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油蔬两用潜力分析
1
作者 王武全 刘佳明 +5 位作者 杨华伟 余敏 刘珞忆 郑永涛 胡苓 曾德志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2,共6页
为了分析甘蓝型油菜在川南地区的油蔬两用潜力,选用6个甘蓝型油菜品种和2个蔬菜品种,从经济效益、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3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蔬两用种植技术虽然降低了菜籽产量,但是能增加经济效益。摘薹处理损失了主茎和主茎角果... 为了分析甘蓝型油菜在川南地区的油蔬两用潜力,选用6个甘蓝型油菜品种和2个蔬菜品种,从经济效益、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3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蔬两用种植技术虽然降低了菜籽产量,但是能增加经济效益。摘薹处理损失了主茎和主茎角果,同时减少了单株一次分枝数和一次分枝角果数,进而间接影响每角粒数,导致菜籽减产。甘蓝型油菜菜薹是一种适口性好、营养价值丰富的功能型蔬菜。该研究证实了油蔬两用是一项适宜推广的种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蔬两用油菜 菜薹 经济效益 农艺性状 营养品质 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信机电安全系统设计研究
2
作者 刘培志 刘明杰 +1 位作者 胡苓 范宁军 《制导与引信》 1998年第2期4-8,50,共6页
分析了机电安全系统的特点,阐述了用于机电安全系统的单片机选取原则,并以鱼雷引信为例,在分析鱼雷引信的工作环境及信息特征的基础上,就新型机电安全系统的设计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引信 鱼雷引信 步进电机 电磁阀 机电安全系统
全文增补中
甘蓝型胞质不育杂交油菜新品种‘贡油5005’的选育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武全 郑永涛 +4 位作者 杨华伟 胡苓 杨世鹏 余鳞 曾德志 《农学学报》 2023年第3期40-43,共4页
目前,杂种优势利用是选育高产、优质油菜新品种的重要途径,自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本院”)近些年通过改良油菜种质,利用杂种优势不断选育杂交油菜新品种,助力四川油菜产业发展。‘贡油5005’是本院以胞质不育系‘7149A’与双... 目前,杂种优势利用是选育高产、优质油菜新品种的重要途径,自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本院”)近些年通过改良油菜种质,利用杂种优势不断选育杂交油菜新品种,助力四川油菜产业发展。‘贡油5005’是本院以胞质不育系‘7149A’与双低恢复系‘7(50)R’杂交、鉴选出的首个高产、优质甘蓝型胞质不育杂交油菜新品种。在2017—2019年四川省机收油菜新品种试验中,2年试验平均产量为2654.1 kg/hm^(2),较对照‘德油6号’增产10.68%,芥酸平均含量为0.261%,商品菜籽硫甙平均含量为24.81μmol/g饼,平均含油量为43.32%,籽粒黑色。于2021年通过农业农村部登记,登记编号GPD油菜(2021)510021。该品种高产优质,是适宜于四川平坝、丘陵地区冬油菜区种植的双低甘蓝型胞质不育杂交油菜新品种,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质不育 甘蓝型油菜 杂种优势利用 ‘贡油5005’ 品种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大豆品种贡秋豆5号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杨世鹏 向仕华 +1 位作者 胡苓 杨华伟 《大豆科技》 2021年第6期21-25,共5页
为明确贡秋豆5号在净作条件下的最佳种植密度,创制贡秋豆5号的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支撑,以贡秋豆5号为研究对象探讨行距和窝距对该品种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窝距及其互作对贡秋豆5号的产量和农艺性状均有极显著... 为明确贡秋豆5号在净作条件下的最佳种植密度,创制贡秋豆5号的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支撑,以贡秋豆5号为研究对象探讨行距和窝距对该品种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窝距及其互作对贡秋豆5号的产量和农艺性状均有极显著影响。贡秋豆5号株高与种植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与种植密度呈显著负相关;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在种植密度为13 334株/667m^(2)时产量最高为180.25 kg/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种植密度 贡秋豆5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油双低核不育杂交油菜新品种贡油6201的选育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武全 郑永涛 +3 位作者 刘珞忆 胡苓 杨华伟 曾德志 《四川农业科技》 2023年第12期7-10,共4页
“贡油6201”是自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杂黄籽甘蓝型隐性核不育中熟两用系“BZ222AB”与双低优质中熟恢复系“7(50)R”杂交、鉴选出的高油、高产、双低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2019~2021年度参加四川省科乐油菜新品种联合试验,两年平均产... “贡油6201”是自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杂黄籽甘蓝型隐性核不育中熟两用系“BZ222AB”与双低优质中熟恢复系“7(50)R”杂交、鉴选出的高油、高产、双低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2019~2021年度参加四川省科乐油菜新品种联合试验,两年平均产量187.88kg/667m2,平均芥酸含量0.598%,商品菜籽硫苷含量25.34μmol/g(饼),平均含油量50.2%,籽粒褐色。2022年通过农业农村部登记,登记编号GPD油菜(2022)510169。该品种含油量和产量均较高,在四川平坝、丘陵冬油菜区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贡油6201” 高油 杂交油菜 品种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鲜食大豆贡鲜豆4号的选育与栽培要点
6
作者 余鳞 向仕华 +5 位作者 王武全 韩亚滨 杨世鹏 郑永涛 胡苓 杨华伟 《大豆科技》 2022年第4期51-53,共3页
鲜食大豆贡鲜豆4号是自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大豆研究所于2014年以贡豆22为母本,K丰74-3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选育而成的高产大豆新品种。2019年参加四川省特殊类型鲜食大豆品种自主区域试验,平均鲜荚产量13188.0 kg/hm^(2),较对照... 鲜食大豆贡鲜豆4号是自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大豆研究所于2014年以贡豆22为母本,K丰74-3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选育而成的高产大豆新品种。2019年参加四川省特殊类型鲜食大豆品种自主区域试验,平均鲜荚产量13188.0 kg/hm^(2),较对照品种交大133增产3.6%;2020年续试,平均鲜荚产量15459.0 kg/hm^(2),较对照品种交大133增产11.5%;2年区域试验平均鲜荚产量14323.5 kg/hm^(2),较对照品种交大133增产7.6%。2021年参加四川省特殊类型鲜食大豆品种自主生产试验,平均鲜荚产量15063.0kg/hm^(2),较对照品种交大133增产6.5%。该品种百粒鲜重72.1 g,口感香甜柔糯,适宜在四川省平坝丘陵及低山区春播种植。2022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川审豆202230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大豆 香甜柔糯 贡鲜豆4号 选育与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