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矿物材料沸石在水处理中应用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胡思海 吴耀国 +1 位作者 谭英 冯文璐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0-83,共4页
沸石是一种架状结构的硅铝酸盐天然矿物材料,内部含有许多孔穴与通道,具有离子交换、高效选择性吸附及催化等优异的物化性能和良好的环境属性,在水处理研究与实践中得到高度关注。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天然沸石在水环境治理领域的研... 沸石是一种架状结构的硅铝酸盐天然矿物材料,内部含有许多孔穴与通道,具有离子交换、高效选择性吸附及催化等优异的物化性能和良好的环境属性,在水处理研究与实践中得到高度关注。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天然沸石在水环境治理领域的研究与开发成果,重点综述了基于吸附剂选择性考虑而出现的天然沸石与活性炭等吸附剂联合使用的技术,以及天然沸石对水处理中生物法及臭氧氧化技术催化作用研究的新进展。分析认为,天然沸石在水处理工程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探讨了今后值得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沸石 催化作用 互补作用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复配与硝酸钠水质调控的联用降低溶液临界胶束浓度 被引量:2
2
作者 吴耀国 殷雄飞 +2 位作者 张小燕 卢聪 胡思海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05-411,共7页
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Tween80为典型表面活性剂,通过测定外加硝酸钠条件下表面活性剂单独或复配存在溶液的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CMC),研究硝酸钠水质调控与表面活性剂复配的联用降低溶液CMC的可能性及特点。结果表明,两者的联... 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Tween80为典型表面活性剂,通过测定外加硝酸钠条件下表面活性剂单独或复配存在溶液的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CMC),研究硝酸钠水质调控与表面活性剂复配的联用降低溶液CMC的可能性及特点。结果表明,两者的联用可使含表面活性剂溶液的CMC明显降低。无论溶液中SDBS与Tween80如何复配,硝酸钠水质调节都可使CMC一定程度降低,但外加硝酸钠浓度较低时降幅更明显,随着硝酸钠浓度的升高,其作用功效的增幅不断减小,即其降低CMC功效的能力存在最大极值。浓度一定条件下,硝酸钠促进表面活性剂复配CMC降低的能力受控于复配的特点。在降低CMC的过程中,两种表面活性剂共混时协同作用的产生及其作用强度,都受控制于硝酸钠浓度。可见,一定条件下,利用水质调控技术与表面活性剂复配技术的联用降低CMC是可行的。这为表面活性剂增效技术使用时减少表面活性剂投放量的途径与措施的寻找,提高其使用的经济性,促进其更大范围内应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硝酸钠 临界胶束浓度 协同作用 表面活性剂增效修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与苯胺在河床沉积物上吸附的相互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吴耀国 胡思海 +1 位作者 刘保超 谭英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EI CAS 2008年第2期48-52,共5页
采集渭河河床沉积物,利用平衡振荡实验方法,研究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和苯胺共存时在沉积物上的吸附特征及交互影响规律。结果表明,LAS与苯胺在沉积物上的吸附都以表面吸附作用为主,因争夺吸附点位而产生吸附竞争,无论是LAS或苯胺的... 采集渭河河床沉积物,利用平衡振荡实验方法,研究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和苯胺共存时在沉积物上的吸附特征及交互影响规律。结果表明,LAS与苯胺在沉积物上的吸附都以表面吸附作用为主,因争夺吸附点位而产生吸附竞争,无论是LAS或苯胺的质量浓度升高,都导致沉积物对苯胺或LAS吸附量的减少,但均不会影响其吸附模式。苯胺在沉积物上吸附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pH,pH为5时苯胺为沉积物吸附,以Henry模型模拟最优;pH为7或9时则分别以Freundlich方程或Langmuir方程拟合最佳。苯胺对沉积物吸附LAS的影响程度受LAS自身质量浓度的影响最大;LAS质量浓度越大,苯胺对沉积物吸附LAS的影响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 苯胺 吸附 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20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吸附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易娜 殷雄飞 +2 位作者 赵蓓 吴耀国 胡思海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28,共6页
利用分子印迹技术,在模板分子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功能单体丙烯酰胺(AM)、交联剂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RIM)的摩尔比为1∶7∶20,反应温度为60℃的条件下,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粒径约为1μm的CL-20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C... 利用分子印迹技术,在模板分子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功能单体丙烯酰胺(AM)、交联剂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RIM)的摩尔比为1∶7∶20,反应温度为60℃的条件下,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粒径约为1μm的CL-20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CL-20-MIP)。用UV光谱,SEM对其进行了性能测试,研究了CL-20-MIP的吸附和识别性能。结果表明,CL-20与AM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所得产物为规则的球形。在1 mmol·L-1的CL-20/乙醇溶液中,CL-20-MIP和非印迹聚合物(NMIP)对CL-20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14.02 mg·g-1和6.77 mg·g-1;吸附过程由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方程描述。选择性吸附实验表明,CL-20-MIP对CL-20具有特异性吸附,对竞争吸附物RDX,TNT的吸附量分别为6.98 mg·g-1和8.46 m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分子印迹聚合物 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 沉淀聚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拇指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临床分析
5
作者 胡思海 《中国实用医药》 2006年第5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拇指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采用拇指指根岛状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创面42例。结果42例皮瓣均成活,术后随访10 ̄24个月,平均18个月。皮瓣血运、质地、弹性良好,外观满意,拇指功能良好。结论拇指岛状... 目的探讨拇指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采用拇指指根岛状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创面42例。结果42例皮瓣均成活,术后随访10 ̄24个月,平均18个月。皮瓣血运、质地、弹性良好,外观满意,拇指功能良好。结论拇指岛状皮瓣血管皮支恒定,血供可靠,转位修复成活率高,是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良好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拇指 软组织损伤 修复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羟推进剂老化化学识别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樊琳 胡思海 +3 位作者 吴耀国 姚海瑞 周波 辛旭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14,共7页
以丁羟推进剂为例,从其氧化剂、黏合剂、化学功能组分等化学组分和碳碳双键、羟基、环氧基、分子质量等结构特征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所产生的脱湿现象、氧化交联反应等为识别判据的几个方面,综述了推进剂老化化学识别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以丁羟推进剂为例,从其氧化剂、黏合剂、化学功能组分等化学组分和碳碳双键、羟基、环氧基、分子质量等结构特征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所产生的脱湿现象、氧化交联反应等为识别判据的几个方面,综述了推进剂老化化学识别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指出了开展化学变化及其效应的综合运用、化学组分空间位置变化研究、无损检测新技术应用等3方面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推进剂老化 化学识别 丁羟推进剂 化学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