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水稻大配方小调整中氮素指标体系重构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杨敏
陈秀虎
+5 位作者
李果
皮晓娟
郭峰
胡结文
彭启华
吴国虹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2年第10期77-81,87,共6页
将土壤碱解氮与施用的氮素合并为土壤速效氮,并依据配方施肥稻谷产量计算得出土壤速效氮利用率;利用大配方“3414”试验得到的函数公式计算得出无氮肥产量;依据测土配方施肥目标产量法计算得出施氮量,并建立了土壤碱解氮与氮素施用量的...
将土壤碱解氮与施用的氮素合并为土壤速效氮,并依据配方施肥稻谷产量计算得出土壤速效氮利用率;利用大配方“3414”试验得到的函数公式计算得出无氮肥产量;依据测土配方施肥目标产量法计算得出施氮量,并建立了土壤碱解氮与氮素施用量的函数关系式。结果表明:土壤碱解氮平均含量为(103.30±13.67)mg/kg,配方施肥稻谷平均产量为(6040.65±70.62)kg/hm^(2),土壤速效氮利用率为(34.22±2.26)%,无肥区平均产量为(4939.50±228.89)kg/hm^(2);土壤碱解氮与施氮量的函数公式为:y=-0.7145x+151.71,R^(2)=0.9539,调整配方后平均施氮量为(77.9±10.0)kg/hm^(2)。研究表明,利用生产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重构配方氮素指标体系,能够实现生产大配方的快速、便捷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大配方小调整
氮素指标体系
土壤速效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水稻安全生产关键技术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被引量:
2
2
作者
杨敏
李果
+4 位作者
陈秀虎
彭启华
郭峰
胡结文
肖卓霖
《南方农机》
2022年第19期53-56,共4页
开展水稻安全生产关键技术信息化建设,构建“学校+企业+基地”的三方协同联动机制,农户按照安全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对提升水稻安全生产能力与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项目组以“信息稳农、信息强农、信息惠农”为基本工作目标进行...
开展水稻安全生产关键技术信息化建设,构建“学校+企业+基地”的三方协同联动机制,农户按照安全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对提升水稻安全生产能力与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项目组以“信息稳农、信息强农、信息惠农”为基本工作目标进行探索,建立了一个适用于农民使用的技术服务系统。该系统由水稻安全生产关键技术数据库、信息发布交流平台和手机接收终端三部分组成,设有土壤基本状况监控、施肥管理信息化建设、病虫害防治信息化建设、生产服务平台建设、信息发布与专家服务等子功能。可通过实地研究与查阅资料的方法收集静态数据信息,利用远程监控和农户反馈的方式采集动态信息;将学校的教学服务平台延伸为农业生产技术信息服务平台,可用于采集、分析、处理、储存数据以及信息发布与交流,并分成多个相对独立的技术服务单元;种植户利用智能手机终端可获取水稻安全生产信息,反馈生产过程信息。通过校企合作,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建成简单、实用的水稻安全生产关键技术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项目建设的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安全生产
关键技术
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稻大配方小调整中氮素指标体系重构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杨敏
陈秀虎
李果
皮晓娟
郭峰
胡结文
彭启华
吴国虹
机构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
连州市高山绿稻米业有限公司
出处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2年第10期77-81,87,共6页
基金
2020年度广东省清远市科技计划项目“水稻安全生产关键技术信息化管理的研究与实践”(2020DZX013)
2019年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重点派驻任务项目“生态种植贮藏加工”(粤科函农字[2019]1388号:KTP 20190192)
2021年度广东省清远市科技计划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探索”(2021DZX023)。
文摘
将土壤碱解氮与施用的氮素合并为土壤速效氮,并依据配方施肥稻谷产量计算得出土壤速效氮利用率;利用大配方“3414”试验得到的函数公式计算得出无氮肥产量;依据测土配方施肥目标产量法计算得出施氮量,并建立了土壤碱解氮与氮素施用量的函数关系式。结果表明:土壤碱解氮平均含量为(103.30±13.67)mg/kg,配方施肥稻谷平均产量为(6040.65±70.62)kg/hm^(2),土壤速效氮利用率为(34.22±2.26)%,无肥区平均产量为(4939.50±228.89)kg/hm^(2);土壤碱解氮与施氮量的函数公式为:y=-0.7145x+151.71,R^(2)=0.9539,调整配方后平均施氮量为(77.9±10.0)kg/hm^(2)。研究表明,利用生产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重构配方氮素指标体系,能够实现生产大配方的快速、便捷调整。
关键词
水稻
大配方小调整
氮素指标体系
土壤速效氮
Keywords
Rice
Minor adjustment of large formula
Nitrogen index system
Soil available nitrogen
分类号
S147 [农业科学—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水稻安全生产关键技术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被引量:
2
2
作者
杨敏
李果
陈秀虎
彭启华
郭峰
胡结文
肖卓霖
机构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
连州市高山绿稻米业有限公司
出处
《南方农机》
2022年第19期53-56,共4页
基金
2020年广东省清远市科技计划项目“水稻安全生产关键技术信息化管理的研究与实践”(2020DZX013)
2019年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重点派驻任务项目“生态种植贮藏加工”(KTP20190192)
2021年广东省清远市科技计划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探索”(2021DZX023)。
文摘
开展水稻安全生产关键技术信息化建设,构建“学校+企业+基地”的三方协同联动机制,农户按照安全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对提升水稻安全生产能力与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项目组以“信息稳农、信息强农、信息惠农”为基本工作目标进行探索,建立了一个适用于农民使用的技术服务系统。该系统由水稻安全生产关键技术数据库、信息发布交流平台和手机接收终端三部分组成,设有土壤基本状况监控、施肥管理信息化建设、病虫害防治信息化建设、生产服务平台建设、信息发布与专家服务等子功能。可通过实地研究与查阅资料的方法收集静态数据信息,利用远程监控和农户反馈的方式采集动态信息;将学校的教学服务平台延伸为农业生产技术信息服务平台,可用于采集、分析、处理、储存数据以及信息发布与交流,并分成多个相对独立的技术服务单元;种植户利用智能手机终端可获取水稻安全生产信息,反馈生产过程信息。通过校企合作,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建成简单、实用的水稻安全生产关键技术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项目建设的预期效果。
关键词
水稻
安全生产
关键技术
信息化
Keywords
rice
safety production
key technologies
informatization
分类号
F323.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水稻大配方小调整中氮素指标体系重构研究
杨敏
陈秀虎
李果
皮晓娟
郭峰
胡结文
彭启华
吴国虹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浅谈水稻安全生产关键技术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杨敏
李果
陈秀虎
彭启华
郭峰
胡结文
肖卓霖
《南方农机》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