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顺北油气田二区断控缝洞结构凝析气藏重力分异特征——以4号断裂带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马龙杰 胡文革 +3 位作者 何新明 曹飞 李宗宇 鲍典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共16页
顺北地区断控缝洞结构凝析气藏是塔里木盆地近年来油气勘探的新突破,其高效开发对西部地区油气资源战略制定具有重要意义。顺北油气田二区作为该地区油气产量的主战场,储集空间呈现巨厚、板状特征。现场生产和室内实验均证实流体纵向分... 顺北地区断控缝洞结构凝析气藏是塔里木盆地近年来油气勘探的新突破,其高效开发对西部地区油气资源战略制定具有重要意义。顺北油气田二区作为该地区油气产量的主战场,储集空间呈现巨厚、板状特征。现场生产和室内实验均证实流体纵向分布受重力分异作用影响显著,且对高效开发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影响,但是目前关于重力分异定量化的研究相对较少。为了实现重力分异作用定量化表征,以顺北油气田二区4号断裂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研究区投产井进行高温高压流体相态实验、可视化相态实验,并根据热力学和分子动力学原理构建了组分梯度理论模型。衰竭和注气实验结果显示重力沉降作用会加剧反凝析现象出现,注气过程中干、湿气重力超覆现象明显。利用组分梯度理论模型和实验结果对重力分异指标进行量化,确定了非等温组分梯度理论模型更适用于对研究区重力分异指标进行定量化表征。研究结果显示,重力分异作用对轻组分和重组分的影响较大,对中间组分影响相对较小;随着深度增加,重组分占比逐渐增大,气藏类型由凝析气藏向挥发性油藏过渡。重力作用对重组分摩尔分数高的凝析气藏密度的影响作用更大。注气实验结果表明,干、湿气重力超覆现象明显,凝析气和干气两者呈现出明显的气-气界面。顶部注气以重力驱替作用为主、扩散混合作用为辅,底部注气与之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结构 凝析气藏 重力分异 组分梯度理论模型 顺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塔里木盆地深层油气藏高效开发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2
2
作者 胡文革 马龙杰 +2 位作者 汪彦 鲍典 张云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9-528,F0002,共11页
塔里木盆地走向深层领域,油气藏的复杂性和高投资成本给经济开发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从油气藏成藏、成储角度出发,重点总结了深层油气成藏条件、储集空间类型、储集体内部结构和烃组分变化4个维度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深入讨论了目前制约深... 塔里木盆地走向深层领域,油气藏的复杂性和高投资成本给经济开发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从油气藏成藏、成储角度出发,重点总结了深层油气成藏条件、储集空间类型、储集体内部结构和烃组分变化4个维度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深入讨论了目前制约深层油气藏高效动用、提高采收率、开发经济性的3个核心问题及其对策,由此提出解决这些核心问题的4个攻关方向:①近源“生输储盖”组合下的油藏特征预测方法;②深层缝洞保存的量化参数表征方法;③分隔缝洞体边界及内部连通性表征方法;④建立超深层领域全生命周期经济评价体系和差异化开发策略。上述的思考和对策为高效开发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油气藏、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借鉴性的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顺北油气田 深层 高效开发 碳酸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北油气田“深地工程”关键工程技术进展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3
3
作者 胡文革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8-65,共8页
为推动超深层油气资源开发,总结了顺北油气田的关键工程技术进展情况,该油气田研究形成了地质工程一体化、井身结构设计方法、破碎带垮塌防治技术、井眼轨迹与地质甜点优化技术、储层保护技术及超深超高温定向技术等钻井关键技术,高精... 为推动超深层油气资源开发,总结了顺北油气田的关键工程技术进展情况,该油气田研究形成了地质工程一体化、井身结构设计方法、破碎带垮塌防治技术、井眼轨迹与地质甜点优化技术、储层保护技术及超深超高温定向技术等钻井关键技术,高精度应力场反演算法、高性能酸压液体、工具–暂堵复合分段改造技术和高效支撑技术等完井关键技术,采油气管柱安全经济决策技术、经济效益配产优化、油气藏开发一体化方案设计和深层泡沫调驱、堵水技术等采油关键技术,构建了超深层开发工程技术体系。指出下一步的技术攻关方向,需聚焦于提高储量动用率的钻井技术、深井高效智能完井技术和深层油气藏提高采收率技术,以实现更低丰度储量区的高效开发,拓展油气藏类型,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油气开发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地工程 碳酸盐岩 断控型油气藏 工程技术 顺北油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郁江走滑断裂带北部储集空间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
4
作者 鲍典 胡文革 +4 位作者 曹飞 彭小平 廖世禧 潘琳 王婋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180,共9页
为探索走滑断裂破碎带储集空间发育特征和形成机理,综合应用野外露头、遥感影像和岩心测试资料,对郁江走滑断裂带北部储集空间进行识别刻画和量化分析,并探讨其发育主控因素。结果表明:郁江走滑断裂带北部破碎带在平面上可分为北部张扭... 为探索走滑断裂破碎带储集空间发育特征和形成机理,综合应用野外露头、遥感影像和岩心测试资料,对郁江走滑断裂带北部储集空间进行识别刻画和量化分析,并探讨其发育主控因素。结果表明:郁江走滑断裂带北部破碎带在平面上可分为北部张扭段和南部压扭段,不同段储集空间发育特征存在差异,张扭段裂缝开度更大,压扭段裂缝长度、裂缝线密度、破碎区面积和洞穴面积更大,总体上,压扭段储集空间发育规模相对较大;走滑断裂带构造应力是决定优势储集空间发育的外部因素,岩层厚度和岩石矿物组成是控制储集空间发育的内部因素,岩层厚度大于1 m且碳酸钙含量低于70%的碳酸盐岩经压扭作用改造后,可形成缝洞型储集体有利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江走滑断裂带 破碎带 张扭段 压扭段 断控缝洞型储集体 储集空间 发育特征 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井网优化 被引量:8
5
作者 胡文革 李小波 +3 位作者 杨敏 鲁新便 刘学利 刘洪光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9-434,共6页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具有储集体规模差异大、空间离散性强,井间缝洞连通结构复杂、流体流动模式多样等特征。缝洞控制程度低,储量动用不均衡,生产效果差异大,常规砂岩油藏规则和不规则井网部署方式均不适用,需要建立一种匹配油藏特点的...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具有储集体规模差异大、空间离散性强,井间缝洞连通结构复杂、流体流动模式多样等特征。缝洞控制程度低,储量动用不均衡,生产效果差异大,常规砂岩油藏规则和不规则井网部署方式均不适用,需要建立一种匹配油藏特点的井网构建与优化方法。将物理模拟实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采用“立体化”、“系统化”的井网构建思路,丰富空间结构井网的理论内涵,深化重力驱替理论在空间结构井网构建中的根本性认识。建立以缝洞结构、连通关系、储量动用、能量状况和注采结构为主线的井网设计方法和六步法井网构建流程。总之,流体密度差是重力置换的主导因素,缝洞连通结构的位势差是纵向驱替的重要驱动力,主次通道的驱替速度差是垂向平衡的关键,是缝洞型油藏空间结构井网提高采收率的增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碳酸盐岩 缝洞型油藏 缝洞结构 重力驱替 空间结构井网 井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不同断裂带油气充注能力表征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4
6
作者 胡文革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28-541,共14页
沿走滑断裂带分布的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油气藏,是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勘探开发的主要目标,其地质储量丰富,开发前景广阔。走滑断裂带不同部位油气充注效率差异性较大,如何精准评价与描述充注效率优势部位,加快规模增储上产,提升勘探开... 沿走滑断裂带分布的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油气藏,是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勘探开发的主要目标,其地质储量丰富,开发前景广阔。走滑断裂带不同部位油气充注效率差异性较大,如何精准评价与描述充注效率优势部位,加快规模增储上产,提升勘探开发效率与效益,已成为制约顺北地区高效勘探开发的关键。基于顺北地区1号和5号断裂带“断层-储层”关系研究,首次探讨了影响顺北走滑断裂带油气充注效率的主要因素,包括断裂带内部结构、局部应变强度和现今地应力的大小及方向,并据此提出了“充注体”概念,进而半定量评价了断裂带不同部位垂向油气输导强度。该评价方法目前已成功应用在顺北地区5号断裂带上,评价结果与实际生产数据高度吻合。该方法不仅为断裂带分段评价和油气垂向输导“高速通道”的描述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而且对顺北地区快速规模增储、实现稀井高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注效率 油气输导强度 充注体 断溶体油气藏 走滑断裂带 顺北地区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潜山区古岩溶缝洞类型及其改造作用 被引量:25
7
作者 胡文革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3-53,共11页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是典型的岩溶缝洞型油藏,以溶洞和溶蚀缝孔为主要的储集空间,古岩溶缝洞如何划分与分类描述是制约该类油藏精细开发的核心问题。以塔河四区为例,以具有统一的岩溶水流动样式和循环路径为基本原则,研究了岩溶缝洞的成...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是典型的岩溶缝洞型油藏,以溶洞和溶蚀缝孔为主要的储集空间,古岩溶缝洞如何划分与分类描述是制约该类油藏精细开发的核心问题。以塔河四区为例,以具有统一的岩溶水流动样式和循环路径为基本原则,研究了岩溶缝洞的成因关联性、缝洞分布控制因素以及缝洞产能特征的差异性,提出了表层型、暗河型和断控型3种类型缝洞划分方案,表征不同的古岩溶缝洞分布特征与发育规律。同时,进一步阐明了构造变化、溶洞垮塌和充填3种古岩溶缝洞的改造作用及规律,表征了改造后的缝洞内部结构及空间分布模式,成功指导了塔河四区储量动用评价和注采井网调整,研究方法对此类油藏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岩溶 潜山区 缝洞结构 奥陶系 塔河油田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排水采油实践 被引量:4
8
作者 胡文革 李相方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1-463,共3页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储集体非均质性强,油水关系复杂,部分井水层在高返排水后出油。通过与四川盆地排水找气机理的对比分析,认为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具有排水找油的基本条件,通过实践获得成功,并提出选择&qu...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储集体非均质性强,油水关系复杂,部分井水层在高返排水后出油。通过与四川盆地排水找气机理的对比分析,认为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具有排水找油的基本条件,通过实践获得成功,并提出选择"排水找油"井的一些标志:一定储集空间、水体能量弱、有较好的录井显示、测试见油花或有硫化氢显示。排水找油的成功加深了对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成藏规律的认识,探索了碳酸盐岩油藏新的开发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碳酸盐岩 缝洞型油藏 排水找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北油气田断溶体油藏油井产能评价新方法 被引量:14
9
作者 胡文革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8-172,共5页
顺北油气田新型断溶体油藏高产能试点区块在油井产能认识方面存在2个问题:由于油井系统试井后地层压力波动明显,传统系统试井解释方法在顺北油气田不再适用;基于系统试井资料确定的油井产能指示曲线呈现非线性特征,因此,采油指数法也不... 顺北油气田新型断溶体油藏高产能试点区块在油井产能认识方面存在2个问题:由于油井系统试井后地层压力波动明显,传统系统试井解释方法在顺北油气田不再适用;基于系统试井资料确定的油井产能指示曲线呈现非线性特征,因此,采油指数法也不适用于顺北油气田油井产能定量评价。为实现顺北油气田油井产能定量评价,基于系统试井阶段弹性产率的系统试井资料修正方法,提出了包括油井指数式产能方程、综合采油指数和产能划分标准的顺北油气田油井产能评价方法。通过实例井验证系统试井资料修正方法和产能评价方法适用于顺北油气田油井产能定量评价,为顺北油气田油井产能定量认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北油气田 断溶体油藏 系统试井 产能评价 采油指数法 指数式产能方程 非线性惯性阻力 综合采油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开发技术及攻关方向 被引量:38
10
作者 胡文革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0年第2期1-10,共10页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是塔里木盆地勘探开发的主要油气藏类型之一,资源潜力大,前景广阔。近年来,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持续在塔里木盆地北部塔河油田开展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勘探开发实践,在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基础地质理论研究、缝洞体...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是塔里木盆地勘探开发的主要油气藏类型之一,资源潜力大,前景广阔。近年来,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持续在塔里木盆地北部塔河油田开展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勘探开发实践,在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基础地质理论研究、缝洞体地震精细识别、高效开发、工程工艺等方面取得了多项认识和突破,逐步创建了较完善的碳酸盐岩油藏地质和油藏工程方法技术系列,并创新发展了多项相适应的工程工艺特色技术,实现了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持续增储上产和高效开发,展现了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可为国内外同类油藏的勘探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但如何持续效益开发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仍面临理论创新、工艺技术突破等问题和挑战,亟待开展缝洞结构描述、剩余油定量表征、井周储量动用以及稠油开采等技术的攻关突破,以期持续推动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高效高质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奥陶系 碳酸盐岩 缝洞型油藏 缝洞识别 油藏地质方法 工程工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温棚养殖中华鳖试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文革 刘顺淮 +2 位作者 何江 马建军 杨红伟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24-26,共3页
关键词 中华鳖 塑料大棚 人工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高寒地区水质因子对南美白对虾苗淡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文革 蒋志超 +4 位作者 秦分乐 马建军 穆秀容 邵元礼 王晓峰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37,共2页
在对南美白对虾虾苗逐渐降低盐度的淡化过程中,加入新水换去部分老水,控制淡化池水主要水质理化因子,跟踪测定了盐度、温度、溶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氨氮、亚硝酸盐含量是影响虾苗淡化成活率的关键因子,在整个... 在对南美白对虾虾苗逐渐降低盐度的淡化过程中,加入新水换去部分老水,控制淡化池水主要水质理化因子,跟踪测定了盐度、温度、溶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氨氮、亚硝酸盐含量是影响虾苗淡化成活率的关键因子,在整个淡化期间,效果最好的试验池可将氨氮控制在0.30~0.61 mg/L、亚硝酸盐控制在0.020~0.093 mg/L,淡化成活率达到8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淡化 水质因子 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析气田污水回注管线频繁破裂的原因与治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文革 李相方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7-78,共2页
YK凝析气田污水回注管线从2008年运行至今,共计发生管线破裂事故15次,解堵造成压力波动和施工质量问题引起破裂次数占总破裂次数的86.7%。解堵引起破裂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在解堵过程压力的突然释放对管道造成冲击;二是由于垢组分... YK凝析气田污水回注管线从2008年运行至今,共计发生管线破裂事故15次,解堵造成压力波动和施工质量问题引起破裂次数占总破裂次数的86.7%。解堵引起破裂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在解堵过程压力的突然释放对管道造成冲击;二是由于垢组分的不均匀,在解堵过程中突然产生大量的气泡,引起管壁压力突然变大。从除垢工艺技术上考虑,在除垢过程中尽量避免出现爆管;在除垢药剂配方中,加入磺酸类起泡剂,使管道中产生的气体形成泡沫,分散在输送介质中,不致出现大的气柱,从而减少在管道中形成剧烈气穴、气阻的几率;还应从降低除垢的强度考虑,延长除垢作业时间,增加除垢作业的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田水 回注管线 结垢 解堵 破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地区碳酸盐岩断溶体油藏特征与开发实践 被引量:248
14
作者 鲁新便 胡文革 +5 位作者 汪彦 李新华 李涛 吕艳萍 何新明 杨德彬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7-355,共9页
塔河地区上奥陶统覆盖区的碳酸盐岩地层经多期构造变形和岩溶作用后,沿大型溶蚀断裂带形成了各种不规则的缝洞体。利用高精度三维地震的精细相干、振幅变化率、地震时间切片等技术,结合野外露头、大量钻井资料和生产动态数据进行综合研... 塔河地区上奥陶统覆盖区的碳酸盐岩地层经多期构造变形和岩溶作用后,沿大型溶蚀断裂带形成了各种不规则的缝洞体。利用高精度三维地震的精细相干、振幅变化率、地震时间切片等技术,结合野外露头、大量钻井资料和生产动态数据进行综合研究,首次提出了断溶体圈闭的理论概念,阐述了塔河上奥陶统覆盖区断溶体油藏的形成机理及其特征,依据其空间展布形态和控制因素将其划分为条带状、夹心饼状和平板状等。实践证实,断溶体圈闭(油藏)是塔河外围斜坡区极为特殊的一种油气藏类型,不同类型断溶体油藏开发效果差异较大,其中条带状断溶体油藏开发效果最好,该类圈闭的研究成果对塔里木盆地同类油藏的勘探开发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体 断溶体 岩溶作用 碳酸盐岩 塔河油田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缝洞分隔性研究 被引量:25
15
作者 荣元帅 胡文革 +4 位作者 蒲万芬 巫波 刘遥 鲁新便 李新华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99-605,共7页
针对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主体区剩余缝洞水淹程度高、油水关系复杂、加密部署风险大的问题,结合油藏生产实际,提出了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分隔缝洞体的概念,形成了基于油藏地质背景的缝洞分隔性研究的技术思路和方法,总结出"... 针对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主体区剩余缝洞水淹程度高、油水关系复杂、加密部署风险大的问题,结合油藏生产实际,提出了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分隔缝洞体的概念,形成了基于油藏地质背景的缝洞分隔性研究的技术思路和方法,总结出"三大类七亚类"的缝洞分隔模式:河道(管道)分隔型(支流河道分隔型、充填分隔型、U型管分隔型)、断裂分隔型(内幕断裂分隔型、交错断裂分隔型、平行断裂分隔型)和岩溶沟谷分隔型。以基于油藏地质背景的缝洞分隔性研究为基础的老区加密部署效果良好,投产新井产能明显提高,突破了井位部署大于500 m井距的限制,较大程度上增加了可开发缝洞体潜力,降低了加密调整水淹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分隔性 分隔模式 加密部署 缝洞型油藏 塔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泉沟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5
16
作者 马得草 胡文革 +8 位作者 张映东 高岩 贾文平 尤洋 兰鸿珠 杨扬 何园 张秀荣 王小红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7-54,共8页
为了探究大泉沟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特征及综合水质状况,为库区水资源保护和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于2015年10月(枯水期)、2016年4月(丰水期)和7月(平水期),对库区内4个采样点进行了浮游植物群落与水质调查。结... 为了探究大泉沟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特征及综合水质状况,为库区水资源保护和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于2015年10月(枯水期)、2016年4月(丰水期)和7月(平水期),对库区内4个采样点进行了浮游植物群落与水质调查。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161种,其中绿藻67种、硅藻48种、蓝藻26种、裸藻6种、隐藻6种、黄藻6种、金藻1种、甲藻1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组成属于绿藻-硅藻型;浮游植物主要优势种为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尖针杆藻(Synedra acus)、拟气球藻(Botrydiopsis intercedens)、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细小平裂藻(Merismopedia minima)等;浮游植物密度为0.86×106-5.54×106个/L、平均值为2.13×106个/L;浮游植物的Shannon-Wiener指数(H)、Margalef指数(Dm)及Pielou均匀度指数(J)变化范围分别为1.97-2.56、1.83-3.01和0.68-0.77。研究显示,大泉沟水库目前处于中污染状态;相关分析表明,水温、总磷、透明度和溶解氧是大泉沟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大泉沟水库属中营养至中度富营养水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泉沟水库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蘑菇湖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营养状态评价 被引量:7
17
作者 高岩 胡文革 +7 位作者 张映东 贾文平 马得草 尤洋 林旭元 杨扬 兰鸿珠 张秀荣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6-132,共7页
为了解蘑菇湖水库浮游植物及水体富营养化状况,在2016年分别在丰水期(4月)、平水期(7月)、枯水期(11月)对蘑菇湖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包括浮游植物的种类构成、密度、生物量优势度及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5个站点共鉴... 为了解蘑菇湖水库浮游植物及水体富营养化状况,在2016年分别在丰水期(4月)、平水期(7月)、枯水期(11月)对蘑菇湖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包括浮游植物的种类构成、密度、生物量优势度及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5个站点共鉴定出浮游植物90种(属),其中优势种(属)12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全年以蓝藻-绿藻型为主,3次采样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817±982)×10~4 cells/L,平均生物量为(6.72±5.88)mg/L;浮游植物生物量和密度季节变动显著(P<0.05),最高值均出现在7月份(夏季),最低值均出现在4月份(春季);全年水质整体处于国家Ⅴ类水质状态;温度、硝态氮和亚硝态氮是影响蘑菇湖浮游植物优势种的主要环境因子,且温度与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研究表明,蘑菇湖水库浮游植物多样性较好,群落结构较稳定,但蘑菇湖水库处于富营养化污染状态,本研究结果可为蘑菇湖水库的环境治理和渔业资源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蘑菇湖水库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水质 富营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缝洞储集体分尺度量化表征 被引量:15
18
作者 邓光校 胡文革 王震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2-237,共6页
塔里木盆地北部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储集体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串珠状"强反射或杂乱反射。通过设计不同缝洞模型进行正演模拟,将地震正演响应特征与缝洞模型中的缝洞高度、外部形态等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地震分辨率理论公式... 塔里木盆地北部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储集体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串珠状"强反射或杂乱反射。通过设计不同缝洞模型进行正演模拟,将地震正演响应特征与缝洞模型中的缝洞高度、外部形态等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地震分辨率理论公式计算结果,对缝洞分尺度量化表征:高度大于50 m的缝洞,可进行外部形态的刻画,开展定量刻画和体积计算,可靠程度较高;高度为10~50 m的缝洞,可进行缝洞体积、中心点以及洞顶的识别,能进行半定量识别和较准确的体积计算,可靠程度一般;高度小于10 m的缝洞,仅能在平面和剖面上定性预测其分布范围,体积计算的可靠程度低。通过把缝洞划分成不同尺度,并利用不同地震属性分别进行识别刻画和量化计算,有效减少了缝洞量化描述的多解性,为目标评价和井位优选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奥陶系 碳酸盐岩 缝洞储集体 地震响应 正演模拟 量化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底水砂岩油藏氮气泡沫驱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学利 胡文革 +2 位作者 谭涛 张林艳 刘蕊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5-110,共6页
塔河三叠系砂岩油藏为块状底水油藏,与中国其他砂岩油藏相比,其埋藏深、底水能量强,具有油藏温度高、矿化度高和钙镁离子含量高的特点,进入开发中后期以后油井水淹现象严重,低产低效井多,由于高温高盐的特征,一般的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方... 塔河三叠系砂岩油藏为块状底水油藏,与中国其他砂岩油藏相比,其埋藏深、底水能量强,具有油藏温度高、矿化度高和钙镁离子含量高的特点,进入开发中后期以后油井水淹现象严重,低产低效井多,由于高温高盐的特征,一般的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方法很难适用。在调研砂岩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塔河底水砂岩油藏实际特点,开展了氮气泡沫驱室内实验研究,确定了氮气泡沫驱的可行性,并在现场进行了先导试验。实践表明,氮气泡沫驱技术是底水砂岩油藏有效的提高采收率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底水油藏 砂岩 高温高盐 氮气泡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水开发对储层物性及粒度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杨克敏 何方 胡文革 《断块油气田》 CAS 1999年第4期25-27,31,共4页
通过注水开发前后所钻井的分析化验资料及物性资料的对比分析,在注水开发过程中水岩作用的实验模拟基础上,结合开发生产实际情况入储层物性、储层砂岩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两个方面探讨了注水前后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孔隙结构、岩石密... 通过注水开发前后所钻井的分析化验资料及物性资料的对比分析,在注水开发过程中水岩作用的实验模拟基础上,结合开发生产实际情况入储层物性、储层砂岩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两个方面探讨了注水前后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孔隙结构、岩石密度及沉积物粒度的变化情况。认为在注水开发过程中,由于受注入水的长期冲刷,储层孔隙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分布范围也有所改变,造成了储层平均渗透率的升高,储层物性发生了较大变化。同时,储层经水洗后,储层中极细砂级沉积物发生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度 渗透率 粒度 注水开发 储集层 油田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