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的影响--以湖北省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胡旭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3期224-226,276,共4页
运用DIF-GMM模型对2010—2019年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力转移规模对城乡收入差距、农村居民收入和城镇居民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非农产业发展对城镇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收入和城乡收入差距... 运用DIF-GMM模型对2010—2019年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力转移规模对城乡收入差距、农村居民收入和城镇居民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非农产业发展对城镇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收入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系数为正,基础设施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和城镇居民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应当着力实施加大农民教育培训投入、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城乡收入 DIF-GMM回归模型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位中心凹内层黄斑前膜分期方案对患者术后视力预后的评估 被引量:1
2
作者 胡旭萌 李晓丽 +8 位作者 李苗 黄子旭 张贝贝 魏圆梦 杨琪翔 周佳木 葛可可 李盼 宋宗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57-1061,共5页
目的探究异位中心凹内层(EIFL)分期方案对特发性黄斑前膜(IMEM)手术患者视力预后的评估。方法本研究纳入确诊为单眼IMEM的79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所有患者均接受23 G玻璃体切割术,剥除黄斑前膜(MEM)及内界膜,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 目的探究异位中心凹内层(EIFL)分期方案对特发性黄斑前膜(IMEM)手术患者视力预后的评估。方法本研究纳入确诊为单眼IMEM的79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所有患者均接受23 G玻璃体切割术,剥除黄斑前膜(MEM)及内界膜,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析患者术前和术后不同EIFL分期与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差异,以及术前不同EIFL分期与BCVA的相关性。结果根据EIFL分期方案,2期患者15眼(19.0%),3期患者54眼(68.4%),4期患者10眼(12.7%)。与3期、4期患者相比,2期患者术前和术后BCVA均较好(P=0.224、P<0.001)。术后6个月,所有EIFL分期患者的BCVA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均为P<0.05)。EIFL分期与患者术前BCVA、CFT均呈正相关(均为P<0.001),与患者术后6个月BCVA、CFT也呈正相关(均为P<0.001)。术后6个月,46.7%的2期患者中心凹恢复正常形态,3期患者中5.6%改善为2期,4期患者100.0%黄斑区视网膜结构稍改善。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见明显眼部或全身不良反应。结论EIFL分期方案是评估IMEM手术视力预后的一种简便、快捷、重复性好的方法,有利于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相比3期、4期患者,2期IMEM手术可显著改善患者视力,并增加解剖结构恢复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前膜 异位中心凹内层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SPR/Cas9全基因组筛选技术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在眼科应用中的展望
3
作者 周佳木 张贝贝 +4 位作者 王艳歌 胡旭萌 葛可可 李盼 宋宗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6期3068-3072,共5页
CRISPR/Cas9全基因组筛选技术可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快速筛选具有特定生物学功能的DNA片段,不仅能反映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目的基因表达的变化,还能为药物进一步开发与应用提供重要依据。目前,该技术已经在肿瘤治疗、耐药性研究及病毒感... CRISPR/Cas9全基因组筛选技术可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快速筛选具有特定生物学功能的DNA片段,不仅能反映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目的基因表达的变化,还能为药物进一步开发与应用提供重要依据。目前,该技术已经在肿瘤治疗、耐药性研究及病毒感染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眼科疾病研究中,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能够对目的基因进行快速精准的编辑,但目前大量编码或非编码序列的功能及疾病耐药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探究,全基因组筛选技术的应用将为其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 全基因组筛选 眼科 疾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诱导小胶质细胞代谢进程紊乱的转录组测序分析
4
作者 李盼 史平玲 +6 位作者 葛可可 张文华 胡旭萌 周佳木 魏圆梦 李苗 宋宗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20期3649-3659,共11页
目的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研究低氧对小胶质细胞系BV_(2)细胞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低氧诱导BV_(2)细胞代谢紊乱的分子机制。方法分别对1%(体积分数)低氧和21%(体积分数)常氧处理12 h和24 h的BV_(2)细胞进行转录组... 目的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研究低氧对小胶质细胞系BV_(2)细胞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低氧诱导BV_(2)细胞代谢紊乱的分子机制。方法分别对1%(体积分数)低氧和21%(体积分数)常氧处理12 h和24 h的BV_(2)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筛选显著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对显著DEGs进行聚类分析、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及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分析。使用Cytoscape软件筛选与代谢相关的排名前10位的关键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对关键基因进行验证。结果低氧处理12 h共筛选860个显著DEGs(|log_(2)FC|≥1,Q≤0.05),其中672个上调基因,188个下调基因。KEGG和GO分析发现低氧处理后显著DEGs显著富集在细胞周期、HIF-1信号通路、Rap1信号通路、碳代谢、糖酵解/糖异生、果糖和甘露糖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及氨基酸等代谢进程。低氧组处理24 h共有587个显著DEGs(|log_(2)FC|≥1,Q≤0.05),其中498个上调基因,89个下调基因。KEGG和GO分析显示低氧处理后显著DEGs显著富集在HIF-1信号通路、TGF-β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糖酵解/糖异生、果糖和甘露糖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和氨基酸等代谢进程。低氧分别处理12 h和24 h,显著DEGs中有410个相同基因,410个相同基因中与代谢相关的前10个关键基因是PFKL、TPI1、PFKP、PGK1、ALDOART1、HK2、GPI1、ALDOA、ALDOC、GAPDH。RT-qPCR结果显示,低氧能够促进PFKL、TPI1、PFKP、PGK1、GPI1、ALDOC等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结论低氧可诱导BV_(2)细胞代谢发生紊乱,这可能主要和PFKL、TPI1、PFKP、PGK1、GPI1、ALDOC等基因表达异常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转录组测序 小胶质细胞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