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牧对冷蒿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臧晓琳 张洪芹 +4 位作者 王鑫朝 马元丹 宝音陶格涛 高岩 张汝民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6-95,共10页
为揭示放牧扰动对内蒙古典型草原植物冷蒿Artemisia frigida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运用平板计数法和Biolog-ECO板技术,对不同放牧强度[对照(ck),轻度放牧(LG),重度放牧(HG)]下冷蒿根际(ARS)和非根际(NRS)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其功能多... 为揭示放牧扰动对内蒙古典型草原植物冷蒿Artemisia frigida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运用平板计数法和Biolog-ECO板技术,对不同放牧强度[对照(ck),轻度放牧(LG),重度放牧(HG)]下冷蒿根际(ARS)和非根际(NRS)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其功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放牧强度下冷蒿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均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P<0.05),土壤微生物均以细菌占优势。Biolog分析显示,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AWCD)随培养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不同放牧强度处理后AWCD值差异显著(P<0.05),大小顺序依次为LG-ARS>ck-ARS>ckNRS>LG-NRS>HG-ARS>HG-NRS。土壤微生物群落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Mc Intosh指数和丰富度指数的总体趋势为ck-ARS和LG-ARS最高,ck-NRS,LG-NRS和HG-ARS次之,HG-NRS最低。不同放牧强度的土壤微生物对不同碳源利用强度存在较大差异(P<0.05),其中LG-ARS利用率最高,HG-NRS利用率最低,糖类和氨基酸类碳源是各放牧强度下土壤微生物的主要碳源。聚合物类和氨基酸类碳源在主成分分离中发挥了主要贡献作用。总之,放牧处理能够降低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但冷蒿根际微生物种群密度和群落多样性均高于非根际,说明冷蒿生长能够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削弱放牧干扰;冷蒿根际丰富的土壤微生物有利于改善土壤微生态,进而促进冷蒿生长,使它们成为草场退化的阻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Biolog-ECO板 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放牧 冷蒿 土壤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非大陆边缘奥加登盆地成藏模式及在油气勘探中的运用
2
作者 臧晓琳 逄建东 +2 位作者 王震 赵云斌 冯晨阳 《中外能源》 CAS 2015年第10期45-50,共6页
奥加登(Ogaden)盆地属于索马里盆地的次盆,截至2013年共钻井34口,其中油气发现井19口,油气显示4口,油气勘探成功率较低。明确研究区油气勘探潜力,落实商业性油气勘探方向是投资者关注的主要问题。在分析奥加登盆地油气成藏条件基础上建... 奥加登(Ogaden)盆地属于索马里盆地的次盆,截至2013年共钻井34口,其中油气发现井19口,油气显示4口,油气勘探成功率较低。明确研究区油气勘探潜力,落实商业性油气勘探方向是投资者关注的主要问题。在分析奥加登盆地油气成藏条件基础上建立其油气成藏模式,认识到奥加登盆地具有较高的油气勘探潜力。特别是Calub鞍部油气成藏条件优越,Calub鞍部为一继承性发育的正向构造单元,在中深层断裂背斜背景上,浅层形成了大型披覆背斜,存在多套有利的储盖组合,东西两侧发育多套优质烃源岩,烃源岩分布范围广、厚度大、有机质丰度和生烃潜量较高,处于油气运聚的有利指向区,为油气大规模成藏提供了物质基础,是探索中深层天然气和浅层凝析油藏的最佳场所。另外,盆地斜坡带(西部陡坡带和北部缓坡带)紧邻油气形成中心,处于油气集中运移的汇聚型供烃单元内,油气成藏条件优越,也可以作为下步勘探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加登盆地 Karoo裂谷 勘探潜力 成藏模式 油气运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蒿抗氧化防御系统对机械损伤的响应 被引量:8
3
作者 贾丽 刘盟盟 +4 位作者 张洪芹 臧晓琳 宝音陶格涛 高岩 张汝民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62-470,共9页
放牧对草地植物的直接影响包括动物的采食和践踏。为了探讨冷蒿Artemisia frigida的耐牧性,采用人工机械损伤(轻度、中度和重度)的方式处理盆栽冷蒿地上枝叶,分别测定冷蒿叶片和根系活性氧(ROS),丙二醛(MDA),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 放牧对草地植物的直接影响包括动物的采食和践踏。为了探讨冷蒿Artemisia frigida的耐牧性,采用人工机械损伤(轻度、中度和重度)的方式处理盆栽冷蒿地上枝叶,分别测定冷蒿叶片和根系活性氧(ROS),丙二醛(MDA),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质量摩尔浓度,同时测定了抗氧化防御酶和抗坏血酸(AsA)-谷胱甘肽(GSH)循环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机械损伤强度的增加,冷蒿叶片超氧阴离子(O_2·-)和过氧化氢(H_2O_2)质量摩尔浓度升高,膜质过氧化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机械损伤强度的增加而升高。在轻度和中度处理下,冷蒿叶片中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单脱径抗坏血酸还原并(MDHAR)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增强,抗氧化剂(AsA和GSH)的还原力(ρ_(AsA)/ρ_(DHA)值和ρ_(GSH)/ρ_(GSSG)值)处于稳定平衡状态;重度机械损伤下AsA-GSH循环效率显著降低(P≤0.05)。冷蒿根系抗氧化防御系统对机械损伤也表现出明显的应激反应能力。综上所述,机械损伤使冷蒿体内ROS质量摩尔浓度升高,且冷蒿能够在不同程度的机械损伤下快速、有效地启动体内抗氧化防御系统,清除体内过量的ROS,维持一定的AsA-GSH循环效率,表现出较强的耐损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冷蒿 抗氧化酶 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 机械损伤 活性氧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损伤对冷蒿叶片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刘盟盟 贾丽 +3 位作者 张洪芹 臧晓琳 张汝民 高岩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45-852,共8页
为了探讨放牧过程中的采食和践踏损伤对草原植物冷蒿Artemisia frigida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对盆栽的内蒙古草原冷蒿进行不同程度的机械损伤处理(以剪刀损伤和揉捏),设置轻度(处理1/4枝条)、中度(处理1/3枝条)、重度损伤(处理1/2枝条)水... 为了探讨放牧过程中的采食和践踏损伤对草原植物冷蒿Artemisia frigida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对盆栽的内蒙古草原冷蒿进行不同程度的机械损伤处理(以剪刀损伤和揉捏),设置轻度(处理1/4枝条)、中度(处理1/3枝条)、重度损伤(处理1/2枝条)水平和对照,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了不同处理后冷蒿叶片次生代谢产物的变化。结果表明:机械损伤处理后,冷蒿叶片次生代谢产物的总量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增加,轻度处理后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增加较缓慢且峰值出现晚,而中度和重度处理后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迅速增加,在6 h时达到峰值而后出现下降的现象;轻度和中度处理次生代谢产物种类增加,重度处理则减少。冷蒿的次生代谢产物主要是萜烯类化合物,占总量的80%以上;各处理萜烯类化合物含量与对照比分别增加了59%,54%,67%,其中,8-羟基里哪醇的增加趋势最为明显;酚类、醇类、芳香烃和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在处理后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化学 机械损伤 冷蒿 次生代谢产物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牧对冷蒿根际微生物区系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洪芹 臧晓琳 +5 位作者 蔡宙霏 程路芸 马元丹 宝音陶格涛 张汝民 高岩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79-686,共8页
为了揭示放牧对退化草原冷蒿Artemisia frigida群落阻击草场进一步退化的机制,以小区控制放牧试验(不放牧、轻度放牧、重度放牧)冷蒿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为对象,研究了不同程度放牧干扰对冷蒿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类群和酶活性的影响及其... 为了揭示放牧对退化草原冷蒿Artemisia frigida群落阻击草场进一步退化的机制,以小区控制放牧试验(不放牧、轻度放牧、重度放牧)冷蒿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为对象,研究了不同程度放牧干扰对冷蒿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类群和酶活性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各放牧区土壤微生物数量均表现为细菌>放线菌>真菌;各处理之间冷蒿根际土壤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均显著高于非冷蒿根际土壤(P<0.05)。冷蒿根际土壤氨化细菌和好氧纤维素分解菌数量高于非冷蒿根际土壤;轻度放牧区冷蒿根际土壤氨化细菌和好氧纤维素分解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冷蒿根际土壤轻度放牧后碱性磷酸酶、脱氢酶、淀粉酶、转化酶、脲酶、硝酸还原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和重度放牧;各放牧区冷蒿根际土壤7种酶活性显著高于非冷蒿根际土壤(P<0.05)。相关分析表明,氨化细菌与碱性磷酸酶、脱氢酶、淀粉酶、转化酶、硝酸还原酶活性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好氧纤维素分解菌与酶活性存在正相关(P<0.05)。重度放牧后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减少,酶活性降低,轻度放牧使冷蒿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显著增加,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合理放牧有助于冷蒿阻击草原进一步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学 放牧 冷蒿 根际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石库门里弄空间演化分析
6
作者 臧晓琳 王兴田 孙璘 《城市建筑》 2024年第2期83-85,共3页
石库门里弄的发展根植于上海城市的历史脉络,其空间演化的过程与上海历史环境紧密相连。文章从时间维度将其发展沿革划分为空间形成、发展和稳定三个阶段,从历史层级的视角分析在空间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社会政策、文化发展和... 石库门里弄的发展根植于上海城市的历史脉络,其空间演化的过程与上海历史环境紧密相连。文章从时间维度将其发展沿革划分为空间形成、发展和稳定三个阶段,从历史层级的视角分析在空间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社会政策、文化发展和居民需求等环境因素如何反映在建筑空间形态、装饰技艺上,运用类型学相关理论,比较和分析了石库门里弄前后阶段的空间体系、建筑结构和装饰的演变和发展。以期得到形成、发展、稳定各个阶段的空间建造的特色范式,为后续石库门里弄研究奠定相关理论基础,探索这类传统民居空间特色和装饰技艺的继承及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演化 历史层积 石库门里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潇湘八景”绘画对日本“八景”画的影响
7
作者 钟虹滨 臧晓琳 《艺海》 2012年第2期66-67,共2页
"潇湘八景"作为中国传统集称文化的起源,其绘画、题画诗等表现出强烈的士文化特征。这一特有的艺术现象也深深地影响了日本绘画的发展。"潇湘八景"绘画缘起于北宋文人画家宋迪的《潇湘八景图》,12世纪晚期东传至日... "潇湘八景"作为中国传统集称文化的起源,其绘画、题画诗等表现出强烈的士文化特征。这一特有的艺术现象也深深地影响了日本绘画的发展。"潇湘八景"绘画缘起于北宋文人画家宋迪的《潇湘八景图》,12世纪晚期东传至日本。"潇湘八景"绘画对日本"八景"画的影响上主要通过禅宗文化与意识的汇通、"八景"命名与构词的仿效、绘画主题与形式的承传、审美价值与情趣的契合等方面体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潇湘八景”绘画 日本“八景”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非大陆边缘穆伦达瓦盆地成藏模式及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臧晓琳 逄建东 +2 位作者 王震 朱泽栋 孔为 《中外能源》 CAS 2023年第10期37-44,共8页
穆伦达瓦盆地历经一个世纪的油气勘探,除发现两个非常规油田外,还获得了6个常规油气田发现,但都不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盆地是否具备形成大中型油气田的条件,是投资者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在盆地演化、油气成藏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借鉴海域... 穆伦达瓦盆地历经一个世纪的油气勘探,除发现两个非常规油田外,还获得了6个常规油气田发现,但都不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盆地是否具备形成大中型油气田的条件,是投资者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在盆地演化、油气成藏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借鉴海域油气勘探的经验,建立穆伦达瓦盆地油气成藏模式。认识到穆伦达瓦盆地东部Sakamena次盆Karoo裂谷期烃源岩较为证实,且发育优质砂岩储层,已经发现的断裂背斜、断裂鼻状构造、断块等构造圈闭是盆地以往油气勘探的主要层系,以Bemolanga油砂、Tsimiroro重油为代表。其次盆地中部浅海陆架区上白垩统砂岩也发现两个常规油气田,但是产量低,不具有商业开发价值。而海域除了发育构造圈闭外,最重要的圈闭类型就是重力流相关的深切谷复合体、深水扇叶状复合体岩性圈闭,这将是今后盆地商业性油气勘探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伦达瓦盆地 成藏模式 Karoo裂谷 浅海陆架区 重力流 深水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物形象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臧晓琳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3年第18期74-76,共3页
人物形象设计不仅体现人物形象的完整性,更能彰显人物地位、性格和品质。传统文化元素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应用,是对传统文化元素内涵的挖掘,也为人物形象设计注入了新的灵感和活力。本文简要阐述了人物形象设计以及传统文化元素的概念,... 人物形象设计不仅体现人物形象的完整性,更能彰显人物地位、性格和品质。传统文化元素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应用,是对传统文化元素内涵的挖掘,也为人物形象设计注入了新的灵感和活力。本文简要阐述了人物形象设计以及传统文化元素的概念,从妆型设计、发型设计、服装设计三方面详细介绍了传统文化元素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形象设计 传统文化元素 发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饰配件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臧晓琳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3年第16期15-17,共3页
服饰配件的选择与搭配是人物形象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合适的服饰配件选择能突出人物形象优点,弥补人物形象缺陷,展示人物外在美的同时,衬托其内在美。本文简要阐述了服饰配件的基本特性,分析了服饰配件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重要性,展... 服饰配件的选择与搭配是人物形象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合适的服饰配件选择能突出人物形象优点,弥补人物形象缺陷,展示人物外在美的同时,衬托其内在美。本文简要阐述了服饰配件的基本特性,分析了服饰配件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重要性,展示了服饰配件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一些具体应用方法,旨在突出服饰配件点睛作用,塑造良好人物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饰配件 搭配 人物形象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NMR与SIP研究湘西北下寒武统页岩孔隙特征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泽栋 徐壮 +4 位作者 彭女佳 石雪峰 臧晓琳 张雪峰 孙武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99-1114,共16页
湘西北地区牛蹄塘组发育了一套富有机质优质页岩,但对其岩石物理特性研究较少。以HY1井与CY1井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低频核磁共振、频谱激发极化实验,结合矿物分析、扫描电镜观察等手段,对下寒武统页岩的孔隙特征和岩石电学特征进行了研... 湘西北地区牛蹄塘组发育了一套富有机质优质页岩,但对其岩石物理特性研究较少。以HY1井与CY1井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低频核磁共振、频谱激发极化实验,结合矿物分析、扫描电镜观察等手段,对下寒武统页岩的孔隙特征和岩石电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Y1井页岩T_(2)呈不连续多峰分布,有明显波谷,以微孔与中孔为主,连通性较差;CY1井页岩T_(2)呈连续多峰分布,无明显波谷,孔隙类型多样,大孔广泛发育且连通性较好。核磁共振(NMR)与频谱激发极化实验(SIP)测试发现,下寒武统页岩没有明显的相移谱峰值,电导率实部与NMR孔隙度、渗透率都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在HY1井页岩中,电导率虚部表现出较为集中的分布特征,CY1井页岩电导率虚部表现出较为分散的分布特征,表明两口井页岩孔隙结构相似,但孔隙复杂程度不同。在建立SIP与NMR响应参数相关性时,发现常规电导率虚部与T_(2ML)计算的比表面积间没有明显相关性,而电导率虚部与地层因子的乘积与比表面积有很好的相关性,表明研究区页岩具有复杂的孔隙特征和强烈的各向异性,而在下寒武统地层,地层因子在改变页岩电导率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储层 岩石物理 孔隙特征 电学特征 核磁共振 频谱激发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菏泽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2
作者 于昌江 姚树礼 +1 位作者 王春霞 臧晓琳 《山东水利》 2001年第9期26-26,27,共2页
1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现状 1.1水资源概况 菏泽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面积1.2万km2,区内多年平均降水量653mm,折合总水量79.8亿m3.其中地表径流量7.7亿m3,浅层地下水资源量18.63亿m3.人均水资源量远远低于全国人均水平.
关键词 水资源 开发利用 对策 水污染 水文地质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菏泽市浅层地下水分析
13
作者 于昌江 贾平英 +2 位作者 吕胜国 袁训安 臧晓琳 《山东水利》 2001年第4期14-15,共2页
近年来,菏泽市机井建设有了较大发展,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工农业用水量不断增加及传统灌溉模式造成的水资源浪费,水资源供需矛盾日渐突出,将严重制约该市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强该市浅层地下水资源量不同阶段供需... 近年来,菏泽市机井建设有了较大发展,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工农业用水量不断增加及传统灌溉模式造成的水资源浪费,水资源供需矛盾日渐突出,将严重制约该市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强该市浅层地下水资源量不同阶段供需平衡及预测分析研究,为合理开发利用浅层地下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资源 浅层地下水 供需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