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行音乐联合认知心理辅导对抑郁孕妇晚期先兆流产保胎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7
1
作者 郑丽娟 李慧 +4 位作者 苏敏仪 黄碧琼 蒋雪薇 胡品佳 胡祖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6期103-106,共4页
目的观察五行音乐联合认知心理辅导对晚期妊娠合并抑郁症的疗效,并探讨其对孕妇睡眠质量、血清孕激素和孕激素诱导阻断因子(PIB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收治的晚期先兆流产孕妇120例,根据随机数... 目的观察五行音乐联合认知心理辅导对晚期妊娠合并抑郁症的疗效,并探讨其对孕妇睡眠质量、血清孕激素和孕激素诱导阻断因子(PIB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收治的晚期先兆流产孕妇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60例)和五行音乐联合认知心理干预治疗组(观察组,60例)。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宫缩消失时间、延长妊娠周数和治疗有效率。比较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PSQI)、抑郁自评量表(SDS)、血清孕酮水平和PIBF浓度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孕龄、孕次、产次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宫缩消失更早,妊娠延长周数更长,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PSQI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SDS评分和中度抑郁孕妇比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无抑郁孕妇比例升高(P <0.05);对照组PSQI评分及程度分布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PSQ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睡眠良好孕妇比例升高(P<0.05)。两组孕妇治疗前的血清孕酮和PIB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周后,两组孕妇的孕酮和PIB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观察组的孕酮和PIBF水平较对照组更高(P <0.05)。结论五行音乐联合认知心理干预治疗可通过改善合并抑郁的晚期先兆流产孕妇的抑郁情绪,提高睡眠质量,从而增加孕酮释放,减轻免疫排斥反应,提高治疗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 抑郁 睡眠 孕酮 孕激素诱导阻断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型单腔管健侧主支气管插管在婴儿胸腔镜手术单肺通气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9
2
作者 刘晶 冯嘉宝 +4 位作者 胡祖荣 李海洋 漆冬梅 李永乐 廖信芳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5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加强型单腔管健侧主支气管插管在婴儿电视胸腔镜手术单肺通气(OLV)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婴儿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电子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下加强型单腔管主气管混合性通气,... 目的探讨加强型单腔管健侧主支气管插管在婴儿电视胸腔镜手术单肺通气(OLV)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婴儿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电子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下加强型单腔管主气管混合性通气,观察组给予纤支镜下加强型单腔管健侧主支气管行OLV。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尿量、拔管时间、肺萎陷情况及围术期并发症;分别于双肺通气(TLV)5 min(T_1)、人工气胸20min(T_2)、人工气胸40 min(T_3)、恢复TLV 60 min(T_4)记录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呼吸参数及血气分析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出血量、尿量、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肺萎陷情况优于对照组,堵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导管移位、气道损伤、声嘶、健侧肺感染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T_1比较,T_2、T_3时两组吸气峰压(Ppeak)、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肺血分流率(Qs/Qt)升高,动脉氧分压(Pa O2)、氧合指数(OI)、p H、血乳酸(Lac)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T_2、T_3时观察组PaO_2、OI低,Ppeak、Qs/Qt高(P均<0.05);两组MAP、HR、Pa CO2、p H和La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加强型单腔管健侧主支气管插管可保证胸腔镜手术婴儿足够氧合,缩短手术时间,且未增加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加强型单腔管 婴儿 电视胸腔镜 单肺通气 气管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策略在婴儿肺囊腺瘤术单肺通气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永乐 彭玲莉 +5 位作者 袁超 漆冬梅 方琴 黄伟坚 胡祖荣 刘晶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13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策略在婴儿肺囊腺瘤术单肺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胸腔镜下肺囊腺瘤切除术婴儿64例,随机分为正常碳酸血症组(C组)和高碳酸血症组(H组),每组32例。于患儿气管插管后10 min(T1),人工气胸后30 min(T2)... 目的探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策略在婴儿肺囊腺瘤术单肺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胸腔镜下肺囊腺瘤切除术婴儿64例,随机分为正常碳酸血症组(C组)和高碳酸血症组(H组),每组32例。于患儿气管插管后10 min(T1),人工气胸后30 min(T2)、60 min(T3),以及术后30 min(T4)四个时间点观察通气情况,并行动脉血气分析,利用公式计算氧合指数(OI)。在术前和术后于通气肺行支气管灌洗,并收集支气管灌洗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6和IL-8表达水平。结果共59例患儿最终入选。与T1相比,两组T2和T3时氧分压(Pa O2)和OI降低、尖峰气道压(Ppeak)升高,H组于T2和T3时潮气量(Vt)、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p H值、乳酸较T1时降低,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升高(P均<0.05)。与C组相比,H组于T2、T3时Ppeak、Vt、MVV、p H值以及乳酸水平均降低,Pa CO2升高(P均<0.05)。两组术前支气管灌洗液中IL-6和IL-8表达水平比较,P均>0.05,两组术后IL-6和IL-8表达水平较术前升高,但与C组相比,H组IL-6和IL-8表达水平低(P均<0.05)。结论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策略不但可以更好地改善婴儿肺囊腺瘤术单肺通气时的氧供氧合,还可以通过调控肺部炎症反应水平,起到肺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囊腺瘤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 单肺通气 肺保护 炎症反应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手术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孙维国 周立平 +3 位作者 王金兰 陈祥楠 黎昆伟 胡祖荣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38期75-77,共3页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手术对母婴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足月妊娠行择期剖宫产的产妇85例,分成3组:硬膜外麻醉组(EA组)30例、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31例、全身麻醉组(GA组)24例,分别采用硬膜外麻醉、腰硬联...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手术对母婴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足月妊娠行择期剖宫产的产妇85例,分成3组:硬膜外麻醉组(EA组)30例、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31例、全身麻醉组(GA组)24例,分别采用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全身麻醉.比较3组术中母体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新生儿体质量、出胎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NBNA评分.结果 GA组新生儿出生1min、5min的Apgar评分分别为7.71±0.81、9.13±0.85,出生后1、3、6d的NBNA评分分别为35.54±1.28、36.71 ±1.52、38.33±0.76,且呈逐渐上升趋势,NBNA评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完善麻醉计划、密切监控术中生命体征变化等前提下,全身麻醉可安全应用于剖宫产手术,对母婴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剖宫产术 新生儿 APGAR评分 NBNA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策略在婴儿胸腔镜肺切除术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晶 苏润霞 +5 位作者 黎昆伟 李永乐 罗辉 彭玲莉 黄伟坚 胡祖荣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1期92-94,共3页
目的观察允许性高碳酸血症(PHC)通气策略在婴儿胸腔镜肺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4例择期行胸腔镜肺切除术婴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在麻醉过程中采取PHC通气策略[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55~80 mmHg],对照组采用... 目的观察允许性高碳酸血症(PHC)通气策略在婴儿胸腔镜肺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4例择期行胸腔镜肺切除术婴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在麻醉过程中采取PHC通气策略[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55~80 mmHg],对照组采用传统通气策略(PaCO_235~45 mmHg),比较两组双肺通气(TLV)5 min(T_1)、单肺通气(OLV)30 min(T_2)、OLV 60 min(T_3)、恢复TLV 60 min(T_4)的呼吸参数[气道峰压(Ppeak)、动态肺顺应性(Cdyx)]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H值、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OI)、血乳酸(Lac A)、肺内分流率(Qs/Qt)]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_2、T_3时点Ppeak降低,T_2、T_3时点Cdyx升高(P均<0.05);与同组T_1时点比较,两组T_2、T_3时点Ppeak升高,T_2、T_3时点Cdyx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_2、T_3时点pH值及Lac A降低,PaCO_2升高(P均<0.05);与同组T_1时点比较,观察组T_2、T_3时点pH值、PaO_2、OI、Lac A及对照组PaO_2、OI降低,观察组PaCO_2、Qs/Qt及对照组Qs/Qt升高(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_2、T_3时点MAP及HR升高(P均<0.05);与同组T_1时点比较,观察组T_2、T_3时点HR升高,对照组T_2、T_3时点MAP降低(P均<0.05)。结论 PHC通气策略用于婴儿胸腔镜肺切除术较为安全,其不但可以降低气道压,改善肺顺应性,还能有效改善婴儿胸腔镜肺切除术中OLV时的氧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 胸腔镜肺切除术 呼吸参数 动脉血气分析 血流动力学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防治剖宫产麻醉后寒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6
作者 邓恋 胡祖荣 +1 位作者 黎昆伟 付锐剑 《现代医院》 2011年第12期24-26,共3页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对剖宫产患者麻醉后寒战的防治作用。方法 90例择期在硬膜外麻醉行剖宫产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N组)、右美托咪啶组(D组),曲马多组(T组),每组30例。胎儿娩出后,D组予右美托咪啶0.5μg/kg加100 m...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对剖宫产患者麻醉后寒战的防治作用。方法 90例择期在硬膜外麻醉行剖宫产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N组)、右美托咪啶组(D组),曲马多组(T组),每组30例。胎儿娩出后,D组予右美托咪啶0.5μg/kg加10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T组予曲马多1 mg/kg加100 ml生理盐水静注,N组予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观察给药前(T0)、给药后5 min(T1)、15 min(T2)、30 min(T3)时循环、呼吸的变化,镇静程度评分及寒战发生率与程度,评价患者术毕满意度,记录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一般情况、给药前后循环呼吸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与N组比较,D组、T组患者给药后寒战发生率显著降低,寒战程度轻(p<0.05),D组、T组间无显著性差异;镇静评分与术毕满意度D组优于T组、N组,恶心呕吐发生率D组低于N组、T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可安全有效地防治剖宫产患者麻醉后的寒战反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剖宫产 麻醉 寒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胸腔镜手术单肺通气过程中发生低脑氧合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永乐 冯嘉宝 +2 位作者 邓恋 刘晶 胡祖荣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36期11-13,共3页
目的分析婴儿胸腔镜手术单肺通气(OLV)过程中发生低脑氧合(COD)危险因素。方法55例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囊腺瘤切除术患儿根据OLV时是否出现COD分为A组(30例,发生COD)和B组(25例,未发生COD),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 目的分析婴儿胸腔镜手术单肺通气(OLV)过程中发生低脑氧合(COD)危险因素。方法55例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囊腺瘤切除术患儿根据OLV时是否出现COD分为A组(30例,发生COD)和B组(25例,未发生COD),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婴儿胸腔镜手术中OLV发生COD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低血压事件、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和气道峰压(P_(peak))是婴儿胸腔镜手术中OLV发生COD的影响因素(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血压和高P_(peak)是婴儿胸腔镜手术中OLV发生COD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婴儿胸腔镜手术中OLV发生COD的危险因素是低血压和高P_(pea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手术 单肺通气 低脑氧合 低血压 局部脑氧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围手术期麻醉管理在十二指肠梗阻新生儿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贺牡丹 冯嘉宝 +3 位作者 黎昆伟 沈杰 许露 胡祖荣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2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多方位围手术期麻醉管理在十二脂肠梗阻新生儿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42例行腹腔镜手术的十二指肠梗阻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ERAS组22例。对照组采取围手术期一般麻醉管理方案,ERA... 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多方位围手术期麻醉管理在十二脂肠梗阻新生儿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42例行腹腔镜手术的十二指肠梗阻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ERAS组22例。对照组采取围手术期一般麻醉管理方案,ERAS组实施ERAS围手术期麻醉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术后拔气管导管时间,记录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于术前1 d及术后24 h采集患儿静脉血,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溴甲酚绿法检测血清白蛋白水平;观察术后48 h并发症(吻合口感染和梗阻、呼吸道感染、二次气管插管、发热、全身或局部凹陷性水肿)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ERAS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术后拔气管导管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较对照组减少(P均<0.01)。术后24 h ERAS组血清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1),两组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白蛋白水平均低于术前(P均<0.01),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但ERAS组局部凹陷性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十二脂肠梗阻新生儿腹腔镜手术运用ERAS理念进行多方位围手术期麻醉管理,能够降低患儿的应激反应、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且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十二指肠梗阻 加速康复外科 麻醉管理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桨距风力发电机在桨叶深失速区运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马运东 王芳 +3 位作者 胡祖荣 王俊琦 赖日新 邢岩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7-132,共6页
定桨距风力发电机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在恒速运行时主要依靠失速性能来调节输出功率。为了进一步提高该型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需要研究其在叶片深失速区内变速运行,实现在低风速区的最大风能跟踪和高风速区的恒功率控制,从而具有与变... 定桨距风力发电机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在恒速运行时主要依靠失速性能来调节输出功率。为了进一步提高该型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需要研究其在叶片深失速区内变速运行,实现在低风速区的最大风能跟踪和高风速区的恒功率控制,从而具有与变桨距变速风力发电机相媲美的功率特性。本文采用鲁棒P ID控制器设计转速控制系统,其动态响应特性符合设计要求。实验结果表明,定桨距变速风力发电机能够在设计风速范围内稳定运行,其变速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特性,依靠变速控制系统能够实现低风速区的最大风能跟踪和高风速区的恒功率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定桨距风力机 变速控制 鲁棒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肺囊腺瘤切除术患儿单肺通气期间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与局部脑氧饱和度的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永乐 冯嘉宝 +1 位作者 段姣 胡祖荣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23期72-74,共3页
目的 观察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水平高低对胸腔镜肺囊腺瘤切除术患儿单肺通气(OLV)期间局部脑氧饱和度(S_(rc)O_(2))的影响,探讨其对患儿脑氧合的影响。方法 选择拟于OLV下行胸腔镜肺囊腺瘤切除术的患儿68例,根据OLV期间的... 目的 观察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水平高低对胸腔镜肺囊腺瘤切除术患儿单肺通气(OLV)期间局部脑氧饱和度(S_(rc)O_(2))的影响,探讨其对患儿脑氧合的影响。方法 选择拟于OLV下行胸腔镜肺囊腺瘤切除术的患儿68例,根据OLV期间的平均P_(ET)CO_(2)将其分为观察组(P_(ET)CO_(2)>45 mm Hg)38例和对照组(P_(ET)CO_(2)≤45 mm Hg)30例。比较两组OLV期间的P_(ET)CO_(2)、S_(rc)O_(2)并分析其相关性,记录两组低脑氧合事件(COD)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OLV期间P_(ET)CO_(2)水平对患儿发生COD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OLV期间P_(ET)CO_(2)为(50.1±3.9)mm Hg、S_(rc)O_(2)为67.3%±6.1%,对照组分别为(39.1±3.1)mm Hg、60.1%±4.7%,两组比较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_(ET)CO_(2)和S_(rc)O_(2)存在正相关关系(r=0.56,P<0.05)。多因素观察组发生COD 16例(55.2%),对照组发生COD20例(76.9%),两组比较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OLV期间P_(ET)CO_(2)水平降低是患儿发生CO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患儿在OLV期间允许P_(ET)CO_(2)小范围升高,有助于提高S_(rc)O_(2)并减少CO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肺通气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局部脑氧饱和度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 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在婴儿胸腔镜手术术后镇痛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祥楠 杨世辉 +5 位作者 刘晶 黄微 罗超荣 李敏 何健珊 胡祖荣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4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在婴儿胸腔镜手术术后镇痛的功效。方法拟择期行胸腔镜下隔离肺切除术的90例婴儿,随机分为三组: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组(D组),单独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组(R组),对照组(C组)...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在婴儿胸腔镜手术术后镇痛的功效。方法拟择期行胸腔镜下隔离肺切除术的90例婴儿,随机分为三组: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组(D组),单独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组(R组),对照组(C组)。关胸前15min在胸腔镜直视协助下进行肋间神经阻滞,D组患儿各注入0.25μg/kg的右美托咪定+1mg/mL罗哌卡因的混合注射液(0.1mL/kg),R组患儿各注入1mg/mL罗哌卡因注射液(0.1mL/kg)。记录患儿拔出气管导管时(T0)、拔出气管导管后6h(T1)、12h(T2)、24h(T3)的CRIES疼痛评分。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如呼吸抑制、心率减慢等。结果在T0、T1时,患儿的CRIES评分比较:D组较R组低(P<0.05),D组与R组均较C组低(P<0.05);其余时间段,三组患儿的CRI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均未出现抑制呼吸、心率减慢等不良反应。结论婴儿胸腔镜手术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具有较好的镇痛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间神经 阻滞 胸腔镜 婴儿 镇痛 右美托咪定 罗哌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骨旁胸大肌肋间肌平面阻滞与肋间神经阻滞在婴幼儿心脏手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黎昆伟 邓恋 +5 位作者 苏丹晨 陈祥楠 蔡明阳 张海红 梁素梅 胡祖荣 《现代医院》 2021年第7期1122-1125,共4页
目的比较胸骨旁胸大肌肋间肌平面阻滞与肋间神经阻滞在婴幼儿心脏手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拟择期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或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6个月~3岁的儿童60例,随机分为胸骨旁胸大肌肋间肌平面阻滞组(PPMIMP)和肋间神经阻滞组(ICNB),每... 目的比较胸骨旁胸大肌肋间肌平面阻滞与肋间神经阻滞在婴幼儿心脏手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拟择期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或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6个月~3岁的儿童60例,随机分为胸骨旁胸大肌肋间肌平面阻滞组(PPMIMP)和肋间神经阻滞组(ICNB),每组30例。麻醉诱导后,PPMIMP组患儿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胸骨旁胸大肌肋间肌平面阻滞,ICNB组患儿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肋间神经阻滞。两组患儿均常规使用舒芬太尼行护士自控静脉镇痛(NCIA),所有患儿术后若FLACC疼痛行为评分≥5分,均采用曲马多注射液进行补救镇痛,记录两组不同时间点的舒芬太尼用量,FLACC疼痛行为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术后24小时内补救镇痛次数以及恶心呕吐、呼吸抑制、过度镇静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是否出现局麻药中毒、气胸、皮下血肿等神经阻滞并发症。结果两组患儿在镇痛开始后2、4 h的舒芬太尼用量、FLACC疼痛行为评分、Ramsay镇静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开始后8、12、18、24 h舒芬太尼用量PPMIMP组明显少于ICNB组(P<0.05);镇痛开始后8、12、24 h的FLACC疼痛行为评分、Ramsay镇静评分PPMIMP组明显低于ICNB组(P<0.05);术后24 h内补救镇痛率PPMIMP组明显低于ICNB组(P<0.05)。PPMIMP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ICNB组(P<0.05)且均未见神经阻滞并发症。结论与肋间神经阻滞相比,胸骨旁胸大肌肋间肌平面阻滞用于婴幼儿心脏手术后镇痛,不仅作用时间更长,术后镇痛效果更好,而且可以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术后镇痛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骨旁胸大肌肋间肌平面阻滞 肋间神经阻滞 婴幼儿心脏手术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肋间神经阻滞复合静脉镇痛在婴儿胸腔镜手术术后镇痛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祥楠 杨世辉 +5 位作者 刘晶 黄微 罗超荣 李敏 何健珊 胡祖荣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29-32,共4页
目的:研究婴儿胸腔镜手术采用肋间神经阻滞技术联合静脉舒芬太尼镇痛的镇痛作用。方法:60例婴儿拟行电视胸腔镜下肺叶楔形切除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肋间神经阻滞技术+静脉舒芬太尼镇痛组(A组),静脉舒芬太尼镇痛组(B组)。肋间神经阻... 目的:研究婴儿胸腔镜手术采用肋间神经阻滞技术联合静脉舒芬太尼镇痛的镇痛作用。方法:60例婴儿拟行电视胸腔镜下肺叶楔形切除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肋间神经阻滞技术+静脉舒芬太尼镇痛组(A组),静脉舒芬太尼镇痛组(B组)。肋间神经阻滞操作在关胸前15 min于胸腔镜直视下进行,A组患儿各注入1 ml的0.1%罗哌卡因注射液,B组患儿各注入1ml的生理盐水。胸腔镜手术结束后,两组患儿静脉舒芬太尼镇痛泵配方相同。记录患儿拔出气管导管时(T0)、拔出气管导管后6 h(T1)、12 h(T2)、24 h(T3)的疼痛评分,并记录T1、T2、T3各个时刻PCIA泵的按压次数及24 h的总按压次数,记录患儿是否发生抑制呼吸、呕吐等副作用。结果:在T0、T1两个时间段,患儿镇痛评分A组较B组显著降低(P<0.05);其余时间段,AB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1时间段,PCIA泵按压次数A组患儿较B组患儿显著降低(P<0.05);但其余时间段,AB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4 h镇痛泵总按压次数A组患儿较B组患儿显著降低(P<0.05)。抑制呼吸、呕吐等不良反应AB两组患儿均未出现。结论:婴儿胸腔镜手术采用肋间神经阻滞技术联合静脉舒芬太尼镇痛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间神经 阻滞 胸腔镜 婴儿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桨距风力发电机非并网系统内模控制
14
作者 马运东 胡祖荣 +2 位作者 王俊琦 王芳 邢岩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78-782,共5页
以定桨距风力发电机为例,对非并网风力发电机的稳定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采用内模控制方法消除定桨距风力发电系统本身存在的正反馈效应,设计出稳定的控制系统.在系统中采用检测风速的控制方法,由风速检测值得到转速参考值,根据转速... 以定桨距风力发电机为例,对非并网风力发电机的稳定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采用内模控制方法消除定桨距风力发电系统本身存在的正反馈效应,设计出稳定的控制系统.在系统中采用检测风速的控制方法,由风速检测值得到转速参考值,根据转速参考值与反馈值之间的误差信号得到发电机转矩参考值,转矩控制系统通过调节其输出端电流控制实际的电磁转矩,使其随参考值变化以实现变速运行.基于实时仿真系统RT-LAB进行了半实物实时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内模控制,定桨距风力发电机非并网系统可以在设计风速范围内稳定运行,达到了并网变桨距变速风力机的发电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非并网 定桨距 内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制性输液对新生儿腹腔镜十二指肠梗阻手术血流动力学和气管拔管时间的影响分析
15
作者 贺牡丹 黄彩霞 +3 位作者 李永乐 黄伟坚 胡祖荣 黎昆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15期12-16,共5页
目的 探讨限制性输液对新生儿腹腔镜十二指肠梗阻手术血流动力学及气管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 52 例实施择期腹腔镜十二指肠梗阻手术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常规液体组 (C 组 ) 和限制性液体组 (X 组 ),每组 26 例。C 组术中给予常规补液,X ... 目的 探讨限制性输液对新生儿腹腔镜十二指肠梗阻手术血流动力学及气管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 52 例实施择期腹腔镜十二指肠梗阻手术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常规液体组 (C 组 ) 和限制性液体组 (X 组 ),每组 26 例。C 组术中给予常规补液,X 组术中给予限制性补液。比较两组围术期[麻醉前 (T_(1))、手术切皮时 (T_(2))、手术开始后 1 h(T_(3))、术后 (T_(4))]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 (HR)、平均动脉压 (MAP)、心输出量 (CO)、心脏指数 (CI)、每搏输出量 (SV)、每搏输出量变异率 (SVV)、全身血管阻力 (SVR)],围术期中心静脉血气分析指标[酸碱度 (pH) 值、乳酸、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ScvO_(2))、血红蛋白 (Hb)、血糖、钠离子 (Na^(+))、钾离子 (K^(+))、钙离子 (Ca^(2+))],术中液体出入量及用药情况,术中麻醉药 ( 舒芬太尼、七氟烷、顺式阿曲库铵 ) 用量和术后气管拔管时间。结果 X 组 T_(3)、T_(4)时 CO 低于 C 组、SVV 高于 C组,T_(4)时 SV 低于 C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 T_(2)、T_(3)、T_(4)时 CO、CI、SV,T_(4)时 MAP,T_(2)时 SVR,T_(3)、T_(4)时 SVV 均低于本组 T_(1)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各时点的乳酸、ScvO_(2)、Na^(+)、K^(+)、Ca^(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X 组 T_(2)、T_(3)、T_(4)时 pH 值显著高于 C 组,T_(3)、T_(4)时Hb 显著高于 C 组,T_(4)时血糖低于 C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X 组术中多巴胺用量 (2389.59±588.99)μg 多于 C 组的 (2061.46±366.42)μg,晶体输注量 (76.68±12.17)ml 和尿量 (11.59±5.88)ml 均少于C 组的 (143.23±22.08)、(17.05±8.20)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两组术中 10% 糖补充量、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中舒芬太尼、七氟烷、顺式阿曲库铵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 X 组术后气管拔管时间 (808.77±327.97)h 短于 C 组的 (1047.68±388.62)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限制性输液可稳定腹腔镜十二指肠梗阻手术患儿血流动力学、酸碱平衡,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且不影响 ScvO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十二指肠梗阻手术 新生儿 血流动力学 限制性输液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比通气对肺叶切除婴儿单肺通气时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昀 李永乐 +3 位作者 方琴 韩宝义 刘晶 胡祖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3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讨反比通气(IRV)对肺叶切除婴儿单肺通气(OLV)时肺通气和换气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儿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反比通气组与常规通气组,每组33例。记录患儿... 目的探讨反比通气(IRV)对肺叶切除婴儿单肺通气(OLV)时肺通气和换气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儿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反比通气组与常规通气组,每组33例。记录患儿双肺通气(TLV)15 min(T1)、OLV 30 min(T2)、OLV 60 min(T3)、恢复TLV 15 min(T4)的呼吸力学指标,并进行血气分析。结果两组患儿T2、T3时气道峰压(Ppeak)、平均气道压(Pmean)、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呼吸指数(RI)、无效腔率(VD/VT)高于T1时,动态肺顺应性(Cdyn)、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OI)低于T1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比通气组T2、T3时Pmean、Cdyn、PaO2、OI高于常规通气组,Ppeak、PaCO2、PA-aO2、RI低于常规通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Ppeak、pH值外,两组患儿各指标存在交互作用。两组患儿术后低氧血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儿均未见苏醒延迟、肺不张和气胸等并发症。结论反比通气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单肺通气患儿,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肺顺应性,降低Ppeak,改善肺弥散功能,促进氧合,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比通气 单肺通气 婴儿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对子痫前期母体炎性因子及SENG蛋白表达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宝义 张悦 +1 位作者 胡祖荣 贾杰 《现代医院》 2021年第4期633-635,639,共4页
目的研究七氟醚对子痫前期母体炎性因子及可溶性内皮因子(SENG)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从2019年1月—2020年8月,于医院接受剖宫产的子痫前期孕妇80例纳入研究。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作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硬膜外麻... 目的研究七氟醚对子痫前期母体炎性因子及可溶性内皮因子(SENG)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从2019年1月—2020年8月,于医院接受剖宫产的子痫前期孕妇80例纳入研究。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作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硬膜外麻醉处理,观察组实施七氟醚麻醉处理。分析两组母体血清、脐血以及胎盘组织中的炎性因子及SENG蛋白表达情况,血流动力学指标,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脐动脉p H值等方面的差异。此外,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应激指标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母体血清、脐血以及胎盘组织中的IL-5、IL-6、TNF-α、TNFR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母体血清、脐血以及胎盘组织中的SENG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及对照组各时间点的MAP以及HR对比均不明显(均P> 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脐动脉p H值对比均不明显(均P> 0.05)。手术后观察组血浆Cor以及N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七氟醚可明显降低子痫前期母体炎性因子及SENG蛋白表达,可能和其具有抑制产妇全身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七氟醚 炎性因子 可溶性内皮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