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滨海断鼻断-砂组合模式与油气成藏 被引量:19
1
作者 周立宏 韩国猛 +7 位作者 董越崎 石倩茹 马建英 胡瑨男 任仕超 周可佳 王锦程 司维柳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69-882,共14页
基于地震、测录井等资料,以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滨海断裂下降盘的滨海断鼻为对象,开展断裂特征、砂体展布及断-砂组合与油气成藏分析,揭示断陷湖盆断裂发育区的油气富集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滨海断鼻新生代构造特征具有东西分带性,西段断... 基于地震、测录井等资料,以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滨海断裂下降盘的滨海断鼻为对象,开展断裂特征、砂体展布及断-砂组合与油气成藏分析,揭示断陷湖盆断裂发育区的油气富集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滨海断鼻新生代构造特征具有东西分带性,西段断裂主体区构造简单,东段帚状断裂区构造复杂,发育多组断裂。断裂演化的差异控制了砂体的空间展布,砂体在断鼻中段顺港东断裂下降盘的断槽带呈大面积连片分布,形成顺向型断-砂组合模式,而断鼻东段断裂活动时期较晚,砂体受古地貌控制呈多期次北南向指状展布,与断裂匹配形成垂向型断-砂组合模式。断裂与砂体、油源及盖层的配置关系决定了油气的垂向输导能力、平面展布及纵向分布特征,在断鼻中段及东段分别形成了单条主断裂供烃-断砂顺向匹配-多层系立体含油和断裂系复式输导-断砂垂向匹配-条带状叠置含油两种油气成藏模式,控制了滨海断鼻油气分布和富集程度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歧口凹陷 滨海断鼻 控砂机制 断-砂组合 油气成藏 控藏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歧口凹陷板桥斜坡滨Ⅰ油组有利储集相带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长伟 韩国猛 +2 位作者 马建英 胡瑨男 王锦程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9-52,共4页
通过测录井、岩心、粒度分析等资料,综合研究了歧口凹陷板桥斜坡滨Ⅰ油组主要沉积相类型、富集高产相带及其展布规律。研究表明,歧口凹陷板桥斜坡滨Ⅰ油组以发育扇三角洲前缘为主,局部见远岸水下扇重力流沉积,可识别出水下分支河道(包... 通过测录井、岩心、粒度分析等资料,综合研究了歧口凹陷板桥斜坡滨Ⅰ油组主要沉积相类型、富集高产相带及其展布规律。研究表明,歧口凹陷板桥斜坡滨Ⅰ油组以发育扇三角洲前缘为主,局部见远岸水下扇重力流沉积,可识别出水下分支河道(包括主水下分支河道、水下分支河道2种二级微相)、河口坝、席状砂、前缘远端滑塌浊积体等沉积微相。统计分析表明,不同沉积微相储集物性差异明显,对含油气性及油气产量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其中,主水下分支河道砂岩单层厚度大、粒度粗、分选好、泥质含量低,储集物性好,含油气性好,油气产量高,是最有利的储集相带;水下分支河道、河口坝次之,席状砂、浊积体相对较差。该研究为油气勘探部署及井位优选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口凹陷 板桥斜坡 沉积微相 有利相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梦想云平台在歧口凹陷成熟区精细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石倩茹 韩国猛 +6 位作者 董越崎 胡瑨男 范德军 唐鹿鹿 司维柳 任仕超 侯璐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4-70,共7页
随着大港油田勘探开发进入中后期,研究工作面临庞大的项目数据整理、繁多的应用软件及成果之间各自独立、共享难等问题,急需一个统一的平台,解决项目进展管控、任务分配、成果归档等工作中的无序状态,从而提高科研工作效率和质量。基于... 随着大港油田勘探开发进入中后期,研究工作面临庞大的项目数据整理、繁多的应用软件及成果之间各自独立、共享难等问题,急需一个统一的平台,解决项目进展管控、任务分配、成果归档等工作中的无序状态,从而提高科研工作效率和质量。基于梦想云平台的软件云化集成功能,集成了GeoEast、GeoMap、Resform、Forward及井筒一体化等专业软件和常用工具,搭建了构造解释、砂体展布特征研究、储层横向预测、油气成藏研究、测井评价、含油气评价等业务场景的研究环境,实现了专业数据、生产数据及时准确入湖,实现了项目全过程运行、管理、成果质量控制与共享应用。通过开展全线上、协同化的构造解释及其分析、沉积储层及砂体展布特征分析、油气成藏控制作用分析等研究工作,支撑了研究区由传统的"构造找油"向"主砂体带岩性找油"的转变,应用效果显著,对梦想云平台的推广应用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探开发梦想云 云化集成 协同研究 业务场景 精细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歧口凹陷沙二段物源体系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司维柳 陈丽丽 +5 位作者 韩国猛 张春林 贾铸胜 滕惠婷 董素杰 胡瑨男 《录井工程》 2011年第2期70-73,共4页
利用地震属性、碎屑岩岩性和骨架颗粒成分、重矿物组合、ZTR指数和倾角测井资料,为确定沙二段物源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歧口凹陷沙二段发育6大物源体系:燕山褶皱带、沧县隆起、港西凸起、孔店凸起、埕宁隆起和沙垒田凸起。沧县隆起... 利用地震属性、碎屑岩岩性和骨架颗粒成分、重矿物组合、ZTR指数和倾角测井资料,为确定沙二段物源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歧口凹陷沙二段发育6大物源体系:燕山褶皱带、沧县隆起、港西凸起、孔店凸起、埕宁隆起和沙垒田凸起。沧县隆起物源有葛沽、小站、增幅台和沈青庄4个物源口;歧北次凹是混合物源区,物源为北部燕山褶皱带和港西凸起。通过研究分析确定了各个物源体系的波及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二段 凹陷 凸起 物源 重矿物 倾角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隙度分布趋势曲线确定歧北深层气孔隙度下限方法研究
5
作者 刘伟兴 尹玲玲 +3 位作者 杨钰 胡瑨男 周素彦 唐鹿鹿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15年第1期68-71,82,共5页
在深层岩心资料有限和测井资料标准化的前提下,基于同一沉积体系内相同沉积微相储层孔隙结构基本相同和不同沉积微相储层孔隙结构相近的规律,通过对歧口凹陷深层气层孔隙度分布趋势和内部结构的研究,找到了一种既方便又简单的孔隙度下... 在深层岩心资料有限和测井资料标准化的前提下,基于同一沉积体系内相同沉积微相储层孔隙结构基本相同和不同沉积微相储层孔隙结构相近的规律,通过对歧口凹陷深层气层孔隙度分布趋势和内部结构的研究,找到了一种既方便又简单的孔隙度下限值求取方法,应用孔隙度分布趋势曲线和孔隙度累计贡献曲线可以较准确地确定深层气储层孔隙度下限值。介绍了该方法的理论基础、参数求取、准确性及效果检验。应用该方法获得了较好的评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气层孔隙度 分布趋势 孔隙体积系统 贡献值 下限值 歧口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