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水北调东线徐州段水环境现状及其污染防治对策 被引量:3
1
作者 胡永定 韩宝平 杜娟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83-487,共5页
对南水北调东线徐州段7个控制断面2004年水质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水质达标率仅为42.9%,水体污染以耗氧性污染物和氨氮为特征的有机污染为主。结合当地实际,分析了南水北调东线徐州段水质超标的原因,并根据当地经济、自然特征... 对南水北调东线徐州段7个控制断面2004年水质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水质达标率仅为42.9%,水体污染以耗氧性污染物和氨氮为特征的有机污染为主。结合当地实际,分析了南水北调东线徐州段水质超标的原因,并根据当地经济、自然特征,提出了针对性较强、切实可行的水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东线 徐州段 水污染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T_3发光菌测定底泥生物毒性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马运宏 范少强 +1 位作者 胡永定 宋学民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1996年第6期241-245,共5页
利用T_3发光菌实测荆马河底泥生物毒性,结果表明,T_3菌发光度能较好地反映出底泥中各种污染物的综合毒性。其结果与理化方法分析结果相吻合,由此可见,T_3发光菌可用来测定底泥的总体生物毒性。用T_3发光菌测定底泥生物毒性,具有速... 利用T_3发光菌实测荆马河底泥生物毒性,结果表明,T_3菌发光度能较好地反映出底泥中各种污染物的综合毒性。其结果与理化方法分析结果相吻合,由此可见,T_3发光菌可用来测定底泥的总体生物毒性。用T_3发光菌测定底泥生物毒性,具有速度快、操作方便、费用省等优点,适宜于污染较重的底泥的日常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3发光菌 荆马河 底泥 生物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缺水地区国控断面水质超标成因分析及控制对策 被引量:1
3
作者 胡永定 韩宝平 +1 位作者 钱新 袁兴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638-3640,3649,共4页
以徐州沛沿河国控断面为例,对其水质现状进行了监测,并分析了水质超标的原因。结果表明,沛沿河水污染物主要来自城区段,城区段各支流河沟污染物质随径流进入沛沿河,是造成李集桥断面水质超标的直接原因。因此,应加强排涝控制及闸涵维护... 以徐州沛沿河国控断面为例,对其水质现状进行了监测,并分析了水质超标的原因。结果表明,沛沿河水污染物主要来自城区段,城区段各支流河沟污染物质随径流进入沛沿河,是造成李集桥断面水质超标的直接原因。因此,应加强排涝控制及闸涵维护;加快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积极推进乡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防治农药化肥污染;控制畜禽养殖业污染;利用生态技术拦截面源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控断面 成因分析 控制对策 缺水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积型土壤重金属含量与质地和pH的关系及其预测 被引量:7
4
作者 胡永定 《农村生态环境》 CSCD 1989年第3期49-51,共3页
运用多元统计分析对矿物成分比较单一的湖南省洞庭湖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变化规律作了进一步探讨,寻求一合理的回归模式预测各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自然含量。
关键词 冲积型 土壤 重金属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沛沿河流域农田地表径流氮流失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李苗 王晓 +1 位作者 庞宗强 胡永定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8-21,共4页
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选择沛沿河流域最具代表性的3种土地利用类型,研究暴雨过程中农田地表径流氮的流失规律。结果表明,在暴雨条件下,3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地表径流量大小顺序为水稻田>林地>果地;地表径流氮流失量随土地利用... 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选择沛沿河流域最具代表性的3种土地利用类型,研究暴雨过程中农田地表径流氮的流失规律。结果表明,在暴雨条件下,3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地表径流量大小顺序为水稻田>林地>果地;地表径流氮流失量随土地利用类型表现出明显差异,暴雨条件下3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地表径流水相TN流失量大小顺序为果地>林地>水稻田,地表径流水相颗粒态氮(PN)占水相TN的比例在67%以上,地表径流沉积物相TN流失量大小顺序为林地>水稻田>果地,地表径流氮流失均以水相为主;3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累积地表径流量与累积氮流失量的相关系数都在0.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沛沿河流域 人工降雨 土地利用 氮流失 地表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污河道中挥发酚与氰化物自净特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胡永定 宋利民 《水资源保护》 CAS 1993年第2期23-25,共3页
作者对排污河道中挥发酚、氰化物的自净规律性作了研究。研究证明,挥发酚、氰化物在排污河道中的自净作用相当明显、且与温度成良好的指数关系。在诸多自净因素中,挥发酚的自净以生化作用为主,氰化物却以挥发作用为主,悬浮物的沉降作用... 作者对排污河道中挥发酚、氰化物的自净规律性作了研究。研究证明,挥发酚、氰化物在排污河道中的自净作用相当明显、且与温度成良好的指数关系。在诸多自净因素中,挥发酚的自净以生化作用为主,氰化物却以挥发作用为主,悬浮物的沉降作用对两者自净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保护 排污河道 自净 挥发酚 氰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马河区域土壤和蔬菜中氟化物的污染及其特征 被引量:7
7
作者 胡永定 李炬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1993年第5期204-207,共4页
荆马河区域土壤中氟化物总量与浸提态量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因此,以浸提态为评价因子。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壤已不同程度地受到氟化物的污染,其中以朱庄乡污染尤为突出;氟化物在污染严重的土壤中有明显的向下迁移趋势。该区域污... 荆马河区域土壤中氟化物总量与浸提态量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因此,以浸提态为评价因子。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壤已不同程度地受到氟化物的污染,其中以朱庄乡污染尤为突出;氟化物在污染严重的土壤中有明显的向下迁移趋势。该区域污染源附近蔬菜氟含量相当多,表现为叶莱类氟含量大大高于根菜类,并已超过食品卫生标准近10倍;氟化物在蔬菜中的积累主要来自于大气氟化物,很少来自于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蔬菜 氟化物 氟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州市北郊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趋势面分析及其容量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胡永定 李炬 +2 位作者 王石凡 朱云琪 吉平原 《农村生态环境》 CSCD 1993年第4期34-38,共5页
本文把趋势面分析的数学方法应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研究中,使重金属含量分布、污染情况等众多信息集中反映在一张图上,结果令人满意。同时结合当地重金属输入、输出情况,建立了动态平衡模式,计算出该区重金属的土壤环境动容量,并进... 本文把趋势面分析的数学方法应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研究中,使重金属含量分布、污染情况等众多信息集中反映在一张图上,结果令人满意。同时结合当地重金属输入、输出情况,建立了动态平衡模式,计算出该区重金属的土壤环境动容量,并进行了土壤环境预测,为综合治理土壤污染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容量 土壤污染 重有色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马河沉积物的生物毒性及其农田利用
9
作者 胡永定 朱有为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5-7,共3页
本文论述了荆马河沉积物的污染状况,对其生物毒性进行分析评估,并探讨了该沉积物农田利用的适宜性,提出了农业综合利用底泥的有效途径及相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荆马河 沉积物 生物毒性 农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杭运河(徐州段)中氨氮的迁移降解特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永定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2-23,共2页
运河徐州段河流全长24.6公里,河宽80—110米,水深4米左右,是徐州市城市用水(包括生活饮用)、农业灌溉工业用水、水产养殖与航运的复合多功能人工控制河流.1986年实行南水北调后,全年有280—300天向上游调水,水流向上;停调水每年约50天左... 运河徐州段河流全长24.6公里,河宽80—110米,水深4米左右,是徐州市城市用水(包括生活饮用)、农业灌溉工业用水、水产养殖与航运的复合多功能人工控制河流.1986年实行南水北调后,全年有280—300天向上游调水,水流向上;停调水每年约50天左右,河流呈滞水状态;当连降大雨后,开闸放水,水流又向下,所以,运河完全是人工控制河道.运河两岸分布着诸多排污口,严重影响了南水北调水质及其周围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污染 氨氮 迁移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