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南前汛期开汛早晚与入梅时间的类型划分和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李英发 赵俊虎 +3 位作者 臧乃珲 季飞 范培义 封国林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0-172,共13页
利用中国气象局2014年发布的《华南汛期监测业务规定》与《梅雨监测业务规定》中华南前汛期开汛和长江中下游入梅日期资料,对1961~2021年我国南方地区雨季进程的年际变化进行了客观划分,划分为4种类型:偏早型(前汛期和入梅均偏早)、偏晚... 利用中国气象局2014年发布的《华南汛期监测业务规定》与《梅雨监测业务规定》中华南前汛期开汛和长江中下游入梅日期资料,对1961~2021年我国南方地区雨季进程的年际变化进行了客观划分,划分为4种类型:偏早型(前汛期和入梅均偏早)、偏晚型(前汛期和入梅均偏晚)、前早后晚型(前汛期偏早而入梅偏晚)、前晚后早型(前汛期偏晚而入梅偏早)。不同雨季进程相联系的东亚大气环流异常、我国中东部春季和梅雨期降水异常分布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偏早型年,3月底至5月初西风急流强度偏强且第一次北跳偏早,6月副高北跳明显,菲律宾附近维持反气旋性环流异常;偏晚型年与偏早型年环流形势相反。前早后晚型年,西风急流前期偏强后期偏弱,菲律宾附近前期为反气旋性环流异常,后期转为气旋性环流异常且副高位置异常偏南;前晚后早型年与前早后晚型年环流形势相反。南方地区雨季进程与热带海温演变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不同雨季进程与ENSO演变的关系较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方 雨季进程 东亚夏季风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东亚副热带急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灵菇养殖监控预警系统
2
作者 胡学林 臧乃珲 +2 位作者 梁靓 周佳书 甘如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4期323-325,共3页
白灵菇是一种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都较高的珍稀食用菌,由于白灵菇对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现有的普通农业养殖技术对于白灵菇生长要素的监测预警还有所欠缺。该研究根据已有的有关白灵菇的研究数据设计了一... 白灵菇是一种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都较高的珍稀食用菌,由于白灵菇对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现有的普通农业养殖技术对于白灵菇生长要素的监测预警还有所欠缺。该研究根据已有的有关白灵菇的研究数据设计了一种针对白灵菇养殖的农业监控预警系统,通过电脑和手机来实现远程控制,实现了对温度等环境要素的实时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灵菇 养殖农业监控预警系统 智能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