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辛开苦降方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邵家东 王睿清 +1 位作者 孙博云 胡鸿毅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观察辛开苦降方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脾虚气滞型F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辛开苦降组35例,后脱落1例)和对照组(健脾理气组35例,后脱落2例)。观察组采用辛开苦降方治疗,对照... 目的:观察辛开苦降方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脾虚气滞型F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辛开苦降组35例,后脱落1例)和对照组(健脾理气组35例,后脱落2例)。观察组采用辛开苦降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健脾理气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证候疗效、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总评分疗效、单项证候积分及舌诊特征值。结果:证候总有效率观察组[78.79%(26/33)]高于对照组[55.88%(19/34)](P<0.05)。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总有效率观察组[72.73%(24/33)]高于对照组[50.00%(17/34)](P<0.05)。胃脘胀满、食少纳呆、善太息、情绪急躁易怒等症状积分差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舌苔厚薄特征值、腐腻特征值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辛开苦降方能有效缓解脾虚气滞型FD的临床症状,缓解焦虑情绪,提高舌苔厚薄特征值及舌苔腐腻特征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不良 功能性 脾虚气滞 辛开苦降方 焦虑 舌诊客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支宁冲剂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疗效观察
2
作者 钟家宝 胡鸿毅 +1 位作者 龚路 杨国超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2期27-27,共1页
慢性支气管炎是肺系疾患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抗感染药物、机械性呼吸装置以及呼吸监护系统的发展,慢支急发的病死率虽有下降,但在减轻发作次数和缓解临床证象方面,仍然是困扰医务界的一大难题。因此,发挥中医中药“缓则治其本”的... 慢性支气管炎是肺系疾患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抗感染药物、机械性呼吸装置以及呼吸监护系统的发展,慢支急发的病死率虽有下降,但在减轻发作次数和缓解临床证象方面,仍然是困扰医务界的一大难题。因此,发挥中医中药“缓则治其本”的理论特色,加强对慢支缓解期的治疗研究有重要意义。本院用浙江新光制药厂提供的慢支宁冲剂治疗慢支缓解期,中医辨证属肺脾两虚型病人,效果满意。1 主治病症及诊断标准 1992年4月~1994年5月,共收治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88例,男69例,女19例;年龄28~60岁,病程5~30年。中医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炎 慢性 慢支宁冲剂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年制中医学专业学生学习和学风状况问卷调查
3
作者 徐竹林 刘隽 +2 位作者 徐茵 胡鸿毅 夏文芳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54-56,共3页
关键词 中医学专业 学习情况 学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通策略在中医典籍翻译中的应用——以罗版《本草纲目》译本为例
4
作者 张萍 徐永红 胡鸿毅 《海外英语》 2021年第18期79-81,共3页
《本草纲目》作为中医药文化的瑰宝,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学术价值。该文以罗希文教授的《大中华文库:本草纲目选》(汉英对照本)为研究对象,举例讨论变通策略在该译本的有效应用,旨在丰富典籍的翻译思路,助力中医药的对外传播。
关键词 变通策略 《本草纲目选》(汉英对照本) 中医典籍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伤寒论》方证相应角度谈柴胡类方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邵家东 胡鸿毅 +1 位作者 孙羿帼 朱文华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6期1087-1090,共4页
一般而言《伤寒论》的“证”是指运用经方的指征和依据。经方的“证”是研究方药与证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即方证相应,具有较为丰富的内涵,可以直接指导临床处方用药,和传统“证”的概念有联系又有区别。本文以研究柴胡类方原文为基础,... 一般而言《伤寒论》的“证”是指运用经方的指征和依据。经方的“证”是研究方药与证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即方证相应,具有较为丰富的内涵,可以直接指导临床处方用药,和传统“证”的概念有联系又有区别。本文以研究柴胡类方原文为基础,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分析,认为柴胡类方的特异性症状群是运用柴胡类方的重要抓手,腹诊信息是运用柴胡类方的客观指征,望诊信息是运用柴胡类方的重要参考。同时,柴胡药证是柴胡方证的基础,柴胡体质是形成柴胡方证的物质基础之一,以上五者均可以作为使用柴胡类方的依据。柴胡类方病机辨证是基于经方“证”的推演,对扩展柴胡剂的运用亦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最后结合腹诊医案一则,以期为临床正确理解并运用柴胡类方乃至经方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柴胡类方 四诊 方证 药证 体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补劳实质解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邵家东 胡鸿毅 朱文华 《环球中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422-424,共3页
柴胡补劳之说由来已久,医届素有争议,如《神农本草经》谓柴胡能"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日华子本草》谓柴胡"补五劳七伤",而寇宗极言五劳七伤,大忌柴胡;张山雷认为柴胡"是去病之药,非补虚之药"。... 柴胡补劳之说由来已久,医届素有争议,如《神农本草经》谓柴胡能"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日华子本草》谓柴胡"补五劳七伤",而寇宗极言五劳七伤,大忌柴胡;张山雷认为柴胡"是去病之药,非补虚之药"。因治虚劳以健"脾"为要,补脾以升脾为主。而柴胡"引清气,行少阳之气上升",又其味苦,其性升散,恰合脾胃升降之机。本文从医理、文献、药理等多角度来分析和论证,认为柴胡可以行少阳胆春升之气以助脾胃转输而起补劳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虚劳 健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黄帝内经》针灸术语英译研究--以李照国译本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楠 徐永红 胡鸿毅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2年第7期39-42,共4页
针灸术语大多以文言文形式呈现,且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译难度较大。本文立足于生态翻译学视阈,从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分析了李照国版《黄帝内经》中针灸术语的英译特色,提出译者在翻译针灸术语时,应注意语言协调,凸显文化内涵... 针灸术语大多以文言文形式呈现,且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译难度较大。本文立足于生态翻译学视阈,从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分析了李照国版《黄帝内经》中针灸术语的英译特色,提出译者在翻译针灸术语时,应注意语言协调,凸显文化内涵,确保交际意图达成,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针灸术语 翻译适应选择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系统论视阈下《黄帝内经》中“喘”字英译探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宏宏 周恩 胡鸿毅 《海外英语》 2022年第6期30-32,共3页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中医典籍的优秀代表,其英译对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起重要推动作用。但是目前国内对《黄帝内经》中术语的“一词多义”现象及文化负载词研究还不够深入,缺乏定量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该研究基于文树德和李照国的...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中医典籍的优秀代表,其英译对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起重要推动作用。但是目前国内对《黄帝内经》中术语的“一词多义”现象及文化负载词研究还不够深入,缺乏定量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该研究基于文树德和李照国的《素问》译文,自建了小型语料库,在埃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论视域下先从量化角度对“喘”字进行统计分类,再结合具体案例展开定性分析,探讨了译者翻译策略差异的深层次原因,并总结该理论对中医术语翻译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中医 术语翻译 多元系统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