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昭通地区现今构造应力场分布特征及成因机制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张东涛
胡朝俊
闫亚蕾
何勇
张介辉
张卓
梅珏
-
机构
中国石油浙江油田公司
-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4-29,共6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昭通页岩气勘探开发示范工程”(编号:2017ZX05063)
-
文摘
构造应力场研究对于油气勘探开发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为了更好地指导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工作,基于断层组合、叠加褶皱、钻井诱导缝走向、井壁坍塌方位等资料,应用构造解析与应力场数值模拟方法对该区现今应力场分布特征及成因机制开展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该区现今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整体上为E—W,与局部应力场分布存在着差异,造成异常的原因主要是局部应力场分布受联合次生应力场的叠加作用控制影响;(2)青藏高原东部被印度板块挤出往东滑动推挤是该区现今构造应力场产生的主要动力来源,控制着其区域应力场方位;(3)该区局部地应力场受多组次生应力场联合控制,在南北向左旋与东西向右旋走滑力偶联合作用下,M工区现今最大水平主应力方位呈北东向,而在A井区东西两边的应力场联合作用下,其现今最大水平主应力方位呈北西向。结论认为,现今应力场分布特征及成因机制解析,为该区页岩气地质工程一体化的实践提供了技术支撑,对加快该区页岩气的产能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关键词
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
现今构造应力场
最大水平主应力
成因机制
构造解析
产能建设
-
Keywords
Zhaotong National Shale Gas Demonstration Area
Present tectonic stress field
Maximum horizontal principal stress
Genetic mechanism
Structural analysis
Productivity construction
-
分类号
TE3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