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数控高压电源的研制 被引量:3
1
作者 胡鹤宇 游红 《电子工程师》 2006年第5期29-31,41,共4页
针对电流变技术对控制高压电源要求的快速通断、智能控制以及缩小体积的要求,采用单片机技术与高频开关电源技术,设计制作了一台用于电流变元件控制的数控高压电源。本高压电源系统具有输出稳定、控制方便、体积小等优点,能满足电流变... 针对电流变技术对控制高压电源要求的快速通断、智能控制以及缩小体积的要求,采用单片机技术与高频开关电源技术,设计制作了一台用于电流变元件控制的数控高压电源。本高压电源系统具有输出稳定、控制方便、体积小等优点,能满足电流变技术所要求的高电压、低电流以及高稳定性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源 数控电源 单片机 开关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葛加工副产物中结合态酚类物质的提取工艺优化、组成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胜宇 杨梅 +4 位作者 胡鹤宇 江和栋 董欢欢 管咏梅 朱卫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9,共9页
为提高粉葛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价值,对两种常见副产物粉葛皮及粉葛渣中结合态酚类物质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红外光谱法及扫描电镜,对比提取前后粉葛加工副产物微观结构的变化,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对结合态酚类物质的组分构成进行表征... 为提高粉葛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价值,对两种常见副产物粉葛皮及粉葛渣中结合态酚类物质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红外光谱法及扫描电镜,对比提取前后粉葛加工副产物微观结构的变化,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对结合态酚类物质的组分构成进行表征,并对两种副产物残渣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副产物粉葛渣中结合态酚类物质最优提取条件为液料比30:1 mL/g、NaOH溶液水解时间4 h、NaOH溶液浓度3 mol/L,该条件下结合态酚类物质的得率为2.54±0.070 mg/g;副产物粉葛皮中结合态酚类物质最优提取条件为液料比40:1 mL/g,NaOH溶液水解时间5 h,NaOH溶液浓度3 mol/L,该条件下结合态酚类物质得率为5.087±0.155 mg/g。碱水解破坏了粉葛加工副产物中酚类物质与纤维素之间的酯键,整体纤维结构破损,有效促进了结合态酚类物质的释放。副产物粉葛渣及粉葛皮中的结合态酚类物质组成存在较大的差异,粉葛皮中的结合态酚类物质以酚酸类、黄酮类成分为主,而粉葛渣中结合态酚类物质则主要以黄酮类成分为主。粉葛皮及粉葛渣结合态酚类物质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且粉葛皮中结合态酚类物质抗氧化能力优于粉葛渣。综上,粉葛加工副产物残渣中含有丰富的结合态酚类物质,且抗氧化活性显著,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葛加工副产物 结合态酚类 提取工艺 组成鉴定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态酚类物质在植物生长、食品加工及人体消化过程中的释放规律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胜宇 杨梅 +4 位作者 胡鹤宇 朱才庆 董欢欢 管咏梅 朱卫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408-417,共10页
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改善机体肠道健康等多种生理作用,在植物体生长及调节人体健康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相较于可直接萃取的游离态酚类物质,与多糖、蛋白质、脂质等结合的结合态酚类物质,所占比例更高,分布更广,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改善机体肠道健康等多种生理作用,在植物体生长及调节人体健康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相较于可直接萃取的游离态酚类物质,与多糖、蛋白质、脂质等结合的结合态酚类物质,所占比例更高,分布更广,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结合态酚类物质从植物生长到食品加工再到人体消化利用全链条过程中,因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组成、结构、迁移转化、赋存特征等会发生复杂的变化,研究其积累与释放规律对增强其生物活性,提高酚类利用率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就结合态酚类物质在植物生长、食品加工及人体消化过程中的释放研究情况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阐明结合态酚类释放规律及提高其利用率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态多酚 释放过程 植物生长 食品加工 人体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