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空经济区空间发展模式及趋势展望 被引量:11
1
作者 胡赵征 李守旭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5-10,共6页
随着机场由交通场所向区域节点的跨越转变,临空经济区也随之相应地发生着变化,其产业和空间形态已由孤立的城市边缘空间向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转变。因此,需要对临空经济区的产生机理、空间布局规律和特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及展望... 随着机场由交通场所向区域节点的跨越转变,临空经济区也随之相应地发生着变化,其产业和空间形态已由孤立的城市边缘空间向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转变。因此,需要对临空经济区的产生机理、空间布局规律和特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及展望。研究从梳理国内外临空经济区的文献出发,对临空经济区的概念和空间发展模式进行探讨。从机场与临空经济区的关系出发,研究临空经济区与机场、中心城市、腹地之间在产业和空间上的互动关系—集聚效应与分散效应,勾勒出临空经济空间布局演变过程:独立机场区—机场产业化区—空港都市区,结合临空经济区出现的新变化和特点,探索和展望临空经济区的未来发展趋势—航空市镇群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空经济区 空间演变 航空市镇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新航城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郭璟珅 胡赵征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4-77,共4页
在当今以时间价值和速度经济为核心的全球竞争体系下,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对一国或地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做好临空经济区的发展规划并发展临空经济,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借鉴国外知名航空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研究依据我国... 在当今以时间价值和速度经济为核心的全球竞争体系下,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对一国或地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做好临空经济区的发展规划并发展临空经济,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借鉴国外知名航空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研究依据我国航空城的规划体系要求,结合新机场及区域的特点,从战略定位、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生态建设和交通体系等方面对新航城临空经济区的规划发展进行了探索,以期为其他地区的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空经济区 发展规划 北京新航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关村航空科技园空间模式规划研究
3
作者 李守旭 胡赵征 《规划师》 2008年第5期34-36,共3页
根据基地现状条件,中关村航空科技园规划设计以塑造"桃花源"理想空间模式作为中心理念,设置两条视线控制线通过基地中心,并使之与两条规划道路形成曲尺型开敞空间,并采用"欲表先抑"、"大疏大密"等多种手... 根据基地现状条件,中关村航空科技园规划设计以塑造"桃花源"理想空间模式作为中心理念,设置两条视线控制线通过基地中心,并使之与两条规划道路形成曲尺型开敞空间,并采用"欲表先抑"、"大疏大密"等多种手法,塑造具有东方意蕴的空间特色和环境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空间模式 “桃花源” 科技园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优先模式下的三亚临空经济区填海规划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艳菊 宋立志 +1 位作者 赵亮 胡赵征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2-85,共4页
随着枢纽机场规模的扩张、客货运量的大幅增长及航线网络在全球的扩展,建设临空经济区已成为依托枢纽机场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作为三亚新机场临空经济区选址以及填海造地区域建设用海规划、海域论证的前期研究和基础性工作文... 随着枢纽机场规模的扩张、客货运量的大幅增长及航线网络在全球的扩展,建设临空经济区已成为依托枢纽机场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作为三亚新机场临空经济区选址以及填海造地区域建设用海规划、海域论证的前期研究和基础性工作文件,研究以环境规划为先导,采用生态、科学的技术方法,将新填岛屿对海域可能构成的风险及实施后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做出预判,最终确定以人工岛方式进行填海造地,既满足三亚临空经济区的用地需求和产业发展需求,又将对海洋生态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优先 临空经济区 填海规划 三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城物流集疏配送体系规划策略——以济南航空城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贾道清 赵竹君 胡赵征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22,共6页
机场的航空货运服务能力不仅取决于空中航线的覆盖率与航班频率,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机场的地面交通能力与衔接水平。我国机场尚未建立起集空中运输、地面运输、区域分拨配送和现代物流信息等功能于一体的完善的航空物流集疏配送体系,加之... 机场的航空货运服务能力不仅取决于空中航线的覆盖率与航班频率,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机场的地面交通能力与衔接水平。我国机场尚未建立起集空中运输、地面运输、区域分拨配送和现代物流信息等功能于一体的完善的航空物流集疏配送体系,加之地面交通可达性普遍不高,导致航空货物在地面"最后一公里"的运输上通达能力有限,从而削弱了航空货运的时效性,制约了航空物流服务能力的提升。研究运用航空物流服务链的基本理论,结合我国航空城发展实践,从航空物流设施空间布局、货运通道建设、配送体系规划和航空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探讨了我国航空城物流集疏配送体系规划的方法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疏配送体系 航空城 航空物流服务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