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脉振频率对脉振模压成型UHMWPE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胡松喜 冯彦洪 +1 位作者 殷小春 邹新良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4-154,共11页
现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静态成型方法普遍存在成型周期长、能耗高、极易出现热分解等问题,其制品的初生相特征结构被彻底消除使其难以同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为此,文中采用脉振模压(PVM)成型技术,在低温下高效地制备... 现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静态成型方法普遍存在成型周期长、能耗高、极易出现热分解等问题,其制品的初生相特征结构被彻底消除使其难以同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为此,文中采用脉振模压(PVM)成型技术,在低温下高效地制备了UHMWPE样品(PVM-UHMWPE),并研究了熔融热压阶段不同脉振频率对PVM-UHMWPE样品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脉振模压作用引起UHMWPE颗粒相互摩擦,能促进UHMWPE颗粒界面熔合,实现低温成型,这能保留UHMWPE初生相高规整度、高结晶度的特征结构,从而提高样品的整体结晶度和晶片厚度;随着熔融热压阶段脉振频率的增大,脉振作用增强,UHMWPE颗粒界面固结质量提高,PVM-UHMWPE的屈服强度、拉伸模量、断裂强度和断裂功均得到改善,但当脉振频率超过3.0 Hz后,脉振作用对UHMWPE初生相高规整度、高结晶度特征结构的破坏程度加剧,使PVM-UHMWPE的整体结晶度和熔点均降低,在未能进一步增强断裂韧性的同时,致使样品的拉伸模量下降;相对于成型周期长一倍、成型温度高40℃的普通模压样品(CM-210℃-60min),成型温度为170℃、熔融热压阶段脉振频率为3.0Hz的PVM-UHMWPE样品(PVM-170℃-3.0 Hz)的屈服强度、拉伸模量分别提升了大约9%和23%,磨损率和磨损指数分别下降了大约24%和22%,即相对于CM-210℃-60 min样品,PVM-170℃-3.0Hz样品具有更高的机械强度和更好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低温高效成型 脉振模压 脉振频率 结晶度 力学性能 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熟桐油对硅酮密封胶基本性能及其光泽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胡松喜 李璞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6-118,共3页
以熟桐油为消光剂制备了硅酮密封胶,考察了熟桐油含量对硅酮密封胶基本性能及光泽度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熟桐油添加前后硅酮密封胶的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并分析硅酮密封胶表面形貌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随着熟桐油含量的增加,硅... 以熟桐油为消光剂制备了硅酮密封胶,考察了熟桐油含量对硅酮密封胶基本性能及光泽度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熟桐油添加前后硅酮密封胶的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并分析硅酮密封胶表面形貌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随着熟桐油含量的增加,硅酮密封胶基本性能变化不大,但其消光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桐油 硅酮密封胶 力学性能 光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型温度对脉振模压成型自增强UHMWPE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胡松喜 李璞 杨森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1-109,共9页
在远低于普通模压(CM)成型温度的温度下,采用脉振模压(PVM)成型实现了自增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制品的低温高效成型。通过拉伸性能、耐磨性能、流变性能、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红外光谱等测试表征,分析了... 在远低于普通模压(CM)成型温度的温度下,采用脉振模压(PVM)成型实现了自增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制品的低温高效成型。通过拉伸性能、耐磨性能、流变性能、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红外光谱等测试表征,分析了成型温度对PVM成型UHMWPE(PVM-UHMWPE)样品宏观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PVM的低温成型能保留UHMWPE部分初生相特征结构,提高了整体结晶度和晶片厚度,赋予了PVM-UHMWPE样品更高的力学强度和抵抗磨损能力;随着成型温度的提高,分子链在颗粒界面处的扩散程度增加,并形成垂直于颗粒界面的“纤维状”晶相提高了PVM-UHMWPE样品的界面固结质量,但当成型温度达到180℃时,对初生相结构的破坏加剧,致使整体结晶度和晶片厚度降低,反而弱化了样品力学强度和耐磨性能。因此,成型温度为170℃的PVM-170℃-3Hz样品具有最好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脉振模压 成型温度 自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螺杆动态混炼挤出HDPE/Mg(OH)2填充体系的力学性能
4
作者 胡松喜 瞿金平 +2 位作者 王松若 冯彦洪 曾显宝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5-117,121,共4页
从加工工艺和设备改进入手改善Mg(OH)2在高密度聚乙烯(HDPE)中的分散性。将电磁振动技术和三螺杆挤出机结合起来,用三螺杆动态混炼挤出机挤出HDPE/Mg(OH)2,通过对挤出物料中Mg(OH)2的分散性研究,得出三螺杆动态混炼对Mg(OH)2的分散性和H... 从加工工艺和设备改进入手改善Mg(OH)2在高密度聚乙烯(HDPE)中的分散性。将电磁振动技术和三螺杆挤出机结合起来,用三螺杆动态混炼挤出机挤出HDPE/Mg(OH)2,通过对挤出物料中Mg(OH)2的分散性研究,得出三螺杆动态混炼对Mg(OH)2的分散性和HDPE/Mg(OH)2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在不同振动参数(振幅、频率)下制取标准力学性能测试试样与稳态挤出时试样力学性能的比较获取最优的振动参数范围,解决了因Mg(OH)2填充量过高而严重影响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螺杆 振动力场 动态混炼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响应面的麦弗逊悬架多约束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璞 李澄 +2 位作者 黄长征 王洪荣 胡松喜 《汽车工程学报》 2019年第5期359-365,共7页
针对传统优化方法需要频繁调用仿真模型的弊端,提出基于非自适应采样和稀疏响应面方法的麦弗逊悬架多约束优化方法。基于ADAMS软件构建了麦弗逊悬架模型,通过灵敏度分析确定6个设计变量;在设计空间内进行一组60个非自适应采样,以车轮跳... 针对传统优化方法需要频繁调用仿真模型的弊端,提出基于非自适应采样和稀疏响应面方法的麦弗逊悬架多约束优化方法。基于ADAMS软件构建了麦弗逊悬架模型,通过灵敏度分析确定6个设计变量;在设计空间内进行一组60个非自适应采样,以车轮跳动试验中四轮定位参数的变化值作为响应值;构建了4个约束稀疏响应面和1个优化目标稀疏响应面;采用序列二次规划方法进行优化求解。结果表明,目标函数值由5.917°降低至3.158°,较Kriging模型方法多降低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响应面 麦弗逊悬架 非自适应采样 序列二次规划 多约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