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毕血吸虫幼虫期在宿主体内发育的组织化学和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舒利民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769-775,共7页
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检获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幼虫期发育程度各不相同的阳性萝卜螺,通过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其幼虫期进行了观察. 参考周述龙(1991)对日本血吸虫尾蚴幼虫期进行的分期,把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的尾蚴发育过程... 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检获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幼虫期发育程度各不相同的阳性萝卜螺,通过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其幼虫期进行了观察. 参考周述龙(1991)对日本血吸虫尾蚴幼虫期进行的分期,把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的尾蚴发育过程也分为 5 期,尾蚴发育的胚细胞期、胚球期、尾蚴雏体期、尾蚴成熟前期和尾蚴成熟期. 子胞蚴育腔内胚细胞分裂,形成胚球,胚球中出现体细胞和胚细胞的分化,胚细胞结合疏松,胞浆中含酸性粘液和大量汞溴酚蓝反应阳性的碱性蛋白成分. 尾蚴成熟前后在三种腺体的呈色反应方面和日本血吸虫相似,其后钻腺腺体部分 P A S反应呈阳性的含糖类物质在雏体期后期开始分泌,逐渐由腺管通向头器末端. 两种尾蚴在尾蚴的体实质部分,对 P A S和汞溴酚蓝反应的呈色结果有着较大的差异. 另外,通过扫描电镜对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的尾蚴进行了比较观察,它们在头器的结构、体棘的形态以及感觉器的分布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两种血吸虫的相似性表明在系统演化上有着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化学 扫描电镜 发育 血吸虫 幼虫期 宿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东部新巴尔虎右旗泡状肝包虫病原种类及流行学调查 被引量:15
2
作者 唐崇惕 唐亮 +4 位作者 钱玉春 崔贵文 康育民 吕洪昌 舒利民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03-511,共9页
报道 1998~ 1999年在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右旗 3个乡草场进行人兽共患泡状蚴病病原调查研究的结果 .沙狐 (Vulp es corsac)和布氏田鼠 (Microtus brandti)分别感染有多种泡状肝包虫的成虫和幼虫期 .其中有西伯利亚棘球绦虫 (E... 报道 1998~ 1999年在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右旗 3个乡草场进行人兽共患泡状蚴病病原调查研究的结果 .沙狐 (Vulp es corsac)和布氏田鼠 (Microtus brandti)分别感染有多种泡状肝包虫的成虫和幼虫期 .其中有西伯利亚棘球绦虫 (Echinococcus sibiricensis)和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 ,并经人工感染试验证实它门是具不同发生学的两个独立种类 .布氏田鼠的泡状蚴平均感染率高达 2 %~ 19.0 2 % ,在不同地点和不同季节它们的感染率有所差别 .同时 ,在该草原布氏田鼠尚发现与其他棘球蚴不同的呼伦贝尔泡状蚴新种 (Alveolaris hulunbeierensis sp.no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房棘球绦虫 西伯利亚棘球绦虫 呼伦贝尔泡状蚴新种 布氏田鼠 沙狐 内蒙古 泡状肝包虫病原 泡状肝色虫病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