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奥氏体不锈钢离子渗N组织及性能
被引量:
7
1
作者
兰晔峰
王创造
+2 位作者
胡秋晨
胡巍巍
李庆林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12,共6页
采用辉光离子渗N技术对奥氏体不锈钢球阀进行表面氮化处理,改变其表面结构,提高表面耐磨性.选取三组离子渗N的温度,分别为400、440、480℃,渗N时间设置为12 h.采用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维氏显微硬度计和材料表面综合测...
采用辉光离子渗N技术对奥氏体不锈钢球阀进行表面氮化处理,改变其表面结构,提高表面耐磨性.选取三组离子渗N的温度,分别为400、440、480℃,渗N时间设置为12 h.采用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维氏显微硬度计和材料表面综合测试仪对渗N改性层的表面形貌、截面形貌、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离子渗N技术可以大幅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硬度和耐磨性.渗N温度为400℃时,渗N改性层最薄,耐磨性最差,480℃时渗N改性层最厚、耐磨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
离子渗N
渗N温度
硬度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技术参数评估的涡扇发动机总体性能设计
被引量:
5
2
作者
刘伟
陈玉春
+2 位作者
贾琳渊
胡秋晨
黄红超
《航空工程进展》
2014年第3期312-319,共8页
为了充分掌握各代涡扇发动机技术参数水平及其发展趋势,统计包括现役型号在内的15台2~4代涡扇发动机的总体性能参数、循环参数和部件参数,采用考虑涡轮冷却的总体性能计算和重量预测相结合的发动机技术参数综合评估模型并利用计算程...
为了充分掌握各代涡扇发动机技术参数水平及其发展趋势,统计包括现役型号在内的15台2~4代涡扇发动机的总体性能参数、循环参数和部件参数,采用考虑涡轮冷却的总体性能计算和重量预测相结合的发动机技术参数综合评估模型并利用计算程序绘制趋势曲线,评估技术参数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技术参数逐年改善的趋势是比较稳定的,并用曲线趋势外推法取得下一代关键参数的定量数据。在此基础上探索下一代高推重比涡扇发动机可能的总体性能方案,为下一代先进涡扇发动机的预研和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扇发动机
技术参数
总体性能
高推重比
涡轮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TBCC发动机的典型方案及试验技术发展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李俊杰
胡秋晨
+2 位作者
刘鹏超
薛永广
关振宇
《火箭推进》
CAS
2022年第6期26-34,68,共10页
涡轮基组合循环发动机(turbine based combined cycle engine, TBCC)通过涡轮与冲压的有效组合,大幅拓展了传统涡轮发动机与冲压发动机的工作包线,最高工作马赫数达到4.0及以上,是航空与航天领域重要的研究发展方向。以临近空间高速飞...
涡轮基组合循环发动机(turbine based combined cycle engine, TBCC)通过涡轮与冲压的有效组合,大幅拓展了传统涡轮发动机与冲压发动机的工作包线,最高工作马赫数达到4.0及以上,是航空与航天领域重要的研究发展方向。以临近空间高速飞行器对动力装置的发展需求为牵引,研究了国外TBCC发动机近十年来的典型案例和发展趋势,并对TBCC发动机试验技术的主要进展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国外具有良好的直连试验和自由射流试验技术基础,已完成地面整机集成和模态转换试验,技术成熟度达到4~5级,并规划了飞行试验验证工作。建议我国注重理论与试验技术的结合,逐步提升关键技术成熟度,创造社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CC
研究进展
试验技术
模态转换
自由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16奥氏体不锈钢渗N/镀CrN复合改性层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
2
4
作者
李庆林
赵尚
+2 位作者
胡秋晨
胡巍巍
兰晔峰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19,共7页
分别在400、440、480℃下对316奥氏体不锈钢进行12 h的渗氮处理,再对渗氮后的试样进行物理气相沉积(PVD)镀CrN薄膜.采用扫描电镜(SEM)、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维氏显微硬度计和材料表面综合测试仪(HSR-2M)、电化学工作站...
分别在400、440、480℃下对316奥氏体不锈钢进行12 h的渗氮处理,再对渗氮后的试样进行物理气相沉积(PVD)镀CrN薄膜.采用扫描电镜(SEM)、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维氏显微硬度计和材料表面综合测试仪(HSR-2M)、电化学工作站等对复合改性层的表面形貌、截面形貌、成分、显微硬度、耐磨性以及耐蚀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400℃离子渗N/镀CrN试样耐磨性最差,耐蚀性最好;而480℃离子渗N/镀CrN试样耐磨性最好,耐蚀性最差;但比相同温度下单独渗氮试样的综合性能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奥氏体不锈钢
渗氮
物理气相沉积(PVD)
CRN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串联式TBCC发动机模态转换模拟
被引量:
2
5
作者
王玉男
胡秋晨
+1 位作者
贾琳渊
张彦军
《航空发动机》
2015年第2期22-26,共5页
为开展涡轮基组合循环(TBCC)发动机模态转换过程研究,基于某小型涡喷发动机,应用串联式TBCC发动机总体性能数值计算程序进行性能计算。根据沿飞行轨道TBCC发动机冲压涵道与涡轮发动机涵道气流混合过程中的参数变化规律,开展模态转换过...
为开展涡轮基组合循环(TBCC)发动机模态转换过程研究,基于某小型涡喷发动机,应用串联式TBCC发动机总体性能数值计算程序进行性能计算。根据沿飞行轨道TBCC发动机冲压涵道与涡轮发动机涵道气流混合过程中的参数变化规律,开展模态转换过程模拟。分析了不同等动压头、加力/冲压燃烧室进口马赫数、出口温度等主要参数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根据小型串联式TBCC发动机模态转换过程和沿飞行轨道的发动机稳态特性模拟,确定了较为合理的模态转换区间,并得到了推力、耗油率等发动机性能参数。研究表明:不同动压头对应不同的模态转换马赫数,加力/冲压燃烧室进口马赫数和出口总温对模态转换马赫数并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基组合循环发动机
性能模拟
模态转换
涡轮发动机
冲压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引气冷却模型对涡轴发动机总体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2
6
作者
胡秋晨
陈玉春
+1 位作者
贾琳渊
黄兴
《航空工程进展》
2014年第1期109-115,共7页
随着现代涡轴发动机性能的不断提高,其热力循环参数和引气量显著增加。针对这一问题,建立考虑压气机引气位置可变和涡轮中冷却气参与做功的涡轴发动机性能计算模型。当压气机引气位置变化时,采用流量平衡和功率平衡同时修正法计算发动...
随着现代涡轴发动机性能的不断提高,其热力循环参数和引气量显著增加。针对这一问题,建立考虑压气机引气位置可变和涡轮中冷却气参与做功的涡轴发动机性能计算模型。当压气机引气位置变化时,采用流量平衡和功率平衡同时修正法计算发动机性能;涡轮冷却计算模型则考虑了第一级导向器叶片冷却气的做功。与传统涡轴发动机性能计算模型的计算结果对比表明:本文的计算模型能够合理反映引气量和引气位置对发动机特性的影响,更接近发动机的真实物理过程,可为发动机空气系统设计提供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涡轮涡轴发动机
压气机引气模型
涡轮冷却模型
引气量
总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奥氏体不锈钢渗氮&物理气相沉积复合改性层的组织及性能
被引量:
4
7
作者
陈志林
曹驰
+3 位作者
杨瑞成
牟鑫斌
陈碧碧
胡秋晨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161-6166,共6页
通过辉光离子渗扩技术对316L奥氏体不锈钢进行了不同温度下的离子渗氮处理,之后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在渗氮层外表面制备一层CrN涂层,检测不同温度下离子渗氮+物理气相沉积复合涂层的结合力、硬度、耐磨性和耐蚀性,并对其显微组织和物...
通过辉光离子渗扩技术对316L奥氏体不锈钢进行了不同温度下的离子渗氮处理,之后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在渗氮层外表面制备一层CrN涂层,检测不同温度下离子渗氮+物理气相沉积复合涂层的结合力、硬度、耐磨性和耐蚀性,并对其显微组织和物相进行了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奥氏体不锈钢不同温度渗氮+物理气相沉积复合改性层的组织随渗氮温度的升高从S相(内层)+CrN涂层(外层)转变为不同程度硬质相析出层(内层)+CrN涂层(外层),不同类型的渗氮层与CrN涂层均有良好的结合力;不论是S相层还是硬质相析出层,经过PVD处理后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渗层的表面硬度、耐磨性和耐蚀性,其中耐蚀性随着渗氮温度的升高逐渐变差,硬度和耐磨性随渗氮温度的升高而逐渐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
复合改性
S相
CRN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8
作者
刘琪
郑德英
+1 位作者
胡秋晨
朱陈平
《陕西煤炭》
2020年第S01期21-24,46,共5页
锂离子电池作为目前商业化应用最成熟的电化学储能载体之一,在消费电子、交通工具、储能电站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组成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一般是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其中负极材料的选择决定电池能量密度、电化学性能、安全可靠性...
锂离子电池作为目前商业化应用最成熟的电化学储能载体之一,在消费电子、交通工具、储能电站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组成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一般是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其中负极材料的选择决定电池能量密度、电化学性能、安全可靠性等各方面性能,因此近20年来,负极材料技术一直是新能源产业最热门的研发领域之一。根据负极材料产业化的时间顺序,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代产品,分别为碳、钛酸锂和硅基材料。文中简要介绍了三代负极材料的结构特征、功能特点、改进方向等方面研发进展,对各类负极材料存在的不足和改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碳材料
硅基负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FEC电解液添加剂对硅碳负极体系电化学性能影响
被引量:
3
9
作者
范瑞娟
郑德英
+1 位作者
张丁
胡秋晨
《陕西煤炭》
2020年第S01期65-69,共5页
选择SiC复合材料(比容量>600 mAh/g)混合人造石墨为负极,高镍三元正极材料(NCM)为正极,以EC+DMC+EMC(其中EC+DMC+EMC体积比1∶1∶1)为基础电解液,组装成2.83 Ah18650圆柱电池,考察FEC不同添加量对硅碳负极体系全电池性能影响。结果表...
选择SiC复合材料(比容量>600 mAh/g)混合人造石墨为负极,高镍三元正极材料(NCM)为正极,以EC+DMC+EMC(其中EC+DMC+EMC体积比1∶1∶1)为基础电解液,组装成2.83 Ah18650圆柱电池,考察FEC不同添加量对硅碳负极体系全电池性能影响。结果表明:FEC的加入对电池首次放电容量和库伦效率都有一定的提升,因为FEC先于碳酸酯类溶剂在负极表面形成薄且稳定的SEI膜,抑制碳酸酯类溶剂的分解及Si负极的氧化,其产物具有良好的柔性对Si负极体积膨胀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经过对比,加入8%以上FEC电解液的电池表现出了较好的综合性能,首次放电容量达到2.848 Ah,库伦效率82.8%,循环100周后容量保持率9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碳负极材料
FEC添加剂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奥氏体不锈钢离子渗N组织及性能
被引量:
7
1
作者
兰晔峰
王创造
胡秋晨
胡巍巍
李庆林
机构
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兰州万里航空机电有限责任公司锻铸分厂
出处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1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61021)
文摘
采用辉光离子渗N技术对奥氏体不锈钢球阀进行表面氮化处理,改变其表面结构,提高表面耐磨性.选取三组离子渗N的温度,分别为400、440、480℃,渗N时间设置为12 h.采用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维氏显微硬度计和材料表面综合测试仪对渗N改性层的表面形貌、截面形貌、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离子渗N技术可以大幅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硬度和耐磨性.渗N温度为400℃时,渗N改性层最薄,耐磨性最差,480℃时渗N改性层最厚、耐磨性最好.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
离子渗N
渗N温度
硬度
耐磨性
Keywords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ionic permeation of N
seepage temperature of N
hardness
wear resistance
分类号
TG174.4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技术参数评估的涡扇发动机总体性能设计
被引量:
5
2
作者
刘伟
陈玉春
贾琳渊
胡秋晨
黄红超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
出处
《航空工程进展》
2014年第3期312-319,共8页
文摘
为了充分掌握各代涡扇发动机技术参数水平及其发展趋势,统计包括现役型号在内的15台2~4代涡扇发动机的总体性能参数、循环参数和部件参数,采用考虑涡轮冷却的总体性能计算和重量预测相结合的发动机技术参数综合评估模型并利用计算程序绘制趋势曲线,评估技术参数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技术参数逐年改善的趋势是比较稳定的,并用曲线趋势外推法取得下一代关键参数的定量数据。在此基础上探索下一代高推重比涡扇发动机可能的总体性能方案,为下一代先进涡扇发动机的预研和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涡扇发动机
技术参数
总体性能
高推重比
涡轮冷却
Keywords
turbofan engine
technical parameters
performance
high thrust to weight ratio
turbine cooling
分类号
V235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TBCC发动机的典型方案及试验技术发展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李俊杰
胡秋晨
刘鹏超
薛永广
关振宇
机构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出处
《火箭推进》
CAS
2022年第6期26-34,68,共10页
文摘
涡轮基组合循环发动机(turbine based combined cycle engine, TBCC)通过涡轮与冲压的有效组合,大幅拓展了传统涡轮发动机与冲压发动机的工作包线,最高工作马赫数达到4.0及以上,是航空与航天领域重要的研究发展方向。以临近空间高速飞行器对动力装置的发展需求为牵引,研究了国外TBCC发动机近十年来的典型案例和发展趋势,并对TBCC发动机试验技术的主要进展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国外具有良好的直连试验和自由射流试验技术基础,已完成地面整机集成和模态转换试验,技术成熟度达到4~5级,并规划了飞行试验验证工作。建议我国注重理论与试验技术的结合,逐步提升关键技术成熟度,创造社会经济效益。
关键词
TBCC
研究进展
试验技术
模态转换
自由射流
Keywords
TBCC
research progress
test technique
mode transition
free steam
分类号
V236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16奥氏体不锈钢渗N/镀CrN复合改性层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
2
4
作者
李庆林
赵尚
胡秋晨
胡巍巍
兰晔峰
机构
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兰州万里航空机电有限责任公司锻造分厂
出处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1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61021)
文摘
分别在400、440、480℃下对316奥氏体不锈钢进行12 h的渗氮处理,再对渗氮后的试样进行物理气相沉积(PVD)镀CrN薄膜.采用扫描电镜(SEM)、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维氏显微硬度计和材料表面综合测试仪(HSR-2M)、电化学工作站等对复合改性层的表面形貌、截面形貌、成分、显微硬度、耐磨性以及耐蚀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400℃离子渗N/镀CrN试样耐磨性最差,耐蚀性最好;而480℃离子渗N/镀CrN试样耐磨性最好,耐蚀性最差;但比相同温度下单独渗氮试样的综合性能好.
关键词
316奥氏体不锈钢
渗氮
物理气相沉积(PVD)
CRN薄膜
Keywords
316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nitriding
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PVD)
CrN film
分类号
TG174.4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串联式TBCC发动机模态转换模拟
被引量:
2
5
作者
王玉男
胡秋晨
贾琳渊
张彦军
机构
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
出处
《航空发动机》
2015年第2期22-26,共5页
基金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资助
文摘
为开展涡轮基组合循环(TBCC)发动机模态转换过程研究,基于某小型涡喷发动机,应用串联式TBCC发动机总体性能数值计算程序进行性能计算。根据沿飞行轨道TBCC发动机冲压涵道与涡轮发动机涵道气流混合过程中的参数变化规律,开展模态转换过程模拟。分析了不同等动压头、加力/冲压燃烧室进口马赫数、出口温度等主要参数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根据小型串联式TBCC发动机模态转换过程和沿飞行轨道的发动机稳态特性模拟,确定了较为合理的模态转换区间,并得到了推力、耗油率等发动机性能参数。研究表明:不同动压头对应不同的模态转换马赫数,加力/冲压燃烧室进口马赫数和出口总温对模态转换马赫数并无影响。
关键词
涡轮基组合循环发动机
性能模拟
模态转换
涡轮发动机
冲压发动机
Keywords
TBCC engine
performance simulation
mode transition
turbine engine
ramjet
分类号
V236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引气冷却模型对涡轴发动机总体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2
6
作者
胡秋晨
陈玉春
贾琳渊
黄兴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
出处
《航空工程进展》
2014年第1期109-115,共7页
文摘
随着现代涡轴发动机性能的不断提高,其热力循环参数和引气量显著增加。针对这一问题,建立考虑压气机引气位置可变和涡轮中冷却气参与做功的涡轴发动机性能计算模型。当压气机引气位置变化时,采用流量平衡和功率平衡同时修正法计算发动机性能;涡轮冷却计算模型则考虑了第一级导向器叶片冷却气的做功。与传统涡轴发动机性能计算模型的计算结果对比表明:本文的计算模型能够合理反映引气量和引气位置对发动机特性的影响,更接近发动机的真实物理过程,可为发动机空气系统设计提供输入。
关键词
自由涡轮涡轴发动机
压气机引气模型
涡轮冷却模型
引气量
总体性能
Keywords
turboshaft engine with free turbine
compressor bleeding model
turbine cooling model
the amount of bleeding
performance
分类号
V235.11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奥氏体不锈钢渗氮&物理气相沉积复合改性层的组织及性能
被引量:
4
7
作者
陈志林
曹驰
杨瑞成
牟鑫斌
陈碧碧
胡秋晨
机构
兰州理工大学温州泵阀工程研究院
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161-6166,共6页
基金
浙江省重点研发项目(2019C01090)
温州市基础研究项目(G20180005)。
文摘
通过辉光离子渗扩技术对316L奥氏体不锈钢进行了不同温度下的离子渗氮处理,之后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在渗氮层外表面制备一层CrN涂层,检测不同温度下离子渗氮+物理气相沉积复合涂层的结合力、硬度、耐磨性和耐蚀性,并对其显微组织和物相进行了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奥氏体不锈钢不同温度渗氮+物理气相沉积复合改性层的组织随渗氮温度的升高从S相(内层)+CrN涂层(外层)转变为不同程度硬质相析出层(内层)+CrN涂层(外层),不同类型的渗氮层与CrN涂层均有良好的结合力;不论是S相层还是硬质相析出层,经过PVD处理后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渗层的表面硬度、耐磨性和耐蚀性,其中耐蚀性随着渗氮温度的升高逐渐变差,硬度和耐磨性随渗氮温度的升高而逐渐提升。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
复合改性
S相
CRN涂层
Keywords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composite modification
S-phase
CrN coating
分类号
TG156.82 [金属学及工艺—热处理]
TG178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8
作者
刘琪
郑德英
胡秋晨
朱陈平
机构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陕西煤炭》
2020年第S01期21-24,46,共5页
基金
陕西省重点研发项目(2017ZDCXL-GY-08-03)。
文摘
锂离子电池作为目前商业化应用最成熟的电化学储能载体之一,在消费电子、交通工具、储能电站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组成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一般是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其中负极材料的选择决定电池能量密度、电化学性能、安全可靠性等各方面性能,因此近20年来,负极材料技术一直是新能源产业最热门的研发领域之一。根据负极材料产业化的时间顺序,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代产品,分别为碳、钛酸锂和硅基材料。文中简要介绍了三代负极材料的结构特征、功能特点、改进方向等方面研发进展,对各类负极材料存在的不足和改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碳材料
硅基负极
Keywords
lithium ion battery
negative material
carbon material
silicon-based negative
分类号
TM912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TB34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FEC电解液添加剂对硅碳负极体系电化学性能影响
被引量:
3
9
作者
范瑞娟
郑德英
张丁
胡秋晨
机构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新能源技术研究所
出处
《陕西煤炭》
2020年第S01期65-69,共5页
基金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动力电池制造工艺及关键组成匹配性研究》(2017ZDCXL-GY-08-03)。
文摘
选择SiC复合材料(比容量>600 mAh/g)混合人造石墨为负极,高镍三元正极材料(NCM)为正极,以EC+DMC+EMC(其中EC+DMC+EMC体积比1∶1∶1)为基础电解液,组装成2.83 Ah18650圆柱电池,考察FEC不同添加量对硅碳负极体系全电池性能影响。结果表明:FEC的加入对电池首次放电容量和库伦效率都有一定的提升,因为FEC先于碳酸酯类溶剂在负极表面形成薄且稳定的SEI膜,抑制碳酸酯类溶剂的分解及Si负极的氧化,其产物具有良好的柔性对Si负极体积膨胀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经过对比,加入8%以上FEC电解液的电池表现出了较好的综合性能,首次放电容量达到2.848 Ah,库伦效率82.8%,循环100周后容量保持率97.8%。
关键词
硅碳负极材料
FEC添加剂
锂离子电池
Keywords
silicon carbon anode material
FEC additive
lithium ion battery
分类号
TM912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奥氏体不锈钢离子渗N组织及性能
兰晔峰
王创造
胡秋晨
胡巍巍
李庆林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技术参数评估的涡扇发动机总体性能设计
刘伟
陈玉春
贾琳渊
胡秋晨
黄红超
《航空工程进展》
201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TBCC发动机的典型方案及试验技术发展分析
李俊杰
胡秋晨
刘鹏超
薛永广
关振宇
《火箭推进》
CAS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316奥氏体不锈钢渗N/镀CrN复合改性层组织与性能
李庆林
赵尚
胡秋晨
胡巍巍
兰晔峰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串联式TBCC发动机模态转换模拟
王玉男
胡秋晨
贾琳渊
张彦军
《航空发动机》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引气冷却模型对涡轴发动机总体性能的影响研究
胡秋晨
陈玉春
贾琳渊
黄兴
《航空工程进展》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奥氏体不锈钢渗氮&物理气相沉积复合改性层的组织及性能
陈志林
曹驰
杨瑞成
牟鑫斌
陈碧碧
胡秋晨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刘琪
郑德英
胡秋晨
朱陈平
《陕西煤炭》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FEC电解液添加剂对硅碳负极体系电化学性能影响
范瑞娟
郑德英
张丁
胡秋晨
《陕西煤炭》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