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津市颈动脉超声筛查人群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分析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郭洁 姚扬 +3 位作者 夏晓林 臧大维 陈小佳 赵芃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647-648,共2页
目的探讨天津市城镇居民颈动脉超声斑块阳性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于2013年1月~2014年12月对天津市城镇居民8794例进行常规体格检查及心脑血管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对其中1626例进行颈动脉超声筛查,依据颈动脉斑块检出... 目的探讨天津市城镇居民颈动脉超声斑块阳性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于2013年1月~2014年12月对天津市城镇居民8794例进行常规体格检查及心脑血管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对其中1626例进行颈动脉超声筛查,依据颈动脉斑块检出情况分为斑块阳性组717例及斑块阴性组909例。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超声阳性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颈动脉超声斑块阳性717例,占筛查人群44.1%。斑块阳性组脑卒中、高血压、心房颤动、吸烟、体质量超标比例明显高于斑块阴性组(15.8%vs8.8%,78.0%vs 71.0%,25.2%vs 15.2%,19.4%vs 12.2%,45.5%vs 33.6%,60.0%vs 51.5%,P〈0.01);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吸烟、体质量指数及血糖异常为颈动脉斑块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糖尿病为左侧颈内动脉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天津市城镇居民动脉斑块阳性率处于较高水平,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作为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及危险因素检测有价值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疾病 超声检查 卒中 高血压 糖尿病 心房颤动 吸烟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估与干预 被引量:28
2
作者 杨璇 穆兰 +3 位作者 林青 吴晓玉 张瑜 臧大维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537-539,共3页
目的通过对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评估并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探讨认知干预在脑梗死患者康复中的价值,为临床实施相应的康复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临床记忆量表和划消测验对64例脑梗死后伴有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记忆功能和注意功能进... 目的通过对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评估并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探讨认知干预在脑梗死患者康复中的价值,为临床实施相应的康复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临床记忆量表和划消测验对64例脑梗死后伴有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记忆功能和注意功能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将其分为轻、中、重度,将每一程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2例,其中记忆功能障碍轻、中、重度分别为10、17和5例;注意功能障碍轻、中、重度分别为15、12和5例,对照组32例,其中记忆功能障碍轻、中、重度分别为10、17和5例;注意功能障碍分别为15、12和5例。并对干预组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比较在心理干预后干预组和对照组脑梗死患者的记忆商、各项记忆因子及注意功能方面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的记忆商明显升高(86.31±8.69)vs(74.90±6.98),反应时明显缩短[(524.00±32.56)s vs(566.00±40.28)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轻度和中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记忆商及注意功能明显升高(P<0.01),重度患者干预后记忆商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方法对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有一定的恢复作用,尤其是对轻、中度的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认知障碍 记忆障碍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的关系 被引量:14
3
作者 蔡皓伟 高丽娜 +2 位作者 周少旦 郭洁 臧大维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8期49-50,共2页
目的检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并观察氯吡格雷对不同CYP2C19基因型患者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8例,均连续口服氯吡格雷75 mg/d,共7 d。抽取空腹静脉血,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检... 目的检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并观察氯吡格雷对不同CYP2C19基因型患者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8例,均连续口服氯吡格雷75 mg/d,共7 d。抽取空腹静脉血,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检测CYP2C19*2、CYP2C19*3基因型;血栓弹力图法检测不同基因型患者血小板聚集抑制率,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血糖及血脂。结果 68例患者中,CYP2C19野生型37例,突变型31例。不同基因型患者性别、年龄、吸烟饮酒情况及血糖、血脂水平比较,P均>0.05;野生型患者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为40.97%±2.81%,突变型患者为31.36%±2.90%,两者比较P<0.05。结论 CYP2C19基因突变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使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CYP2C19基因 氯吡格雷 氯吡格雷抵抗 血栓弹力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MTHFR基因多态性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24
4
作者 蒋萍 臧大维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8期1-4,8,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N5,N10-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2-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2-RFLP)检测48例ACI患者MTHFR基因C677T位点多态性,同时测定...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N5,N10-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2-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2-RFLP)检测48例ACI患者MTHFR基因C677T位点多态性,同时测定血浆总Hcy及血清叶酸、维生素B12、尿酸(UA)。结果 ACI患者MTHFR基因T/T型频率为35.43%,T/C型频率为56.32%,C/C型频率为8.25%;T等位基因频率为63.59%,C等位基因频率为36.41%。MTHFR基因T/T型ACI患者血浆Hcy显著高于其他两型,T/C型与C/C型血浆Hcy水平较比较无显著差异。Hcy中度与轻度增高者MTHFR基因分布比较,P<0.05。3组基因型间叶酸、维生素B12及UA水平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ACI患者MTHFR基因C677T突变与Hcy水平显著相关,MTHFR基因纯合突变可能是引起高Hcy的一个重要遗传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N5 N10-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 基因多态性 同型半胱氨酸 叶酸 维生素B12 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前血浆和肽素水平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效能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春芳 吕高鹏 +1 位作者 杨璇 臧大维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治疗前血浆和肽素水平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预后评估中的效能。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78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治疗前血浆和肽素水平。将患者按预后分为预后不良和预后良好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入院时)血浆和肽素水平。绘制治... 目的探讨治疗前血浆和肽素水平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预后评估中的效能。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78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治疗前血浆和肽素水平。将患者按预后分为预后不良和预后良好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入院时)血浆和肽素水平。绘制治疗前血浆和肽素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预测78例ACI患者预后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后进行比较。结果 78例患者中预后良好53例、预后不良25例。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治疗前血浆和肽素水平分别为(32.1±23.3)、(86.8±37.1)pmol/L,预后不良组ACI患者治疗前血浆和肽素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治疗前血浆和肽素水平、NIHSS评分预测78例ACI患者预后的ROC曲线的AUC分别为0.894、0.967,二者的预测效能相当。结论治疗前血浆和肽素水平在ACI患者预后评估时的效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肽素 急性脑梗死 预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浆组织因子变化的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拱忠影 臧大维 +1 位作者 宋杨 卢轶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24-526,共3页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病变与血浆组织因子(TF)水平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TIA患者58例,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将不稳定性斑块的22例为A组,稳定性斑块的19例为B组,无斑块的17例为C组,用ELISA法测定3组患者血浆TF水平...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病变与血浆组织因子(TF)水平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TIA患者58例,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将不稳定性斑块的22例为A组,稳定性斑块的19例为B组,无斑块的17例为C组,用ELISA法测定3组患者血浆TF水平。53例完成3年随访,根据TF水平分为高水平组22例,低水平组31例,比较2组患者3年时脑卒中风险。结果 A组血浆TF水平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P<0.01),B组血浆TF水平明显高于C组(P<0.05);血浆TF水平与管腔狭窄率呈正相关(r=0.356,P<0.05);高水平组脑梗死发生率和反复TIA发作比例明显高于低水平组(P<0.05,P<0.01)。结论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TIA患者血浆TF水平增高可预测脑梗死的发生,其可作为TIA患者预后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颈动脉狭窄 动脉粥样硬化 凝血致活酶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血栓形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原体肺炎感染后老年急性小脑共济失调一例 被引量:5
7
作者 拱忠影 姜昭 +1 位作者 刘春寒 臧大维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1208-1209,共2页
急性小脑共济失调是一种多病因的综合征,通常预后良好,但其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病毒等感染有关,多发生于小儿。病毒感染后的自身免疫反应所引起的小脑损害,是最常见的病因。本文介绍1例伴有血清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IgM抗... 急性小脑共济失调是一种多病因的综合征,通常预后良好,但其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病毒等感染有关,多发生于小儿。病毒感染后的自身免疫反应所引起的小脑损害,是最常见的病因。本文介绍1例伴有血清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IgM抗体阳性的支原体肺炎感染后急性小脑共济失调的老年患者。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0岁,主因"言语不清,走路不稳3d"入院。患者于入院前3d出现言语不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支原体 小脑共济失调 G(M1)神经节苷脂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多奈哌齐对AD患者认知功能及精神行为学异常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程新旺 臧大维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8期56-57,共2页
目的观察多奈哌齐联合养血清脑颗粒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精神行为学异常的影响。方法将36例A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两组均应用多奈哌齐,实验组加用养血清脑颗粒,共服药12周。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行简易精神... 目的观察多奈哌齐联合养血清脑颗粒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精神行为学异常的影响。方法将36例A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两组均应用多奈哌齐,实验组加用养血清脑颗粒,共服药12周。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及神经精神症状问卷(NPI)评分,评价其认知功能及精神行为学异常情况。结果治疗前后对照组MMSE评分分别为(16.33±4.44)、(18.78±4.96)分,NPI评分分别为(25.39±8.72)、(15.11±7.42)分;实验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分别为(14.47±3.95)、(17.32±4.18)分,NPI评分分别为(26.44±9.65)、(12.67±6.35)分。两组治疗后治MMSE评分与治疗前比较,P均>0.05;实验组NPI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均<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多奈哌齐联合养血清脑颗粒可以改善A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精神行为学的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血清脑颗粒 多奈哌齐 精神行为学 神经精神症状问卷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神经元病患者脑脊液及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与临床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拱忠影 高丽娜 +2 位作者 郭洁 卢轶 臧大维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5-59,共5页
目的探讨运动神经元病(MND)患者脑脊液及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水平变化及其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MND患者91例(MND组),其中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70例,进行性肌肉萎缩(PMA)患者9例,进行性延髓麻痹(PBP)患者7例,... 目的探讨运动神经元病(MND)患者脑脊液及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水平变化及其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MND患者91例(MND组),其中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70例,进行性肌肉萎缩(PMA)患者9例,进行性延髓麻痹(PBP)患者7例,原发性侧索硬化(PLS)患者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MND患者血清及脑脊液FGF-2水平,另选择同期非炎症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改良版肌萎缩侧索硬化功能量表评估AL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疾病进展率评估患者疾病进展水平,同时随访ALS患者的生存时间。结果 MND组ALS、PMA、PLS患者血清FGF-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ND组ALS患者脑脊液FGF-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19.2±105.9)ng/L vs(241.7±34.3)ng/L,P<0.01]。ALS患者血清和脑脊液FGF-2与疾病病程呈正相关,与疾病进展率呈负相关(P<0.01)。MND患者的生存分析结果提示,累积生存率PMA>PLS>ALS>P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高FGF-2水平ALS患者累积生存率明显高于低FGF-2水平患者(P=0.002)。结论血清和脑脊液FGF-2水平在部分MND患者中增高,其可能是疾病分型及评估疾病进展、预测生存的生物学标志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神经元病 脑脊髓液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萎缩侧索硬化生物标记物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拱忠影 臧大维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330-333,共4页
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组选择性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为特征的致死性神经变性疾病,通常于发病2~5年因呼吸衰竭而亡。该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疾病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由于首发症状至诊断时间的延... 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组选择性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为特征的致死性神经变性疾病,通常于发病2~5年因呼吸衰竭而亡。该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疾病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由于首发症状至诊断时间的延迟,早期识别困难,因此,ALS诊断生物标记物探索的意义重大,通过生物标记物评估ALS的病理生理有助于发现新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 生物学标记 超氧化物歧化酶 突变 氧化性应激 半乳糖凝集素3 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现为异己手综合征的胼胝体梗死一例
11
作者 杨璇 周少旦 臧大维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1322-1323,共2页
异己手综合征(alien hand syndrome,AHS)是由不同中枢神经损害引起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主要特点为患侧上肢或手不受意识支配,双手执行动作时存在明显地不协调或拮抗[1]。近年来国内报道较少,加之该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症状辨别非常... 异己手综合征(alien hand syndrome,AHS)是由不同中枢神经损害引起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主要特点为患侧上肢或手不受意识支配,双手执行动作时存在明显地不协调或拮抗[1]。近年来国内报道较少,加之该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症状辨别非常困难,故非常容易漏诊、误诊。现将我院收治的一例AHS患者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7岁,右利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损害 临床综合征 执行动作 患侧上肢 右利手 意识支配 ALIEN 临床资料 大脑半球 门冬胰岛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超早期合并隐匿性脾破裂一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崔菀真 拱忠影 臧大维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11-1212,共2页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类临床综合征.脑梗死合并脾破裂临床上鲜见报道.生理状态的脾质地软而脆,易受暴击而破裂出血,病理性状态下的脾脏因...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类临床综合征.脑梗死合并脾破裂临床上鲜见报道.生理状态的脾质地软而脆,易受暴击而破裂出血,病理性状态下的脾脏因肿大和脆性增加,更易破裂.我们通过对1例在围溶栓时间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现脾破裂的诊治,来探讨急性期治疗的注意事项及脾破裂可能的原因,以期能够为脑梗死早期安全溶栓提供更可靠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脾破裂 脾切除术 阿司匹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患者脑脊液和血清IL-6、IL-15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勇 臧大维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702-705,共4页
目的检测肌萎缩性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患者脑脊液(CSF)和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5(IL-15)的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临床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通过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42例ALS患者和62例非... 目的检测肌萎缩性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患者脑脊液(CSF)和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5(IL-15)的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临床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通过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42例ALS患者和62例非炎症性神经疾病(non-inflammatory neurological disease,NIND)对照组患者脑脊液和血清标本中IL-6、IL-15水平。统计患者的病程、ALS功能评分量表(ALSFRS-r)评分并计算疾病进展率(DPR)。分析IL-6及IL-15与各种临床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ALS患者脑脊液中IL-6和IL-15的水平相对于ALS患者血清中的IL-6和IL-15水平显著增加(P<0.05),与DPR呈正相关(P<0.01),与病程时间呈负相关(P<0.01)。ALS患者CSF中的IL-6和IL-15与患者生存率相关(P<0.05)。结论 ALS患者脑脊液中的IL-6和IL-15水平比血清中的更高,其临床测量有益于ALS的疾病分化和进展评估,对疾病诊断和进展具有潜在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 白细胞介素 疾病进展率 ALSFR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拱忠影 杨洋 +2 位作者 汪志云 臧大维 刘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目的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吸烟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并分析其在不同动脉粥样硬化亚型中的差异,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吸烟患者298例为吸烟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非吸烟患者120例为非吸烟组,无颈动脉粥样... 目的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吸烟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并分析其在不同动脉粥样硬化亚型中的差异,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吸烟患者298例为吸烟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非吸烟患者120例为非吸烟组,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健康吸烟者50例和非吸烟者50例分别为对照1组和对照2组。采用胶体强化免疫比浊法检测各组血清hs-CRP水平。吸烟组再按斑块是否为稳定分为稳定性斑块及不稳定性斑块,分析吸烟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hs-CRP水平的影响。结果吸烟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非吸烟组[(7.26±4.24)mg/L vs(3.56±2.28)mg/L],对照1组hs-CRP水平高于对照2组[(4.34±2.74)mg/L vs(3.17±1.6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指数与血清hs-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395,P<0.01)。不稳定性斑块患者的每日吸烟量、吸烟时间及吸烟指数明显高于稳定性斑块患者(P<0.05),高hs-CRP水平吸烟患者发生缺血及脑卒中复发事件比例显著高于低hs-CRP水平患者(11.36%vs 2.00%,P<0.01)。结论吸烟可导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hs-CRP水平增高,其可能与斑块的稳定性及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C反应蛋白质 吸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往脑卒中病史与脑卒中后动态血压监测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15
作者 洪楚奕 王赵霞 臧大维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24 h动态血压参数与既往脑卒中病史之间可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1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连续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16例,根据脑卒中发病情况分为复发组30例和初发组86例。进行24 h...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24 h动态血压参数与既往脑卒中病史之间可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1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连续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16例,根据脑卒中发病情况分为复发组30例和初发组86例。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收集各组一般资料、既往病史、入院时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复发组24 h收缩压、24 h脉压、昼间脉压、昼间收缩压、夜间脉压明显高于初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年龄、24 h收缩压、24 h脉压、昼间脉压、夜间收缩压、夜间脉压与既往脑卒中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s分析显示,在调整性别、神经功能障碍状态、脑卒中类型、BMI和临床危险因素后(模型2),脑卒中复发发生率与昼间收缩压升高相关性仍存在(P_(趋势性)<0.05),昼间、夜间脉压与脑卒中复发未见明显相关性(P_(趋势性)>0.05)。在模型2中,昼间收缩压四分位变量预测脑卒中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0(95%CI:0.617~0.824,P<0.01)。结论脑卒中后24 h血压监测中昼间收缩压升高可能与脑卒中复发存在着潜在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血压监测 便携式 高血压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