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I、PNI联合CPIS在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
作者 武杰 李磊 +3 位作者 张婷婷 胡金绘 潘兆军 武荣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3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预后营养指数(PNI)联合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在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1月在盱眙县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年龄较小(≤3周岁)的CAP患儿为研究对象,将... 目的:探讨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预后营养指数(PNI)联合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在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1月在盱眙县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年龄较小(≤3周岁)的CAP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儿分为重症组与轻症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SII、PNI及CPIS,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SII、PNI和CPIS预测婴幼儿CAP严重程度的价值。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患儿379例,两组间SII、CPIS、C反应蛋白(CRP)水平相比,重症组均高于轻症组(P<0.05);两组间PNI相比,重症组低于轻症组(P<0.05)。SII预测婴幼儿CAP严重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5(95%CI:0.713~0.857,P<0.05),界值为145.05。PNI预测婴幼儿CAP严重程度的AUC为0.655(95%CI:0.567~0.743,P<0.05),界值为72.88。CPIS预测婴幼儿CAP严重程度的AUC为0.977(95%CI:0.959~0.995,P<0.05),界值为2.5分。SII、PNI及CPIS联合预测婴幼儿CAP严重程度的AUC为0.987(95%CI:0.976~0.999,P<0.05)。结论:SII、PNI及CPIS对于预测婴幼儿CAP严重程度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三者联合评估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 预后营养指数 临床肺部感染评分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比较 被引量:11
2
作者 胡金绘 王军 武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9期39-43,共5页
目的观察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和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通气在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新生儿时相关参数的变化。方法 2013年6月~2014年3月在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医学中心出生的,患有呼吸窘迫综合征且需要机械通气58... 目的观察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和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通气在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新生儿时相关参数的变化。方法 2013年6月~2014年3月在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医学中心出生的,患有呼吸窘迫综合征且需要机械通气58例新生儿,分为PRVC组(32例,采用PRVC通气)和SIMV组(26例,采用SIMV通气)。观察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动脉氧分压/肺泡氧分压;观察两组机械通气时酸血症、碱血症、低碳酸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发生率;观察两组机械通气前、机械通气1、12、24、48、72 h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血压(MABP)、气道峰压(PIP)、氧合指数(OI)等变化。结果①58例RDS新生儿均治愈出院。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气胸发生率、颅内出血发生率、支气管发育不良发生率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的HR和RR变化均呈下降趋势,在机械通气72 h时接近正常范围。两组平均动脉血压变化均在正常范围。③两组PIP变化均呈下降趋势。PRVC组内各个时间点之间PIP比较、SIMV组内各个时间点之间PI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RVC组PIP在机械通气1、12、24、48、72 h均低于SIM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两组OI变化均呈下降趋势。PRVC组内各个时间点OI值比较、SIMV组内各个时间点之间OI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VC组在机械通气1、12、24、48 h的OI值与SIMV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RVC组OI在机械通气72 h时低于SIM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机械通气时pH值〈7.35发生率(PRVC组为16.5%、SIMV组为13.5%)和pH值〉7.45发生率(PRVC组为7.8%、SIMV组为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VC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35 mm Hg的发生率低于SIM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机械通气时PaCO2〉60 mm Hg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DS新生儿的呼吸支持中,在获得相同的疗效情况下,与SIMV模式比较,PRVC模式下PIP和过度通气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RVC模式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调节容量控制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肺损伤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低出生体重儿心房内心电图定位PICC位置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王亚娟 刘娟 +3 位作者 杨占华 黄萍 武荣 胡金绘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6期516-518,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定位方法在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尖端定位的比较。方法选择自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医学中心住院治疗且需要PICC的4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观察不同定位方法在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尖端定位的比较。方法选择自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医学中心住院治疗且需要PICC的4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用根据心房内心电图的特征性P波变化定位;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定位。以术后胸部X线片定位为金标准,比较两组方法的定位准确率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定位准确率(95%)高于对照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1,P=0.02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96,P=0.048)。结论根据心房内心电图的特征性P波变化定位PICC尖端位置的方法具有定位准确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和且易操作的特点,值得在新生儿PICC中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内心电图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极低出生体重儿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石蛋白对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查丽 胡金绘 +2 位作者 朱红利 刘颖颖 武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24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胰石蛋白(PSP)对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EONS)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6月入住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具有细菌感染危险因素或有疑似细菌感染征象且于出生后24 h内入院的新生儿90例,根据是否符合EONS的诊断标准分为败血症组... 目的探讨血清胰石蛋白(PSP)对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EONS)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6月入住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具有细菌感染危险因素或有疑似细菌感染征象且于出生后24 h内入院的新生儿90例,根据是否符合EONS的诊断标准分为败血症组(33例)和非败血症组(57例)。选择20例同期出生一般情况好,没有感染中毒症状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分别在两组新生儿生后第1、3和7天留取外周血标本,测定血清中PS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组血清PSP水平在生后第1、3和7天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败血症组新生儿PSP水平在生后第1、3和7天均高于非败血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败血症组新生儿血清PSP水平在生后0~3 d呈上升趋势,生后3~7 d呈下降趋势。生后第1天血清PSP水平诊断EONS的曲线下面积为0.802(95%CI:0.700~0.903,P<0.01)。生后第3天血清PSP水平诊断EONS的曲线下面积为0.836(95%CI:0.743~0.930,P<0.01);联合生后第1天血清PSP水平与生后第1天血清IL-6水平诊断EON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9(95%CI:0.804~0.953,P<0.01)。结论新生儿血清PSP水平对早期诊断EONS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联合检测出生后1 d血清PSP和IL-6水平能提高EONS的诊断敏感性并降低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早发型败血症 胰石蛋白 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调节容量控制与容量控制模式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比较 被引量:6
5
作者 周海燕 胡金绘 武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4期111-115,共5页
目的:观察压力调节容量控制(PRVC)和容量控制(VC)两种通气模式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时的相关参数变化,评估PRVC在NRDS治疗中的优势。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3月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医学中心... 目的:观察压力调节容量控制(PRVC)和容量控制(VC)两种通气模式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时的相关参数变化,评估PRVC在NRDS治疗中的优势。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3月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医学中心住院3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呼吸机模式选择不同分为PRVC组(PRVC模式通气,n=17)和VC组(VC模式通气48 h后改PRVC模式通气,n=15),其他的呼吸机参数设置相同。观察两组患儿的出生体重、胎龄、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观察机械通气前、机械通气6、24、48 h患儿的呼吸频率、心率及平均动脉压血压,机械通气1、6、2、48 h的气道峰压和氧合指数的变化,以及机械通气时PH值〈7.35、pH值〉7.45、低碳酸血症(PCO2〈35 mmHg)和高碳酸血症(PCO2跃60 mmHg)的发生率。结果32例患儿均痊愈出院。两组患儿出生体重、胎龄、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心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并且在机械通气48 h时接近正常范围(120~140次/min),各个时间点整体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F=4.381,P〈0.01);呼吸次数整体呈下降趋势,并且在机械通气48 h点接近正常范围(35~60次/min),各个时间点整体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F=10.390,P〈0.01);平均动脉血压各个时间点整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PRVC组气道峰压在机械通气1、6、24 h时均低于V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氧合指数数值整体呈下降趋势,机械通气1 h时,PRVC组与V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6、24、48 h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时两组pH值〉7.45和pH值〈7.35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时两组PCO2〉60 mmHg和PCO2〈35 mmHg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VC模式比较,PRVC模式治疗NRDS时具有较低的气道峰压,可能降低肺气压伤的发生,是一种肺保护性通气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调节容量控制 容量控制 肺损伤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35例新生儿呼吸困难的病因、特点和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弦 杭杲 +3 位作者 胡金绘 张军 潘兆军 武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36期100-103,共4页
目的分析呼吸困难在新生儿期的常见病因、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住院227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发生呼吸困难,分为呼吸困难组(1135例)及对照组(1135例)。分析呼... 目的分析呼吸困难在新生儿期的常见病因、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住院227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发生呼吸困难,分为呼吸困难组(1135例)及对照组(1135例)。分析呼吸困难新生儿的病因,比较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呼吸困难的发病率及新生儿呼吸困难的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等。结果新生儿呼吸困难在呼吸系统的发生率最高,其中新生儿肺炎为主要病因,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为第二病因。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的新生儿呼吸困难发生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且胎龄、剖宫产、宫内窘迫、母亲贫血、窒息是发生新生儿呼吸困难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呼吸困难由多种病因所致,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提高新生儿疾病的治愈率、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及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困难 新生儿 病因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自主呼吸时鼻前庭内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的相关性 被引量:5
7
作者 马丙送 孙佃军 +3 位作者 高子波 胡金绘 花少栋 武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3期106-109,共4页
目的 了解新生儿自主呼吸时鼻前庭内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 CO2)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7月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医学中心住院的自主呼吸新生儿85例,在生后6~24 h内测定... 目的 了解新生儿自主呼吸时鼻前庭内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 CO2)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7月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医学中心住院的自主呼吸新生儿85例,在生后6~24 h内测定新生儿鼻前庭内Pet CO2,同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获取Pa CO2。根据孕龄将新生儿分为早产儿组(39例)、足月组(46例);根据有无呼吸系统疾病分为呼吸疾病组(25例)和无呼吸疾病组(60例)。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判断Pet CO2与Pa CO2的相关性。结果所有入选新生儿平均Pet CO2[(37.6±6.3)mm Hg](1 mm Hg=0.133 k Pa)低于平均Pa CO2[(40.2±7.4)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6,P=0.017),Pet CO2与Pa CO2呈正相关(r=0.947,P=0.000)。早产儿组Pet CO2低于Pa 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14,P=0.193);足月儿组Pet CO2低于Pa C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2,P=0.045)。呼吸疾病组Pet CO2[(40.1±6.2)mm Hg]低于Pa CO2[(45.0±7.6)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94,P=0.016);而无呼吸疾病组Pet CO2[(36.6±6.1)mm Hg]低于Pa CO2[(38.4±6.2)mm 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68,P=0.174);呼吸疾病组新生儿Pet CO2与Pa CO2相关性(r=0.920,P=0.000)较无呼吸疾病组新生儿低(r=0.980,P=0.000)。呼吸疾病组动脉血-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的差值[P(a-et)CO2,(4.9±2.1)mm Hg]高于无呼吸疾病组[(1.8±0.8)mm Hg],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9.901,P=0.000)。结论新生儿自主呼吸时鼻前庭内Pet CO2水平可预测Pa CO2水平,当新生儿无呼吸疾病时准确性更高,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鼻前庭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2例双胎小早产儿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康 王军 +3 位作者 徐文英 潘兆军 胡金绘 武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1期84-87,共4页
目的分析双胎小早产儿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医学中心收治的胎龄〈32周、住院时间≥2周且痊愈的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将入选的双胎早产儿纳入观察组(n=62),按1∶1的比例随机选取入选... 目的分析双胎小早产儿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医学中心收治的胎龄〈32周、住院时间≥2周且痊愈的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将入选的双胎早产儿纳入观察组(n=62),按1∶1的比例随机选取入选的单胎早产儿为对照组(n=62)。根据分娩顺序将观察组分为大双组(n=30)和小双组(n=32)。根据每对双胎中出生体重的高低,分为轻胎组(n=20)和重胎组(n=20)。分析各组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结果观察组采用辅助生殖技术受孕的小早产儿比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9,P=0.036)。观察组小早产儿新生儿窒息(χ^2=4.052,P=0.044)、喂养不耐受(χ^2=4.826,P=0.028)和宫外发育迟缓(χ^2=3.929,P=0.048)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小双组小早产儿在新生儿窒息(χ^2=6.087,P=0.013)和呼吸窘迫综合征(χ^2=3.996,P=0.046)的发生率高于大双组。轻胎组小早产儿在喂养不耐受(χ-2=6.667,P=0.010)和宫外发育迟缓(χ-2=6.465,P=0.011)发生率高于重胎组。结论双胎小早产儿易发生新生儿窒息、喂养不耐受和宫外发育迟缓;后出生的小早产儿易发生新生儿窒息和呼吸窘迫综合征;出生体重轻的小早产儿易发生喂养不耐受和宫外发育迟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胎 单胎 早产儿 小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