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环流化床脱硫器提升管内气固两相流场特性 被引量:2
1
作者 胡金榜 赵凯 +1 位作者 李艳平 段振亚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05年第6期10-13,共4页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是近年来国内外正在研究开发的一种先进技术。研究流化床提升管内气固流场分布情况对设计和优化循环流化床脱硫器有重要意义。以循环流化床脱硫器为研究对象,对特定进口装置下的提升管内气固两相流场特性进行了...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是近年来国内外正在研究开发的一种先进技术。研究流化床提升管内气固流场分布情况对设计和优化循环流化床脱硫器有重要意义。以循环流化床脱硫器为研究对象,对特定进口装置下的提升管内气固两相流场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以期为循环流化床内气固两相传质、传热的进一步研究及循环流化床脱硫器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 脱硫器 进口装置 气固流场 局部颗粒体积分数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部间隙对防风网抑尘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段振亚 杨文祥 +1 位作者 董营营 胡金榜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6-519,524,共5页
分别对开孔率为0.273的非平面型防风网与0.264的平面型防风网进行了风洞试验研究,并且采用热线风速仪获得了不同底部间隙率(G/H=0.000,0.025,0.075,0.125,0.150,0.175和0.200)的非平面型和平面型防风网尾流区风速分布的数据。通过试验... 分别对开孔率为0.273的非平面型防风网与0.264的平面型防风网进行了风洞试验研究,并且采用热线风速仪获得了不同底部间隙率(G/H=0.000,0.025,0.075,0.125,0.150,0.175和0.200)的非平面型和平面型防风网尾流区风速分布的数据。通过试验数据计算出不同底部间隙非平面型与平面型防风网尾流区的减风率,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比较。综合分析可得:非平面型与平面型防风网模型均在底部间隙率(G/H)为0.150时,尾流区具有较好的风速分布和减风率,防风网的抑尘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平面型防风网 风洞试验 底部间隙率 减风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膜分离装置生产果糖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聂清德 胡金榜 +2 位作者 赵忠祥 朱宏吉 金鼎五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5-8,共4页
洋姜中含有丰富的菊糖,利用菊糖酶进行水解后,可生成高品位的甜味剂──果糖。为了使果糖的生产形成工业化规模,笔者在反应罐与旋叶式膜滤机组成的反应—膜分离装置上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这套装置可实现果糖的连续化生产。研... 洋姜中含有丰富的菊糖,利用菊糖酶进行水解后,可生成高品位的甜味剂──果糖。为了使果糖的生产形成工业化规模,笔者在反应罐与旋叶式膜滤机组成的反应—膜分离装置上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这套装置可实现果糖的连续化生产。研究还表明,影响装置生产能力与转化率的主要参数是底物浓度,超滤速率,酶浓度与反应体积,据此可确定装置的最宜操作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姜 果糖 旋叶式膜滤机 反应 膜分离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对WX/U脱硫装置脱硫性能增强作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段振亚 黄文博 +2 位作者 董亚春 焦煜 胡金榜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03-607,共5页
WX/U型脱硫装置是作者自主研发的新型湿法脱硫装置,核心元件为文丘里洗涤器单元、二次喷淋区域和旋流分离器单元。在WX/U模拟试验平台上考察了在石灰浆液中分别添加造纸黑液、甲酸、柠檬酸与己二酸对其脱硫性能的增强效果。实验数据表... WX/U型脱硫装置是作者自主研发的新型湿法脱硫装置,核心元件为文丘里洗涤器单元、二次喷淋区域和旋流分离器单元。在WX/U模拟试验平台上考察了在石灰浆液中分别添加造纸黑液、甲酸、柠檬酸与己二酸对其脱硫性能的增强效果。实验数据表明脱硫效果依次为:造纸黑液>甲酸>柠檬酸>己二酸。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增强效果、脱硫成本以及环境影响等方面,将所采用的无机添加剂与其他有机添加剂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造纸黑液、甲酸和硫酸钠作为脱硫添加剂均可行。其中硫酸钠的增强效果最显著,成本也较低,是一个非常有发展前景的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X/U型脱硫装置 脱硫添加剂 工业石灰 湿法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递矩阵法求解悬挂塔的自振频率 被引量:2
5
作者 段振亚 胡金榜 +1 位作者 谭蔚 聂清德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04年第5期21-24,共4页
根据悬挂式塔的固定条件与连续条件 ,利用传递矩阵法求解振动方程 ,得到了简支条件下悬挂式塔设备自振频率的计算方法 ,此法不仅适用于等截面设备 ,也适用于变截面设备。用该方法的计算结果与有限元法的计算结果相比 ,平均误差为 0 5 4... 根据悬挂式塔的固定条件与连续条件 ,利用传递矩阵法求解振动方程 ,得到了简支条件下悬挂式塔设备自振频率的计算方法 ,此法不仅适用于等截面设备 ,也适用于变截面设备。用该方法的计算结果与有限元法的计算结果相比 ,平均误差为 0 5 4%~ 1 0 4 %。还对悬挂塔的自振频率与支座位置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备 矩阵 自振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X/U型脱硫装置用脱硫剂的优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俊梅 段振亚 +1 位作者 段振华 胡金榜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09年第5期9-12,共4页
WX/U型脱硫装置是自主研发的新型脱硫装置,对其进行操作优化,进一步降低操作成本是WX/U型脱硫装置推广应用的关键。采用不同脱硫剂在WX/U型脱硫装置上进行了脱硫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WX/U脱硫装置上采用石灰作为脱硫剂是可行的,试验条... WX/U型脱硫装置是自主研发的新型脱硫装置,对其进行操作优化,进一步降低操作成本是WX/U型脱硫装置推广应用的关键。采用不同脱硫剂在WX/U型脱硫装置上进行了脱硫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WX/U脱硫装置上采用石灰作为脱硫剂是可行的,试验条件下适宜的石灰质量分数为0.8%。试验结果为在WX/U脱硫装置上进行添加剂强化脱硫效率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X/U型脱硫装置 脱硫剂 石灰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X/U型脱硫装置的研发与工程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段振亚 杨殿才 +2 位作者 石文梅 刘大宏 胡金榜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10年第5期65-68,共4页
介绍了高效脱硫除尘设备WX型除尘装置和WX/U型脱硫装置的研发和技术特点以及WX/U型脱硫装置应用于20 t/h锅炉烟气脱硫时的工程设计和验收情况。应用结果表明,锅炉烟气经过WX/U型脱硫装置后,SO2质量浓度由2 176 mg/m3降为298 mg/m3,烟尘... 介绍了高效脱硫除尘设备WX型除尘装置和WX/U型脱硫装置的研发和技术特点以及WX/U型脱硫装置应用于20 t/h锅炉烟气脱硫时的工程设计和验收情况。应用结果表明,锅炉烟气经过WX/U型脱硫装置后,SO2质量浓度由2 176 mg/m3降为298 mg/m3,烟尘质量浓度由4027 mg/m3降为39 mg/m3,均达到了相应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X/U型脱硫装置 文丘里洗涤器 旋流分离器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微生物法处理炼油厂碱渣与电脱盐废水 被引量:3
8
作者 杨克强 胡金榜 《石化技术》 CAS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炼油厂高浓度混合水由碱渣废水和电脱盐水组成,其化学需氧量(COD)可高达3 000 mg/L,含盐量达 1700 mg/L,氨氮含量50 mg/L左右,挥发酚含量为70 mg/L左右,硫化物含量为70 mg/L,混合水流量为50 m3/h。为了减少高浓度污水对鼓风曝气系统的冲... 炼油厂高浓度混合水由碱渣废水和电脱盐水组成,其化学需氧量(COD)可高达3 000 mg/L,含盐量达 1700 mg/L,氨氮含量50 mg/L左右,挥发酚含量为70 mg/L左右,硫化物含量为70 mg/L,混合水流量为50 m3/h。为了减少高浓度污水对鼓风曝气系统的冲击,保证炼油厂污水处理系统的达标排放,采用固定微生物法对高浓度污水进行预处理,使高浓度污水预处理后的COD小于或等于300 mg/L,氨氮小于或等于1 mg/L,硫化物小于或等于2 mg/L,挥发酚含量为9 mg/L,然后送入鼓风曝气系统进行进一步的深度处理,使二沉池出水COD小于或等于150 mg/L,实现达标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渣废水 电脱盐水 固定微生物法 预处理 达标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免烫整理对棉织物性能及染色效果影响
9
作者 胡金榜 杨泽望 +1 位作者 卢锦洲 王运利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0-44,共5页
采用柠檬酸对棉织物进行免烫整理,研究柠檬酸的浓度、次亚磷酸钠的浓度、焙烘温度与焙烘时间等工艺参数对棉织物的白度、折皱回复角、断裂强力等性能指标的影响,并探讨活性黄B-4RFW染料上染柠檬酸免烫整理棉织物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 采用柠檬酸对棉织物进行免烫整理,研究柠檬酸的浓度、次亚磷酸钠的浓度、焙烘温度与焙烘时间等工艺参数对棉织物的白度、折皱回复角、断裂强力等性能指标的影响,并探讨活性黄B-4RFW染料上染柠檬酸免烫整理棉织物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柠檬酸免烫整理对织物的性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改变免烫整理工艺的条件下,免烫织物的免烫性能发生明显变化,织物强力也明显改变,织物的白度受到影响;在不同的整理工艺下,染色织物的K/S值基本上随着整理工艺条件的加强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 免烫整理 活性染料 染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DAS数据与可解释模型的行人交通事故风险识别
10
作者 胡金榜 张泽庆 +1 位作者 白耀东 雷晨阳 《汽车实用技术》 2023年第16期29-35,共7页
行人道路交通事故是一种常见的交通事故,为了构建有效的行人交通安全防治体系,论文使用中国事故深度调查(CIDAS)数据集进行分析研究。采用多次重复的K折交叉验证评估,并确认随机森林模型在该数据集上具有统计学功效后,利用基于排列的特... 行人道路交通事故是一种常见的交通事故,为了构建有效的行人交通安全防治体系,论文使用中国事故深度调查(CIDAS)数据集进行分析研究。采用多次重复的K折交叉验证评估,并确认随机森林模型在该数据集上具有统计学功效后,利用基于排列的特征重要性算法对影响行人交通事故的特征进行了量化分析。随后对重要事故特征的数据进行统计,并使用卡方检验确定随机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事故参与人员数、行人年龄段、事故发生时间与道路最高允许车速是影响行人交通事故后果的最重要特征。整体趋势表明事故参与人员数越多,事故后果越严重;对于13岁及以上的人群,行人年龄越大发生事故的后果也更严重;在凌晨0:00-4:00发生的事故中,事故的严重程度明显高于其他时间段;在限速为80 km/h及以上的道路上发生事故的后果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交通安全 CIDAS数据 多次重复的K折交叉验证 随机森林模型 基于排列的特征重要性算法 卡方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约车与巡游车混合模式下的居民出行选择意愿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嵩林 雷晨阳 +1 位作者 白耀东 胡金榜 《汽车实用技术》 2023年第19期178-184,共7页
网约车的出现为居民出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选择。长久来看,网约车和巡游车混合经营将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主流经营模式。为了探究在这种模式下影响居民出行意愿的影响因素,在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研究上集中于网约车和巡游车两种。通过... 网约车的出现为居民出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选择。长久来看,网约车和巡游车混合经营将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主流经营模式。为了探究在这种模式下影响居民出行意愿的影响因素,在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研究上集中于网约车和巡游车两种。通过对出行者特征、出行特征和居民感知属性三大方面设计调查问卷,建立了居民网约车和巡游车选择差异的二元Logistic模型,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出行者特征中年龄、性别对居民出行选择影响显著;出行特征中,夜晚时间、有人同行、高峰时段影响显著;居民感知属性上,安全性影响显著。为了进一步探究影响因素,获取了网约车和巡游车一个月的订单数据,根据订单数据分析出行时间、出行距离和出行地区对居民选择意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约车 巡游车 出行选择 二元LOGISTIC模型 订单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私家车出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2
作者 白耀东 胡金榜 +1 位作者 雷晨阳 高嵩林 《汽车实用技术》 2023年第17期188-194,共7页
伴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城市交通拥堵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同时随着放宽户籍限制政策使得城市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交通问题愈发严重。文章以陕西省西安市私家车为研究对象,对这座国内典型城市的私家车出行强度和出行时间的分... 伴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城市交通拥堵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同时随着放宽户籍限制政策使得城市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交通问题愈发严重。文章以陕西省西安市私家车为研究对象,对这座国内典型城市的私家车出行强度和出行时间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对不同驾驶员个人属性所影响的出行强度建立了合适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个人属性对出行强度的影响。然后对不同驾驶员属性所影响的出行时间进行卡方检验,筛选出对出行特征有明显影响的属性,接着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并分析这些属性对出行特征的影响规律,最后结合分析结果提出管理建议。分析结果表明,年龄、职业对出行强度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教育程度对出行强度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性。私家车工作日和周末的出行特征明显不同;同时,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是影响私家车出行时间特征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行特征 私家车 出行强度 时间分布 结构方程 卡方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动力总成的电动汽车能耗温室气体排放评估——以陕西省为例
13
作者 雷晨阳 高嵩林 +1 位作者 白耀东 胡金榜 《汽车实用技术》 2023年第12期203-209,共7页
为实现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道路运输部门正在积极推广车辆电气化。文章针对陕西省2020年的电力结构场景,对纯电动汽车(B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增程式电动汽车(EREV)、混合动力汽车(HEV)和燃油汽车(ICEV)这五种... 为实现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道路运输部门正在积极推广车辆电气化。文章针对陕西省2020年的电力结构场景,对纯电动汽车(B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增程式电动汽车(EREV)、混合动力汽车(HEV)和燃油汽车(ICEV)这五种车辆的温室气体排放和能耗进行了评估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ICEV、BEV、PHEV、EREV、HEV,在车辆生命周期内的减排比例分别为34.7%、27.3%、10.8%和27.6%。同时,它们的能耗也相应降低了33.8%、17.1%、7.45%和29.7%。随着车辆电气化程度的增加,主要的排放转移至电力产生环节。进一步对未来年份的场景进行分析表明,BEV的渗透率增加以及电网中可再生能源比例的提高将有助于实现陕西省在2030年达到碳达峰,并最终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研究结果表明,在陕西省推广车辆电气化是实现碳减排目标的有效途径。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能耗,陕西省能够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估 温室气体 电动汽车 陕西省 动力总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