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一种Mn-Al系TRIP钢的临界区奥氏体稳定化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胡智评
许云波
谭小东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9-183,共5页
利用实验室MMS-200热模拟试验机对Fe-0.2C-7Mn-3Al钢的临界区奥氏体稳定化行为进行研究.通过SEM,EPMA,TEM和XRD等手段观察并分析了实验钢的微观组织演变以及C和Mn元素的配分过程.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临界区退火温度下,实验钢中均存在25%...
利用实验室MMS-200热模拟试验机对Fe-0.2C-7Mn-3Al钢的临界区奥氏体稳定化行为进行研究.通过SEM,EPMA,TEM和XRD等手段观察并分析了实验钢的微观组织演变以及C和Mn元素的配分过程.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临界区退火温度下,实验钢中均存在25%~30%左右的粗大压扁状δ铁素体.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微观组织中残余奥氏体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小,体积分数为10.2%~32.5%,残余奥氏体与临界区铁素体呈板条状相间分布,板条宽度约200~300 nm.最佳的临界区退火温度为750℃.C,Mn,Al元素的协同作用促进了临界区奥氏体的稳定化,使得实验钢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有效的配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Al系TRIP钢
奥氏体稳定化
奥氏体逆相变
组织演变
残余奥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Mn-Al系TRIP钢的临界区奥氏体稳定化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胡智评
许云波
谭小东
机构
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9-183,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4059
51404155
+4 种基金
U1260204)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1CB60630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N130407003)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13-0111)
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LR2014007)
文摘
利用实验室MMS-200热模拟试验机对Fe-0.2C-7Mn-3Al钢的临界区奥氏体稳定化行为进行研究.通过SEM,EPMA,TEM和XRD等手段观察并分析了实验钢的微观组织演变以及C和Mn元素的配分过程.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临界区退火温度下,实验钢中均存在25%~30%左右的粗大压扁状δ铁素体.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微观组织中残余奥氏体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小,体积分数为10.2%~32.5%,残余奥氏体与临界区铁素体呈板条状相间分布,板条宽度约200~300 nm.最佳的临界区退火温度为750℃.C,Mn,Al元素的协同作用促进了临界区奥氏体的稳定化,使得实验钢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有效的配分.
关键词
Mn-Al系TRIP钢
奥氏体稳定化
奥氏体逆相变
组织演变
残余奥氏体
Keywords
Mn-Al TRIP steel
austenite stabilization
austenite reverse transformation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retained austenite
分类号
TG113.12 [金属学及工艺—物理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一种Mn-Al系TRIP钢的临界区奥氏体稳定化研究
胡智评
许云波
谭小东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