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距离煤层下层综放工作面压架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胡烈飞 王福军 +2 位作者 陈文 杨朋朋 李明轩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5-148,共4页
以大佛寺煤矿40109综放工作面在近距离煤层重复采动过程中出现的压架事故为研究对象,利用顶板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掌握40109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周期来压规律,结合40109工作面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以及顶板涌水情况可知,上煤层回采扰动、下层厚... 以大佛寺煤矿40109综放工作面在近距离煤层重复采动过程中出现的压架事故为研究对象,利用顶板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掌握40109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周期来压规律,结合40109工作面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以及顶板涌水情况可知,上煤层回采扰动、下层厚煤层开采以及矿井水侵蚀造成的40109老顶破断-失稳是压架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后期通过加强对40109综放工作面顶板的合理管理,有效预防了压架事故的发生,保证了该工作面的安全快速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重复采动 水侵蚀 压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空巷道端头顶板下沉机理及控制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胡烈飞 徐景果 +2 位作者 陈文 龚小强 刘家鹏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1-45,共5页
针对大佛寺煤矿41211工作面回风顺槽端头顶板下沉严重问题,通过表面位移、采动应力变化规律及顶板离层监测,并采用顶板钻孔窥视方法,分析了邻空巷道端头顶板剧烈下沉的机理,即高应力下老顶超前破断回转为主,浅部围岩碎胀及帮部失稳变形... 针对大佛寺煤矿41211工作面回风顺槽端头顶板下沉严重问题,通过表面位移、采动应力变化规律及顶板离层监测,并采用顶板钻孔窥视方法,分析了邻空巷道端头顶板剧烈下沉的机理,即高应力下老顶超前破断回转为主,浅部围岩碎胀及帮部失稳变形为辅。通过施工高预应力短锚索强化顶板“组合梁”结构,同时控制帮部破碎围岩减小巷道等效跨度,有效减轻了端头顶板下沉,保证综采工作面安全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空巷道 端头 短锚索 等效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动影响巷道二次锚网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福军 张永涛 +2 位作者 陈文 胡烈飞 吴志刚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5-88,共4页
大佛寺煤矿41213工作面回风巷在相邻工作面采动影响下,巷道支护薄弱部位变形程度进一步加剧,进而导致巷道其他位置发生失稳,针对第一次支护技术方案,提出了采动巷道二次锚网支护技术,有效保证了锚杆-锚索承载性能的充分发挥,极大地改善... 大佛寺煤矿41213工作面回风巷在相邻工作面采动影响下,巷道支护薄弱部位变形程度进一步加剧,进而导致巷道其他位置发生失稳,针对第一次支护技术方案,提出了采动巷道二次锚网支护技术,有效保证了锚杆-锚索承载性能的充分发挥,极大地改善了巷道围岩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巷道顶板最大下沉量控制在48 mm左右,下降幅度在46.7%;巷道底板最大底鼓量控制在30.2 mm左右,下降幅度在28.1%;巷道左帮表面位移量最大控制在82 mm左右,下降幅度在46.4%;巷道右帮表面位移量最大控制在132 mm左右,下降幅度在52.7%。可知,采用二次锚网支护技术后,巷道围岩变形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基本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影响 巷道围岩 二次支护 表面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佛寺煤矿“1321”采掘接续管理应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文 商伐 +2 位作者 胡烈飞 侯兰涛 杨飞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14,共3页
采掘关系协调是保证煤矿开采过程科学合理的关键因素,大佛寺煤矿为地质条件复杂矿井,分析得出采掘接续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生产任务加重、工作面准备周期长、生产技术革新单一、施工队伍执行力、科研投入不平衡。针对这些问题,基于"... 采掘关系协调是保证煤矿开采过程科学合理的关键因素,大佛寺煤矿为地质条件复杂矿井,分析得出采掘接续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生产任务加重、工作面准备周期长、生产技术革新单一、施工队伍执行力、科研投入不平衡。针对这些问题,基于"以采促掘、以掘保采、采掘并举、掘进先行"原则,创新了"1321"采掘接续管理办法,使大佛寺矿区的紧张局面得到了有效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掘接续 巷道掘进率 管理创新 优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佛寺矿井近距离煤层开采巷道稳定性分析及控制措施
5
作者 商伐 卓青松 胡烈飞 《现代矿业》 CAS 2022年第9期222-227,共6页
陕西彬长大佛寺煤矿井下近距离煤层开采过程中,上煤层开采完毕后底板应力影响下煤层巷道稳定性,巷道围岩变形严重,已严重影响了下煤层采掘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为了解决近距离煤层开采巷道稳定性控制难题,采用理论分析、钻孔窥视分析... 陕西彬长大佛寺煤矿井下近距离煤层开采过程中,上煤层开采完毕后底板应力影响下煤层巷道稳定性,巷道围岩变形严重,已严重影响了下煤层采掘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为了解决近距离煤层开采巷道稳定性控制难题,采用理论分析、钻孔窥视分析,现场锚杆锚索支护质量调查研究,分析下煤层巷道围岩变形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上煤层底板破坏影响深度为26.4 m;钻孔窥视分析得出顶板围岩完整性好于帮部围岩完整性,帮部围岩松动圈范围在3.3 m之内且煤柱侧大于工作面侧;锚索支护质量调查得出帮部锚索初锚力不合格率高,施工工艺差。通过加强帮部支护强度,提高锚索锚固力,优化锚网索支护参数,分段补强支护,提高钻孔施工质量等手段,从而控制巷道围岩变形。监测信息反馈表明,该技术能完全控制巷道围岩变形,保证了回采巷道在服务期内不扩修,为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回采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巷道变形 钻孔窥视 监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下层煤回采巷道受采动影响锚固支护承载力规律实测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家鹏 王威钦 +1 位作者 徐景果 胡烈飞 《煤矿机电》 2021年第6期38-45,共8页
近距离煤层下层煤回采巷道受到上层煤采动和本煤层工作面开采的双重影响,对巷道稳定产生影响。为了获得大佛寺煤矿下层煤回采巷道受采动应力影响的规律,通过对40111工作面运输顺槽布置测站,将测力计安装在锚杆和锚索,对锚固承载力进行... 近距离煤层下层煤回采巷道受到上层煤采动和本煤层工作面开采的双重影响,对巷道稳定产生影响。为了获得大佛寺煤矿下层煤回采巷道受采动应力影响的规律,通过对40111工作面运输顺槽布置测站,将测力计安装在锚杆和锚索,对锚固承载力进行系统的跟踪实测,对承载力规律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巷道受力变形特征。经实验结果表明,采动影响范围为超前250 m左右,采动影响强烈的范围约为超前50 m,足够的预应力对锚杆的发挥起明显作用。基于实测分析,提出高强预应力锚杆支护和锚杆-锚索协调支护,在超前位置250 m和超前采动影响强烈的范围内实施补强支护措施的控制技术,对巷道支护方案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为近距离煤层下层煤的回采巷道支护设计提供依据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采动影响 锚固支护 承载力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佛寺煤矿“12551”采掘接续及单进提升管理理念
7
作者 陈文 胡烈飞 +2 位作者 商伐 杨飞 李明杰 《陕西煤炭》 2023年第2期197-200,共4页
大佛寺煤矿属于冲击地压、高瓦斯、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井,水、火、瓦斯、煤尘、顶板、冲击地压等灾害“一应俱全”。矿井采煤与掘进之间的关系不协调,生产与灾害治理的能力不匹配,是制约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2个主要矛盾。为解决以上问题... 大佛寺煤矿属于冲击地压、高瓦斯、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井,水、火、瓦斯、煤尘、顶板、冲击地压等灾害“一应俱全”。矿井采煤与掘进之间的关系不协调,生产与灾害治理的能力不匹配,是制约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2个主要矛盾。为解决以上问题大佛寺煤矿提出“12551”采掘接续及单进提升管理理念,即1项布局(优化开拓布局),2项超前(超前地质探查、超前灾害治理),5项优化(优化巷道设计、优化施工工艺、优化支护参数、优化劳动组织、优化队伍配置),5项提高(提高掘进装备、提高开机率、提高人员素质、提高服务系统保障、提高工资待遇),1项降低(降低万吨掘进率),实现接续平衡、单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掘接续 单进提升 快速掘进 灾害治理 安全高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近距离煤层特厚下层煤大跨度切眼布置及稳定性分析
8
作者 徐景果 刘家鹏 +1 位作者 王威钦 胡烈飞 《煤矿机电》 2022年第3期57-63,共7页
近距离煤层下层煤开采受到上层煤采动的影响,对煤层工作面和切眼的布置及其稳定产生影响。针对大佛寺煤矿下层煤40109工作面大跨度切眼破坏严重、支护困难问题,通过开展切眼顶板离层量的现场实测,结合理论计算分析其破坏失稳原因,得到... 近距离煤层下层煤开采受到上层煤采动的影响,对煤层工作面和切眼的布置及其稳定产生影响。针对大佛寺煤矿下层煤40109工作面大跨度切眼破坏严重、支护困难问题,通过开展切眼顶板离层量的现场实测,结合理论计算分析其破坏失稳原因,得到切眼受上层工作面开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切眼顶板离层量最大达到300 mm,位于切眼两端头;回顺侧切眼顶板离层量整体上大于运顺侧;距离运顺200 m处(即回顺端头处)顶板离层量增加速率最快;说明距离4上煤层煤柱距离越小,顶板离层量和离层量变化速率就越大,受其应力集中影响较大。基于监测结果,合理优化接续工作面40111切巷布置及支护方式,顶板离层监测结果显示离层量明显减小,最大离层量为约120 mm,切眼稳定性显著增加,解决了下煤层工作面切眼失稳变形问题。研究结果为近距离煤层下层煤的切眼位置和支护设计提供依据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实测分析 大跨度切眼 支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