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农业能否养活中国?——氮肥供应获得的启示 被引量:4
1
作者 孟凡乔 张珂 +5 位作者 王方 王坤 吴文良 王开永 胡正江 张海霞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31-439,共9页
近年来,有机农业在全球得到了较快发展,然而对于其在农业中的定位和作用以及发展策略,尚存在较大争议。本研究从氮素供应角度,评估不施用化学合成氮肥对于中国粮食生产和消费的影响,以期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特别是氮素管理提供支撑。研... 近年来,有机农业在全球得到了较快发展,然而对于其在农业中的定位和作用以及发展策略,尚存在较大争议。本研究从氮素供应角度,评估不施用化学合成氮肥对于中国粮食生产和消费的影响,以期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特别是氮素管理提供支撑。研究以中国整体农业生态系统为对象,基于共生固氮数量、农产品贸易对氮素供应影响以及粮食生产,分析在不同粮食消费水平情形下,有机农业能够养活的人口数量。研究发现,如果全部耕地按照有机方式管理,中国每年共生固氮量为15.41×10^(6)t。在不施用化学合成氮肥情形下,1979年和2018年粮食总产量分别为381.96×10^(6)t和420.72×10^(6)t。不考虑蔬菜和水果,分别能养活0.81×10^(9)~1.24×10^(9)人和0.50×10^(9)~0.77×10^(9)人,即中国耕地全部转化为有机农业方式,在当前耕地面积和科学技术条件下,难以养活全国人口。将进口农产品考虑在内,2018年实际人均粮食(折纯,不包括蔬菜和水果)消费量达689.35 kg·a^(-1)。减少食物浪费、调整食物结构和增加粮食特别是豆类进口,是解决中国粮食问题的重要举措,进口大豆等农产品对于中国化肥减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化学合成氮肥对中国粮食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氮素利用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有机和生态农业强调整体、协调、循环和再生,是引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保障,在全国范围内应通过种养结合等措施促进养分的循环利用,降低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在政策和法律法规层面,可以通过生态补偿和种养循环等举措,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实现粮食数量和质量安全以及生态安全等农业的多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农业 豆科作物 生物固氮 种养结合 生态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约农田管理措施对桓台县域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胡正江 康晓晗 +3 位作者 薛旭杰 廖艳 吴文良 孟凡乔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58-1268,共11页
优化农田管理措施,在增加土壤肥力、确保粮食高产稳产的同时,也可以提升农田土壤有机碳(SOC)储量。本研究以华北第一吨粮县山东桓台县的集约化农田为对象,分析化肥、有机肥和秸秆还田等农田管理措施对全县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研究分别... 优化农田管理措施,在增加土壤肥力、确保粮食高产稳产的同时,也可以提升农田土壤有机碳(SOC)储量。本研究以华北第一吨粮县山东桓台县的集约化农田为对象,分析化肥、有机肥和秸秆还田等农田管理措施对全县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研究分别在点位和区域尺度对生物地球化学模型DNDC进行了校验;进而设置未来5种农田管理情景,以2011年为基准年,对未来30 a桓台县农田耕层土壤(0~20 cm)的SOC变化进行了模拟预测。预测结果显示,在保持2011年农田管理措施不变情景下[化肥氮500 kg(N)∙hm^(−2)、秸秆还田比例90%],10 a、20 a和30 a后SOC含量分别增加28.1%、39.2%和44.9%,说明在当前气候条件下,以桓台县为代表的华北农田秸秆还田对增加土壤有机质仍有较大空间;另一方面,秸秆还田下土壤有机质不是线性增加,即呈现出土壤有机质的饱和趋势。在5种农田管理情景中,年均400 kg(N)∙hm^(−2)的氮肥施用量、90%的秸秆还田比例和40 kg(N)∙hm^(−2)的有机肥施用量情景,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农田耕层SOC含量,30 a后可达16.2 g∙kg^(−1)。研究结果可为评价华北平原农田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化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农田管理措施优化及相应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集约化农田 秸秆还田 化肥 有机肥 DNDC模型 桓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小白菜产量、氮素利用及品质对沼液的响应 被引量:6
3
作者 胡正江 王昭晴 赵自超 《中国沼气》 2022年第3期24-28,共5页
为探究沼肥替代化肥对蔬菜产量、氮素利用和品质的影响,评估沼肥在蔬菜上的应用效果,以华北小白菜为试验对象,通过盆栽试验设置不施氮肥(CK)、农户习惯施肥(CF)以及6个沼液(BF)处理。结果显示:沼液处理相比化肥提高了小白菜产量和氮素... 为探究沼肥替代化肥对蔬菜产量、氮素利用和品质的影响,评估沼肥在蔬菜上的应用效果,以华北小白菜为试验对象,通过盆栽试验设置不施氮肥(CK)、农户习惯施肥(CF)以及6个沼液(BF)处理。结果显示:沼液处理相比化肥提高了小白菜产量和氮素利用率,产量增加了3.5%~52.0%,氮素利用率提高了17.8~33.1个百分点;相对于化肥,施用沼液能显著提高小白菜的品质;综合来看BF4(氮素减量16.3%)的效果最好。结论表明,适量沼液可以完全替代化肥用于小白菜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液 小白菜 产量 氮素利用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13)C标记和自然丰度三源区分玉米根际CO_(2)释放 被引量:4
4
作者 孙昭安 张保仁 +4 位作者 何敏毅 王开永 胡正江 陈清 孟凡乔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56-1266,共11页
石灰性土壤中,根际土壤释放的CO_(2)有三个来源,即根源呼吸、土壤有机碳(SOC)分解和土壤无机碳(SIC)溶解,三源区分土壤释放的CO_(2)是量化土壤碳平衡的前提。分别在玉米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进行7 h的^(13)O_(2)脉冲标记,经过27 d示... 石灰性土壤中,根际土壤释放的CO_(2)有三个来源,即根源呼吸、土壤有机碳(SOC)分解和土壤无机碳(SIC)溶解,三源区分土壤释放的CO_(2)是量化土壤碳平衡的前提。分别在玉米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进行7 h的^(13)O_(2)脉冲标记,经过27 d示踪期后破坏性取样,测定^(13)标记与自然丰度处理中,玉米地上部、根系、土壤和土壤CO_(2)的碳含量和δ^(13)值,利用^(13)示踪并结合自然丰度法区分玉米土壤CO_(2)的来源。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玉米生长,根源呼吸对土壤CO_(2)的贡献呈降低趋势,从拔节期的66.7%降低至灌浆期的25.8%。整个玉米旺盛生育期内(从拔节期到生育期末),根源呼吸和土壤总碳释放对土壤CO_(2)具有同等贡献,SOC和SIC释放对土壤总碳释放的贡献率分别为30%和20%。玉米生长对土壤的碳输入(根系+根际沉积物)超过土壤总碳(SIC+SOC)的释放,总体表现为土壤碳汇。研究表明,SIC溶解对全球碳库稳定性和调节CO_(2)浓度的影响非常重要,若忽视石灰性土壤中SIC溶解,则会高估SOC的分解,进而影响SOC激发效应以及土壤碳平衡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C脉冲标记 三源区分 土壤有机碳 土壤无机碳 根源呼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建施工质量问题分析与控制
5
作者 胡正江 《居业》 2016年第12期165-166,共2页
土建施工的质量直接决定整个工程的使用质量乃至寿命,做好土建施工的质量管控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让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和品质得到保障的基础。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建筑 施工 质量 问题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平原潮土区粮田氮淋失阻控措施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孟凡乔 王坤 +6 位作者 肖广敏 王开永 胡正江 张海霞 许秀春 张薇 杨轩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1-153,共13页
华北平原潮土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改革开放40多年来该区农业经历了以高水肥投入为主要特征的集约化进程,相应的氮淋失导致的面源污染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加剧。本研究针对华北平原潮土为主要类型的粮田,对过去40多年间主要研... 华北平原潮土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改革开放40多年来该区农业经历了以高水肥投入为主要特征的集约化进程,相应的氮淋失导致的面源污染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加剧。本研究针对华北平原潮土为主要类型的粮田,对过去40多年间主要研究文献进行全面分析,梳理氮肥和水分投入与氮淋失之间的定量关系,比较主要农田管理措施对氮淋失的阻控效果及其机理,以期为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提供决策支持。研究发现,氮肥和灌溉是影响华北平原潮土区粮田氮淋失的主要因素,其中氮淋失与氮盈余量之间呈指数关系,比与施氮量的指数关系更显著。基于机器学习的随机森林回归模型能够考虑包括施肥、灌溉、土壤条件和气象等多因素对氮淋失的影响,未来在定量预测中有较好前景。同等氮肥投入条件下,由于氮供应与作物吸收契合度高,有机无机配施能显著降低氮淋失。以缓控释肥、尿酶和硝化抑制剂为代表的肥料增效剂可以降低约1/3的氮淋失,值得重点推广应用。秸秆还田可以实现包括提高土壤有机物和微生物氮库、增加无机氮缓冲容量等综合效益,有利于降低氮淋失风险(降低比例达10%),但免耕的阻控效应较低且呈现较大不确定性。调整种植制度、休耕、间作套种和种植填闲作物等措施会影响粮食产量,推广过程中应慎重。氮淋失的阻控效果更多受到社会、经济和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今后应采取包括生态补偿等手段发挥农民主动性,从政策和法律法规层面创造实施氮淋失阻控措施的社会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土区 粮田 氮淋失 施氮肥 灌溉 肥料增效剂 种植制度 生态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