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KK型钢管相贯节点极限承载力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4
1
作者 舒宣武 朱庆科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02-106,共5页
考虑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 ,应用有限元法分析了空间KK型钢管相贯节点的应力和塑性区分布规律、节点变形等受力性能 ;揭示了影响管节点承载力主要参数以及这些参数与承载力的关系 ;提出了空间KK型钢管节点承载力稍低于平面K型的观点 ... 考虑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 ,应用有限元法分析了空间KK型钢管相贯节点的应力和塑性区分布规律、节点变形等受力性能 ;揭示了影响管节点承载力主要参数以及这些参数与承载力的关系 ;提出了空间KK型钢管节点承载力稍低于平面K型的观点 ,为工程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同时验证了用有限元模拟试验的可能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KK型 钢管 相贯节点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极限承载力 钢管结构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带转角自由度的四结点膜单元 被引量:2
2
作者 舒宣武 康澜 刘强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2-117,共6页
给传统膜单元引入一个垂直单元平面的旋转自由度,可以增加位移场阶次,提高计算精度和单元性能.文中为膜结构和高层结构中的剪力墙提供了两种性能良好的四节点膜单元.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表明,这两种单元所采用的线位移和转角位移相互独... 给传统膜单元引入一个垂直单元平面的旋转自由度,可以增加位移场阶次,提高计算精度和单元性能.文中为膜结构和高层结构中的剪力墙提供了两种性能良好的四节点膜单元.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表明,这两种单元所采用的线位移和转角位移相互独立的位移场,能有效解决一维单元和二维单元的过渡连接问题,易于编程实现.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该单元位移场更符合实际位移场,并节省了计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角自由度 四结点膜单元 位移场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值对张弦梁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5
3
作者 陈汉翔 舒宣武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9-84,共6页
介绍了张弦梁结构的特点和受力机理 .利用通用有限元程序对一个算例进行了静力分析 ,详细阐述了预应力大小对该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 。
关键词 张弦梁 受力性能 预应力 有限元程序 静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K型钢管相贯节点极限承载力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朱庆科 舒宣武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62-66,共5页
应用有限元法 ,考虑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 ,分析了平面K型圆管相贯节点的应力和塑性区分布规律、节点变形等重要受力性能 ,揭示了影响管节点承载力主要参数以及这些参数与承载力的关系曲线 ;将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和我国规范进... 应用有限元法 ,考虑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 ,分析了平面K型圆管相贯节点的应力和塑性区分布规律、节点变形等重要受力性能 ,揭示了影响管节点承载力主要参数以及这些参数与承载力的关系曲线 ;将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和我国规范进行比较 ,指出了现有规范的不足之处 ,为我国规范的进一步修订提出了建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K型圆管相贯节点 非线性有限元 极限承载力 钢管结构 力学性能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使用问题的处理探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龚模松 舒宣武 陆兢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3年第4期152-155,共4页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现已在建筑基础工程中被广泛应用,针对如何很好地处理其在应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本文在吸收了很多工程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究,值得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桩问题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山大佛博物馆结构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陆兢 孙文波 +1 位作者 龚模松 舒宣武 《低温建筑技术》 2011年第1期64-66,共3页
乐山大佛博物馆依山而建,体型复杂独特,本文采用了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桁架解决了悬挑约11m的难题,采用索膜-刚架组合结构的形式设计的光塔,将建筑造型和结构受力较好地结合在一起,另外根据所处环境的特点合理选取了基础形式以及结构与山... 乐山大佛博物馆依山而建,体型复杂独特,本文采用了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桁架解决了悬挑约11m的难题,采用索膜-刚架组合结构的形式设计的光塔,将建筑造型和结构受力较好地结合在一起,另外根据所处环境的特点合理选取了基础形式以及结构与山体的连接方式,可为同类工程设计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悬挑结构 预应力桁架 索膜组合结构 山地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会展中心二期工程基础设计
7
作者 陆兢 龚模松 舒宣武 《低温建筑技术》 2011年第4期109-112,共4页
广州会展中心二期工程由于占地面积大,覆盖区域内基础持力层埋深变化大。文中根据上部结构的荷载大小以及岩面的不同埋深,综合考虑经济因素,采用了不同的基础形式,并在人工挖孔桩的施工中引入了水泥搅拌桩护壁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广州会展中心二期工程由于占地面积大,覆盖区域内基础持力层埋深变化大。文中根据上部结构的荷载大小以及岩面的不同埋深,综合考虑经济因素,采用了不同的基础形式,并在人工挖孔桩的施工中引入了水泥搅拌桩护壁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为同类工程设计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展建筑 基础混合设计 人工挖孔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