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中物理新课改的实践与思考
1
作者 胡纪明 《教师博览(下旬刊)》 2011年第2期7-7,共1页
2008年江西省普通高中开始进入新课改,笔者有幸亲历整个过程。近三年的新课改教学实践,期间有不少的体会和感悟,现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
关键词 高中物理 平行四边形定则 验证性实验 三年 学生探究能力 力的合成 探究过程 科学探究能力 知识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拉法辛与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副作用的循证医学研究 被引量:38
2
作者 金卫东 钱敏才 +1 位作者 胡纪明 冯斌 《循证医学》 CSCD 2003年第4期215-218,共4页
目的 比较文拉法辛与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临床副作用的差异。方法 应用循证医学的Meta分析,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法对符合标准的15项对照研究文献进行评价。结果 文拉法辛与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的副作用出现率不同,大多数的... 目的 比较文拉法辛与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临床副作用的差异。方法 应用循证医学的Meta分析,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法对符合标准的15项对照研究文献进行评价。结果 文拉法辛与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的副作用出现率不同,大多数的副作用之间差异有显著性(x2=8.13~91.93,df=1,P=0.00;综合的ORs=0.16~0.28,95%CI 0.06~0.68)。而两种药物的副作用头痛、恶心呕吐、焦虑失眠没有差异。结论 文拉法辛与TCA治疗抑郁症的副作用是有差别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拉法辛 抗抑郁药物 治疗 抑郁症 副作用 循证医学 SSRI 精神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思通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胡纪明 吕跃忠 邢明跃 《四川精神卫生》 1999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初步研究在门诊应用维思通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8例病人用维思通治疗8周,用PANSS评定疗效,ESRS和实验室检查评价不良反应。结果维思通对“阳性亚型”疗效较好,对阴性分裂症状也有效,不良反应有轻度锥体外系... 目的:初步研究在门诊应用维思通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8例病人用维思通治疗8周,用PANSS评定疗效,ESRS和实验室检查评价不良反应。结果维思通对“阳性亚型”疗效较好,对阴性分裂症状也有效,不良反应有轻度锥体外系反应,其他不良反应少见。结论维思通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较好,适合依从性好的病人在门诊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思通 精神分裂症 疗效 药物疗法 首次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抑郁症患者多导睡眠图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华强 赵俊雄 胡纪明 《上海精神医学》 2009年第2期92-95,共4页
目的观察自然夜间多导睡眠图(PSG)对首发抑郁症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日本1518K多导睡眠生理仪,采用眼电图和下颌肌电图及脑电图等技术,对24例首发抑郁症患者的多导睡眠图(PSG)进行整夜监测,并与21名正常受试者对照。结果首发抑郁症... 目的观察自然夜间多导睡眠图(PSG)对首发抑郁症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日本1518K多导睡眠生理仪,采用眼电图和下颌肌电图及脑电图等技术,对24例首发抑郁症患者的多导睡眠图(PSG)进行整夜监测,并与21名正常受试者对照。结果首发抑郁症患者组PSG主要指标表现为REM睡眠潜伏期(RL)前移[正常组(81±11)min,首发抑郁症患者组(62±19)min,P<0.01];睡眠维持率(SMT)下降[正常组(98±5)%,首发抑郁症患者组(87±8)%,P<0.01],第二阶段睡眠降低[正常组(57±5)%,首发抑郁症患者组(43±12)%,P<0.01]及REM3个睡眠参数有改变。结论REM睡眠潜伏期前移是首发抑郁症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抑郁症 多导睡眠图 睡眠 快速眼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后多项诱发电位的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朱锐明 胡纪明 赵俊雄 《上海精神医学》 2005年第4期225-227,共3页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P300、听觉诱发电位(AEP)和脑干听觉反应(ABR)的特征以及治疗前后诱发电位的变化。方法应用美国Nicolet Spirit脑诱发电位仪,记录3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1名正常成人的P300、AEP和ABR,于治疗6个月时进行P300、AEP...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P300、听觉诱发电位(AEP)和脑干听觉反应(ABR)的特征以及治疗前后诱发电位的变化。方法应用美国Nicolet Spirit脑诱发电位仪,记录3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1名正常成人的P300、AEP和ABR,于治疗6个月时进行P300、AEP和ABR随访。结果1.与NC 组比较,精神分裂症组三项诱发电位主成份(P300-P3靶潜伏期、AEP-P2潜伏期和ABR-波V波幅) 延迟,波幅降低(P<0.05-0.01)。2.随访提示:P300中的P3靶潜伏期和波幅,AEP中的P2潜伏期和波幅以及ABR中的波Ⅲ潜伏期和波V波幅改变可能是属于该疾病的状态标志。结论本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诱发电位变化为状态标志,多项诱发电位指标联合应用可作为精神分裂症治疗监测的有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电位P300 听觉诱发电位 脑干听觉反应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患者 多项诱发电位 治疗后 P300 脑诱发电位仪 SPIR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麦普替林治疗抑郁症35例疗效观察
6
作者 胡纪明 吕惠明 王卫平 《四川精神卫生》 1995年第2期111-112,共2页
报告国产麦普替林治疗35例抑郁症。并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Beck抑郁自评量表以及副反应量表结合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痊愈17例,显进8例,好转3例,无效7例。治疗前后HDS各因子分、总分和BDI分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 报告国产麦普替林治疗35例抑郁症。并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Beck抑郁自评量表以及副反应量表结合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痊愈17例,显进8例,好转3例,无效7例。治疗前后HDS各因子分、总分和BDI分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副反应以抗胆碱能副作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麦普替林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电生理反应时间比较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卫平 胡纪明 朱建唯 《上海精神医学》 2009年第2期96-98,共3页
目的了解抑郁症及精神分裂症患者反应时间的特点。方法应用国产脑电生理仪以及短音和视觉刺激,测查31例抑郁症、33例精神分裂症和30名正常对照组的反应时间。结果精神分裂症组和抑郁症组及正常对照组在听反应时间和视反应时间两两比较... 目的了解抑郁症及精神分裂症患者反应时间的特点。方法应用国产脑电生理仪以及短音和视觉刺激,测查31例抑郁症、33例精神分裂症和30名正常对照组的反应时间。结果精神分裂症组和抑郁症组及正常对照组在听反应时间和视反应时间两两比较上均有显著性差异:正常对照组听反应时间(231±30)ms,精神分裂症患者(279±34)ms,抑郁症患者(264±33)ms,(F=17.81,P<0.01);正常对照组视反应时间(246±30)ms,精神分裂症患者(394±47)ms,抑郁症患者(289±41)ms,(F=49.04,P<0.01))。上述三组第二轮听、视反应时间与警告信号后负电位(PINV)变化表现为同一趋势,即听、视反应时间延迟,PINV随之延长。结论反应时间可辅助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精神分裂症 反应时间 警告信号后负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嫉妒妄想的精神分裂症司法精神医学鉴定 被引量:1
8
作者 汪红斌 胡纪明 《四川精神卫生》 1996年第4期251-251,共1页
伴嫉妒妄想的精神分裂症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浙江省金华市第二医院(321016)汪红斌,胡纪明司法精神病学鉴定表明,嫉妒是严重攻击行为的主要动机之一,在因嫉妒产生的危险行动中,精神分裂症的嫉妒妄想仅次于病态人格之嫉妒而居于... 伴嫉妒妄想的精神分裂症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浙江省金华市第二医院(321016)汪红斌,胡纪明司法精神病学鉴定表明,嫉妒是严重攻击行为的主要动机之一,在因嫉妒产生的危险行动中,精神分裂症的嫉妒妄想仅次于病态人格之嫉妒而居于第二位[1]。本文就我院在司法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嫉妒 妄想 司法鉴定 精神学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坐不能所致的自杀(附九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陆红艳 胡纪明 《四川精神卫生》 1997年第4期256-256,共1页
静坐不能所致的自杀(附九例临床分析)浙江省金华市第二医院(321016)陆红艳胡纪明神经阻滞剂所致的静坐不能临床上颇为常见,本文对我院1984~1994年间因静坐不能导致自杀行为的9例住院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报告... 静坐不能所致的自杀(附九例临床分析)浙江省金华市第二医院(321016)陆红艳胡纪明神经阻滞剂所致的静坐不能临床上颇为常见,本文对我院1984~1994年间因静坐不能导致自杀行为的9例住院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按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源性精神障碍 神经阻滞剂 静坐不能 自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性障碍患者脑诱发电位变异与自杀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赵俊雄 胡纪明 +1 位作者 吕跃忠 朱建唯 《上海精神医学》 2008年第2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情感性障碍患者脑诱发电位(BEP)变异与自杀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国产脑诱发电位仪,记录了41例抑郁症、24例躁狂发作患者和33名正常对照者的3种脑诱发电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抑郁症和躁狂发作组均出现脑诱发电位主成分波幅... 目的探讨情感性障碍患者脑诱发电位(BEP)变异与自杀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国产脑诱发电位仪,记录了41例抑郁症、24例躁狂发作患者和33名正常对照者的3种脑诱发电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抑郁症和躁狂发作组均出现脑诱发电位主成分波幅降低,抑郁症VEP/P2潜伏期延迟[正常对照组(194±19)m s,抑郁症自杀史阳性组(212±22)m s,抑郁症自杀史阴性组(209±17)m s,P<0.01]。两组患者的BEP改变主要与患者有无自杀行为史有关。结论脑诱发电位临床价值得到了初步证实,与自杀行为相关的生物学指标研究中需进一步追踪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性障碍 脑诱发电位 自杀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