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承式连续梁-拱组合桥施工方案比选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杰 胡钦侠 朱金柱 《中国港湾建设》 2023年第2期84-88,104,共6页
余信贵大道月湖特大桥主桥为(30+185+30)m下承式连续梁-拱组合桥,根据连续梁-拱组合桥结构特点、桥位地形地貌、环境及交通条件,综合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安全可控性3方面对缆索吊施工和顶推施工2种施工方案进行比选研究,研究结果表... 余信贵大道月湖特大桥主桥为(30+185+30)m下承式连续梁-拱组合桥,根据连续梁-拱组合桥结构特点、桥位地形地貌、环境及交通条件,综合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安全可控性3方面对缆索吊施工和顶推施工2种施工方案进行比选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缆索吊和顶推施工方案在技术可行性上均可实现,但缆索吊施工方案临时锚固力大且临时系杆张力大和张拉空间有限,高空作业风险偏大,而顶推施工经济性较好、工期相对较短、风险性更低。综合考虑推荐在顶推施工的基础上进行施工方案深化及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连续梁-拱组合桥 缆索吊施工 顶推施工 方案比选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跨245m连续组合梁少支点支架法施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3
2
作者 代百华 朱金柱 胡钦侠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1年第23期18-22,35,共6页
少支点支架法因其施工工效高、适用于跨越道路、河流或梁体下部空间施工作业面受限等情况,广泛应用于立交跨线桥梁施工。以目前国内最大跨度的连续组合梁即济南凤凰路北侧跨大堤引桥为背景,对主跨245m连续组合梁的少支点支架法施工关键... 少支点支架法因其施工工效高、适用于跨越道路、河流或梁体下部空间施工作业面受限等情况,广泛应用于立交跨线桥梁施工。以目前国内最大跨度的连续组合梁即济南凤凰路北侧跨大堤引桥为背景,对主跨245m连续组合梁的少支点支架法施工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针对工程中的重难点,介绍了关键工序的施工技术,通过对落梁方案中临时墩和桥墩进行受力分析,表明该方案下临时墩的起顶力相对较小且均衡,落梁量大小合理,桥墩受力安全可控,有力地保证了少支点支架法施工安全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连续组合梁 少支点支架法 落梁方案 起顶力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滑移刚度理论下的空缆线形半解析算法
3
作者 代百华 朱金柱 胡钦侠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56-463,共8页
为设计阶段更简洁和准确地计算悬索桥空缆线形,提出了一种锚跨水平张力G预偏量G修正水平力迭代过程的非滑移刚度理论计算方法.基于分段悬链线理论,探讨了空缆线形计算存在的三种不同情况,并以此为计算思路.在任一锚跨水平张力作用下,考... 为设计阶段更简洁和准确地计算悬索桥空缆线形,提出了一种锚跨水平张力G预偏量G修正水平力迭代过程的非滑移刚度理论计算方法.基于分段悬链线理论,探讨了空缆线形计算存在的三种不同情况,并以此为计算思路.在任一锚跨水平张力作用下,考虑鞍座对空缆线形的影响,以各跨无应力索长不变与鞍座两侧的力或力矩平衡为准则,推导了各跨左右鞍槽接触段和悬空段的内力与线形平衡方程,以及迭代过程中待求参数之间的影响矩阵及修正方法,以右边塔索鞍处不动点里程坐标误差为收敛条件,采用了二分法迭代出理论的左锚跨水平张力,进而得到空缆状态下各索鞍的预偏量以及各跨索段内力与线形.通过算例比对,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在成桥状态下结构参数已知的基础上,仅需求解左锚跨水平张力一个变量参数,即可得到各跨索股线形与内力以及鞍座预偏量.相比传统的滑移刚度理论方法,本文方法迭代过程方便简洁,易收敛且精度高,无需往复固定或释放一个鞍座约束进行迭代求解,提高了计算效率,适用于任意跨对称或非对称空缆线形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滑移刚度理论 空缆线形 半解析算法 影响矩阵 修正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凤凰路黄河大桥主桥体系转换方案
4
作者 吴在雄 代百华 +1 位作者 朱金柱 胡钦侠 《中国港湾建设》 2023年第5期6-11,共6页
济南凤凰路黄河大桥为目前世界上最大跨度、最大宽度的三塔四跨空间缆自锚式悬索桥。依据其工程特点、吊索的张拉跨及仿真分析,确定了2种体系转换方案:“先边后中”方案一和“边中共进”方案二。通过对2种方案的体系转换过程中吊索连接... 济南凤凰路黄河大桥为目前世界上最大跨度、最大宽度的三塔四跨空间缆自锚式悬索桥。依据其工程特点、吊索的张拉跨及仿真分析,确定了2种体系转换方案:“先边后中”方案一和“边中共进”方案二。通过对2种方案的体系转换过程中吊索连接杆长度、吊索锚固力、纵横向偏角差等关键参数进行系统比选分析,方案一因其边跨吊索张拉锚固力小、连接杆长度短、吊索张拉工序和千斤顶数量少、经济性突出等优点,最终确定为推荐方案。采用“先边后中”方案一进行体系转换后,该桥的吊索索力、主缆线形、加劲梁线形的实测值与理论值均保持一致且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塔自锚式悬索桥 体系转换 吊索连接杆 锚固力 纵横向偏角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