南省罗茨盆地和潦浒矿区软褐煤做了系统煤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木质褐煤制煤基木... 前言1985年,煤科院北京煤化所与宁夏煤炭厅合作,利用灵武煤制得性能较好的木炭代用品。但以木质褐煤为原料制备煤基木炭,在国内外还未见报道。我们在对云南省罗茨盆地和潦浒矿区软褐煤做了系统煤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木质褐煤制煤基木炭试验。该技术已通过了中试,并申请了国家专利(91103458·7),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源效益、环境效益均十分可观。一、云南木质褐煤制煤基木炭试验由表1可见,云南木质褐煤灰分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炭 煤基木炭 木质褐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镍离子3种不同负载方式对褐煤热解-气化特性影响 被引量:28
7
作者 赵洪宇 任善普 +6 位作者 贾晋炜 付兴民 李子君 梁新星 阎杰 曾鸣 舒新前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660-1669,共10页
为探究采用不同负载方式负载镍、钙离子后煤样的热解和气化反应性的变化情况,对酸洗脱灰后的内蒙古锡林郭勒褐煤(X-RC)分别采用离子交换、浸渍、机械混合法负载钙、镍离子获得了3种不同负载方式的实验煤样。采用热重天平研究了实验煤样... 为探究采用不同负载方式负载镍、钙离子后煤样的热解和气化反应性的变化情况,对酸洗脱灰后的内蒙古锡林郭勒褐煤(X-RC)分别采用离子交换、浸渍、机械混合法负载钙、镍离子获得了3种不同负载方式的实验煤样。采用热重天平研究了实验煤样的热解和气化反应性,并对实验煤样的反应动力学模型做了分析和计算。通过固定床反应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探索了热解产物分布规律、半焦表面结构及钙元素分散程度。实验结果显示,对于目标气体产物CH4来说,使活性组分进入煤的孔隙中的浸渍法负载金属的煤样累积生成产率大于其他两种方法负载金属的煤样。与机械混合法负载的煤样的半焦相比,其他2种方法负载金属的煤样半焦表面裂纹更多且光滑,且离子交换法负载的钙分布更加均匀。球对称收缩核模型可较好地描述X-IM-Ca,X-MM-Ca煤样的半焦气化过程,而受化学反应控制的随机核模型(n=3)则能更好地反映X-EX-Ca和X-MM-Ca煤样的半焦气化过程;2D扩散模型和受化学反应控制的随机核模型(n=1)可较好地反映X-EX-Ni,X-IM-Ni,X-MM-Ni煤样的半焦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热解 负载方式 金属离子 产物分布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尘润湿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0
8
作者 赵振保 杨晨 +1 位作者 孙春燕 舒新前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42-446,共5页
为了探索煤尘润湿性快速测定和表征方法,在分析5种具有代表性煤尘的煤质特征基础上,采用Nicolet Magna-IR750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了这5种煤尘的表面官能团。根据煤尘润湿性测定结果,通过数值计算,建立了煤尘润湿性与煤质参数和煤... 为了探索煤尘润湿性快速测定和表征方法,在分析5种具有代表性煤尘的煤质特征基础上,采用Nicolet Magna-IR750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了这5种煤尘的表面官能团。根据煤尘润湿性测定结果,通过数值计算,建立了煤尘润湿性与煤质参数和煤尘表面官能团间的关系,得出煤尘的有机大分子结构(以固定碳为代表)以及表面官能团,尤其是煤尘表面的无机矿物质官能团(以石英Si—O—Si为代表),决定和影响着煤尘的润湿性质。结果表明,可以通过煤尘的煤质特征以及FTIR分析,结合煤质数据以及表面官能团数据,快速进行煤尘的润湿性测定和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尘 润湿性 红外光谱 表面官能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压脱水对褐煤结构及其热解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9
作者 赵洪宇 郑星 +5 位作者 付兴民 贾晋炜 徐国欢 鲁明元 曾鸣 舒新前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65-1173,共9页
为探究经热压脱水后褐煤的物理、化学结构变化及其热解特性,在小型反应釜上采用热压脱水方法对内蒙古锡林郭勒褐煤进行脱水提质。通过红外光谱(FT-IR)、粒度分析仪、静态氮吸附仪等实验设备探索脱水后煤样的物理、化学结构变化。采用热... 为探究经热压脱水后褐煤的物理、化学结构变化及其热解特性,在小型反应釜上采用热压脱水方法对内蒙古锡林郭勒褐煤进行脱水提质。通过红外光谱(FT-IR)、粒度分析仪、静态氮吸附仪等实验设备探索脱水后煤样的物理、化学结构变化。采用热重天平(TG/DTG)研究了脱水煤样热解和气化反应性的变化情况,并对脱水煤样在最大失重速率区间的动力学参数进行了计算。实验结果显示:温度对于脱水率的影响明显大于压力,而压力对于脱水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低温阶段,300℃时压力对于脱水率几乎没有影响。温度相同压力较大时,羧基浓度无明显变化,但压力对C—O键的生成起到抑制作用;随着实验温度的升高,C—O键浓度、芳香度先增大后减小。热压脱水煤样的比表面积、总孔体积、平均孔径、粒度都有所降低,但压力对粒度影响较小;微孔和中孔比例增加,大孔比例降低。在压力的挤压作用下褐煤颗粒内部孔隙缩小、坍塌,使脱水煤样在热解初始阶段反应活性降低;而在高温热解阶段反应活性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压脱水 褐煤 热解特性 结构变化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三维扫描的不规则煤场测量系统设计 被引量:22
10
作者 张文军 舒新前 +1 位作者 姜洪才 白丽珍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1-114,共4页
针对不规则煤场料堆体积和质量测量的技术难题,提出了基于激光三维测量获取煤场料堆表面三维点云的测量原理,依据相邻关系对点云排序,运用Delaunay改进型三角剖分三维重构算法拟合三维曲面,进而计算出煤场料堆体积和质量。同时设计开发... 针对不规则煤场料堆体积和质量测量的技术难题,提出了基于激光三维测量获取煤场料堆表面三维点云的测量原理,依据相邻关系对点云排序,运用Delaunay改进型三角剖分三维重构算法拟合三维曲面,进而计算出煤场料堆体积和质量。同时设计开发了基于激光三维扫描的不规则煤场测量系统硬件、控制软件以及Web应用程序,实现了系统对料堆的激光三维自动测量、三维重构、体积和质量计算、测量结果的远程访问与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煤 点云 DELAUNAY三角剖分 三维重构 激光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自光催化技术降解燃油尾气中的苯系物 被引量:12
11
作者 竹涛 万艳东 +2 位作者 方岩 徐东耀 舒新前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22-927,共6页
以自制的纳米TiO2为催化剂,以陶瓷拉西环为载体,作为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中的填料;针对油气中的苯类物质,提出自光催化净化技术。通过对苯系污染物初始浓度、气体流量、电场强度、苯降解率、O3产率、CO2选择性等因素的考察,发现自光催化... 以自制的纳米TiO2为催化剂,以陶瓷拉西环为载体,作为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中的填料;针对油气中的苯类物质,提出自光催化净化技术。通过对苯系污染物初始浓度、气体流量、电场强度、苯降解率、O3产率、CO2选择性等因素的考察,发现自光催化技术可有效提高油气的苯降解率,当电场强度为12 kV/cm时,苯降解率高达99%,能够抑制O3的产生,有利于提高CO2选择性,促使油气净化更为完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自光催化 降解率 CO2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府煤制水煤浆的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祁威 舒新前 +2 位作者 王祖讷 朱书全 傅晓恒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4-35,49,共3页
选择神府矿区柠条塔煤中的镜煤、亮煤和暗煤进行了制水煤浆试验。结果表明,当样品中镜质组和惰质组的比例为65%~75%∶35%~25%时,制得的水煤浆的浓度较高、黏度较低。
关键词 神府煤 煤岩组分 水煤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农林生物质的热解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晓翔 舒新前 +5 位作者 李刚 张蕾 张磊 张立欣 张越 贾一曼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3-66,70,共5页
以桉树叶、甘蔗叶和桑树杆3种农林生物质为原料,利用热重分析仪进行热分析研究。通过对TG和DTA曲线的对比,探讨了生物质的热解过程;采用Coats-Redfern积分法进行动力学分析,确定了反应级数,得到了3种原料在不同温度下的活化能。结果表明... 以桉树叶、甘蔗叶和桑树杆3种农林生物质为原料,利用热重分析仪进行热分析研究。通过对TG和DTA曲线的对比,探讨了生物质的热解过程;采用Coats-Redfern积分法进行动力学分析,确定了反应级数,得到了3种原料在不同温度下的活化能。结果表明:生物质的热解可分为干燥、预热、热分解氧化和碳化还原4个阶段,其中在300~400℃时热解反应最为剧烈;利用n=2,3级动力学模型,均能较好地表述生物质热解过程;3种生物质低温段的热解活化能要高于高温段的活化能,就整个热解过程看,E甘蔗叶>E桑树杆>E桉树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热解 热重分析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焦煤尾煤热解特性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付兴民 张玉秀 +4 位作者 郭战英 刘海兵 柳树成 贾晋炜 舒新前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20-325,共6页
基于炼焦煤尾煤和原煤的热解实验对比,研究热解终温、升温速率和高矿物质含量对炼焦煤尾煤热解特性的影响,并求解炼焦煤尾煤热解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热解终温和升温速率对炼焦煤尾煤的热解过程有重要的影响,高温有利于尾煤中高分... 基于炼焦煤尾煤和原煤的热解实验对比,研究热解终温、升温速率和高矿物质含量对炼焦煤尾煤热解特性的影响,并求解炼焦煤尾煤热解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热解终温和升温速率对炼焦煤尾煤的热解过程有重要的影响,高温有利于尾煤中高分子有机物裂解和挥发分析出,但高矿物质含量使尾煤热解在850℃后终温作用不明显;炼焦煤尾煤中矿物质含量对其热解具有抑制作用,使尾煤热解过程向高温段推移;炼焦煤尾煤的热解过程可以用3个二级反应描述,通过动力学参数拟合计算结果得出炼焦煤尾煤热解反应活化能为54.7~131.1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焦煤尾煤 热解特性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气合成乙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5
作者 王鹏 王宪贵 +2 位作者 郭战英 董玲 舒新前 《洁净煤技术》 CAS 2010年第1期55-58,62,共5页
简要讨论了利用合成气生产乙醇的技术途径,分析了其技术特点、工艺过程和关键技术,重点介绍了合成乙醇用催化剂的开发及其应用状况。进而指出,在中国进行合成气制乙醇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合成气 乙醇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O对褐煤和无烟煤热解产物分布及煤焦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赵洪宇 李玉环 +5 位作者 舒元锋 宋强 吕俊鑫 王子民 曾鸣 舒新前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7-183,共7页
为研究CaO对不同变质程度煤在催化热解过程中的作用规律,以锡林郭勒褐煤和宁夏石嘴山无烟煤为研究对象,利用实验室小型固定床反应器,研究了CaO对褐煤和无烟煤热解特性及煤焦结构的影响,运用X射线衍射(XRD)及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比... 为研究CaO对不同变质程度煤在催化热解过程中的作用规律,以锡林郭勒褐煤和宁夏石嘴山无烟煤为研究对象,利用实验室小型固定床反应器,研究了CaO对褐煤和无烟煤热解特性及煤焦结构的影响,运用X射线衍射(XRD)及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比研究了不同温度下褐煤、无烟煤添加CaO前后热解半焦微晶结构以及脂肪结构、芳构化、富氧程度等红外结构参数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900℃时,添加质量分数2%Ca O的褐煤煤样H2累积产率最大,达39.11 m L/g;添加CaO后煤样在高温热解阶段生成CO的累积产率大于未添加CaO煤样的量。与加入CaO相比,温度对芳香层片间距和芳香层片直径影响更大;热解温度为900℃时,随着CaO的加入,褐煤半焦芳香层片堆积高度和晶层数逐渐增大;而对于无烟煤半焦来说,则与之相反;加入CaO的褐煤和无烟煤热解半焦的微晶结构偏离石墨化程度大于未加入Ca O的热解半焦。褐煤半焦的脂肪结构、芳构化、富氧程度等红外结构参数普遍高于无烟煤半焦。高温时,缩合反应程度增大,CaO促进半焦的转化率提高,导致芳构化参数变大;原煤中C O基团很少,高温下通过CaO促进芳环裂解和CO2反应生成C=O基团,进而导致半焦中富氧程度呈升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热解 氧化钙 褐煤 无烟煤 微晶结构 半焦表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尘润湿性能测试技术分析 被引量:18
17
作者 徐海宏 李满 +1 位作者 舒新前 沃亚琦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7-49,共3页
为了研发煤尘润湿剂以有效降低作业场所的煤尘浓度,通过试验对沉降法、毛细管下向渗透法、毛细管上向渗透法和滴液法等煤尘润湿性能测定方法进行比较,探讨了传统煤尘润湿性能测定方法再现性低、可靠性差的原因;设计制作了LM-3型煤尘加... 为了研发煤尘润湿剂以有效降低作业场所的煤尘浓度,通过试验对沉降法、毛细管下向渗透法、毛细管上向渗透法和滴液法等煤尘润湿性能测定方法进行比较,探讨了传统煤尘润湿性能测定方法再现性低、可靠性差的原因;设计制作了LM-3型煤尘加压成型器,通过对煤饼滴液来测定煤尘的润湿性。结果表明:利用煤饼滴液法可以提高煤尘润湿性测定结果的再现性和可靠性,便于煤尘润湿剂复配方案的设计,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了性能优良的Anlong系列润湿剂,使试验的煤尘降尘率达到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尘 润湿性能 润湿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G-MS研究不同升温速率下褐煤热解气体产物析出特性及其动力学参数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小华 赵洪宇 +2 位作者 李玉环 宋强 舒新前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0-144,共5页
为研究褐煤热解特性及动力学参数分布规律,采用热重质谱联用分析仪(TG-MS)对锡林郭勒褐煤进行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解实验,研究了不同升温速率下煤样的热失重规律、CO和H_2析出过程的变化规律,并对热解气体产物热值及未冷凝气体效率进行... 为研究褐煤热解特性及动力学参数分布规律,采用热重质谱联用分析仪(TG-MS)对锡林郭勒褐煤进行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解实验,研究了不同升温速率下煤样的热失重规律、CO和H_2析出过程的变化规律,并对热解气体产物热值及未冷凝气体效率进行了计算。实验结果表明:煤样热解初始阶段,不同升温速率下水分析出速率相等,与热解升温速率关系不大。随着热解时间延长,煤样的质量逐渐降低。不同升温速率下热解煤样最终残留质量相差不大,平均剩余为6.51mg。热解转化率较小时,活化能E值较大,指前因子A较高。随着热解转化率的逐渐增大,反应活化能呈现降低趋势,这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煤中分子吸收能量后克服反应势垒差值降低,热解反应速率增大。CO和H_2释放过程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且析出峰温随着升温速率增大向高温段移动。热解气体产物热值和未冷凝气体效率呈波浪状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热解 非等温 动力学 气体热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的资源化利用 被引量:14
19
作者 张顺利 王泽南 +3 位作者 贾懿曼 李成 薛浩 舒新前 《洁净煤技术》 CAS 2011年第4期97-100,共4页
介绍了煤矸石的基本组成及对水体,土壤,大气等的危害。介绍了几种煤矸石利用的主要途径及新的利用途径,并进行了经济技术分析,提出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的建议。
关键词 煤矸石 资源化利用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垃圾与柳树枝共热解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宋强 杨晓菡 +3 位作者 赵洪宇 张蒙蒙 宋丽华 舒新前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18-823,共6页
在热重分析仪和固定床热解炉上进行柳树枝对生活垃圾热解特性影响研究,考察了柳树枝对生活垃圾热解失重率、热解活化能、热解产物产率、热解气组成的影响。热重分析结果表明,生活垃圾(M)、柳树枝(W)及生活垃圾和柳树枝混合物(MW)在265~... 在热重分析仪和固定床热解炉上进行柳树枝对生活垃圾热解特性影响研究,考察了柳树枝对生活垃圾热解失重率、热解活化能、热解产物产率、热解气组成的影响。热重分析结果表明,生活垃圾(M)、柳树枝(W)及生活垃圾和柳树枝混合物(MW)在265~600℃时失重最明显,当热解温度为600℃时,3种样品的失重率分别为61.41%,57.81%和70.31%;热解动力学分析表明,MW的热解活化能低于M和W,且低于MW理论活化能;固定床热解实验表明,当MW混合比例为4∶1时,热解产物理论值与实验值差距最大,M和W热解过程中存在明显协同作用;对MW热解气组成分析发现,随着W添加比例的增大,热解气体中CO_2产率下降,CH_4,H_2产率增加,当MW混合比例为4∶4时,CH_4和H_2产率分别提高1.13 m L/g和2.53 m L/g,CO_2产率降低1.68 m 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 柳树 共热解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