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大配方小调整中氮素指标体系重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敏 陈秀虎 +5 位作者 李果 皮晓娟 郭峰 胡结文 彭启华 吴国虹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2年第10期77-81,87,共6页
将土壤碱解氮与施用的氮素合并为土壤速效氮,并依据配方施肥稻谷产量计算得出土壤速效氮利用率;利用大配方“3414”试验得到的函数公式计算得出无氮肥产量;依据测土配方施肥目标产量法计算得出施氮量,并建立了土壤碱解氮与氮素施用量的... 将土壤碱解氮与施用的氮素合并为土壤速效氮,并依据配方施肥稻谷产量计算得出土壤速效氮利用率;利用大配方“3414”试验得到的函数公式计算得出无氮肥产量;依据测土配方施肥目标产量法计算得出施氮量,并建立了土壤碱解氮与氮素施用量的函数关系式。结果表明:土壤碱解氮平均含量为(103.30±13.67)mg/kg,配方施肥稻谷平均产量为(6040.65±70.62)kg/hm^(2),土壤速效氮利用率为(34.22±2.26)%,无肥区平均产量为(4939.50±228.89)kg/hm^(2);土壤碱解氮与施氮量的函数公式为:y=-0.7145x+151.71,R^(2)=0.9539,调整配方后平均施氮量为(77.9±10.0)kg/hm^(2)。研究表明,利用生产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重构配方氮素指标体系,能够实现生产大配方的快速、便捷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大配方小调整 氮素指标体系 土壤速效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水稻安全生产关键技术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敏 李果 +4 位作者 陈秀虎 彭启华 郭峰 胡结文 肖卓霖 《南方农机》 2022年第19期53-56,共4页
开展水稻安全生产关键技术信息化建设,构建“学校+企业+基地”的三方协同联动机制,农户按照安全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对提升水稻安全生产能力与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项目组以“信息稳农、信息强农、信息惠农”为基本工作目标进行... 开展水稻安全生产关键技术信息化建设,构建“学校+企业+基地”的三方协同联动机制,农户按照安全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对提升水稻安全生产能力与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项目组以“信息稳农、信息强农、信息惠农”为基本工作目标进行探索,建立了一个适用于农民使用的技术服务系统。该系统由水稻安全生产关键技术数据库、信息发布交流平台和手机接收终端三部分组成,设有土壤基本状况监控、施肥管理信息化建设、病虫害防治信息化建设、生产服务平台建设、信息发布与专家服务等子功能。可通过实地研究与查阅资料的方法收集静态数据信息,利用远程监控和农户反馈的方式采集动态信息;将学校的教学服务平台延伸为农业生产技术信息服务平台,可用于采集、分析、处理、储存数据以及信息发布与交流,并分成多个相对独立的技术服务单元;种植户利用智能手机终端可获取水稻安全生产信息,反馈生产过程信息。通过校企合作,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建成简单、实用的水稻安全生产关键技术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项目建设的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安全生产 关键技术 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