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度和pH值对低木质素碎木反硝化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鑫 胡荣庭 +2 位作者 陈广林 李玉昕 杨家乐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10,共9页
木质生物质作为广泛研究的碳源材料,突出问题是反硝化速率缓慢和副产物较多。为此,该文采用碱处理后的低木质素含量碎木作为原料,将反硝化过程细分为碳释放和反硝化阶段,设计温度和pH值的影响因素试验,测定“三氮”、总氮和溶解性有机物... 木质生物质作为广泛研究的碳源材料,突出问题是反硝化速率缓慢和副产物较多。为此,该文采用碱处理后的低木质素含量碎木作为原料,将反硝化过程细分为碳释放和反硝化阶段,设计温度和pH值的影响因素试验,测定“三氮”、总氮和溶解性有机物(DOC)浓度,以及DOC的光谱特征。结果表明:碳释放和反硝化对温度变化的敏感程度不同,二者的速率在15℃条件下分别为2.6和1.1mg/(g·d),在25℃时分别升高至1.7倍和1.5倍,而在35℃时又分别升高至25℃的1.7和2.1倍;碳释放在pH值5.0和9.0时均受到抑制,而反硝化在pH值9.0条件下明显减弱;亚硝态氮在15℃条件下的峰值最高,占硝态氮去除量的35.7%,而占比值最大的是pH值为9.0的条件;反硝化期间残留DOC占释碳总量的44.6%~52.0%,包括类蛋白和类腐殖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生物质 碳源 反硝化 影响因素 副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神经后根切断对兔膝关节软骨及本体感觉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胡荣庭 陈朝晖 王婷婷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6期1207-1212,共6页
目的:观察脊神经后根切断兔膝关节软骨的变化特点,以及本体感受器和本体感觉通路的影响,探讨本体感觉障碍与膝骨关节炎间的联系。方法: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20只新西兰大白兔进行分组,对照组9只,模型组11只。模型组采用脊神经后根切断法离... 目的:观察脊神经后根切断兔膝关节软骨的变化特点,以及本体感受器和本体感觉通路的影响,探讨本体感觉障碍与膝骨关节炎间的联系。方法: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20只新西兰大白兔进行分组,对照组9只,模型组11只。模型组采用脊神经后根切断法离断L5-L6脊神经后根,对照组只切开皮肤及椎旁肌。术后8周应用改良Tarlov评分标准评估两组兔行为学差异,应用电生理-体感诱发电位(SEPs)和表面肌电图(EMG)评估本体感觉功能及肌群收缩情况,检测完成后统一处死行HE染色,应用Mankin′s评分评估两组膝关节软骨的病理情况,取右膝前交叉韧带(ACL)行Bielschowsky神经染色法观察两组韧带本体感受器的数量变化。结果:术后8周,模型组兔后肢活动呈轻度划步姿势,运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与对照组相比,行为学改变无明显差异(P>0.05);模型组兔SEPs和EMG与对照组相比,潜伏期延长,波幅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兔关节软骨表面粗糙甚至消失,细胞排列紊乱等变化,Mankin′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软骨损伤更为严重;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兔本体感受器数量明显减少,形态发生改变,韧带组织松散固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兔软骨细胞过度凋亡,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脊神经后跟切断可导致本体感觉缺失,造成软骨细胞过度凋亡,关节软骨退变,促进膝骨关节炎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本体感觉 软骨退变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筋正骨手法联合运动训练治疗桡尺远侧关节损伤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3
作者 徐寒 陈朝晖 +3 位作者 姚梦莉 张文娣 王婷婷 胡荣庭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300-303,307,共5页
目的:观察理筋正骨手法联合运动训练对桡尺远侧关节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桡尺远侧关节(distal radioulnar joint,DRUJ)损伤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理筋正骨手法联合运动训练,对照组给予... 目的:观察理筋正骨手法联合运动训练对桡尺远侧关节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桡尺远侧关节(distal radioulnar joint,DRUJ)损伤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理筋正骨手法联合运动训练,对照组给予中频电疗法结合前臂支具固定治疗。治疗前后对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得分、前臂旋前和旋后活动度、表面肌电积分肌电值(integral electromyogram, i EMG)以及腕关节患者自行评估量表(patient-rated wrist evaluation,PRWE)得分进行评估、比较,并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观察(评估过程采用盲法)。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VAS评分下降、前臂旋前和旋后活动度增加、i EMG值增加、PRWE量表评分下降(P<0.05),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理筋正骨手法联合运动训练可有效减轻桡尺远侧关节损伤患者的疼痛,提高前臂旋转活动度,增加旋前方肌的募集程度,改善患者腕部功能,疗效优于中频电疗法结合前臂支具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尺远侧关节损伤 理筋正骨手法 运动训练 中频电疗法 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质河床对悬浮物去除行为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泉波 胡荣庭 +1 位作者 郑西来 张华军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8-95,共8页
在用雨洪水回灌地下水前,利用天然河床滤除水中悬浮物,可以防止回灌时含水层的物理堵塞。为了系统研究悬浮物粒径、浓度及渗透流速对河床过滤效果的影响,设计和制作了水淘选装置,将河水表层沉积物按粒径分级后,用河砂作为过滤介质进行过... 在用雨洪水回灌地下水前,利用天然河床滤除水中悬浮物,可以防止回灌时含水层的物理堵塞。为了系统研究悬浮物粒径、浓度及渗透流速对河床过滤效果的影响,设计和制作了水淘选装置,将河水表层沉积物按粒径分级后,用河砂作为过滤介质进行过滤,测定过滤介质的渗透性和悬浮物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中值粒径为12.9、7.3和2.3μm的悬浮物分别在表层(5cm)过滤介质内沉积,使该滤层的渗透性分别降低了91.3%、98.6%和99.7%后,可全部去除悬浮物。对于20μm以下的悬浮物,提高浓度会加快其沉积速率,使得悬浮物去除效果快速提高;而提高渗流速度,增加了悬浮物在过滤介质内迁移深度,不利于悬浮物的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洪水回灌 河床过滤 渗透系数 悬浮物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生物质化学组分的碳释放产物特征和反硝化利用程度 被引量:1
5
作者 祖凌鑫 胡荣庭 +2 位作者 李鑫 陈余道 陈广林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32-1342,共11页
木质生物质具有复杂的化学组分和结构,用作硝酸盐污染治理的碳源时,常出现反硝化速率缓慢和有机物残留。选择碎木作为原料,采用化学法逐级去除主要组分木质素(RL)和半纤维素(AF),获取的组分进行碳释放,释放溶液用于反硝化,拟合了碳释放... 木质生物质具有复杂的化学组分和结构,用作硝酸盐污染治理的碳源时,常出现反硝化速率缓慢和有机物残留。选择碎木作为原料,采用化学法逐级去除主要组分木质素(RL)和半纤维素(AF),获取的组分进行碳释放,释放溶液用于反硝化,拟合了碳释放动力学特征,测定了碳释放和反硝化产物的碳、氮类指标和光谱特征值。结果表明,碎木去除木质素后在1732和1251 cm^(-1)处的红外吸收峰消失。RL和AF的释碳速率分别为天然碎木(NW)的1.8倍和1.2倍,NW的速率为0.11 mg·g^(-1)·d^(-1)。碳释放过程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相关系数R2>0.90)和Ritger-Peppas动力学(R2>0.98)特征。碳释放产物可被反硝化利用的效率为26.5%~49.7%,其中NW组最低,去除硝酸盐的碳氮比为1.0~1.5,残留有机物的腐殖化程度较低,主要为类酪氨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 生物质 动力学 反硝化 化学组分 碳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筋正骨手法联合消瘀接骨散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婷婷 陈朝晖 +3 位作者 胡荣庭 姚梦莉 徐寒 时威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8期579-583,共5页
目的:观察理筋正骨手法联合消瘀接骨散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理筋正骨手法结合消瘀接骨散治疗,对照组采用中频电结合消瘀接骨散治疗。治疗前后运用视... 目的:观察理筋正骨手法联合消瘀接骨散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理筋正骨手法结合消瘀接骨散治疗,对照组采用中频电结合消瘀接骨散治疗。治疗前后运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量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量表、膝关节屈曲关节活动度、表面肌电(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并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疼痛减轻、肌肉疲劳度降低、肌肉张力减小、屈膝关节活动度增加、运动功能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6.7%(29/3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24/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筋正骨手结合消瘀接骨散可有效减轻KOA患者的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其疗效优于中频电疗法结合消瘀接骨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理筋正骨 消瘀接骨散 中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业废弃物强化生物反硝化效果研究
7
作者 刘勇毅 禤倩茹 +2 位作者 胡荣庭 刘楚源 黄冠 《种子科技》 2022年第24期16-19,120,共5页
添加有机质强化生物反硝化作用是一种常见的硝酸盐去除方法,而筛选合适的有机质是强化生物反硝化效果的关键步骤。选择甘蔗渣、橘子皮和木屑等常见农业废弃物作为反硝化有机质碳源,开展反硝化批量试验。结果表明,pH值为7.0条件下,3种碳... 添加有机质强化生物反硝化作用是一种常见的硝酸盐去除方法,而筛选合适的有机质是强化生物反硝化效果的关键步骤。选择甘蔗渣、橘子皮和木屑等常见农业废弃物作为反硝化有机质碳源,开展反硝化批量试验。结果表明,pH值为7.0条件下,3种碳源表现出明显的强化反硝化效果,硝酸盐去除率均达到97.0%以上;甘蔗渣和橘子皮碳源条件下,在反硝化过程中出现了较高亚硝酸盐累积峰,橘子皮碳源条件下铵态氮累积量达到去除硝酸盐量的29.0%;木屑碳源条件下,硝酸盐去除速率较为缓慢,铵态氮的累积量较低,但在pH值为9.0的条件下出现了较高亚硝酸盐的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碳源 农业废弃物 硝酸盐污染 生物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