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印染废水回用中除盐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7
1
作者 胡萃 黄瑞敏 +1 位作者 谢春生 高武龙 《印染助剂》 CAS 2006年第9期34-36,共3页
阐述了印染废水回用中存在盐含量的积累问题,分析了离子交换和膜分离技术在印染废水回用过程中除盐的特点,提出了降低离子交换进水的有机物和盐质量浓度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离子交换在印染废水回用中的技术优势.同时,随着膜使用成本的降... 阐述了印染废水回用中存在盐含量的积累问题,分析了离子交换和膜分离技术在印染废水回用过程中除盐的特点,提出了降低离子交换进水的有机物和盐质量浓度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离子交换在印染废水回用中的技术优势.同时,随着膜使用成本的降低,膜分离技术在印染废水回用上的应用前景光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盐 离子交换 膜分高技术 水回用 印染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尺蠖幼虫期寄生天敌群落结构及其演变的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胡萃 叶恭银 +1 位作者 朱俊庆 商建农 《茶叶科学》 CAS CSCD 1993年第2期87-91,共5页
报告了1973—1974、1989—1991年在浙江余杭先后5年系统调查茶尺蝮寄生性天敌的结果。经对32252头低龄寄主幼虫的饲养,查得原寄生性天敌4种,即2种绒茧蜂(茶尺蠖绒茧蜂和单白绵绒茧蜂)、1种悬茧姬蜂和1种索虫。分析了寄生率的年间和月间... 报告了1973—1974、1989—1991年在浙江余杭先后5年系统调查茶尺蝮寄生性天敌的结果。经对32252头低龄寄主幼虫的饲养,查得原寄生性天敌4种,即2种绒茧蜂(茶尺蠖绒茧蜂和单白绵绒茧蜂)、1种悬茧姬蜂和1种索虫。分析了寄生率的年间和月间变化,明确了不同时期的优势种。在此基础上,测定了群落多样性、均匀度和丰富度的年间变动及各年间的群落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尺蠖 寄生性天敌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贵濒危蝴蝶——中华虎凤蝶幼虫的取食行为 被引量:8
3
作者 胡萃 叶恭银 袁德成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29-233,共5页
中华虎凤蝶五龄幼虫的取食活动是非连续的,且一般无明显的昼夜节律.日取食平均18.00~29.40次,取食间隔19.00~30.40次.日取食次数、取食总时间和一次取食时间一般似随日龄增长而增多或延长,近化蛹时则明显下... 中华虎凤蝶五龄幼虫的取食活动是非连续的,且一般无明显的昼夜节律.日取食平均18.00~29.40次,取食间隔19.00~30.40次.日取食次数、取食总时间和一次取食时间一般似随日龄增长而增多或延长,近化蛹时则明显下降;一次取食间隔时间则反之.一次取食时间长短与其前后取食间隔总时间具极显著的相关性.取食时间和取食间隔时间的分布都是聚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虎凤蝶 濒危蝴蝶 取食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稀濒危昆虫——中华虎凤蝶的半纯饲料 被引量:9
4
作者 胡萃 叶恭银 +1 位作者 吴晓晶 方屹豪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2期1-6,共6页
本文报告了珍稀、濒危昆虫——中华虎凤蝶半纯饲料的二次正交筛选结果.方差分析表明:干酪素、抗坏血酸、酵母粉和杜衡叶粉的含量是影响该蝶幼虫历期、化蛹率及蛹重的主要因子;饲料经高压灭菌易导致化蛹率显著下降.17种配方中有5种较好.... 本文报告了珍稀、濒危昆虫——中华虎凤蝶半纯饲料的二次正交筛选结果.方差分析表明:干酪素、抗坏血酸、酵母粉和杜衡叶粉的含量是影响该蝶幼虫历期、化蛹率及蛹重的主要因子;饲料经高压灭菌易导致化蛹率显著下降.17种配方中有5种较好.其中最佳配方的饲养结果:幼虫平均历期41.83天化蛹率50.00%,平均蛹重340.38mg,羽化率40.00%.鲜叶对照分别为:36.80天,69.43%,352.68mg和60.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虎凤蝶 频危昆虫 半纯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生产工艺流程 被引量:4
5
作者 胡萃 叶恭银 +2 位作者 朱俊庆 商建农 江冬友 《茶叶》 1993年第2期23-26,共4页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毒力较强,适宜于作为杀虫剂用于茶尺蠖防治。但要在生产上推广应用,首先必须解决工厂化大量生产问题。因此,我们在饲料筛选、病毒增殖条件等研究基础上,对该病毒的生产工艺流程进行了探索。现将主要流程概括如下。...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毒力较强,适宜于作为杀虫剂用于茶尺蠖防治。但要在生产上推广应用,首先必须解决工厂化大量生产问题。因此,我们在饲料筛选、病毒增殖条件等研究基础上,对该病毒的生产工艺流程进行了探索。现将主要流程概括如下。一、健虫饲养1.健虫室及养虫器具消毒健虫室在每次使用前5~6天,用蚕室蚕具消毒剂——消特灵(杭州江南植物生长素厂生产)澄清液喷布消毒,并打开室内紫外光灯照射2小时。养虫用500g 装玻璃果酱瓶、2×9cm 平底玻管,置120~150℃下高温干燥消毒1小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茶尺蠖 多角体病毒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蚕饲育时期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胡萃 吴晓晶 +3 位作者 叶恭银 王选民 何占演 徐水姣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8-50,共3页
天蚕不同时期饲育的结果表明,4月上旬开始饲育,幼虫死亡率低,全幼虫期较短,全部以四眠蚕结茧化蛹,结茧率、全茧量、蛹重和茧层量均较高于其他饲育时期。也即在浙江,天蚕饲育的最佳时期是4月上、中旬。
关键词 天蚕 白栎 饲育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昆虫产业开发 被引量:6
7
作者 胡萃 张传溪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331-336,共6页
昆虫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尚未被人们充分利用的资源,基于这一认识,本文扼要综述了国内外昆虫产业的产业类别和技术开发近况,并就通向成功与繁荣的道路作了讨论。
关键词 昆虫资源 昆虫产业 开发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类化合物诱导天蚕产生三眠蚕的最佳温度选择 被引量:1
8
作者 胡萃 叶恭银 陆雪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185-187,共3页
在18~30℃五种温度下,用咪唑类化合物—金鹿三眠素处理天蚕三龄起蚕后12h幼虫的结果表明,27℃下三眠蚕比率高,达7942%,18℃下低,为1028%。与四眠蚕相比,各温度下三眠蚕的四龄历期极显著延长,自三龄至... 在18~30℃五种温度下,用咪唑类化合物—金鹿三眠素处理天蚕三龄起蚕后12h幼虫的结果表明,27℃下三眠蚕比率高,达7942%,18℃下低,为1028%。与四眠蚕相比,各温度下三眠蚕的四龄历期极显著延长,自三龄至结茧的历期极显著缩短,而三龄历期多无显著变化;四龄末体重极显著增加;茧长径和茧层量分别极显著缩短或减轻,茧短径一般相对较短。建议三龄期三眠素处理的适宜温度为27℃,三龄后饲育温度为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蚕 三眠蚕 温度 咪唑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物理混合式协作学习中的交互行为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胡萃 张睿 王祖源 《大学物理》 2018年第3期48-54,共7页
本研究基于大学物理混合式协作学习实践,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混合式协作学习的交互内容进行分析,按照布鲁姆的学习目标分类法建立编码框架,确定交互内容的质量,并将交互质量和交互数量与学习者的学习成绩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研究发现:混合式... 本研究基于大学物理混合式协作学习实践,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混合式协作学习的交互内容进行分析,按照布鲁姆的学习目标分类法建立编码框架,确定交互内容的质量,并将交互质量和交互数量与学习者的学习成绩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研究发现:混合式协作学习中,线上交互数量与线下高质量的交互数量与学生的学习成效呈强相关关系,线下交互数量与学生学习成效呈弱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协作学习 交互数量 交互质量 学习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蚕黑卵蜂性比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萃 叶恭银 王选民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121-127,共7页
1985~1990年六年在浙江、江苏二省五市(县)调查结果表明,野蚕黑卵蜂越冬代雌性比为59.92±10.93%,发生代为71.13±12.58%。各月间性比可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而各地区间、各年度间则无显著差异。雌性比与母蜂交配率呈正相关,... 1985~1990年六年在浙江、江苏二省五市(县)调查结果表明,野蚕黑卵蜂越冬代雌性比为59.92±10.93%,发生代为71.13±12.58%。各月间性比可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而各地区间、各年度间则无显著差异。雌性比与母蜂交配率呈正相关,其线性关系式为:Y=-96.5057+1.8643x(r^2=0.9312)。雌性比与寄主卵块寄生率和卵粒寄生率均呈负相关,其线性关系式各为:Y=68.0765-0.2163x(r^2=0.8381),y=62.0456-0.3180x(r^2=0.5649)。发生代雌性比与寄主卵块大小的线性关系显著,其关系式为:y=69.4279+0.6360x(r^2=0.6654);越冬代则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野蚕 天敌 野蚕黑卵蜂 性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希腊昆虫学研究简况
11
作者 胡萃 《世界农业》 1987年第11期47-48,共2页
一、发展简史 现代希腊于1830年独立。早期昆虫学研究集中于标本的采集与鉴定,都由其他欧洲国家的科学家进行,标本也保存于国外。1881和1883年希腊科学家开始发表有关希腊昆虫的首次记录和描述。本世纪30年代希腊科学家发表了不少名录。
关键词 昆虫学研究 希腊科学 油橄榄实蝇 联邦生物防治研究所 实验室 昆虫学家 性外激素 害虫防治 研究机构 农业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和镉在棕尾别麻蝇体内的累积及其对三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12
作者 王慧 吴国星 +2 位作者 叶恭银 胡萃 程家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7-81,共5页
测定了棕尾别麻蝇初产幼虫喂饲含Cu或Cd的饲料后,其体内3种抗氧化酶,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力的变化动态,以及体内Cu和Cd累积动态.结果表明:Cu或Cd处理后,该蝇体内Cu或Cd的含量在幼虫期随时间推移... 测定了棕尾别麻蝇初产幼虫喂饲含Cu或Cd的饲料后,其体内3种抗氧化酶,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力的变化动态,以及体内Cu和Cd累积动态.结果表明:Cu或Cd处理后,该蝇体内Cu或Cd的含量在幼虫期随时间推移而明显增高,至化蛹时开始下降;体内SOD和CAT的活力受到明显抑制,且抑制程度因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加强.但POD活力只在高浓度Cu或Cd处理时才被抑制,低浓度处理反而诱导其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尾别麻蝇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尺蠖NPV对茶尺蠖幼虫取食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胡萃 叶恭银 +3 位作者 林高明 吴伟龙 朱俊庆 商建农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113-118,共6页
喂饲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后,茶尺蠖幼虫的总食量极显著下降。1、2龄初饲毒,减少90.99~99.39%;3、4、5龄初饲毒,减少47.24~54.18%。总食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取食速率的显著减缓。1龄初饲毒,总取食期极显著缩短;2、5龄初饲毒,... 喂饲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后,茶尺蠖幼虫的总食量极显著下降。1、2龄初饲毒,减少90.99~99.39%;3、4、5龄初饲毒,减少47.24~54.18%。总食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取食速率的显著减缓。1龄初饲毒,总取食期极显著缩短;2、5龄初饲毒,与对照无显著差异;3、4龄初饲毒,则总取食期极显著延长。各龄初饲毒后,该龄和下几龄的历期一般都极显著延长。饲毒后,幼虫体重明显减轻,能化蛹的蛹重也显著下降,但蛹历期和成虫寿命不受影响,上述结果表明,以EoNPV防治茶尺蠖幼虫宜在2龄初或其以前应用。在3龄初及其以后饲毒,高温条件下虽然幼虫死亡率不高,但总食量明显下降,仍有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尺蠖NPV 茶尺蠖 取食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二化螟不同种群和大螟对三唑磷的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黄诚华 姚洪渭 +3 位作者 叶恭银 蒋学辉 胡萃 程家安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23-328,共6页
于2004年用点滴法测定了浙江杭州地区(富阳和余杭)和嘉兴地区(平湖、秀城和秀洲)二化螟、杭州富阳大螟等种群4龄幼虫对三唑磷的敏感性,以及各种群体内与抗药性相关酶系(多功能氧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等)的比活力... 于2004年用点滴法测定了浙江杭州地区(富阳和余杭)和嘉兴地区(平湖、秀城和秀洲)二化螟、杭州富阳大螟等种群4龄幼虫对三唑磷的敏感性,以及各种群体内与抗药性相关酶系(多功能氧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等)的比活力.结果证实上述地区二化螟种群对三唑磷产生了21.1~218.8倍的抗性,其中以富阳和平湖种群的抗性水平较高.二化螟体内多功能氧化酶活性与三唑磷抗性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则呈显著负相关,表明二化螟对三唑磷的抗性可能与多功能氧化酶活性增强和乙酰胆碱酯酶敏感性降低有关.大螟富阳种群对三唑磷的敏感性明显高于二化螟富阳种群,其抗性机制还有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化螟 大螟 三唑磷 抗药性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t水稻对飞虱和叶蝉及其卵寄生蜂扩散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30
15
作者 陈茂 叶恭银 +2 位作者 胡萃 Tu J Datta S K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9-33,共5页
研究了Bt水稻两个纯合品系TT9-3和TT9-4在田间对飞虱、叶蝉及其卵寄生蜂扩散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Bt稻区与对照(IR72)区间相互扩散的飞虱有白背飞虱(Sogatellafurcifea)、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叶蝉有黑尾叶蝉(Nephotetixcincti... 研究了Bt水稻两个纯合品系TT9-3和TT9-4在田间对飞虱、叶蝉及其卵寄生蜂扩散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Bt稻区与对照(IR72)区间相互扩散的飞虱有白背飞虱(Sogatellafurcifea)、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叶蝉有黑尾叶蝉(Nephotetixcincticeps)、白翅叶蝉(Erythroneurasubrufa)和电光叶蝉(Deltpcephalusdorsalis);其中以白背飞虱和黑尾叶蝉为主。扩散数量叶蝉多于飞虱;扩散方向以Bt稻区向对照区扩散为主,其中TT9-3与IR72、TT9-4与IR72间白背飞虱与黑尾叶蝉的扩散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在Bt稻区与对照区间相互扩散的飞虱和叶蝉的卵寄生蜂有稻虱缨小蜂(Anagrusspp.)和叶蝉柄翅小蜂(Lynaenonlongicrus),数量上后者多于前者,扩散方向也以Bt稻区向对照区扩散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规律 BT水稻 飞虱 叶蝉 卵寄生蜂 转基因作物 生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镉对棕尾别麻蝇亲代及子代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吴国星 叶恭银 +1 位作者 胡萃 程家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1-76,共6页
棕尾别麻蝇Boettcherisca peregrina初产幼虫喂饲含不同浓度Cd2+的饲料直至化蛹时,其亲代的生存、生长发育与繁殖受到了显著的影响.Cd2+处理浓度越高,亲代幼虫、蛹和雌雄成虫的体重越轻,幼虫和蛹的体长越短,化蛹率、羽化率、交配率和产... 棕尾别麻蝇Boettcherisca peregrina初产幼虫喂饲含不同浓度Cd2+的饲料直至化蛹时,其亲代的生存、生长发育与繁殖受到了显著的影响.Cd2+处理浓度越高,亲代幼虫、蛹和雌雄成虫的体重越轻,幼虫和蛹的体长越短,化蛹率、羽化率、交配率和产仔量越低,幼虫历期和蛹期越长,成虫寿命越短.但Cd2+处理对成虫性比则无显著的影响.相比之下,经Cd2+处理后雌虫所产的子代若不再经受Cd2+处理时,子代生存、生长发育与繁殖则基本不受影响,说明Cd2+对亲代的影响不能传递至子代.此外,探讨了该蝇亲代与子代体内Cd2+含量在其变态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尾别麻蝇 生长发育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寄生对越冬代菜粉蝶蛹血淋巴中蛋白质和糖类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吕慧平 蔡峻 +2 位作者 叶恭银 徐红星 胡萃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11-615,共5页
越冬代菜粉蝶 Pieris rapae蛹被蝶蛹金小蜂 Pteromalus puparum寄生后 ,其血淋巴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寄生后 0 .5~ 2 d逐日上升 ,此后则逐日下降 .雌雄寄生蛹血淋巴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寄生后 1~ 4 d显著高于同期未寄生蛹 ,寄生后 5d则... 越冬代菜粉蝶 Pieris rapae蛹被蝶蛹金小蜂 Pteromalus puparum寄生后 ,其血淋巴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寄生后 0 .5~ 2 d逐日上升 ,此后则逐日下降 .雌雄寄生蛹血淋巴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寄生后 1~ 4 d显著高于同期未寄生蛹 ,寄生后 5d则略低于同期未寄生蛹 ;寄生蛹血淋巴中总糖和海藻糖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可溶性蛋白相同 ,也是寄生后 0 .5~ 2 d升高 ,寄生后 3~ 5d降低 .寄生后 0 .5~ 2 d,雌雄寄生蛹血淋巴中总糖和海藻糖含量显著高于同期未寄生蛹 ,寄生后 3~ 5d则恰好相反 .寄生蛹血淋巴中还原糖含量在寄生后 0 .5~ 3d日渐升高 ,寄生后 4 d维持在较高水平 ,而寄生后 5d则急剧下降 .越冬代菜粉蝶蛹血淋巴中海藻糖酶无活力 ,而雌雄寄生蛹血淋巴中海藻糖酶的活力在寄生后 0 .5d开始显现 ,此后逐日升高 ,至寄生后 5d已达 4 3.2 4~ 4 4 .2 7μg葡萄糖 .mg-1蛋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粉蝶 蝶蛹金小蜂 血淋巴 糖类代谢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寄生对菜粉蝶蛹血细胞总数和包囊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蔡峻 吕慧平 +1 位作者 叶恭银 胡萃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18,共4页
采用假寄生 ( pseudoparasitism)方法评价了蝶蛹金小蜂雌蜂携带因子的生理活性。雌蜂经辐射处理后 ,其假寄生能象未处理正常蜂的寄生一样 ,明显地抑制寄主 (菜粉蝶蛹 )的血细胞免疫 ;所引起寄主血细胞总数、死亡率及浆血细胞延展率变化... 采用假寄生 ( pseudoparasitism)方法评价了蝶蛹金小蜂雌蜂携带因子的生理活性。雌蜂经辐射处理后 ,其假寄生能象未处理正常蜂的寄生一样 ,明显地抑制寄主 (菜粉蝶蛹 )的血细胞免疫 ;所引起寄主血细胞总数、死亡率及浆血细胞延展率变化的生理效应与未处理正常蜂寄生时基本一致 ;而人为针刺则不能引起上述生理效应。说明菜粉蝶蛹被寄生后其血细胞免疫受抑制 ,主要是由雌蜂携带的免疫抑制因子所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蛹金小蜂 菜粉蝶 假寄生 免疫抑制因子 血细胞免疫 蔬菜害虫 天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滞育诱导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李学荣 胡萃 忻亦芬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35-438,共4页
研究了不同温度、光周期以及温光组 合条件对烟蚜茧蜂滞育诱 导的效果⒚结果表明, 僵蚜形成前,各种温度、光周期及温光组合条件均无显著的作用⒚僵蚜形成后,低温可大量诱导产生滞育, 0 ℃处理 30 d ,60% 以上个体进入滞育... 研究了不同温度、光周期以及温光组 合条件对烟蚜茧蜂滞育诱 导的效果⒚结果表明, 僵蚜形成前,各种温度、光周期及温光组合条件均无显著的作用⒚僵蚜形成后,低温可大量诱导产生滞育, 0 ℃处理 30 d ,60% 以上个体进入滞育,而光周期的诱导作用仍不明显⒚作者认为低 温是引起烟蚜茧 蜂滞育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蚜茧蜂 滞育诱导 温度 光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粉虫主要营养成分的分析和评价 被引量:25
20
作者 叶兴乾 苏平 胡萃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37-40,共4页
分析了黄粉虫(TenebriomolitorL.)的幼虫、蛹、成虫的蛋白质、脂肪含量、氨基酸含量和组成、脂肪酸组成,将这些成分与鸡蛋、牛乳、大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其幼虫、蛹和成虫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47.4%,50... 分析了黄粉虫(TenebriomolitorL.)的幼虫、蛹、成虫的蛋白质、脂肪含量、氨基酸含量和组成、脂肪酸组成,将这些成分与鸡蛋、牛乳、大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其幼虫、蛹和成虫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47.4%,50.7%,53.4%;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含量分别为42.21%,43.48%,44.01%;半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含量达13.08%,11.09%,10.56%;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含硫氨基酸,即蛋氨酸和胱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赖氨酸.三种虫态的脂肪含量分别为34.1%,36.2%,30.9%;近90%的脂肪酸为C16~C18脂肪酸.其中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油酸占50%以上,亚油酸则达25%以上.与鸡蛋、牛乳和大豆相比,黄粉虫同样具有较优的蛋白质和脂肪质量,展示了良好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粉虫 昆虫食品 营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