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骶部多裂肌脂肪变化的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胡零三 赵烨 +3 位作者 张承哲 张敏 詹红生 元唯安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2期173-177,共5页
目的:比较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骶部多裂肌退变情况。方法:招募健康志愿者和单侧L4,5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各35例,每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25~55岁。健康志愿者组年龄(35.66±8.73)岁,BMI指数(21.85±1.94)kg/m2;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目的:比较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骶部多裂肌退变情况。方法:招募健康志愿者和单侧L4,5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各35例,每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25~55岁。健康志愿者组年龄(35.66±8.73)岁,BMI指数(21.85±1.94)kg/m2;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组年龄(36.09±7.70)岁,BMI指数(21.50±1.78)kg/m2,VAS评分(4.40±0.88)分,病程(11.2±7.14)个月,采用核磁共振波谱成像分析,观察L4,5间隙腰骶部多裂肌脂肪比例、去脂肪化横截面积比例。结果:健康志愿者左侧多裂肌脂肪比例(0.169±0.035)%、去脂肪化横截面积比例(0.699±0.070)%和右侧多裂肌脂肪比例(0.168±0.031)%、去脂肪化横截面积比例(0.712±0.0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健侧多裂肌脂肪比例(0.173±0.021)%、去脂肪化横截面积比例(0.695±0.054)%和患侧多裂肌脂肪比例(0.228±0.027)%、去脂肪化横截面积比例(0.629±0.04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患侧与志愿者左右两侧多裂肌脂肪比例、去脂肪化横截面积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健侧与健康志愿者左右侧多裂肌脂肪比例、去脂肪化横截面积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L4,5腰椎间盘突出症患侧腰骶部多裂肌存在退变,表现为多裂肌面积萎缩、脂肪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多裂肌 核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筋功法训练对腰骶部多裂肌影响的超声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胡零三 元唯安 +2 位作者 陈威烨 高志玲 詹红生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11期1034-1038,共5页
目的 :观察强筋功法训练对腰骶部多裂肌的影响。方法 :招募健康志愿者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25~55岁,平均(31.30±6.48)岁;BMI指数18.1~24.9 kg/m^2,平均(21.70±1.95)kg/m^2。采用超声影像分析健康志愿者行仰卧抬腿强筋力时... 目的 :观察强筋功法训练对腰骶部多裂肌的影响。方法 :招募健康志愿者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25~55岁,平均(31.30±6.48)岁;BMI指数18.1~24.9 kg/m^2,平均(21.70±1.95)kg/m^2。采用超声影像分析健康志愿者行仰卧抬腿强筋力时仰卧位及仰卧抬腿30°、60°、90°多裂肌厚度,行双手攀足固肾腰时坐位屈髋、前屈至极限位、前探至极限位多裂肌厚度。结果:仰卧抬腿强筋力时,仰卧抬腿0°时多裂肌平均厚度为(16.867±2.460)mm,仰卧抬腿30°时多裂肌平均厚度为(19.010±2.510)mm,仰卧抬腿60°时多裂肌平均厚度为(22.477±2.220)mm,仰卧抬腿90°时多裂肌平均厚度为(27.593±2.37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3.619,P<0.05)。双手攀足固肾腰时,坐位屈髋时多裂肌平均厚度为(25.810±2.440)mm,前屈位多裂肌平均厚度为(15.677±2.130)mm,前探位多裂肌平均厚度为(15.533±2.11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7.789,P<0.05)。结论:健康志愿者在行强筋功法时,多裂肌的厚度随仰卧抬腿度数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前屈度数的增加而减小,可以通过特定动作训练改变多裂肌的伸缩状态,从而实现锻炼多裂肌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部 多裂肌 自体锻炼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苏木煎熏洗治疗跟痛症40例 被引量:3
3
作者 胡零三 夏雄智 蔡泽锋 《江西中医药》 2013年第9期22-23,共2页
目的:观察加味苏木煎熏洗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加味苏木煎中药熏洗,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扶他林)外用,2组治疗均早晚各1次,7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使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 目的:观察加味苏木煎熏洗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加味苏木煎中药熏洗,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扶他林)外用,2组治疗均早晚各1次,7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使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苏木煎熏洗治疗跟痛症具有较理想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痛症 加味苏木煎 熏洗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骶部多裂肌肌电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赵烨 胡零三 +3 位作者 张承哲 张敏 詹红生 元唯安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5期449-453,共5页
目的:比较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骶部多裂肌退变的情况。方法:2015年12月至2017年9月招募健康志愿者和单侧L4,5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各35例,每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25~55岁,其中健康志愿者组年龄(35.66±8.73)岁,BMI(21.85±1.94)kg/... 目的:比较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骶部多裂肌退变的情况。方法:2015年12月至2017年9月招募健康志愿者和单侧L4,5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各35例,每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25~55岁,其中健康志愿者组年龄(35.66±8.73)岁,BMI(21.85±1.94)kg/m2;腰椎间盘突出症组年龄(36.09±7.70)岁,BMI(21.50±1.78)kg/m2,VAS评分(4.40±0.88)分,病程(11.20±7.14)个月,对两组的多裂肌进行表面肌电图测定分析,通过分析平均肌电振幅数值,比较两组多裂肌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健康志愿者多裂肌平均肌电振幅左侧为(48.84±7.77)μV,右侧为(49.13±7.86)μV,两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裂肌平均肌电振幅健侧为(48.82±8.14)μV,患侧为(42.81±7.00)μV,两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间盘突出症健侧与健康志愿者左侧多裂肌的平均肌电振幅,腰椎间盘突出症健侧与健康志愿者右侧多裂肌的平均肌电振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患侧与健康志愿者左侧多裂肌的平均肌电振幅,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患侧与健康者愿者右侧多裂肌的平均肌电振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存在肌电活动失衡,患侧多裂肌肌力较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多裂肌 表面肌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引结合掌拍针刺疗法治疗神经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
5
作者 李钢 王珺 胡零三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14年第3期195-197,共3页
目的:本文拟观察整脊牵引结合掌拍针刺疗法治疗神经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笔者将40例神经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用牵引法进行复位后,在腰骶部进行掌拍,使局部肌肉松解,至皮肤微红为止,一般时间大约是3分钟。... 目的:本文拟观察整脊牵引结合掌拍针刺疗法治疗神经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笔者将40例神经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用牵引法进行复位后,在腰骶部进行掌拍,使局部肌肉松解,至皮肤微红为止,一般时间大约是3分钟。掌拍后,患者俯卧休息5分钟后进行针刺取穴,主穴肾俞、大肠、委中。对照组仅用牵引法进行复位。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每周治疗一次,一共8周。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5.0%,对照组有效率为65.0%,经X^2验证(X^2=5.96,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神经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整脊牵引结合掌拍针刺疗法是较好的保守治疗方法,疗效优于单一的整脊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法 拍法 针刺 神经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筋功法改善腰椎躯干肌力和活动度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承哲 胡零三 +3 位作者 赵烨 张敏 詹红生 元唯安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1年第10期959-964,共6页
目的:观察强筋功法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躯干肌力和活动度的影响。方法:自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伤骨科门诊,总共招募受试者110例,筛选符合要求受试者98例,采用分层随机法将受试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 目的:观察强筋功法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躯干肌力和活动度的影响。方法:自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伤骨科门诊,总共招募受试者110例,筛选符合要求受试者98例,采用分层随机法将受试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试验组男25例,女24例,采用强筋功法锻炼,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做10套;对照组男25例,女24例,对照组采用经典康复训练,每周训练2次,3个月为1个疗程。训练12周后评价腰椎躯干肌力与活动度与训练前腰椎躯干肌力与活动度进行组内、组间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躯干肌力和活动度均有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腰椎躯干肌力和活动度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强筋功法锻炼能有效提升腰椎躯干肌力和活动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 强筋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詹红生“从筋论治”中老年慢性腰腿痛 被引量:3
7
作者 雷腾飞 李正言 +3 位作者 胡零三 赵珈琛 杜国庆 詹红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6期1144-1146,共3页
介绍詹红生教授"从筋论治"中老年慢性腰腿痛临床经验。认为其在石氏伤科气血筋骨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从筋论治中老年慢性腰腿痛诊疗思想。关键病机为筋骨病损、肝肾亏虚,治疗时局部、整体结合,肝肾脾同补、气血并重。
关键词 石氏伤科 慢性腰腿痛 中老年 “从筋论治” 詹红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血宁穴位注射治疗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30例 被引量:5
8
作者 华玉平 凌敏 +1 位作者 代树程 胡零三 《江西中医药》 2014年第12期35-36,共2页
观察舒血宁穴位注射在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60例院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分别进行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过程中及治疗结束后进行膝关节WOMAC评分。结果:舒血宁注射液穴位注射对缓解膝... 观察舒血宁穴位注射在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60例院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分别进行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过程中及治疗结束后进行膝关节WOMAC评分。结果:舒血宁注射液穴位注射对缓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的疗效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血宁注射液 穴位注射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观察
9
作者 郑泉鑫 皮安平 +2 位作者 辛志强 潘锰 胡零三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45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配合抗骨质疏松治疗。术前、术后3天、术后4周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止痛药使用评分评价...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45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配合抗骨质疏松治疗。术前、术后3天、术后4周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止痛药使用评分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术后3天、术后4周的视觉模拟评分、止痛药使用评分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1)。[结论]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一种快速缓解疼痛、安全性高的微创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