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与接种发酵泡菜的微生物菌群及品质差异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诗美 温岚 +8 位作者 林登蕃 周映君 朱作华 龚文兵 严理 胡镇修 彭源德 苏小军 谢纯良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5,共6页
泡菜作为我国传统的发酵食品,一直以来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最常用的两种发酵方式分为传统发酵和接种发酵,其中,传统发酵泡菜中菌群种类复杂多样,易被杂菌污染,致使泡菜质量不稳定难以实现工业化,采用接种发酵可以克服传统发酵方式发酵时... 泡菜作为我国传统的发酵食品,一直以来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最常用的两种发酵方式分为传统发酵和接种发酵,其中,传统发酵泡菜中菌群种类复杂多样,易被杂菌污染,致使泡菜质量不稳定难以实现工业化,采用接种发酵可以克服传统发酵方式发酵时间长、品质不稳定等方面的缺点。该文简单介绍了传统发酵中母水发酵、自然发酵与接种发酵方式的特点,比较了两种发酵方式泡菜的微生物菌群及品质指标(风味物质、感官品质及亚硝酸盐含量)差异,为后续泡菜发酵和生产加工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菜 传统发酵 接种发酵 微生物菌群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基食品中多酚的生物转化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林登蕃 郑志豪 +6 位作者 周映君 龚文兵 朱作华 严理 胡镇修 彭源德 谢纯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319-327,共9页
多酚是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中重要的一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等生物活性,对人体健康有益。然而,大部分多酚在进入肠道后存在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研究表明,利用微生物转化可以提高植物基食品生物利用度。因此,本文对植物基食品发... 多酚是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中重要的一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等生物活性,对人体健康有益。然而,大部分多酚在进入肠道后存在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研究表明,利用微生物转化可以提高植物基食品生物利用度。因此,本文对植物基食品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对不同酚类的生物转化进行综述,分析发酵前后多酚和生物活性的变化,对揭示微生物对多酚的转化机制及优化多酚的应用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生物转化 多酚 生物利用度 生物可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菌株发酵黄精抗氧化、降血糖和降血脂活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懿文 周映君 +4 位作者 朱作华 严理 胡镇修 彭源德 谢纯良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5-381,共7页
传统的黄精炮制方法一般采用耗时、耗能的酒蒸法或酒炖法。为了开发出耗能低、耗时短、条件温和的黄精炮制工艺,筛选了黄精发酵最适菌株,对发酵前后黄精制品中抗氧化、降血糖和降血脂活性进行了系统研究。最终筛选到一株最适黄精发酵菌... 传统的黄精炮制方法一般采用耗时、耗能的酒蒸法或酒炖法。为了开发出耗能低、耗时短、条件温和的黄精炮制工艺,筛选了黄精发酵最适菌株,对发酵前后黄精制品中抗氧化、降血糖和降血脂活性进行了系统研究。最终筛选到一株最适黄精发酵菌株植物乳杆菌Picp-2。采用植物乳杆菌Picp-2对黄精进行液态发酵,所得黄精多糖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清除率及总还原力分别提升50.38%,13.10%,14.48%,31.47%。同时,Picp-2发酵组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增加83.24%。研究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Picp-2能够通过液态发酵显著提升黄精抗氧化、降血糖活性。本文为黄精炮制工艺的开发与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黄精 抗氧化 降血糖 降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纸用红麻纤维形态特征与纤维品质的变异 被引量:1
4
作者 胡镇修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2-34,共3页
根据笔者近几年有关红麻纤维的研究结果和文献资料,对红麻的纤维形态特征进行了科学的比较分析;论述了红麻纤维品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关键词 红麻 纤维特征 品质 造纸 时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快速生物脱胶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彭源德 刘正初 +4 位作者 金关荣 胡镇修 臧巩固 郑科 傅福道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0-91,94,共3页
对亚麻快速生物脱胶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温水沤麻方法相比,该技术具有脱胶周期短、纤维产量高、品质好、效益高和环境污染轻的特点,其中,脱胶时间缩短70%以上,长麻率提高3~4个百分点,纤维品质大幅度提高,生化需氧量BOD5和... 对亚麻快速生物脱胶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温水沤麻方法相比,该技术具有脱胶周期短、纤维产量高、品质好、效益高和环境污染轻的特点,其中,脱胶时间缩短70%以上,长麻率提高3~4个百分点,纤维品质大幅度提高,生化需氧量BOD5和悬浮物SS排放总量分别减少33%和89%以上;每加工1t原茎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70元以上,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快速 生物脱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贮苎麻副产物栽培刺芹侧耳技术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谢纯良 严理 +3 位作者 朱作华 李智敏 胡镇修 彭源德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0-513,共4页
针对食用菌培养基质严重短缺和苎麻副产物直接晾晒干燥成本高、体积大、不便于长途运输等问题,进行青贮苎麻副产物栽培刺芹侧耳试验。通过测定不同营养条件下刺芹侧耳的菌丝生长速率和生物学效率,确定了青贮苎麻副产物培养基栽培刺芹侧... 针对食用菌培养基质严重短缺和苎麻副产物直接晾晒干燥成本高、体积大、不便于长途运输等问题,进行青贮苎麻副产物栽培刺芹侧耳试验。通过测定不同营养条件下刺芹侧耳的菌丝生长速率和生物学效率,确定了青贮苎麻副产物培养基栽培刺芹侧耳的适宜配方,并对产品品质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培养基pH为5.5,培养基中含苎麻副产物50%和水分67.5%,并添加1%碳酸钙和1%白糖时栽培刺芹侧耳的效果较好,生物学效率达70%以上;与常规棉籽壳培养基相比,青贮苎麻副产物培养基栽培产品的蛋白质含量提高了30%,总糖和脂肪含量分别降低了24%和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芹侧耳 青贮苎麻副产物 栽培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苎麻副产品栽培刺芹侧耳技术初步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李智敏 胡镇修 +2 位作者 朱作华 严理 彭源德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9-53,共5页
为丰富食用菌栽培原料来源和增加苎麻(Boehmeria nivea)种植经济效益,在测定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的基础上,使用不同粉碎粗细度、不同添加量以及不同收获期的苎麻副产品进行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杏1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苎麻副产品... 为丰富食用菌栽培原料来源和增加苎麻(Boehmeria nivea)种植经济效益,在测定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的基础上,使用不同粉碎粗细度、不同添加量以及不同收获期的苎麻副产品进行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杏1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苎麻副产品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较高,分别为12%和35%左右;与常规培养料相比,使用添加苎麻副产品培养料栽培杏1,出菇期短(28~32d),生物学效率高(62.0%~75.4%),子实体农艺性状也有良好的可比性。研究结果证明苎麻副产品是栽培刺芹侧耳的很好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芹侧耳 苎麻副产品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爆破预处理对芦苇酶解糖化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朱作华 蔡霞 +3 位作者 严理 胡镇修 李智敏 彭源德 《中国酿造》 CAS 2013年第9期71-74,共4页
芦苇适应性广、生物产量高,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可再生能源作物,但芦苇质地紧密,难以直接酶解,该研究采用蒸汽爆破对芦苇进行预处理,并对稀硫酸、NaOH及稀H2SO4-蒸汽爆破预处理液及酶糖化液糖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稀H2SO4-蒸汽爆破... 芦苇适应性广、生物产量高,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可再生能源作物,但芦苇质地紧密,难以直接酶解,该研究采用蒸汽爆破对芦苇进行预处理,并对稀硫酸、NaOH及稀H2SO4-蒸汽爆破预处理液及酶糖化液糖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稀H2SO4-蒸汽爆破预处理效果最好,1%H2SO4浸泡芦苇10h,2.0MPa-120s汽爆处理,预处理糖化率为37.8%,酶解糖化率达82%;糖液组分分析也显示,稀H2SO4-蒸汽爆破预处理能得到更多的可发酵糖,酶解液糖浓度31.22mg/mL,葡萄糖和木糖含量分别占52.75%和43.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 纤维素 蒸汽爆破预处理 酶糖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渣代料栽培刺芹侧耳技术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严理 谢纯良 +3 位作者 朱作华 李智敏 胡镇修 彭源德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6-160,共5页
为探索循环利用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DC.ex Fr.)Quel)菌渣栽培刺芹侧耳的可行性,优化菌渣代料栽培刺芹侧耳的条件与培养基配方,通过测定菌丝生长速率与生物学效率,比较分析了刺芹侧耳品种‘杏1’、‘杏2’和‘Z杏’在不同培... 为探索循环利用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DC.ex Fr.)Quel)菌渣栽培刺芹侧耳的可行性,优化菌渣代料栽培刺芹侧耳的条件与培养基配方,通过测定菌丝生长速率与生物学效率,比较分析了刺芹侧耳品种‘杏1’、‘杏2’和‘Z杏’在不同培养基上的栽培效果。结果表明:菌渣代料栽培刺芹侧耳的最佳条件为养菌温度24℃,培养基含水量65%,p H值6.0;在棉籽壳、苎麻副产物以及麻蔸等主料中加入40%~50%菌渣后产生的生物学效率最高,分别达到了67.59%、70.24%、71.02%,‘杏1’的生物学效率高于其他2个品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表明,生产中再次利用菌渣代料栽培刺芹侧耳是完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芹侧耳 菌渣 苎麻副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苎麻麻蔸栽培刺芹侧耳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谢纯良 严理 +3 位作者 朱作华 李智敏 胡镇修 彭源德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34,共4页
为了充分利用麻类资源,尝试采用不同苎麻麻蔸添加量的培养料栽培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通过测定菌丝生长速率以及生物学效率,并将麻蔸与棉籽壳及其他麻类副产物(苎麻麻骨、麻叶,红麻麻骨、麻叶,青贮苎麻麻骨、麻叶)的粗蛋白、粗... 为了充分利用麻类资源,尝试采用不同苎麻麻蔸添加量的培养料栽培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通过测定菌丝生长速率以及生物学效率,并将麻蔸与棉籽壳及其他麻类副产物(苎麻麻骨、麻叶,红麻麻骨、麻叶,青贮苎麻麻骨、麻叶)的粗蛋白、粗纤维含量及栽培效果进行了比较,评价麻蔸为主料栽培刺芹侧耳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与棉籽壳相比,苎麻麻蔸中粗蛋白含量高而粗纤维含量低,而与青贮苎麻副产物相当;供试配比培养料中,以苎麻麻蔸含量50%和60%的培养料栽培刺芹侧耳效果较好,生物学效率达到70%左右;苎麻麻蔸栽培刺芹侧耳效果与其他麻类副产物相当,显著高于棉籽壳。苎麻麻蔸是栽培刺芹侧耳的理想替代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芹侧耳 麻蔸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麻副产物栽培金针菇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严理 谢纯良 +3 位作者 朱作华 李智敏 胡镇修 彭源德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4-518,共5页
为了寻找金针菇新的栽培原料,增加红麻种植的经济效益,进行红麻副产物栽培金针菇试验。通过测定不同营养条件下金针菇的菌丝生长速率和生物学效率,确定红麻副产物栽培金针菇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红麻副产物培养基pH为6.5,培养基中含麻... 为了寻找金针菇新的栽培原料,增加红麻种植的经济效益,进行红麻副产物栽培金针菇试验。通过测定不同营养条件下金针菇的菌丝生长速率和生物学效率,确定红麻副产物栽培金针菇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红麻副产物培养基pH为6.5,培养基中含麻骨50%、氮源30%、水分67.5%,且添加0.5%石灰粉、0.5%碳酸钙和1%白糖时栽培金针菇的生物学效率最高,达111.0%;红麻骨培养基上的‘金杂19’出菇齐,生物学效率可达106.7%,‘长白201’出菇早,色泽好,生物学效率约为10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红麻副产物 栽培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麻纤维蒸气爆破预处理与酶解糖化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源德 朱作华 +3 位作者 谢纯良 李智敏 严理 胡镇修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4-338,共5页
为探寻适合红麻纤维蒸气爆破预处理与酶解糖化的技术参数,开展红麻纤维气爆压力、保压时间、填料量等蒸气爆破预处理技术参数研究,并对蒸气爆破预处理后的红麻纤维进行浴比、酶解时间、酶种类、酶配比、酶用量等酶解糖化单因子试验与正... 为探寻适合红麻纤维蒸气爆破预处理与酶解糖化的技术参数,开展红麻纤维气爆压力、保压时间、填料量等蒸气爆破预处理技术参数研究,并对蒸气爆破预处理后的红麻纤维进行浴比、酶解时间、酶种类、酶配比、酶用量等酶解糖化单因子试验与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红麻纤维气爆预处理以填料量100%、气爆压力2.5 MPa、保压时间240~300 s的效果较好;红麻纤维酶解糖化的较优工艺参数为浴比(1∶5.00)^(1∶7.50),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配比2∶3,采用混合酶(1.50%纤维素酶+2.250%木聚糖酶),p H 5.0,糖化率可达7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麻纤维 纤维质 蒸气爆破 酶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条件下湘西苞谷酸发酵过程主要营养品质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作华 石志刚 +6 位作者 谢纯良 龚文兵 严理 肖坤成 杨山河 胡镇修 彭源德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9-53,共5页
湘西苞谷酸是一种以玉米和新鲜红辣椒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风味独特的发酵食品,该研究对3种不同温度模式下苞谷酸发酵过程营养品质变化进行测定,并对3种温度条件下的产品进行感官评分。结果表明,3种温度模式下,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苞谷... 湘西苞谷酸是一种以玉米和新鲜红辣椒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风味独特的发酵食品,该研究对3种不同温度模式下苞谷酸发酵过程营养品质变化进行测定,并对3种温度条件下的产品进行感官评分。结果表明,3种温度模式下,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苞谷酸pH、淀粉逐渐降低,亚硝酸盐含量先增加后减少,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发酵18 d后pH下降趋缓,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趋缓;25~30℃更利于湘西苞谷酸品质的形成,此温度条件下发酵36 d,苞谷酸pH3.8、淀粉含量33.3 g/100 g、蛋白质含量5.71 g/100 g、乳酸菌数对数值为5.03、亚硝酸盐3.8 g/kg、还原糖0.43 g/100 g、总游离氨基酸1.4 g/100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苞谷酸 固态发酵 乳酸菌 品质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JZ95-198菌株β-甘露聚糖酶的纯化条件研究
14
作者 李宝坤 刘正初 +4 位作者 冯湘沅 段盛文 胡镇修 彭源德 郑科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4期529-533,共5页
研究通过超滤、硫酸铵沉淀、丙酮沉淀及凝胶层析等纯化步骤,将CXJZ95-198菌株所分泌的β-甘露聚糖酶进行了纯化,其纯化倍数为12.05,收率为33.50%。通过SDS-聚丙烯酰胺电泳得到单一条带蛋白,分子量为52.29 kD。
关键词 CXJZ95-198菌株 Β-甘露聚糖酶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播亚麻高产栽培技术试验 被引量:2
15
作者 傅福道 金关荣 胡镇修 《浙江农业科学》 2005年第5期391-393,共3页
进行了冬闲田春播亚麻不同品种、播种量和肥料用量的3因素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原茎产量高低的因素次序为肥料用量>播种量>品种。在试验组合中,以亚麻品种双亚6号、播种量120.0kghm2和肥料用量折N75.0kghm2、P2O5112.5kghm2、K... 进行了冬闲田春播亚麻不同品种、播种量和肥料用量的3因素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原茎产量高低的因素次序为肥料用量>播种量>品种。在试验组合中,以亚麻品种双亚6号、播种量120.0kghm2和肥料用量折N75.0kghm2、P2O5112.5kghm2、K2O150.0kghm2处理组合的原茎产量最高,达5.272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品种 播种量 肥料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