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汤圆粉团制作方法比较及其对蒸煮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周显青 胡育铭 +1 位作者 张玉荣 陈赛赛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33,37,共5页
为了探索汤圆粉团制作方法对其蒸煮品质的影响,以水磨糯米粉为原料,采用3种典型汤圆粉团制作方法制作汤圆粉团,并对其外观品质、蒸煮后的透光度、感官评价以及其粉团TPA物性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汤圆粉团蒸煮品质受制作方法的影响... 为了探索汤圆粉团制作方法对其蒸煮品质的影响,以水磨糯米粉为原料,采用3种典型汤圆粉团制作方法制作汤圆粉团,并对其外观品质、蒸煮后的透光度、感官评价以及其粉团TPA物性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汤圆粉团蒸煮品质受制作方法的影响明显。冷水调粉法制作的速冻汤圆粉团的蒸煮品质明显优于热烫法和煮芡法,而对于鲜汤圆粉团的制作,热烫法制作的汤圆粉团优于煮芡法和冷水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圆 糯米粉 制作方法 蒸煮特性 食用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糯米粉组分对速冻汤圆粉团蒸煮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周显青 王娴 +1 位作者 张玉荣 胡育铭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15年第10期21-26,共6页
为了探索糯米粉组分对速冻汤圆粉团蒸煮特性的影响,以水磨粳型糯米粉为原料,采用冷水法,同源组分回添制作汤圆粉团,对汤圆粉团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评价各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糯米蛋白质、脂肪和直链淀粉含量显著影响粉团的外... 为了探索糯米粉组分对速冻汤圆粉团蒸煮特性的影响,以水磨粳型糯米粉为原料,采用冷水法,同源组分回添制作汤圆粉团,对汤圆粉团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评价各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糯米蛋白质、脂肪和直链淀粉含量显著影响粉团的外观品质和蒸煮特性,糯米蛋白质含量越高,高径比越大,冻裂率、失水率越高,蒸煮品质越差,脱蛋白质糯米粉制得的汤圆粉团感官品质较差,糯米粉中蛋白质质量分数为6.5%时,较适宜于速冻汤圆粉团的制作;糯米粉中脂肪含量越高,制作的汤圆粉团蒸煮特性越好;直链淀粉含量越高,粉团高径比越大,透光度升高,冻裂率增加,蒸煮品质下降,脱直链淀粉制得的汤圆粉团感官品质较差,糯米粉中直链淀粉质量分数为1.6%时,较适宜于速冻汤圆粉团的制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米粉 汤圆 蛋白质 脂肪 直链淀粉 蒸煮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速冻汤圆加工及其质量控制技术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8
3
作者 周显青 胡育铭 +2 位作者 张玉荣 邓峰 张志超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11,共6页
从原辅料前处理、汤圆制作、冷冻、包装运输与贮藏等关键工序着手,阐述了速冻汤圆加工的技术现状;从食品安全、外观、食用品质及加工技术等方面,综合分析了速冻汤圆加工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汤圆的制作工艺改进与品质改良、速冻技术与... 从原辅料前处理、汤圆制作、冷冻、包装运输与贮藏等关键工序着手,阐述了速冻汤圆加工的技术现状;从食品安全、外观、食用品质及加工技术等方面,综合分析了速冻汤圆加工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汤圆的制作工艺改进与品质改良、速冻技术与创新、冷链物流及HACCP管理体系与卫生安全控制等角度,分析了速冻汤圆加工技术研究进展及对策;从原辅料和成品的质量与检验的要求,分析了速冻汤圆品质质量与控制技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以期为速冻汤圆加工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冻汤圆 糯米 加工技术 冷链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粉方法对糯米粉加工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周显青 夏稳稳 +1 位作者 张玉荣 胡育铭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13,共7页
通过对不同制粉方法制备糯米粉的理化特性、热力学特性以及粉团质构特性(TPA)进行分析,研究不同制粉方法对糯米粉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制粉方法对糯米粉的加工品质影响明显,湿法制备的糯米粉其水分易控制,色泽好,灰分、酸度、... 通过对不同制粉方法制备糯米粉的理化特性、热力学特性以及粉团质构特性(TPA)进行分析,研究不同制粉方法对糯米粉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制粉方法对糯米粉的加工品质影响明显,湿法制备的糯米粉其水分易控制,色泽好,灰分、酸度、脂肪酸值低,且溶解度小、溶胀度大、凝沉性弱,而3种方法制备的糯米粉的透明度、保水力和热力学特性值差异不明显;从粉团的质构特性可看出湿法制备的糯米粉的加工品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 糯米粉 制粉方法 加工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藏温度波动对速冻汤圆粉团蒸煮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周显青 马鹏阔 +1 位作者 胡育铭 张玉荣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15年第1期16-19,共4页
为了探索速冻汤圆冻藏过程中由于温度波动而引起其蒸煮品质变化,以水磨糯米粉为原料制作速冻汤圆粉团,实验室模拟冻藏温度变化进行实验,并对其外观品质、蒸煮后的透光度、感官评价、粉团TPA物性以及水分子流动性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 为了探索速冻汤圆冻藏过程中由于温度波动而引起其蒸煮品质变化,以水磨糯米粉为原料制作速冻汤圆粉团,实验室模拟冻藏温度变化进行实验,并对其外观品质、蒸煮后的透光度、感官评价、粉团TPA物性以及水分子流动性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速冻汤圆粉团在冻藏过程中,温度波动越剧烈,蒸煮品质越差。横向弛豫时间峰值基本相同,为1.1~1.8ms和9.0~10.3ms,且半结合水和自由水含量较速冻后粉团显著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圆 蒸煮特性 温度波动 核磁共振 水分子流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糯米淀粉的碱法分离工艺优化及其特性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周显青 邓峰 +2 位作者 张玉荣 胡育铭 陈赛赛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14,共6页
以糯米粉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糯米淀粉的碱法分离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以糯米淀粉纯度为评价指标,确定最佳淀粉分离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室温、碱液浓度0.34%、液料比5∶1、浸泡时间4 h的条件... 以糯米粉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糯米淀粉的碱法分离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以糯米淀粉纯度为评价指标,确定最佳淀粉分离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室温、碱液浓度0.34%、液料比5∶1、浸泡时间4 h的条件下,得到的糯米淀粉纯度为96.61%,蛋白质含量低于0.5%。并用扫描电镜和快速粘度仪测定糯米淀粉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米 淀粉 碱法分离 纯度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条件对汤圆蒸煮特性的影响及水分迁移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周显青 徐启恩 +1 位作者 胡育铭 张玉荣 《粮油食品科技》 2015年第4期1-6,共6页
为了探讨水分子流动性与汤圆粉团品质的关联性,以水磨糯米粉为原料,采用核磁共振(NMR)方法对汤圆粉团加工过程中水分状态及迁移变化进行分析,并设置不同的加水量和冷冻温度制作汤圆粉团,对加工过程中水分子迁移变化以及汤圆粉团外观品... 为了探讨水分子流动性与汤圆粉团品质的关联性,以水磨糯米粉为原料,采用核磁共振(NMR)方法对汤圆粉团加工过程中水分状态及迁移变化进行分析,并设置不同的加水量和冷冻温度制作汤圆粉团,对加工过程中水分子迁移变化以及汤圆粉团外观品质和蒸煮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自由水与半结合水的迁移变化是引起汤圆粉团品质变化的根本原因,调粉加水量和冷冻温度是造成水分迁移变化的关键条件,冻结方式显著影响速冻汤圆粉团的蒸煮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米粉 汤圆 加工条件 水分迁移 品质 核磁共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粮库建设与应用现状 被引量:22
8
作者 陈赛赛 王力 +3 位作者 胡育铭 尹道娟 王伟宇 焦义文 《粮油食品科技》 2016年第2期97-101,共5页
粮库智能化建设可提高仓储管理水平,并可节约人工成本、科学经营决策、确保储粮安全,已经受到粮食收储企业等部门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对智能化粮库的建设应用进行综述,介绍了其在粮情测控、智能通风、智能气调、智能出入库、视频监控... 粮库智能化建设可提高仓储管理水平,并可节约人工成本、科学经营决策、确保储粮安全,已经受到粮食收储企业等部门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对智能化粮库的建设应用进行综述,介绍了其在粮情测控、智能通风、智能气调、智能出入库、视频监控、仓储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应用进展,并展望了智能化粮库建设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粮库 智能通风 智能气调 智能出入库 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氮气调储粮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6
9
作者 王力 陈赛赛 胡育铭 《粮油食品科技》 2016年第5期102-105,共4页
充氮气调储粮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绿色储粮技术,在粮食储藏等多种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综述了充氮气调储粮系统和充氮气调技术在粮库安全储粮等方面的应用,包括该技术在储粮害虫防治、粮食微生物抑制、延缓粮食品质劣变等方面的研... 充氮气调储粮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绿色储粮技术,在粮食储藏等多种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综述了充氮气调储粮系统和充氮气调技术在粮库安全储粮等方面的应用,包括该技术在储粮害虫防治、粮食微生物抑制、延缓粮食品质劣变等方面的研究应用,并分析了其在数字化粮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以期为充氮气调技术在数字化智能粮库建设中更广泛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氮气调 害虫防治 储藏品质 粮情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C控制的粕库装车打包计数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洪福 张成 +3 位作者 周正海 严云修 卢毅 胡育铭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7-49,共3页
设计了一套粕库装车打包计数系统,装车机和打包秤通过打包计数信息化系统保证了豆粕发货数量准确,该系统可实现手机APP与电脑同步控制,计算机自动统计操作日志,事件追溯等功能。该系统使用光电传感器作为检测元件,实现对打包数量的自动... 设计了一套粕库装车打包计数系统,装车机和打包秤通过打包计数信息化系统保证了豆粕发货数量准确,该系统可实现手机APP与电脑同步控制,计算机自动统计操作日志,事件追溯等功能。该系统使用光电传感器作为检测元件,实现对打包数量的自动计数。本文对该系统的硬件电路、软件控制流程以及现场实物设计作了详细介绍并进行了样机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对包数进行快速、准确地计数,同时LED屏幕上显示的剩余包数自动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C 光电传感器 打包计数系统 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打包车间粉尘环境的处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洪福 严云修 +1 位作者 卢毅 胡育铭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3-154,共2页
阐述了打包车间粉尘的安全隐患,并对粉尘的控制方法,如除尘器的选择、吸尘罩的安装、排风扇的安装、设备补缺补漏、风管的清理、滤袋的更换以及粉尘的监测展开了分析,以期为打包车间粉尘的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打包车间 粉尘 除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筒除尘器在散粮卸船机上的应用
12
作者 严云修 周福宝 +5 位作者 周正海 卢毅 陈军 王志河 胡育铭 丁爱斌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20年第1期51-54,共4页
散粮卸船机装卸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并向周围环境逸散,其中呼吸性粉尘占比也相对较高,严重危害相关作业人员身体健康,影响工作视线,而传统的袋式除尘技术不能有效降低粉尘浓度。因此,提出了用于卸船机散粮装卸作业的滤筒除尘技术,并研... 散粮卸船机装卸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并向周围环境逸散,其中呼吸性粉尘占比也相对较高,严重危害相关作业人员身体健康,影响工作视线,而传统的袋式除尘技术不能有效降低粉尘浓度。因此,提出了用于卸船机散粮装卸作业的滤筒除尘技术,并研发了相关装置,在埋刮板卸船机上进行了现场应用及相关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水平刮板输送机末端转载产尘点处以及离心式风机出口1 m处,总粉尘平均浓度由89.5 mg/m^3降低到4.2 mg/m^3,呼吸性粉尘平均浓度从8.9 mg/m^3降至0.6 mg/m^3,除尘效率分别为95.19%和93.26%,粉尘排放浓度符合国家相关职业卫生标准,周围环境明显改善。滤筒除尘器有效提高了对卸船机散粮装卸过程中粉尘的除尘效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筒 除尘器 散粮卸船机 除尘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港口装卸的多功能装船机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洪福 严云修 +2 位作者 卢毅 胡育铭 潘震宇 《港口装卸》 2018年第4期15-17,共3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袋包散料多功能装船机。该设备集成了散料和袋包2种功能,与后方的输送系统无缝连接,实现袋包或者散料的在线连续装船,降低了作业人员的作业强度,改善了生产安全环境,大大增加了设备的利用率,减少了港口码头岸线资源的占...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袋包散料多功能装船机。该设备集成了散料和袋包2种功能,与后方的输送系统无缝连接,实现袋包或者散料的在线连续装船,降低了作业人员的作业强度,改善了生产安全环境,大大增加了设备的利用率,减少了港口码头岸线资源的占用,更好地适应了港口码头多元化装卸船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合一 多功能 装船机 散料 袋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粕出库结块问题解决办法
14
作者 严云修 张成 +3 位作者 周正海 马洪福 卢毅 胡育铭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3-124,共2页
储存在仓库中的豆粕,受外部环境以及豆粕水分的影响,易产生结块。结块豆粕若不经过处理直接出库,会影响产品质量。为此,对豆粕出库工艺流程进行了优化,并对生产线进行了改造。实践表明,通过在出仓发货提升机通往刮板机的连接溜管后增加... 储存在仓库中的豆粕,受外部环境以及豆粕水分的影响,易产生结块。结块豆粕若不经过处理直接出库,会影响产品质量。为此,对豆粕出库工艺流程进行了优化,并对生产线进行了改造。实践表明,通过在出仓发货提升机通往刮板机的连接溜管后增加刀片式粉碎机和筛网、漏斗,可以有效解决豆粕出库结块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粕 出库 结块 粉碎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压用电客户需求的智能交互技术研究
15
作者 程妍丽 焦蔚平 +2 位作者 胡育铭 吴蓓婷 於冬雪 《消费电子》 2025年第3期77-79,共3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面向终端低压用电客户需求的智能交互技术的应用效果,通过对比使用智能交互技术和传统方法对用户电力消费理解和管理的影响,设计了一项实验,采集了相关数据并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显示,智能交互技术显著提升了用户对电力... 本研究旨在探讨面向终端低压用电客户需求的智能交互技术的应用效果,通过对比使用智能交互技术和传统方法对用户电力消费理解和管理的影响,设计了一项实验,采集了相关数据并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显示,智能交互技术显著提升了用户对电力消费的理解能力和能源管理效果。本研究能有效推动电力行业用户参与度和节能效果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互技术 低压用电客户 电力消费管理 节能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