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纤维糖分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7
1
作者 胡文冉 范玲 +1 位作者 马盾 周小云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08-311,共4页
【目的】评价棉花纤维含糖检测中常用的糖分提取方法。水煮提取法、80%酒精提取法、0.05%TritonX-100溶液提取法。【方法】分别用这三种方法提取棉纤维中的糖分,并用蒽酮硫酸法测定可溶性总糖、用二硝基水杨酸法(DNS)测定还原糖来评价... 【目的】评价棉花纤维含糖检测中常用的糖分提取方法。水煮提取法、80%酒精提取法、0.05%TritonX-100溶液提取法。【方法】分别用这三种方法提取棉纤维中的糖分,并用蒽酮硫酸法测定可溶性总糖、用二硝基水杨酸法(DNS)测定还原糖来评价这三种提取方法。【结果】三种提取方法间所提取的含糖量结果差异不显著,但用水煮法制备的提取液测定出的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均稍高于其他两种提取方法。【结论】该方法耗时较短,成本低,因此建议选用水煮提取法,提取液可同时用于棉纤维的可溶性糖和还原性糖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可溶性糖 还原糖 蒽酮硫酸法 DN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葵叶片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4
2
作者 胡文冉 黄乐平 +4 位作者 孟庆玉 危晓薇 葛峰 李建平 黄全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1期82-85,共4页
以油葵自交种7B7的无菌苗子叶为诱导不定芽材料,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研究油葵子叶组织培养有关影响因子。比较了不同培养基成分、不同碳源、不同附加物对不定芽分化的影响,确定出油葵自交种子叶离体诱导再生芽的最佳培养基:改良... 以油葵自交种7B7的无菌苗子叶为诱导不定芽材料,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研究油葵子叶组织培养有关影响因子。比较了不同培养基成分、不同碳源、不同附加物对不定芽分化的影响,确定出油葵自交种子叶离体诱导再生芽的最佳培养基:改良雌(雌大量、微量、铁盐、B5有机)+0.5%KNO3+0.05%CH+0.01%肌醇+3%葡萄糖+4mg/L6-BAP+6~9mg/L AgNO3+2.6g/L Phytagel。建立了油葵相对高效的再生体系。为油葵基因转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葵 子叶 组织培养 再生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抗真菌蛋白GAFP基因转化油葵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胡文冉 黄乐平 +2 位作者 孟庆玉 危晓薇 黄全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B11期67-70,共4页
以培养6h的油葵自交系6136的子叶为外植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GAFP基因导入该自交系。通过对其遗传转化主要因素的研究,发现将外植体在OD600=0.7的农杆菌中浸泡10—15min后,在含有AS100/μmol/L、pH5.4的预培养培养基上22±... 以培养6h的油葵自交系6136的子叶为外植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GAFP基因导入该自交系。通过对其遗传转化主要因素的研究,发现将外植体在OD600=0.7的农杆菌中浸泡10—15min后,在含有AS100/μmol/L、pH5.4的预培养培养基上22±1℃暗培养2d,遗传转化率高。研究建立了油葵遗传转化体系,获得了4株经PCR检测为阳性的转基因植株。研究为通过植物抗病基因工程方法防治油葵菌核病提供了1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葵 农杆菌介导法 遗传转化 GAF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预处理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相结合分析棉花纤维细胞壁组分 被引量:2
4
作者 胡文冉 杨洋 +4 位作者 李波 郝晓燕 赵准 邵武奎 黄全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1-268,共8页
【目的】研究能够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相结合的分析棉花纤维细胞壁组分的化学预处理方法,使棉花纤维细胞壁断裂破碎但不造成其组分结构破坏,为实现应用FTIR分析细胞壁的真实结构组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化学试剂巯基乙酸和盐... 【目的】研究能够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相结合的分析棉花纤维细胞壁组分的化学预处理方法,使棉花纤维细胞壁断裂破碎但不造成其组分结构破坏,为实现应用FTIR分析细胞壁的真实结构组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化学试剂巯基乙酸和盐酸预处理棉花纤维,用去离子水清洗游离的化学试剂,再通过FTIR化学预处理后的棉花纤维细胞壁。利用木质化程度和硬度较高的樟子松枝条进行相同处理作为对照,观察分析。【结果】采用化学试剂巯基乙酸和盐酸预处理棉花纤维,纤维在其与巯基乙酸中的巯基结合的部位被打碎,可以有效破碎棉花纤维细胞壁,克服了纤维样品难以磨碎的问题,再用去离子水清洗游离的化学试剂,通过FTIR观察化学预处理后的棉花纤维细胞壁,发现化学处理过的棉花纤维在1800~1650 cm^(-1)的波谱区间内显著高于原始切碎棉花纤维,在1800~1550 cm^(-1)的波谱区间内,化学处理棉花纤维和切碎纤维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在1320~1200 cm^(-1)波谱内,处理棉花纤维的FTIR光谱吸光度值显著高于切碎棉花纤维。【结论】化学试剂巯基乙酸和盐酸预处理棉花纤维,再与FTIR相结合可以正确评价棉花纤维细胞壁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细胞壁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化学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发育阶段棉纤维中木质素的沉积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胡文冉 范玲 +1 位作者 谢丽霞 王乐乐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67-472,共6页
【目的】研究棉纤维不同发育阶段木质素的沉积变化,为纤维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硫酸法分析棉纤维中木质素的含量,结合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木质素在棉纤维中的沉积。【结果】发育20 DPA时单位重量棉纤维中硫酸木质素的积累... 【目的】研究棉纤维不同发育阶段木质素的沉积变化,为纤维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硫酸法分析棉纤维中木质素的含量,结合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木质素在棉纤维中的沉积。【结果】发育20 DPA时单位重量棉纤维中硫酸木质素的积累速率最大,随着棉纤维的发育,单位重量棉纤维中硫酸木质素的积累速率呈下降趋势,成熟后纤维中硫酸木质素积累速率最低;单位重量的棉纤维在发育20 DPA时染色最深,随着纤维的发育,染色越来越浅,与酸性木质素含量积累速率的测定结果相一致。根据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推测棉花纤维中可能存在G、S两种木质素单体。【结论】在发育20 DPA时相同重量的棉纤维中木质素的沉积速率最大,随着纤维发育木质素的沉积速率越来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纤维 木质素 组织化学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壁内酚酸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胡文冉 谢丽霞 +2 位作者 刘娜 刘红娟 范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4期12020-12022,12034,共4页
天然酚酸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细胞壁内的次生代谢产物。酚酸在植物体内具有广泛的功能。酚酸类化合物大多具有药理活性和药用价值,已成为当今国内外研究开发的热点。本文综述了酚酸的类型及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植物体内常见酚酸... 天然酚酸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细胞壁内的次生代谢产物。酚酸在植物体内具有广泛的功能。酚酸类化合物大多具有药理活性和药用价值,已成为当今国内外研究开发的热点。本文综述了酚酸的类型及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植物体内常见酚酸的结构、合成途径、光谱特征及提取方法的最新进展,为更深入研究细胞壁内酚酸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酸类化合物 次生代谢产物 光谱特征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溶剂法提取棉花纤维中木质素 被引量:2
7
作者 胡文冉 张芳 +2 位作者 白洁 曹双瑜 范玲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01-1703,共3页
【目的】有机溶剂法提取的木质素纯度较高,可进一步分析木质素单体的类型。研究针对有机溶剂法提取棉花纤维中的木质素尚未见报道,利用甲酸、乙酸提取棉纤维中的木质素。【方法】用甲酸、乙酸和水的不同配比提取棉花纤维中的木质素,以... 【目的】有机溶剂法提取的木质素纯度较高,可进一步分析木质素单体的类型。研究针对有机溶剂法提取棉花纤维中的木质素尚未见报道,利用甲酸、乙酸提取棉纤维中的木质素。【方法】用甲酸、乙酸和水的不同配比提取棉花纤维中的木质素,以确定合适的甲酸、乙酸、水体积比,并将用该方法提取的木质素进行紫外扫描,比较提取的棉花纤维木质素与标样木质素的扫描曲线。【结果】当甲酸、乙酸、水的体积比为55:25:20时得到的木质素最多,有机溶剂提取的棉花木质素与标样木质素的扫描曲线相似。【结论】有机溶剂甲酸、乙酸适合于分析棉花纤维中的木质素。该方法为进一步研究棉花纤维中的木质素单体类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溶剂 棉花纤维 木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棉TCP家族基因鉴定及组织表达分析
8
作者 胡文冉 赵准 +1 位作者 邵武奎 黄全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627-2637,共11页
【目的】鉴定、分析陆地棉TCP家族基因,为进一步研究TCP基因在棉花植株内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基于2019年最新组装的陆地棉TM-1参考基因组,通过Pfam网站获取TCP家族HMM模型文件,使用HMMER网站鉴定陆地棉TCP基因,CottonFGD网... 【目的】鉴定、分析陆地棉TCP家族基因,为进一步研究TCP基因在棉花植株内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基于2019年最新组装的陆地棉TM-1参考基因组,通过Pfam网站获取TCP家族HMM模型文件,使用HMMER网站鉴定陆地棉TCP基因,CottonFGD网站获取陆地棉TCP基因组蛋白序列。利用MapInspect进行染色体定位、MEGA 7.0进行多序列比对聚类分析、MEME网站motif预测、TBtools软件鉴定基因结构以及陆地棉TCP基因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结果】共鉴定出63个陆地棉TCP基因,其中39个Class I亚族,24个ClassⅡ亚族;ClassⅡ亚族中包括17个CIN亚类,7个CYC/TB1亚类。染色体定位发现该63个TCP基因在陆地棉22条染色体上均有分布,其中A组染色体上分布有33个基因、D组上分布有30个基因。所有TCP蛋白均包含TCP结构域。TCP基因外显子、内含子结构及长度在同一亚家族内具有相似性。TCP家族基因中有12个基因在陆地棉纤维中优势表达,32个基因在花器官中优势表达,16个基因在营养器官:根、茎和叶中优势表达。【结论】获得了与陆地棉生长发育相关的TCP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TCP基因 基因家族鉴定 生物信息学 特异性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棉CAD基因家族的进化和表达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张经博 李波 +4 位作者 杨洋 胡文冉 陈方圆 谢丽霞 范玲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77-1187,共11页
【目的】对陆地棉CAD基因家族成员进行进化和表达分析,了解其在棉纤维发育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棉花基因组中筛选出21个CAD基因,并对CAD的基因结构、染色体分布、基因倍增模式以及系统进化进行分析。利用深度表达数... 【目的】对陆地棉CAD基因家族成员进行进化和表达分析,了解其在棉纤维发育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棉花基因组中筛选出21个CAD基因,并对CAD的基因结构、染色体分布、基因倍增模式以及系统进化进行分析。利用深度表达数据分析CAD基因在棉纤维发育各时期的表达。对比观察拟南芥cad5突变体和野生型根毛表型。【结果】同源性高的CAD基因复制对之间有相似的基因结构;片段重复和串联重复是CAD基因扩增的主要方式。进化分析可知,CAD基因可分为七个亚组,且功能相近的基因聚类在相同亚组。利用深度测序表达数据分析可知,CAD基因在棉纤维各个发育时期均有表达。对比拟南芥cad5突变体和野生型根毛发现,突变体相比于野生型有更长的根毛。【结论】CAD基因参与了棉纤维的发育的过程,并对棉花纤维发育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纤维 CAD基因家族 系统进化分析 表达分析 cad5突变体 根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育中棉纤维硫酸木质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7
10
作者 曹双瑜 胡文冉 范玲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84-1189,共6页
[目的]比较发育中棉纤维硫酸木质素含量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硫酸法测定发育中棉纤维木质素含量。[结果]单位棉铃硫酸木质素含量随棉纤维次生壁的增厚呈递增趋势,海岛棉硫酸木质素含量总体低于陆地棉。棉纤维硫酸木质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目的]比较发育中棉纤维硫酸木质素含量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硫酸法测定发育中棉纤维木质素含量。[结果]单位棉铃硫酸木质素含量随棉纤维次生壁的增厚呈递增趋势,海岛棉硫酸木质素含量总体低于陆地棉。棉纤维硫酸木质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呈"S"型曲线,棉纤维硫酸木质素含量变化符合Logistic函数,陆地棉硫酸木质素含量快速累积时期持续的时间长于海岛棉,但单位棉铃硫酸木质素含量最大累积速率出现的时间要晚于海岛棉,而陆地棉单位棉铃硫酸木质素最大累积速率(V_(max))与海岛棉间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海岛棉与陆地棉相同发育时期内的硫酸木质素含量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纤维 硫酸木质素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陆海渐渗杂交群体纤维品质性状的QTL定位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君 杨延龙 +5 位作者 师维军 汪鹏龙 郑巨云 郭仁松 胡文冉 杨洋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16,共6页
【目的】有效发掘利用海岛棉优异性状基因,拓宽陆地棉栽培种遗传基础。【方法】采用新疆主栽早中熟陆地棉品种新陆中60号为母本,与优质海岛棉品种新海41号为父本杂交,并以新陆中60号为轮回亲本构建出由151个BC 1 F 1单株组成的回交群体... 【目的】有效发掘利用海岛棉优异性状基因,拓宽陆地棉栽培种遗传基础。【方法】采用新疆主栽早中熟陆地棉品种新陆中60号为母本,与优质海岛棉品种新海41号为父本杂交,并以新陆中60号为轮回亲本构建出由151个BC 1 F 1单株组成的回交群体,利用SSR分子标记和Join Map4.0软件构建遗传连锁图谱,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对BC 1 F 2纤维品质性状的进行QTL定位。【结果】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包含52个多态性标记、14个连锁群,该图谱总长824 cM,覆盖棉花基因组的18.5%;最长的连锁群为150.3 cM,包含6个标记,最短的为0.3 cM,包含2个标记。检测到1个与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相关的QTL,qFL-Chr14-1,定位在第14号染色体上,解释表型变异8.59%。【结论】筛选的与优质QTL位点相关SSR标记可应用于棉花优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陆海渐渗系 纤维品质 SSR标记 QTL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钙依赖蛋白激酶全基因组鉴定及抗旱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果 郝晓燕 +3 位作者 高升旗 胡文冉 赵准 黄全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57-864,共8页
【目的】分析研究玉米钙依赖蛋白激酶全基因组鉴定及抗旱表达。【方法】使用NCBI Blast、DNAMAN和MotifScan等程序分析玉米钙依赖蛋白激酶CDPK的蛋白结构域和系统发育。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分析CDPK基因在干旱胁迫处理玉米幼苗中... 【目的】分析研究玉米钙依赖蛋白激酶全基因组鉴定及抗旱表达。【方法】使用NCBI Blast、DNAMAN和MotifScan等程序分析玉米钙依赖蛋白激酶CDPK的蛋白结构域和系统发育。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分析CDPK基因在干旱胁迫处理玉米幼苗中的表达,评价CDPK基因对玉米干旱胁迫反应能力。【结果】鉴定出了在玉米中含有39个CDPK基因。将CDPK基因分为4个组。每个群体中的成员有共同的蛋白质基序和外显子及内含子结构,共同的进化起源。39个玉米CDPK基因根据它们的系统发育关系分组,并锚定在特定的玉米染色体上。多数CDPK基因在玉米干旱胁迫中的表达水平发生改变,CDPK基因参与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结论】从玉米基因组数据库中鉴定出了39个CDPK基因,大多数玉米CDPK基因在不同组织和不同发育阶段表现出不同的表达水平,CDPK基因在玉米发育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多数CDPK基因在干旱胁迫下的表达量均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依赖蛋白激酶 全基因组鉴定 干旱胁迫 表达分析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棉COR基因在低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及功能鉴定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建平 足木热木·吐尔逊 +5 位作者 郝晓燕 常晓春 高升旗 胡文冉 陈果 黄全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01-407,共7页
【目的】分析低温胁迫条件下陆地棉中COR家族成员的表达特性,研究参与低温胁迫信号途径的COR基因。【方法】通过Real-time PCR分析低温胁迫条件下,陆地棉COR基因家族成员的表达情况,利用VIGS技术鉴定响应低温胁迫的COR基因功能。【结果... 【目的】分析低温胁迫条件下陆地棉中COR家族成员的表达特性,研究参与低温胁迫信号途径的COR基因。【方法】通过Real-time PCR分析低温胁迫条件下,陆地棉COR基因家族成员的表达情况,利用VIGS技术鉴定响应低温胁迫的COR基因功能。【结果】对8个COR基因家族成员在低温条件下的表达分析显示,基因序列号为G h_D12G 0215的COR基因受低温诱导表达水平不断上调,并在处理48 h后表达量较对照上调了近9倍;与之相反,基因序列号为Gh_D06G0147的COR基因在低温诱导3 h左右表达水平出现短暂的上调,但随后其表达受到显著抑制。其余COR基因家族成员的表达受低温胁迫表达水平发生改变,但是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转录水平与对照无明显差异。利用VIGS技术在棉花中沉默候选COR基因Gh_D12G0215,并将基因沉默后的棉苗与对照共同进行低温胁迫处理,在相同的处理条件下,Gh_D12G0215基因沉默后的植株与对照相比,对低温胁迫更为敏感,基因序列号为Gh_D12G0215的COR基因可能参与棉花耐低温的调控。【结论】在低温胁迫条件下,陆地棉中部分COR基因的表达受低温胁迫诱导,在陆地棉受到低温胁迫时发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低温胁迫 COR基因 VIG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精对胚珠离体培养棉纤维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吕萌 王娟 +2 位作者 倪志勇 胡文冉 范玲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93-897,共5页
【目的】探索了新疆陆地棉品种新陆早36号未受精胚珠(0 DPA)和受精胚珠(2 DPA)在离体条件下棉纤维的生长发育情况。【方法】利用胚珠离体培养技术分别不继代培养未受精胚珠和受精胚珠30 d,通过纤维长度测量和生长图像的数字化处理技术,... 【目的】探索了新疆陆地棉品种新陆早36号未受精胚珠(0 DPA)和受精胚珠(2 DPA)在离体条件下棉纤维的生长发育情况。【方法】利用胚珠离体培养技术分别不继代培养未受精胚珠和受精胚珠30 d,通过纤维长度测量和生长图像的数字化处理技术,对二者体外培养12 DPA和27 DPA的生长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2 DPA时,未受精胚珠纤维长度为0.8 cm,纤维团面积为0.28 cm2,分别为受精胚珠的67%和54%;27 DPA时,未受精胚珠纤维长度为1.7 cm,纤维团面积为0.85 cm2,分别为受精胚珠的81%和77%。【结论】发现受精胚珠在不同时期的纤维发育情况均明显好于未受精胚珠,受精胚珠建立的离体培养体系更适合用于棉纤维生长发育过程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珠离体培养 受精 棉纤维 DPA(开花后天数) 图像数字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六环/水溶液处理对棉花纤维结构形态及木质素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谢丽霞 胡文冉 范玲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83-1389,共7页
【目的】针对棉花纤维中纤维素含量较高、难以研磨,而致使其它成分提取困难的特性,采用不同二氧六环/水溶液在不同温度和有无盐酸作为催化剂的条件下,直接处理完整棉花纤维,选出适合提取棉花纤维中木质素所需的实验条件,为进一步... 【目的】针对棉花纤维中纤维素含量较高、难以研磨,而致使其它成分提取困难的特性,采用不同二氧六环/水溶液在不同温度和有无盐酸作为催化剂的条件下,直接处理完整棉花纤维,选出适合提取棉花纤维中木质素所需的实验条件,为进一步分析棉花纤维中木质素结构提供合适的实验方法。【方法】设置3种二氧六环与水的不同配比处理,在两种不同温度,以及有无盐酸催化条件下共12种处理,分别清洗去可溶物质的棉花纤维,提取出棉花纤维中的木质素。以标样木质素为参照,在紫外光谱条件下,分析对比不同处理所得木质素在280nm处的吸光度值和200~500nm区间的扫描曲线图;将其在合适的处理条件下处理得到的纤维残渣和剪碎的棉纤维分别利用扫描电镜拍照,观察二氧六环/水溶液处理对棉花纤维结构形态的影响。【结果】12种处理条件中,添加盐酸处理条件下,提取的木质素的吸光度值总体高于非盐酸条件下处理提取所得。在盐酸作用下处理棉花纤维提取的木质素中,当二氧六环/水溶液的体积比为85/15,反应温度在86℃时,提取的木质素的紫外扫描曲线与标样木质素曲线相似;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该处理能够打破棉花纤维细胞壁结构,使纤维次生壁充分暴露,有利于棉花纤维中结构物质的析出。【结论】利用二氧六环/水溶液(v/v,85/15)在86℃、盐酸作为催化剂的反应条件下处理完整棉花纤维16h,可提取出棉花纤维中木质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六环/水 棉花纤维 结构形态 木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种间SSR标记遗传图谱的构建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玉晶 杨洋 +3 位作者 胡文冉 曹佳强 张桦 范玲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765-1771,共7页
【目的】利用已有的棉花种间分子遗传连锁图谱信息,在陆地棉和海岛棉之间筛选具有共显性差异的SSR标记,并用这些标记构建新疆棉花海陆杂交BC1群体的遗传图谱。【方法】使用Bio Mercator软件比较分析10张不同群体(亲本不同)构建的遗传图... 【目的】利用已有的棉花种间分子遗传连锁图谱信息,在陆地棉和海岛棉之间筛选具有共显性差异的SSR标记,并用这些标记构建新疆棉花海陆杂交BC1群体的遗传图谱。【方法】使用Bio Mercator软件比较分析10张不同群体(亲本不同)构建的遗传图谱,选择至少已在3个不同的群体中被定位,且在不同的图谱中被定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的SSR标记作为候选标记。将候选标记在多个陆地棉和海岛棉品种间进行多态性检测后,利用具有共显性差异的标记对陆海杂交BC1群体进行基因型分析,使用Joinmap软件构建遗传连锁图谱。【结果】从5 501对SSR引物中初选了763对,经检验具有多态性的引物403对,多态性比例为53%。选用其中77对引物在5个陆地棉和5个海岛棉之间进行扩增,有21对SSR引物在所有的亲本之间均具有多态性。77对SSR引物对BC1群体[(Gh line 565×Gb新海25号)×Gh line 565]的94株材料基因型进行检测,构建了一张由53个SSR标记,16个连锁群组成,全长为643.4 c M的遗传连锁图谱。【结论】利用77个SSR标记构建了棉花种间遗传图谱。为新疆棉花遗传图谱的绘制提供较准确的锚定标记和有育种潜力的共显性差异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SSR 遗传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玉米苗期耐旱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常晓春 李建平 +6 位作者 郝晓燕 胡文冉 陈果 高升旗 足木热木·吐尔逊 赵准 黄全生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21期24-27,共4页
干旱是制约新疆玉米生产的首要因素。本研究以包含384个玉米杂交种(F_(1))的群体为试验材料,开展F_(1)群体田间耐旱性鉴定,然后从F_(1)群体中选择耐旱性优异的材料,用各自骨干亲本进行回交,采用FarmCPU(fixed and random model circulat... 干旱是制约新疆玉米生产的首要因素。本研究以包含384个玉米杂交种(F_(1))的群体为试验材料,开展F_(1)群体田间耐旱性鉴定,然后从F_(1)群体中选择耐旱性优异的材料,用各自骨干亲本进行回交,采用FarmCPU(fixed and random model circulating probability unification)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与常规灌溉相比,干旱胁迫条件下玉米开花—吐丝间隔期(ASI)变长、株高变低、穗长变短,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鉴定到16个耐旱性状(REC)关联的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耐旱性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干旱 耐旱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陆早19号胚珠培养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宝江 范玲 +3 位作者 罗淑萍 王冬梅 胡文冉 郝晓燕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82-384,共3页
在Beasley和Ting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疆陆地棉品种新陆早19号棉花胚珠离体培养纤维体系。在不继代的条件下培养25 d,在培养期内,测定了离体胚珠培养纤维生长长度,并首次利用数字化的图像和图像处理软件确定了离体胚珠及纤维生长轮廓... 在Beasley和Ting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疆陆地棉品种新陆早19号棉花胚珠离体培养纤维体系。在不继代的条件下培养25 d,在培养期内,测定了离体胚珠培养纤维生长长度,并首次利用数字化的图像和图像处理软件确定了离体胚珠及纤维生长轮廓所形成的面积。测定结果表明,在离体培养发育早期(前8 d),纤维发育迅速,其伸长长度绝对值相对较高,第20 d时已接近纤维的最终长度。但生长10 d以内的纤维强度很低,影响长度测量的准确度。培养前15 d离体胚珠生长的轮廓面积增长较快,15 d以后增长变缓,第20 d接近轮廓最大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胚珠 培养 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岛棉与陆地棉纤维C4H1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曹佳强 吕淑萍 +5 位作者 李波 杨洋 张经博 谢丽霞 胡文冉 范玲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773-1781,共9页
【目的】研究海岛棉与陆地棉纤维不同发育时期C4H1基因的表达和结构差异。【方法】分别从海岛棉和陆地棉纤维中克隆C4H1基因的cDNA全长,并利用DNAMAN、MEGA3.1等软件进行C4H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半定量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比... 【目的】研究海岛棉与陆地棉纤维不同发育时期C4H1基因的表达和结构差异。【方法】分别从海岛棉和陆地棉纤维中克隆C4H1基因的cDNA全长,并利用DNAMAN、MEGA3.1等软件进行C4H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半定量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比较海岛棉和陆地棉不同发育时期的棉纤维中C4H1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C4H1基因在海岛棉与陆地棉纤维发育不同时期表达具有差异,海岛棉中该基因的表达高峰期在20 DPA,而陆地棉中该基因的表达高峰期在15 DPA。该基因的核酸序列在两种棉花中存在差异,并导致其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也存在差异,且海岛棉C4H1蛋白中Thr(苏氨酸)含量高于陆地棉,蛋白等电点也要高于陆地棉。【结论】海岛棉中C4H1基因的表达高峰期晚于陆地棉,两个棉种C4H1蛋白氨基酸序列的差异可能导致其理化性质及生物学功能的改变,为发掘海岛棉纤维品质优异基因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棉 陆地棉 基因克隆 纤维品质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杂交棉的选育与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屈喜军 周曙霞 +2 位作者 程鲁军 胡文冉 王军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杂交棉 选育 产量性状 纤维品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