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CO_3颗粒级配填充对PP性能和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3
1
作者 章峻 成江 +2 位作者 胡柏星 任俊 沈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84-187,191,共5页
将粒径分别为 32 5 mesh和 15 0 0 mesh的 Ca CO3粒子按照不同比例进行级配混合 ,并以 30 % (质量 )的填充比例填充聚丙烯。发现通过合理的粒径级配填充 ,可以有效地降低 PP填充体系的剪切粘度 ,并可使材料的拉伸和冲击性能得到提高。... 将粒径分别为 32 5 mesh和 15 0 0 mesh的 Ca CO3粒子按照不同比例进行级配混合 ,并以 30 % (质量 )的填充比例填充聚丙烯。发现通过合理的粒径级配填充 ,可以有效地降低 PP填充体系的剪切粘度 ,并可使材料的拉伸和冲击性能得到提高。本文还利用 XRD和 DSC等手段研究了 Ca CO3颗粒级配填充对聚丙烯的结晶形态、结晶过程的影响 ,发现合理的粒径级配填充可有效地促进 PP的 β晶的生成和结晶重排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级配 填充 性能 结构 碳酸钙 聚丙烯 填充级配 最大密堆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CO_3级配填充PP结晶形态和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章峻 成江 +2 位作者 胡柏星 任俊 沈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75-178,共4页
将粒径分别为325mesh和1500mesh的CaCO3粒子按照不同比例进行混合级配,并以30%(质量)的填充比例填充聚丙烯。在以DSC和偏光显微镜对样品的结晶形态和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的研究中发现,经过合理的级配可以使填充复合材料中PP球晶半径明显增... 将粒径分别为325mesh和1500mesh的CaCO3粒子按照不同比例进行混合级配,并以30%(质量)的填充比例填充聚丙烯。在以DSC和偏光显微镜对样品的结晶形态和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的研究中发现,经过合理的级配可以使填充复合材料中PP球晶半径明显增大,晶体排列更为有序;并可使PP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参数K值下降,Avrami指数n和结晶半衰期t1/2上升。文中还运用合理的级配可有效促进复合材料体系粘度下降等实验结果对上述现象进行了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O3 填充级配 PP 结晶形态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碳酸钙 聚丙烯 差示扫描量热法 偏光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强 庄韦 +3 位作者 单海涛 张建华 胡柏星 沈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42-245,共4页
用熔融插层法制备了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X射线衍射测试(XRD)表明,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均为插层型。扫描电镜(SEM)观测到纳米复合材料没有明显的有机无机相畴,即蒙脱土和聚丙烯有较好的相容性。差热分析测试(DSC)表明,蒙脱土的加... 用熔融插层法制备了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X射线衍射测试(XRD)表明,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均为插层型。扫描电镜(SEM)观测到纳米复合材料没有明显的有机无机相畴,即蒙脱土和聚丙烯有较好的相容性。差热分析测试(DSC)表明,蒙脱土的加入,对复合材料的熔点影响不大。热重分析测试(TGA)表明,蒙脱土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得到很大提高。动态热机械分析测试(DMTA)表明,蒙脱土的加入使储存模量得到很大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蒙脱土 纳米复合材料 插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超分散剂制备及其对超微CaCO_3颗粒的分散性能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娜 任俊 +1 位作者 胡柏星 沈健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0-21,17,共3页
设计合成了一种超分散剂ND30 2 ,研究它对超微CaCO3 悬浮液的分散性和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ND超分散剂与进口高效分散剂RA比较 ,对超微悬浮CaCO3 液的分散性能相似 ,悬浮浆液的流变性好 ,对白色粉体的白度没有影响 ,有利于超微CaCO3
关键词 超分散剂 超微颗粒 碳酸钙 悬浮体系 分散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驱动的煤炭脱硫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丁乃东 傅家伟 +2 位作者 李兆鑫 何其慧 胡柏星 《洁净煤技术》 CAS 2010年第4期49-52,共4页
将微波技术用于煤炭脱硫研究,考查了不同煤种、粒径、试剂种类以及微波辐射条件对脱硫效果的影响,重点考查了硫铁矿硫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微波脱硫速率快,脱硫率较高,反应条件温和,体系温度较低,脱硫后对煤炭性质基本无影响。
关键词 微波 煤炭 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混污泥对水煤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健 何其慧 +1 位作者 许仁富 胡柏星 《洁净煤技术》 CAS 2013年第3期83-88,共6页
将两种高含水率的脱水污泥与兖州煤掺混,采用湿法球磨工艺制备污泥水煤浆。考察污泥的添加对磨矿效率的影响,研究不同比例污泥掺混水煤浆后,浆体的成浆性、燃烧热值及灰熔融性变化,并通过粒径分布、表面形貌、灰成分等分析了原因。结果... 将两种高含水率的脱水污泥与兖州煤掺混,采用湿法球磨工艺制备污泥水煤浆。考察污泥的添加对磨矿效率的影响,研究不同比例污泥掺混水煤浆后,浆体的成浆性、燃烧热值及灰熔融性变化,并通过粒径分布、表面形貌、灰成分等分析了原因。结果表明:水煤浆掺混污泥湿法球磨时,能提高磨矿效率;污泥水煤浆呈现更强的假塑特性,污泥的添加可以提高水煤浆的稳定性;污泥水煤浆的燃烧热能满足燃烧需求。当两种污泥的添加比例为10%时,水煤浆的成浆浓度达到60%以上,且各性能均满足工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水污泥 水煤浆 磨矿效率 成浆性 燃烧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钙粒子级配对填充聚丙烯复合材料流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成江 任俊 +1 位作者 胡柏星 沈健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14,共2页
采用不同粒径碳酸钙填料按不同质量比充填聚丙烯 ,发现填料的级配对填充聚丙烯粘度产生显著的影响。可以通过填料的合理级配 ,降低加工粘度 ,优化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 。
关键词 碳酸钙 粒子级配 填充聚丙烯 流变性 粘度 填充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钛交联三元乙丙橡胶复合材料及其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崔举庆 单海涛 +1 位作者 胡柏星 沈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2-145,共4页
通过溶液沉淀法制备了二氧化钛交联的三元乙丙橡胶(EPDM)复合材料,扫描电镜和溶解、溶胀结果表明二氧化钛有效地交联了EPDM基体,全反射傅立叶红外光谱表明偶联剂修饰二氧化钛颗粒和EPDM接枝马来酸酐是有效交联的重要原因。随着二氧化钛... 通过溶液沉淀法制备了二氧化钛交联的三元乙丙橡胶(EPDM)复合材料,扫描电镜和溶解、溶胀结果表明二氧化钛有效地交联了EPDM基体,全反射傅立叶红外光谱表明偶联剂修饰二氧化钛颗粒和EPDM接枝马来酸酐是有效交联的重要原因。随着二氧化钛填充量的增加,使基本无力学性能的三元乙丙橡胶力学强度提高到6.2 MPa,断裂伸长率提高到2435%,热分解温度提高20℃,进一步增加填充量,由于粒子之间的聚集而使复合材料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乙丙橡胶 二氧化钛 交联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FM研究TiO_2纳米颗粒的聚集行为 被引量:1
9
作者 崔举庆 张洋 +2 位作者 陆现彩 胡柏星 沈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95-96,100,共3页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TiO_2颗粒在不同介质条件下的聚集行为。结果表明,TiO_2的聚集存在两重行为即大颗粒间的弱聚集和晶粒间的强聚集。超声条件下,水中可以打开大颗粒间的弱聚集而不能打开强聚集,但是在同样条件下通过选择含有...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TiO_2颗粒在不同介质条件下的聚集行为。结果表明,TiO_2的聚集存在两重行为即大颗粒间的弱聚集和晶粒间的强聚集。超声条件下,水中可以打开大颗粒间的弱聚集而不能打开强聚集,但是在同样条件下通过选择含有单供电子的分子如丁酮或三乙胺为介质,可以打开强聚集得到单个晶粒。结合介质的分子结构,提出了TiO_2的聚集源于表面不饱和配位原子的氢键及配位的作用机理。对理解底端向上策略组装纳米晶粒和避免纳米颗粒在应用中存在的聚集问题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聚集 原子力显微镜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EP/A体系及柔性膜的制备与性能
10
作者 吴石山 胡柏星 +1 位作者 陈强 沈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2-124,共3页
采用环氧树脂(EP)和增韧剂(A)对氰酸酯树脂(CE)进行了增韧改性。在160℃与不含催化剂的CE/EP/A体系相比,加有催化剂的CE/EP/A体系的固化反应速度明显提高,其固化程度随固化反应时间延长而提高。加有催化剂的CE/EP/A体系的固化反应温度... 采用环氧树脂(EP)和增韧剂(A)对氰酸酯树脂(CE)进行了增韧改性。在160℃与不含催化剂的CE/EP/A体系相比,加有催化剂的CE/EP/A体系的固化反应速度明显提高,其固化程度随固化反应时间延长而提高。加有催化剂的CE/EP/A体系的固化反应温度比不含催化剂的CE/EP/A体系显著下降,且随A用量增加而降低。随着A用量增加,CE/EP/A膜的柔韧性提高,但膜的热稳定性、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下降。CE/EP/A膜具有优良的抗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酸酯树脂 改性 固化 耐热性 柔韧性 吸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改性及柔性膜性能
11
作者 陈强 胡柏星 +1 位作者 吴石山 沈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5-107,共3页
研究了催化剂、固化时间和温度对环氧树脂(EP)或丁腈橡胶(A)改性氰酸酯树脂(CE)固化反应的影响以及CE/A膜性能。不含催化剂的CE/EP体系160℃不能有效固化,而含有二月桂酸二丁基锡(B)的CE/EP体系能有效固化,且固化反应速度随着B用量增加... 研究了催化剂、固化时间和温度对环氧树脂(EP)或丁腈橡胶(A)改性氰酸酯树脂(CE)固化反应的影响以及CE/A膜性能。不含催化剂的CE/EP体系160℃不能有效固化,而含有二月桂酸二丁基锡(B)的CE/EP体系能有效固化,且固化反应速度随着B用量增加而提高。CE/A/B体系的固化程度随着固化时间延长和温度升高而提高。CE/EP/B体系的固化温度比CE/EP体系明显降低,其下降幅度随着B用量增加而提高。CE/A/B体系固化温度比CE/EP/B体系低。A用量增加,改性CE膜的冲击强度和柔韧性提高,但它的热分解温度和抗湿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酸酯树脂 改性 固化反应速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化条件对改性CE体系的固化和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陈强 胡柏星 +1 位作者 吴石山 沈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2-65,共4页
研究了不同固化条件对氰酸酯树脂(CE)/环氧树脂(EP)(60/40)体系和CE/EP/丁腈橡胶(A)(71/4/25)体系的固化反应以及CE/EP(60/40)和CE/EP/A(71/4/25)膜性能的影响。CE/EP和CE/EP/A体系固化程度随加热时间延长和温度升高而提高。CE/EP膜柔... 研究了不同固化条件对氰酸酯树脂(CE)/环氧树脂(EP)(60/40)体系和CE/EP/丁腈橡胶(A)(71/4/25)体系的固化反应以及CE/EP(60/40)和CE/EP/A(71/4/25)膜性能的影响。CE/EP和CE/EP/A体系固化程度随加热时间延长和温度升高而提高。CE/EP膜柔韧性差。随着加热温度升高,CE/EP/A膜耐热性提高;110℃、130℃和150℃分别加热2 h的膜热分解温度为367.3℃。所制备的CE/EP/A膜冲击强度和柔韧性为50 kg.cm和15 mm。随着加热温度升高,CE/EP/A膜的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提高,断裂伸长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酸酯树脂/环氧树脂/丁腈橡胶体系 固化条件 固化程度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EP/A复合体系的固化及膜性能
13
作者 吴石山 胡柏星 +1 位作者 陈强 沈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8-90,94,共4页
研究了环氧树脂/丁腈橡胶(EP/A)并用体系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B)对氰酸酯树脂(CE)的固化以及CE/EP/A膜性能的影响。室温下停放30 d的CE/EP/A/B体系能有效固化。A用量从20%提高到24%,CE/EP/A/B(95-x/5/x/0.14)体系固化温度从163.9℃下降到... 研究了环氧树脂/丁腈橡胶(EP/A)并用体系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B)对氰酸酯树脂(CE)的固化以及CE/EP/A膜性能的影响。室温下停放30 d的CE/EP/A/B体系能有效固化。A用量从20%提高到24%,CE/EP/A/B(95-x/5/x/0.14)体系固化温度从163.9℃下降到152.2℃;B用量从0.14%增加到0.3%,CE/EP/A/B(75/5/20/y)体系固化温度从163.9℃下降到148.9℃。A用量从20%增加到25%,CE/EP/A/B(95-x/5/x/0.06)膜冲击强度和柔韧性分别从43kg·cm和15 mm提高到50 kg·cm和10 mm,热分解温度从394.4℃下降到377.2℃;B用量增加,CE/EP/A/B膜冲击强度和柔韧性下降,热稳定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酸酯树脂/环氧树脂/丁腈橡胶体系 存放 固化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CE柔性膜的制备
14
作者 吴石山 胡柏星 +1 位作者 陈强 沈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1-123,共3页
采用增韧剂(A)对氰酸酯树脂(CE)进行了增韧改性,使用溶液浇铸成型制备了改性CE柔性膜。研究了催化剂(B)和增韧剂对CE固化速率和固化温度的影响。与纯CE相比,含有催化剂的CE固化温度大幅度降低、固化速度明显提高。增韧剂的加入降低了CE/... 采用增韧剂(A)对氰酸酯树脂(CE)进行了增韧改性,使用溶液浇铸成型制备了改性CE柔性膜。研究了催化剂(B)和增韧剂对CE固化速率和固化温度的影响。与纯CE相比,含有催化剂的CE固化温度大幅度降低、固化速度明显提高。增韧剂的加入降低了CE/B体系的固化温度。固化时间延长,CE/A体系固化程度提高;增韧剂用量增大,改性CE膜的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下降,柔性提高;改变CE与A预聚温度可调整改性CE膜的强度和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酸酯树脂 增韧 固化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吡咯烷酮调制的碳酸钙体外仿生结晶研究
15
作者 崔举庆 张洋 +1 位作者 胡柏星 沈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1-43,共3页
研究了含酰胺基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模型分子调制下碳酸钙的体外仿生结晶。4h后在XRD上存在24.8°和27.1°衍射峰且在FTIR上观察到745cm-1和1490cm-1峰,表明聚乙烯吡咯烷酮能稳定碳酸钙的亚稳相,球霰石的存在时间从20min延长到4h。... 研究了含酰胺基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模型分子调制下碳酸钙的体外仿生结晶。4h后在XRD上存在24.8°和27.1°衍射峰且在FTIR上观察到745cm-1和1490cm-1峰,表明聚乙烯吡咯烷酮能稳定碳酸钙的亚稳相,球霰石的存在时间从20min延长到4h。SEM研究表明,存在1~5μm的球霰石聚集微球,说明碳酸钙的结晶不是一步完成的,还包括随后的转变和组织。该模型体系的研究对于理解生物矿物机制和底端向上策略合成功能无机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吡咯烷酮 碳酸钙 相变 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