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水入侵模拟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1
作者 成建梅 黄丹红 胡进武 《水资源保护》 CAS 2004年第2期3-8,共6页
对海水入侵模拟研究涉及的海水入侵监测指标、数学模型及数值方法、临海边界处理和海水入侵防治对策研究等方面做了全面总结,并指出海水入侵数值模拟研究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和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认为变密度过渡带模型将是海水入侵研... 对海水入侵模拟研究涉及的海水入侵监测指标、数学模型及数值方法、临海边界处理和海水入侵防治对策研究等方面做了全面总结,并指出海水入侵数值模拟研究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和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认为变密度过渡带模型将是海水入侵研究的主流模型,而自适应欧拉拉格朗日方法是求解此类模型最有效的数值方法。另外,指出硼同位素特别适合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滨海含水层海水入侵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入侵 数学模型 文地质 硼同位素 监测指标 临海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水锶元素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宋军 胡进武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5年第12期131-133,共3页
通过对桂林地区地下河系统不同类型岩溶水水样Sr2+含量和87Sr/86Sr值分析,Sr2+和87Sr/86Sr能反映岩溶水形成的信息,是较理想的天然示踪剂,在岩溶水研究中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锶元素 锶同位素 岩溶水 地下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东德特高拱坝混凝土砂石骨料生产质量改进措施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胡进武 李果 +1 位作者 邓乐清 彭浩洋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9-145,150,共8页
砂石骨料质量的优劣是混凝土质量的基础,对大坝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结合乌东德大坝砂石加工系统生产工艺特点,对料场毛料开采、砂石骨料加工全过程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质量改进措施研究,提出了粗、细骨料生产工艺的优化改进... 砂石骨料质量的优劣是混凝土质量的基础,对大坝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结合乌东德大坝砂石加工系统生产工艺特点,对料场毛料开采、砂石骨料加工全过程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质量改进措施研究,提出了粗、细骨料生产工艺的优化改进措施。结果表明,砂石骨料生产工艺的改善有效控制了粗骨料粒型,提升了成品砂的产量和质量(细度模数、石粉及微粒含量),确保了乌东德大坝混凝土品质,保障了大坝工程全生命周期的质量和安全。研究结果为类似水电工程人工骨料品质改善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人工砂石骨料 砂石加工系统 质量改进措施 乌东德特高拱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东德水电站工程施期料场优化分析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胡进武 刘迎雨 杨宁 《中国水利》 2017年第S1期126-128,135,共4页
作为乌东德大坝混凝土的唯一料源,乌东德水电站工程施期料场的真实储备和开采系数,关系到整个枢纽工程混凝土砂石骨料的供应。在工程实施阶段,施期料场白云岩储量与规划方案存在一定差异,且洞挖料利用率偏低。为满足工程需求,对大坝混... 作为乌东德大坝混凝土的唯一料源,乌东德水电站工程施期料场的真实储备和开采系数,关系到整个枢纽工程混凝土砂石骨料的供应。在工程实施阶段,施期料场白云岩储量与规划方案存在一定差异,且洞挖料利用率偏低。为满足工程需求,对大坝混凝土骨料原岩总需求、地下洞室实际可利用料量进行复核,以此开展施期料场开采量分析优化和白云岩毛料堆存方案优化,并对可能面对的风险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料源 开采量 堆存 方案优化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岩骨料中碳质薄膜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胡进武 吴耀辉 +5 位作者 李果 刘尚坤 彭浩洋 宛良朋 鹿永久 王传跃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14-219,共6页
混凝土骨料普遍赋含碳质物,探究不同含量碳质物对大坝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对确保大坝长期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多种检测方法分析了乌东德水电站施期料场人工砂灰岩骨料中碳质薄膜组成成分及含量,并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碳质薄膜掺量... 混凝土骨料普遍赋含碳质物,探究不同含量碳质物对大坝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对确保大坝长期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多种检测方法分析了乌东德水电站施期料场人工砂灰岩骨料中碳质薄膜组成成分及含量,并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碳质薄膜掺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碳质薄膜成分主要为低结晶度石墨与岩石矿物混合物,经统计其在人工砂中含量为0.0038%;(2)不同掺量的碳质薄膜对混凝土的外加剂掺量、坍落度及含气量经时损失率、泌水率、自生体积变形、轴拉强度、极限拉伸值、抗冻性能均有一定影响,而对干缩变形、抗压强度、劈拉强度、抗渗性能、抗冲磨性能的影响不明显;(3)当碳质薄膜含量大于0.1824%时,对外加剂掺量、抗冻性影响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质薄膜 混凝土性能 化学成分 人工砂 乌东德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骨料中碳质物成因及定量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欧阳光 于永顺 +6 位作者 胡进武 张熊 焦良轩 李果 宛良朋 佘振兵 王团乐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01-207,共7页
骨料中碳质物的类型和含量对混凝土强度有直接影响,但目前大部分研究仅能提供碳质物含量高低的粗略估计或定性结果,对碳质物在岩石中的赋存形态和石墨化程度的研究成果也很有限。通过野外观测、显微镜下岩相学观察以及激光拉曼光谱仪分... 骨料中碳质物的类型和含量对混凝土强度有直接影响,但目前大部分研究仅能提供碳质物含量高低的粗略估计或定性结果,对碳质物在岩石中的赋存形态和石墨化程度的研究成果也很有限。通过野外观测、显微镜下岩相学观察以及激光拉曼光谱仪分析,查明了乌东德水电站施期料场碳酸盐岩骨料中碳质物的分布特征和石墨化程度,探讨了碳质物的成因;将总有机碳(TOC)定量检测方法运用于原岩、骨料和混凝土碳质物含量的测定,通过不同型号仪器测试结果的对比,发现该方法具有低检出限、高精度的特点,可适用于有机碳含量很低的骨料样品检测,弥补了传统定性检测方法的不足。研究结果还表明:拉曼光谱分析可快速获得碳质物石墨化程度的准确信息,而TOC分析技术可精确测定碳质物的含量,将二者有机结合,可提供骨料中碳质物产状、成因和演化历史的独特信息,可为开展骨料中碳质物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提供重要科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质物 石墨化程度 总有机碳(TOC) 拉曼光谱 施期料场 乌东德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