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利用宽角反射/折射地震剖面揭示芦山M_S7.0地震震区深部孕震环境
被引量:
25
1
作者
王帅军
王夫运
+10 位作者
张建狮
刘宝峰
张成科
赵金仁
段玉玲
宋向辉
邓晓果
马策军
孙一男
臧怡然
李怡青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193-3204,共12页
2013年4月芦山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迅速成立了芦山地震科学考察指挥部,要求查明芦山地震的深部构造环境和孕震背景.为此,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于2013年9月至11月在芦山震源区布设了一条长约410km的人工地震高分辨宽角反射/折射...
2013年4月芦山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迅速成立了芦山地震科学考察指挥部,要求查明芦山地震的深部构造环境和孕震背景.为此,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于2013年9月至11月在芦山震源区布设了一条长约410km的人工地震高分辨宽角反射/折射探测剖面,获得了信噪比较高的人工地震探测数据,采用地震射线走时正演拟合构建了该区的地壳及上地幔二维P波速度结构模型,结果显示:扬子块体和松潘—甘孜块体显示出迥异的速度结构特征,地壳厚度由南向北逐渐加厚.沉积盖层在四川盆地厚达7.8km,而进入松潘—甘孜块体沉积层最薄处只有几百米厚,几乎出露地表;在中上地壳,扬子块体平均速度比松潘—甘孜块体高0.2km·s-1,在盆地与高原耦合部位(构造转换带)以北深度大约20km左右有一厚度为8.0km的软弱层(低速层),该层内的速度为5.80km·s-1,明显低于周围介质的平均速度6.00~6.10km·s-1;构造转换带内,震相显示紊乱、不清晰、不能连续对比,由地表至上地幔顶部壳内界面不连续、速度结构异常紊乱且呈现低速异常特征;在中下地壳,沿剖面速度呈现正梯度垂向增大变化;壳内界面在扬子块体内部起伏变化不大,但在构造转换带以北呈现急速加深的趋势,特别是Moho界面起伏变化较为明显,界面深度在距离50km范围内由扬子块体的36.2km迅速变化至松潘—甘孜块体下方的45.8km,形成一陡变带.芦山MS7.0级地震震源位置位于二维速度结构异常紊乱和界面起伏变化的地带,研究表明,壳内界面及速度结构差异、起伏变化的特征与该区域的地震活动性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地震
人工地震剖面
速度结构
壳内低速层
构造转换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滇南及临近地区基底结构——镇康—泸西深地震测深剖面结果
被引量:
12
2
作者
潘素珍
王夫运
+7 位作者
段永红
邓晓果
宋向辉
段玉玲
孙一男
张彩军
杨宇东
臧怡然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917-3927,共11页
位于南北地震带南段的云南地区是中国大陆内部地震活动最强的地区之一,近年来该区地震活动频繁,展开对该区的探测与研究对人们认识地震孕震背景及板块相互运动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南北地震带南段"行...
位于南北地震带南段的云南地区是中国大陆内部地震活动最强的地区之一,近年来该区地震活动频繁,展开对该区的探测与研究对人们认识地震孕震背景及板块相互运动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南北地震带南段"行业专项的支持下,2011年底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在滇南沿镇康—泸西一线布设一条近东西向的深地震宽角反射/折射探测剖面.该探测剖面跨越三江褶皱系、扬子地台、华南地块等多个地质构造单元,同时穿越南汀河断裂、澜沧江断裂、红河断裂带、小江断裂带等多个重要断裂带.探测剖面长600km,沿线共布设11个炮点和400余台三分量地震数字仪进行爆破和接收.本文利用有限差分和时间项方法对沿线11炮初至波资料进行了计算处理,获取了探测剖面的基底速度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沿线不同地质构造单元基底界面形态起伏变化剧烈,其深度在1.0~7.0km范围内变化,速度横向不均匀性明显.在测线西端地表速度约4.6km·s^-1,基底深度较浅,起伏变化不大;地表速度在三江褶皱系下降至4.3km·s^-1,而基底埋深达7.0km左右.在扬子地台基底埋深有一个缓慢的变浅,基底深度约5.0km,地表速度约4.5km·s^-1.测线在东端进入华南块体,基底深度迅速变浅,甚至出露于地表,地表速度增至约5.2km·s^-1.在速度等值线变化剧烈的地方与该区分布的断裂带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尤其是在红河断裂带两侧速度等值线及界面形态变化剧烈,该特征在首波的记录截面图上也能清晰的体现.本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该区强震发生背景及深部动力学意义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地震带南段
有限差分方法
时间项方法
红河断裂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地震测深揭示的济阳坳陷地壳结构特征
被引量:
2
3
作者
宋向辉
王帅军
+3 位作者
马策军
孙一男
杨宇东
臧怡然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1-255,共5页
对穿过济阳坳陷的3条深地震测深剖面进行解释、对比分析显示,济阳坳陷地壳结构分为上、中、下3层,莫霍面深度在31km左右,区域起伏变化不大,深浅部构造呈镜像对称关系。济阳坳陷内中地壳存在低速体发育,为其顶面滑脱层的发育以及滑脱构...
对穿过济阳坳陷的3条深地震测深剖面进行解释、对比分析显示,济阳坳陷地壳结构分为上、中、下3层,莫霍面深度在31km左右,区域起伏变化不大,深浅部构造呈镜像对称关系。济阳坳陷内中地壳存在低速体发育,为其顶面滑脱层的发育以及滑脱构造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也导致上下地壳厚度的横向变化存在差异。惠民凹陷下方P_m震相之前出现P_4震相表明,其莫霍面以壳幔过渡带形式存在;东营凹陷下方P_m震相尖锐,其莫霍面则表现为一级间断面性质,体现了不同凹陷深部壳幔作用的差异。结论表明,济阳坳陷地壳结构具有典型的华北地区地壳结构特征,上下地壳厚度横向变化差异与滑脱构造密切相关,而莫霍面性质差异与深部软流圈上涌以及下地壳小规模拆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坳陷
深地震测深
地壳结构
地壳厚度横向变化
莫霍面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宽角反射/折射地震剖面揭示芦山M_S7.0地震震区深部孕震环境
被引量:
25
1
作者
王帅军
王夫运
张建狮
刘宝峰
张成科
赵金仁
段玉玲
宋向辉
邓晓果
马策军
孙一男
臧怡然
李怡青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193-3204,共12页
基金
中国地震局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科学考察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4076)共同资助
文摘
2013年4月芦山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迅速成立了芦山地震科学考察指挥部,要求查明芦山地震的深部构造环境和孕震背景.为此,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于2013年9月至11月在芦山震源区布设了一条长约410km的人工地震高分辨宽角反射/折射探测剖面,获得了信噪比较高的人工地震探测数据,采用地震射线走时正演拟合构建了该区的地壳及上地幔二维P波速度结构模型,结果显示:扬子块体和松潘—甘孜块体显示出迥异的速度结构特征,地壳厚度由南向北逐渐加厚.沉积盖层在四川盆地厚达7.8km,而进入松潘—甘孜块体沉积层最薄处只有几百米厚,几乎出露地表;在中上地壳,扬子块体平均速度比松潘—甘孜块体高0.2km·s-1,在盆地与高原耦合部位(构造转换带)以北深度大约20km左右有一厚度为8.0km的软弱层(低速层),该层内的速度为5.80km·s-1,明显低于周围介质的平均速度6.00~6.10km·s-1;构造转换带内,震相显示紊乱、不清晰、不能连续对比,由地表至上地幔顶部壳内界面不连续、速度结构异常紊乱且呈现低速异常特征;在中下地壳,沿剖面速度呈现正梯度垂向增大变化;壳内界面在扬子块体内部起伏变化不大,但在构造转换带以北呈现急速加深的趋势,特别是Moho界面起伏变化较为明显,界面深度在距离50km范围内由扬子块体的36.2km迅速变化至松潘—甘孜块体下方的45.8km,形成一陡变带.芦山MS7.0级地震震源位置位于二维速度结构异常紊乱和界面起伏变化的地带,研究表明,壳内界面及速度结构差异、起伏变化的特征与该区域的地震活动性关系密切。
关键词
芦山地震
人工地震剖面
速度结构
壳内低速层
构造转换带
Keywords
Lushan earthquake
Artificial earthquake profile
Velocity structure
Crustal low speed layer
Tectonic transformation zone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滇南及临近地区基底结构——镇康—泸西深地震测深剖面结果
被引量:
12
2
作者
潘素珍
王夫运
段永红
邓晓果
宋向辉
段玉玲
孙一男
张彩军
杨宇东
臧怡然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917-3927,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4049
41474077)
+3 种基金
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13035)
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南北地震带南段(201008001)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青年优秀科技人才项目(SFGEC2014004)联合资助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论著号RCEG201409
文摘
位于南北地震带南段的云南地区是中国大陆内部地震活动最强的地区之一,近年来该区地震活动频繁,展开对该区的探测与研究对人们认识地震孕震背景及板块相互运动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南北地震带南段"行业专项的支持下,2011年底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在滇南沿镇康—泸西一线布设一条近东西向的深地震宽角反射/折射探测剖面.该探测剖面跨越三江褶皱系、扬子地台、华南地块等多个地质构造单元,同时穿越南汀河断裂、澜沧江断裂、红河断裂带、小江断裂带等多个重要断裂带.探测剖面长600km,沿线共布设11个炮点和400余台三分量地震数字仪进行爆破和接收.本文利用有限差分和时间项方法对沿线11炮初至波资料进行了计算处理,获取了探测剖面的基底速度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沿线不同地质构造单元基底界面形态起伏变化剧烈,其深度在1.0~7.0km范围内变化,速度横向不均匀性明显.在测线西端地表速度约4.6km·s^-1,基底深度较浅,起伏变化不大;地表速度在三江褶皱系下降至4.3km·s^-1,而基底埋深达7.0km左右.在扬子地台基底埋深有一个缓慢的变浅,基底深度约5.0km,地表速度约4.5km·s^-1.测线在东端进入华南块体,基底深度迅速变浅,甚至出露于地表,地表速度增至约5.2km·s^-1.在速度等值线变化剧烈的地方与该区分布的断裂带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尤其是在红河断裂带两侧速度等值线及界面形态变化剧烈,该特征在首波的记录截面图上也能清晰的体现.本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该区强震发生背景及深部动力学意义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南北地震带南段
有限差分方法
时间项方法
红河断裂带
Keywords
Southern section of North-South seismic belt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Time-terms method
Red River fault zone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地震测深揭示的济阳坳陷地壳结构特征
被引量:
2
3
作者
宋向辉
王帅军
马策军
孙一男
杨宇东
臧怡然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出处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1-255,共5页
基金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青年基金(YFGEC2016004)~~
文摘
对穿过济阳坳陷的3条深地震测深剖面进行解释、对比分析显示,济阳坳陷地壳结构分为上、中、下3层,莫霍面深度在31km左右,区域起伏变化不大,深浅部构造呈镜像对称关系。济阳坳陷内中地壳存在低速体发育,为其顶面滑脱层的发育以及滑脱构造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也导致上下地壳厚度的横向变化存在差异。惠民凹陷下方P_m震相之前出现P_4震相表明,其莫霍面以壳幔过渡带形式存在;东营凹陷下方P_m震相尖锐,其莫霍面则表现为一级间断面性质,体现了不同凹陷深部壳幔作用的差异。结论表明,济阳坳陷地壳结构具有典型的华北地区地壳结构特征,上下地壳厚度横向变化差异与滑脱构造密切相关,而莫霍面性质差异与深部软流圈上涌以及下地壳小规模拆沉有关。
关键词
济阳坳陷
深地震测深
地壳结构
地壳厚度横向变化
莫霍面差异
Keywords
Jiyang depression
deep seismic sounding
crustal structure
crustal thickness later varia-tion
Moho interface difference
分类号
P313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利用宽角反射/折射地震剖面揭示芦山M_S7.0地震震区深部孕震环境
王帅军
王夫运
张建狮
刘宝峰
张成科
赵金仁
段玉玲
宋向辉
邓晓果
马策军
孙一男
臧怡然
李怡青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滇南及临近地区基底结构——镇康—泸西深地震测深剖面结果
潘素珍
王夫运
段永红
邓晓果
宋向辉
段玉玲
孙一男
张彩军
杨宇东
臧怡然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深地震测深揭示的济阳坳陷地壳结构特征
宋向辉
王帅军
马策军
孙一男
杨宇东
臧怡然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