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位池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构建及其水质调控效果 被引量:6
1
作者 胡维安 李纯厚 +2 位作者 颉晓勇 李琦 魏小岚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24-128,共5页
针对高位池集约化高密度养殖环境污染、病害频发等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设计开发了集筛网过滤、生化反应、泡沫分离和臭氧杀菌于一体的多功能循环水处理器和二级生物过滤器,构建了由原水砂滤系统、覆膜高位池、集污系统、水处理系统... 针对高位池集约化高密度养殖环境污染、病害频发等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设计开发了集筛网过滤、生化反应、泡沫分离和臭氧杀菌于一体的多功能循环水处理器和二级生物过滤器,构建了由原水砂滤系统、覆膜高位池、集污系统、水处理系统和增氧系统组成的高位池循环水养殖系统,并对该系统养殖水质调控效果进行了验证。验证试验设置了流量分别为20(T1)、40(T2)、60(T3)m3/h的试验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对NH4+和NO2-都有消除效果,其中对NH4+的消除率分别为27.9%、48.7%、55.8%,对NO2-的消除率分别为26.1%、39.1%、53.9%;T2、T3系统对CODMn有一定的消除效果,消除率分别为14.1%、19.1%;只有T3对PO43-有消除效果,消除率为35.3%;系统对NO3-无消除效果;系统能有效提高溶氧,相对增氧率分别为8%、15%、18%。综合各水质指标、环境因子和养殖效果可知,T2、T3能有效调控养殖水质,但处理量适中的T2更经济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水养殖系统 高位池:水质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虾高位池循环水养殖系统对水质调控效果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李琦 李纯厚 +2 位作者 颉晓勇 胡维安 魏小岚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579-2585,共7页
为了改善高位池对虾养殖水质,降低养殖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安全,对自主研发的高位池循环水养殖系统调控对虾养殖水质的效果进行研究,设计了3个不同循环量(20m·3h-1,T1)、(40m3·h-1,T2)、(60m3·h-1,T3)水处理系统进行... 为了改善高位池对虾养殖水质,降低养殖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安全,对自主研发的高位池循环水养殖系统调控对虾养殖水质的效果进行研究,设计了3个不同循环量(20m·3h-1,T1)、(40m3·h-1,T2)、(60m3·h-1,T3)水处理系统进行高位池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量的循环水系统均能有效地降低水体中NH4+和NO2-,T1、T2、T3对NH4+的相对消除率分别为46%、56%、57%;对NO2-的相对消除率分别为38%、34%、54%;各处理组对NO3-均没有明显的消除作用。T1、T2对PO34-无消除效果,T3对PO34-的相对消除率为36%。T1对COD无消除效果,T2、T3对COD的相对消除率为9%、15%。综合比较可知,60m·3h-1循环水处理系统对改善水质效果最好,40m3·h-1次之,20m3·h-1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水系统 高位池 水质控制 对虾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虾高位池循环水养殖水体浮游动物生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魏小岚 李纯厚 +5 位作者 颉晓勇 戴明 廖秀丽 胡维安 肖雅元 李朋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1-152,共12页
为了掌握对虾高位池循环水养殖过程中浮游动物的变动规律,有效管理水体环境质量,提高养殖效益,于2010年8月—11月,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rnei)为试验对象,研究了循环水处理高位池养殖水体中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其动态变化,试... 为了掌握对虾高位池循环水养殖过程中浮游动物的变动规律,有效管理水体环境质量,提高养殖效益,于2010年8月—11月,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rnei)为试验对象,研究了循环水处理高位池养殖水体中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其动态变化,试验设计3种不同循环处理量组,即20m3·h-1(P1组)、40m3·h-1(P2组)和60m3·h-1(P3组),探讨不同的循环水处理量和养殖模式对水体中浮游动物的生态特征影响。结果表明,从各试验塘鉴定出浮游动物主要隶属于四大类,循环塘21属35种,对照塘43属61种,种类最多的为轮虫,占总数的34.4%,其次为原生动物,占总数的31.1%,再次为枝角类,占总数的19.7%,最后为桡足类,占总数的14.8%。循环塘的优势种以原生动物和轮虫为主,而对照塘试验中后期的浮游动物以大型甲壳动物为主,循环塘和对照塘中浮游动物的密度分别为:131.52~497.17ind·L-1和122.09~373.15ind·L-1,其生物量分别为1.19~3.87mg·L-1和0.64~3.01mg·L-1,循环塘中浮游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明显高于对照塘,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循环塘浮游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在1.01~2.08之间波动,而对照塘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H′)在0.76~1.56之间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池 循环量 浮游动物 生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循环水对虾养殖模式的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8
4
作者 李纯厚 魏小岚 +5 位作者 王学锋 颉晓勇 胡维安 陆琴燕 刘璐 徐娇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05-108,共4页
简要介绍了循环水养殖原理,分析了当前对虾养殖模式的主要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应用前景,重点介绍了目前新兴的池塘循环水养殖新模式的技术要求、现状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池塘循环水对虾养殖是在节能减排新形势下实现一种高效、减... 简要介绍了循环水养殖原理,分析了当前对虾养殖模式的主要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应用前景,重点介绍了目前新兴的池塘循环水养殖新模式的技术要求、现状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池塘循环水对虾养殖是在节能减排新形势下实现一种高效、减排、降低养殖生产风险、减轻养殖水环境污染的必然趋势,是提高对虾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的有效新模式,是现今对虾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技术升级的生产方式,对我国当前对虾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 循环水池塘养殖 养殖模式 技术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虾高位池循环水养殖效果比较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李纯厚 魏小岚 +2 位作者 颉晓勇 李琦 胡维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91-95,共5页
为降低高位池对虾养殖风险,减少养殖环境污染,提高养殖经济效益,于2010年8~11月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rnei)为试验对象,研究了高位池循环水对虾养殖期间的主要养殖参数变化。设计了3个不同循环处理量试验,即20 m3/h、P1组,40 ... 为降低高位池对虾养殖风险,减少养殖环境污染,提高养殖经济效益,于2010年8~11月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rnei)为试验对象,研究了高位池循环水对虾养殖期间的主要养殖参数变化。设计了3个不同循环处理量试验,即20 m3/h、P1组,40 m3/h、P2组,60 m3/h、P3组,对不同循环量水处理组对虾养殖参数,包括特定生长率(SGR)、相对增重率(WG)、肥满度系数(K)和饲料系数(FCR)等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其差异性。结果表明,不同循环量的循环水系统均能有效地提高特定生长率,P1、P2、P3塘的对虾相对特定生长率为0.13%、0.28%、0.18%,P1、P2、P3塘的对虾体重的相对增重率、肥满度系数分别为11%、23%、15%;24%、40%、29%,而对虾饲料的增效率为16%、26%、19%,综合比较发现,40 m3/h的循环量对提高对虾养殖效果最好,60 m3/h次之,20 m3/h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池 循环量 循环水养殖 养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虾高位池循环水养殖水体浮游植物生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魏小岚 李纯厚 +4 位作者 颉晓勇 陆琴燕 戴明 廖秀丽 胡维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92-403,共12页
为了掌握对虾高位池循环水养殖过程中浮游植物的变动规律,有效管理水体环境质量,提高养殖效益,于2010年8月至11月,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rnei)为实验对象,研究了循环水处理养殖系统的高位池养殖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及其... 为了掌握对虾高位池循环水养殖过程中浮游植物的变动规律,有效管理水体环境质量,提高养殖效益,于2010年8月至11月,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rnei)为实验对象,研究了循环水处理养殖系统的高位池养殖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及其动态变化,试验设计3种不同循环处理量组,即20 m3·h-1(P1组)、40 m3·h-1(P2组)和60 m3·h-1(P3组),探讨不同的循环水处理量和养殖模式对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生态特征影响。结果表明,从循环塘中共鉴出浮游植物99种,隶属于5门49属,对照4号塘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08种,隶属于8门54属,种类最多的为绿藻门,占总数的39.8%,其次为硅藻门,占总数的21.1%,再次为裸藻门,占总数的16.3%,最后为蓝藻门,占总数的15.4%。循环塘的浮游植物优势种以绿藻和硅藻为主,而对照4号塘的浮游植物以蓝藻为优势种。循环塘和对照4号塘中浮游植物的密度分别为208.34~998.8(×104 ind·L-1)、324.58~1343.26(×104 ind·L-1),其生物量分别为2.96~10.19 mg·L-1,3.59~18.86 mg·L-1。循环塘中浮游植物的密度和生物量低于对照4号塘,且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循环塘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1.03~2.18之间波动,对照塘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在1.01~1.56之间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池 循环量 浮游植物 生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变化对盐藻生物量和总脂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韦芳三 李纯厚 +4 位作者 戴明 吕国敏 肖雅元 胡维安 李琦 《湖南农业科学》 2011年第1期134-136,139,共4页
为了筛选和优化高生物量与高油脂含量产能微藻的培养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了盐度对盐藻生物量和脂肪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度变化对盐藻生物量和脂肪积累均有显著的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盐度20~100的范围内,盐藻均能正常生长... 为了筛选和优化高生物量与高油脂含量产能微藻的培养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了盐度对盐藻生物量和脂肪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度变化对盐藻生物量和脂肪积累均有显著的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盐度20~100的范围内,盐藻均能正常生长,且在盐度40时,能够获得最高生物量和最高的脂肪含量,分别达到1.19 g/L和33.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藻 盐度 脂肪含量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空气比值对牟氏角毛藻生长和总脂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王蒙 李纯厚 +5 位作者 戴明 韦芳三 周岩岩 杨慧英 胡维安 杨进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第9期134-138,共5页
以牟氏角毛藻作为试验材料,通过向培养液中通入5种不同比值的CO2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培养牟氏角毛藻,研究了CO2/空气比值对海洋产能微藻的生长以及总脂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CO2/空气的比值对牟氏角毛藻的相对生长率、总脂含量、总脂日增... 以牟氏角毛藻作为试验材料,通过向培养液中通入5种不同比值的CO2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培养牟氏角毛藻,研究了CO2/空气比值对海洋产能微藻的生长以及总脂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CO2/空气的比值对牟氏角毛藻的相对生长率、总脂含量、总脂日增量均有极显著影响;牟氏角毛藻在CO2/空气=1/15时相对生长率最高,为1.76 d-1;总脂含量百分比最高,为31.26%;总脂日增量也最高,为样品藻初始干重的0.75倍。牟氏角毛藻的总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随CO2/空气比值的减小而增加,CO2/空气=1/25时最高,达70.27%;CO2/空气=1/5时最低,为65.28%。研究表明,CO2/空气=1/15的混合气体最适合牟氏角毛藻的生长以及粗脂肪的积累;CO2/空气=1/25最适合牟氏角毛藻不饱和脂肪酸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牟氏角毛藻 CO2/空气比值 总脂含量 相对生长率 总脂日增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