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四湖沉积物中反硝化细菌的分离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
1
作者 吴蒙蒙 孔勇 +1 位作者 舒凤月 周晶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1期127-131,共5页
在南四湖新薛河采集沉积物,利用富集培养基富集其中的微生物,初步培养并梯度稀释后,在分离培养基上继续培养,经初筛得到74株细菌。利用显色反应对其进行复筛,得到1株反硝化细菌L48。经过16S rRNA基因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鉴定后发现L48... 在南四湖新薛河采集沉积物,利用富集培养基富集其中的微生物,初步培养并梯度稀释后,在分离培养基上继续培养,经初筛得到74株细菌。利用显色反应对其进行复筛,得到1株反硝化细菌L48。经过16S rRNA基因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鉴定后发现L48与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处于同一分支,其亲缘关系最近。对其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出最优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5%、初始pH值7.0、发酵时间24 h。在此条件下,反硝化细菌L48的活菌数目可达4.6×10^(14)CFU/mL。研究结果为沉积物中反硝化细菌的分离和筛选提供了方法参考,并为其在废水处理中的潜在应用提供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细菌 发酵条件 分离筛选 16S rDNA测序 系统进化树 南四湖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褶纹冠蚌消化系统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程波 舒凤月 +1 位作者 张承德 郭尚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496-3498,共3页
[目的]研究褶纹冠蚌消化系统的组织学结构,探讨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方法]运用组织学方法对褶纹冠蚌消化系统的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褶纹冠蚌的消化道由唇瓣、口、食道、胃、肠、直肠和肛门组成。消化道管壁大都有许多皱褶,黏膜上皮主... [目的]研究褶纹冠蚌消化系统的组织学结构,探讨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方法]运用组织学方法对褶纹冠蚌消化系统的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褶纹冠蚌的消化道由唇瓣、口、食道、胃、肠、直肠和肛门组成。消化道管壁大都有许多皱褶,黏膜上皮主要为纤毛柱状细胞,在唇瓣、食道、胃、肠和直肠还有少量的黏液细胞,纤毛和黏液细胞在食物的运输中起重要作用。消化腺为复管状腺,腺管上皮有消化细胞和嗜碱性细胞2种类型,消化细胞内含许多囊泡和颗粒。[结论]该研究可为褶纹冠蚌的消化生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其摄食、组织病理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纹冠蚌 消化系统 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泗河水质评价与污染源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承德 方娇慧 +3 位作者 孙晓琦 赵金凤 刘萌萌 舒凤月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9期255-257,共3页
利用2013年10月泗河流域21个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采用平均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河流水质评价、重污染监测点的筛选和污染源的分析。结果表明,泗河所有监测断面平均综合污染指数Pj的平均值为2.9(>2),其中Pj>2的重污染监测断面占76.... 利用2013年10月泗河流域21个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采用平均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河流水质评价、重污染监测点的筛选和污染源的分析。结果表明,泗河所有监测断面平均综合污染指数Pj的平均值为2.9(>2),其中Pj>2的重污染监测断面占76.2%,这些断面TN和TP的单项污染贡献率分别为97.4%和65.8%,说明泗河总体上污染严重,TN和TP主要来自重污染断面;CODMn、TP、TN的单项污染分担率依次为13.1%、18.8%、68.1%,说明泗河首要污染物是TN,其次为TP和CODMn。综合分析表明,流域附近城镇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以及工业废水的排放等点源污染是造成流域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农业面源污染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泗河 河流污染 重污染筛选 水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邹城太平国家湿地公园水体营养状态评价
4
作者 陈娟娟 马成龙 +3 位作者 董跃欢 李丽 李金璐 舒凤月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5期199-201,共3页
分析了邹城太平国家湿地公园水体总氮、总磷和叶绿素a的空间变化规律,并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对其营养状态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湿地公园水体总氮、总磷和叶绿素a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914、0.093、0.037 mg/L;尽管空间上各塌陷塘水体总... 分析了邹城太平国家湿地公园水体总氮、总磷和叶绿素a的空间变化规律,并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对其营养状态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湿地公园水体总氮、总磷和叶绿素a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914、0.093、0.037 mg/L;尽管空间上各塌陷塘水体总氮、总磷和叶绿素a含量存在差异,但三者在各塌陷塘之间的变化呈现出相似趋势,塘1、塘2、塘3和塘8的水体营养盐和叶绿素a含量较高,而塘4、塘5、塘6和塘7的含量较低。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湿地公园水体进行了综合评价,湿地公园水体总体上处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从各塌陷塘来看,塘1、塘2和塘8处于中度富营养化状态,塘3处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其他4个塘均处于中营养状态;综合分析表明,塌陷塘形成时间以及农业面源污染、工矿污染、养殖等人为活动可能是导致湿地公园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塌陷湿地 总氮 总磷 叶绿素A 富营养化 邹城太平国家湿地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